分享

打在你身,痛在我心

 客家书院 2017-02-26

打在你身,痛在我心

 

姚员外被自己的家长狠狠地打了一巴掌。从自家家长的角度看,这一巴掌是替别长给的,替他人教训自家孩子,不打不足于安抚别的情绪。

 

自家家长替别家家长教训自家孩子的场景时常见得到,孩子被打后,往往是有苦无处诉,有冤无处伸,泪水只能往肚子里流因为,别家家长打自家的小孩,那是触犯国法。触犯国家的事,别家家长有再大的仇再大的恨,也不敢随意给出一巴掌,只能自个忍着,报由官府按法律惩处。但自家家长打自家小孩,性质完全不一样,那是家规。国法往往管不了家规,甚至默示家规代行国法,美其名曰:“加强行业管理与自律

 

自家家长教训自家小孩,依据家规而不是国法。师出是有名的,怎么教训,别人都无权说三道四。但如果自家家长是看着别家家长的脸色行事,下手还那么狠,方式看起来虽是正当,摆上台面,却不怎么光彩。就好比自家儿子在幼儿园打了上司的儿子,先不问上司的儿子是否有过错,是否招惹了自家孩子,自己拉过自家儿子就是一顿暴揍。打的是自己骨肉,平息的却是上司情绪。

 

姚员外的行为是否合法,《三国演法》第三集借罗贯西之口已说得很清楚,这里不再赘述了。有个简单的逻辑可以判断,如果他触犯了国法,早就被送进监狱了,自家家长连抡巴掌的机会也没有。

 

自家家长为什么要打自家小孩?孩子没错,但有过。国人家长大概从小起就会这样教育自家小孩,为人处世要低调,做人要谦虚。《易经》只有一个上上卦,就是《谦卦》,六爻非吉即利。做到低调行事,切忌张狂,卑以自牧,才谓“谦”。主席也说过:“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谦”是国人秘而不宣并达成共识的家规,至于谦到什么程度,要看你的身份与地位。所以,家规的制定没有统一标准,可以因时因地因人而随时制定。姚员外大概做事过了,就像《笑傲江湖》中的令狐冲,过于表现好出风头,而被岳不群逐出师门。

 

小时候生长在农村,经常听到左邻右舍的小伙伴被父母用竹鞭或木棍揍得凄惨哀号,那哭声真是撕心裂肺,连旁边的大人也掩不住叹息。小时的我心里在想,都是自己孩子,父母下手怎么就那么狠啊。长大以后明白了,那是父辈们把他们在生活中的压抑、怨恨和各种不满情绪,在鞭打那一刻全部转移到孩子身上了。

 

生活让父辈们有多痛,他们下手就有多重情绪完全控制了理智这就是孔子所说的“迁怒”。媒体上经常看得到父母教育自家小孩子因情绪失控,打死打残亲生骨肉的案例并非父母不爱,也不是他们有多恨,而是那一刻他们“迁怒”了。

 

2017218日,武昌火车站米粉店老板被凶残的14刀砍下了头颅米粉店老板虽有过错,说话不慎又随意更改交易规则,但无论如何不应至于如此下场。原因在于米粉店老板过于高估自己的把控能力,而低估了凶手的情绪凶杀情绪被他过往生活中种种不满而激发,失控导致不可收拾,他每刀砍下的,都是对这个社会无可发泄的怨恨情绪。对社会的怨恨,在行凶那一刻如泄洪一般汹涌而出。

 

看过李连杰主演的《少林寺》,有一个深刻的体会,导演用蒙太奇手法表现觉远复仇情绪时,有个他与师兄对练场景觉远脑海里浮现出杀父仇人黄仁则,下手时把师兄当作了恶人,于是目露凶光往死里打,被师傅罚面壁思过。其他武侠电影也一样,为了描写勇者无敌,几乎都用蒙太奇手法激发主人公的潜能,最终战胜敌人。主人公的潜能能够被激发出来,就是因为他有了“迁怒”。而生活不是电影,“迁怒”带来的往往是恶果,带给社会更多的负面情绪。更可怕的是,负面情绪会堆积,越积越多

 

“迁怒”好比杀鸡给猴看,鸡含冤不服,猴当热闹看,起不到正面的教育效果和警示作用。甚至猴子还拍手称快,猴子本来就视鸡为异类,假人类之手把鸡诛杀,大快猴心。有本事,就杀只猴给猴子们看看吧。

 

子曰:“不迁怒不贰过。”叹人叹已,一个字:难,二个字:很难,三个字:非常难!

                         二0一七年二月二十五日于书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