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层次越低的人,越喜欢拖延

 西班 2017-02-26

你是否也和我一样:

羡慕别人身材好,却放不下手中的高卡路里零食,将减肥大计一拖再拖。

向往别人看过的风景,却抱着手机在家宅过一个又一个周末。

怨恨机会不垂青于你,却忽视了自己的拖延散漫。

别把窘境迁怒于命运或别人,唯一可以抱怨的,只是不够努力的自己。

层次越低的人,越喜欢拖延

1

在豆瓣上有一个叫“我们都是拖延症”的小组,成员数已经达到14万。

成员们用文字宣泄着拖延带给他们的痛苦、悲伤、忏悔、无助以及绝望:“拖延症晚期,我快疯了”、“后天就要交报告了,怎么办,还没做完”,有的则通过打卡表达自己想要战胜拖延症的决心:“打卡,病入膏肓者的自救”。

《拖延心理学》里有这样一句话:拖延就像蒲公英。你把它拔掉,以为它不会再长出来了,但是实际上它的根埋藏得很深,很快又长出来了。

你是否也有过这样的经历:

你正端坐在桌前写一份明天要交的工作报告或者论文,手机突然收到微博提醒,于是你解锁并读了起来。

发现没什么重要的,顺便再刷个朋友圈好了,看看别人有没有什么新动态。

一张一张照片点开,该点赞的点赞。刷了一会儿刚好看到一篇有趣的文章,就又津津有味地看了起来。

等你做完这一切,瞥了眼时间,发现自己已经在这些毫无意义的事情上浪费了1个小时,而报告还停留在开头迟迟没有进展。

在这个大屏智能手机时代,信息化社会,你放不下手机,甚至连上厕所都要一起带进去。

从一个社交软件到另一个社交软件,一个网页到另一个网页,时间碎片化、深度阅读与思考的缺失,你只是无意义地刷屏,甚至忘记了自己最初拿起手机的目的。

我们都因拖延而焦虑,却又在焦虑中拖延。

层次越低的人,越喜欢拖延

“明明知道那么多事情堆在眼前:摊开的文件、散乱的衣橱或者只是一个该打的电话、一封该发出去的邮件,还有自己焦急不安的小心脏,可我还是边咬着手指甲边想,再等一会儿,就一下下......”

“我每天都很焦虑,惦记着要做的事,然后却不停地玩手机到半夜,怎么办?”

而拖延的后果,可能将你置于无限的焦虑中,并且错过让自己可以成长的机会,让定下的计划成为泡影。

2

你为什么会拖延?

每一种行为的背后,都隐藏着深刻的心理根源,也只有了解这些根源之后,才能控制拖延行为的发生。

在我看来,拖延症最根本的原因有两种:

①我们都是完美主义者,希望能做好,却害怕失败,所以迟迟不肯迈出第一步。

就像最近,我在写一篇文章之前,总是迟迟无法下笔。

每当想到一个新的点子,我立即会开始自我否定:这种情节会不会太过俗套?这样的开头是不会有人看下去的。

因此大脑下意识地想要逃避完成手中的任务,而选择刷微博、跟别人聊天来分散压力。

太过在意别人的看法,让我在自我批判中度过了一个下午,到最后什么都没能写出来。

心理学家尼尔·弗瓦尔说:“人们拖沓的主要原因是恐惧。”

我们总是担心被他人评判或者自我评判,害怕自己的不足被发现,害怕付出最大的努力还是做得不够好,害怕达不到要求。

②拖延源于厌恶和憎恨。如果我们讨厌某个人、某件事,可能对于这个人和这件事消极怠工,作为另类反抗的一种形式。

拖延其实是隐藏在我们人类身体内的一种本性,但是对于拖延的对象我们也是有选择的。

就像吃货在美食面前,任何时候都不会拒绝;粉丝在面对爱豆时,追剧投票打榜比做其他事都积极;宅男面对游戏和动漫,就算连续盯着屏幕数十个小时都不会厌倦。

层次越低的人,越喜欢拖延

而学习新的知识、进行一项有挑战的工作,这类任务会让我们大脑的某个部分发出疼痛的信号,你会不由自主地想将任务滞后,选择“待会再说”。

3

历史上曾留下许多名人与拖延症作战的轶事。

写下《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等著作的雨果,写作的时候经常不穿衣服。

他让他的管家把衣服都藏起来,这样他在写作的时候就无法外出了。

而胡适则通过记日记的形式:

层次越低的人,越喜欢拖延

那么,深受拖延困扰的你,该如何做呢?

①创造工作学习良好的环境氛围。

在做一项重要任务的时候,找一个可以让你静下心来、集中精神的工作区域。

可以屏蔽掉诸如微信、QQ、短信等提示通知音,将手机移到视线外区域,清理干扰源,并逐步培养成习惯。

②分解任务,立即行动。

将一项大的、复杂的任务分解成简单、具体的步骤,按照步骤来完成,并且记录进度,最好找人监督你的成果。

相信我,每完成一个步骤并在纸上划掉的感觉真的非常棒,可以积累信心,实现自我肯定。

③在取得进步时设置奖励机制,面对失败时定下适当的惩罚。

“今天又没能按时交稿。”“今天又追剧到半夜3点。”

当你一次又一次下定决心摆脱拖延症,却一次又一次以失败告终时,不要给自己逃避的借口,给自己定下惩罚。

而当坚持到一定程度时,可以犒劳自己,让自己更有动力去战胜拖延。

层次越低的人,越喜欢拖延

塞缪尔·约翰逊说:“我们一直推迟我们知道最终无法逃避的事情,这样的蠢行是一个普通的人性弱点,它或多或少都盘踞在每个人的心灵之中。”

逃避是可耻的,也并没有用,只有行动才是治疗拖延的最佳良药。

人生最可悲的事,莫过于胸怀大志却虚度光阴;觉得自己不够聪明,又习惯消极拖延;对自己不够满意,但又自我安慰今天好好玩明天再努力。

既然知道路远,何不现在就开始改变?

作者简介:小椰子,新媒体工作者。梦想住在被子里,在自己的房间里吃得到回转寿司。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