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焦虑和恐惧的区别

 小蓝2266 2017-02-28

现代精神病学把焦虑症、恐惧症、强迫症统称为焦虑障碍,给人造成恐惧即焦虑的错觉。其实,恐惧和焦虑是不同的。那么,它们的不同之处在哪里呢?

有人认为,焦虑是没有对象的,恐惧是有对象的。其实,焦虑也有对象,而且对象非常广泛,例如,担心孩子发生意外,担心晚上睡不好觉,担心上学迟到,担心考试失利,担心被人误解,担心受到处罚。

所以,也有人认为,焦虑的对象是变换不定、“自由漂浮”(free-floating)的,恐惧的对象是固定不变的。其实,焦虑的对象也可以是固定的,譬如考试焦虑、演讲焦虑、操作焦虑。

还有人认为,焦虑指向未来,恐惧指向现在。大多数情况下,这种说法是对的。但是,不能反过来说,指向未来的就是焦虑,指向现在的就是恐惧。有一种预期性恐惧,就是指向未来的恐惧。经验告诉我们,当某些征兆出现时,危险就要来临。在征兆出现而危险还没来临时,人的情绪反应到底是焦虑还是恐惧?当然是恐惧,因为反应敏捷的人已经开始逃跑了。

有人认为,焦虑和恐惧的区别在于强度,焦虑比较轻,恐惧比较强烈,较轻的社交恐惧叫“社交焦虑”,严重的社交焦虑叫“社交恐惧”。那么,惊恐障碍是什么呢?

其实,焦虑和恐惧的区别不在于对象、时态和强度,而在方向。焦虑是“趋”,恐惧是“避”。

当一个人想做某件事时,就会蠢蠢欲动,坐立不安,这就是焦虑。焦虑就是着急、急切、紧迫、激动,这是伴随着欲望和行动而产生的情绪。焦虑就是渴望成功。随着欲望的满足、行动的结束、成功的到来,焦虑骤然平复,代之以快乐。这说明,焦虑源于人之所欲,伴随“趋”的行动,直至得到心爱之物。与之相反,恐惧的对象是对人有害、危险、“己所不欲”的东西,相应的行为是逃跑,也就是“避”。

以考试焦虑为例,当事人不是害怕考试、拒绝考试、逃避考试。如果真是这样,不去考就行了,没有人用枪逼着他去考试。如果真是用枪逼着去考试,反而不会出现考试焦虑,除非事先已经告诉他考不好要枪毙。这时候,他怕的不是考试,而是考不好。怕考不好,就是想考好。这就是说,考试焦虑不是“怕”考试,而是“想”考好。事实也是如此,考生不是“怕”考试,而是“想”考试,想考出好成绩,不让他考,他还不乐意。

再如社交焦虑,也不是怕社交,而是想社交,想在社交活动中表现优异,给人留下好印象,于是就焦虑了。社交动机越强,交往对象“身价”越高(譬如美女、高官),越想给对方留下好印象,焦虑越重。结果,过度焦虑影响了社交,导致社交失败,以后就回避社交,被误认为是社交恐惧。尽管回避社交,但社交动机还是很强,渴望社交,所以内心冲突,精神痛苦。真正的社交恐惧,即害怕社交,会躲起来,闭门不出,行为退缩。这种人觉得外面的世界非常可怕,躲在家里是最安全的,所以心安理得,坦然对待自己的退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