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女儿被救上来后,妈妈给了女儿一巴掌

 新用户17212685 2023-09-27 发布于广东

心理学·亲子关系

父母的心理健康

孩子成长关键

图片
图片

近期救援剧《他从火光中走来》热播,剧中大学生孙梦患有抑郁症,因父母不同意她的恋情,再加上家人长期的不理解,欲选择跳楼轻生,被消防员及时救下。

孙梦获救后,父母并没有第一时间关心她的身体和情绪状况,而是给了孙梦一巴掌,并指责她不懂事不体谅父母。

图片

当天夜里,孙梦受不了这种紧张、压迫的家庭关系,再一次选择跳楼结束自己的生命。在这一段剧情中,我们不难看出,剧中的父母对孩子的养育方式存在严重问题。

《2022国民抑郁症蓝皮书》发布数据显示,在抑郁症患者群体中,50%为在校学生,其中41%曾因抑郁休学。对青少年抑郁症患者而言,家庭因素是其陷入抑郁的首要因素,因此青少年心理障碍占比居高不下的背后是令人担忧的家长的心理状态。

心理学家认为,家长要成为家庭中的情绪过滤器,负责将外界的暴力、戾气、嫉妒、偏执等负面情绪过滤掉或是转换掉,再输出给孩子,但这对部分家长来说是很难做到的。甚至一些父母在与孩子相处的过程中,将不自觉地将自己的压力通过辱骂甚至是殴打来发泄在孩子身上。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图片

01

原生家庭导致教育方式出现问题

部分家长自己的成长环境本身是充满了暴力、戾气和压抑的,当这些家长自己为人父母的时候,开始逐渐理解了自己的父母,因此在与自己小孩相处的时候也自然而然地沿袭了这种相处方式。

当自己的小孩出现心理障碍的时候,他们想不明白也不能理解。明明自己对小孩的教育方式和自己父母对自己的是一样的,为什么自己没有问题,但是小孩却出了问题。最终只能得出一个简单粗暴的结论:现在的小孩都太脆弱,经不起一点风雨。

02

固有的社会观念导致认为自己要为孩子的

一切负责

中国人认为“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所以很多父母不仅会为孩子倾尽所有,还希望把自己的经验告诉孩子,从而帮助孩子少走弯路,甚至恨不能事事都帮孩子做好,只求孩子一生平安顺遂。

小时候父母说东,孩子不会往西,因为他们认为父母说的一定是对的。随着孩子长大,进入青春期,孩子开始有了自主意识,在一些事情上有了自己的想法。这时候部分父母却依旧认为孩子还稚嫩,需要自己帮忙。

但父母的这份好心,孩子逐渐长大之后似乎并不能理解。孩子甚至会觉得窒息,认为父母的这些付出是强加在自己身上的,是用来控制自己的筹码。而父母认为自己为孩子付出了所有,不仅得不到孩子的感谢,反而招来埋怨。这就导致出现“父母在等孩子说感谢,孩子在等父母说抱歉”的局面。

图片

03

负面情绪无处发泄导致孩子成为情绪出口

中年人的压力,是要努力赚钱,要给父母养老,要养育孩子,还是要防脱发防发福变油腻防孩子早恋,甚至是努力工作还要被反问“这么多年工资涨没涨,有没有认真工作?”。部分女性可能还面临着丧偶式育儿和在家庭中的付出不被看见的委屈。

在这种种冲突与矛盾之下,长期的负面情绪无处发泄,越是想要压抑在心中,想要隐藏起来,就越是觉得委屈。看到孩子的字没有写端正、作业本上圈出来的问题和怎么背都背不顺的课文,压抑的情绪终于爆发,大声质问孩子为什么不认真,为什么自己明明为他付出了这么多,在外面忍气吞声,他还这么让人不省心……而孩子面对这些指责,害怕得像只鹌鹑,尽力把自己缩在角落。

图片

自己小时候被父母责备了,可以出去田埂上疯跑一圈,捞起池边的水洗一把脸,扎个猛子游两圈,和小伙伴吐槽一下,去小卖部买根冰棍一点零食,这时候挨骂的事早就忘在了九霄云外,迎着夕阳回家,妈妈已经煮好了饭菜。

而现在的孩子被父母责备了,连在楼下的秋千上多坐一会都不可以,因为不安全,电视剧不能多看,伤眼睛;游戏不能玩,会上瘾;零食不能多吃,有添加剂,会得蛀牙。同样是受到了父母的责备,我们小时候有众多的方式发泄自己的负面情绪,现在的小孩面临的则是这也不行那也不许。

时代是往前发展的,父母与孩子的相处方式也应当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而变化。父母教育自己的方式自己已然无法改变,但自己与孩子的相处方式自己还有机会改变。适当的给孩子一些空间,既能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也能减轻自己的压力。

当自己有负面情绪的时候,及时自我疏导,可以找朋友撸串吐槽、逛街消遣,接纳自己的负面情绪并通过合理方式发泄出去,也能潜移默化地给孩子树立积极印象。

父母只有照顾好自己的情绪,关注自己的心理状态,孩子才能有平和的、稳定的家庭环境,才能够安心向前发展。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