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水韵三川

 hehuanglang 2017-03-01

五月的三川,绿树成荫,麦苗油绿,油菜花如金色的油画镶嵌在如茵的田野间,渲染着翠绿和金黄的生命舞台。忙碌在田间的农夫则是这舞台的主角,脸上洋溢着自信和丰收的喜悦。而这一切都是母亲河滋润的结果。

  黄河从巍峨高耸的积石峡奔涌而出,像慈爱的母亲伸出温柔的臂弯紧紧拥抱着三川大地,滋润着这块肥田沃土,哺育着一方奔放而智慧的民族——土族。可能是大河滋养的缘故,赋予土族儿女灵秀之气,在相对封闭的土地上孕育出诸多优秀的人才。民和全县范围内土族参加工作的人员比例相对其他民族要高出许多,水的玲珑秀气在他们身上得到集中体现。真是应验了“智者乐水”的箴言。

  数百年来,土族人民眼睁睁地看着滔滔的黄河水白白的从眼前流过,靠天吃饭的命运从未改变。新中国成立不久,政府集全县人民的力量修筑了动力渠(也叫黄渠),三川百姓才得到了黄河水的灌溉滋养,才过上了丰衣足食的幸福生活。修建在三川最东头的中川电站,利用黄渠自身动力发电,将水输送到高十几米的一支渠和二支渠,灌溉山地,真正使三川成了米粮川。从“一美”、“二美”的村名可知百姓生活的幸福美满,也充分见证了他们的勤劳和智慧。伫立在电站后山,借着熹微的晨光俯瞰,满川绿树,农舍掩映其间,水雾缥缈在漫漫河面上;东望峡口方向铧尖寺若隐若现,一抹朝晖斜照其上;远眺南天丹霞山在晨晖中愈发红艳,更远处苍山负雪,如梦似幻。好一派高原江南风光!情不自禁,欣然吟诗一首《三川晨曦:登高望三川,朝晖衔远山。白雾笼黄河,缥缈到江南。

  三川自古以来就和黄河水息息相关。史记》记载"大禹出西羌","导河积石,至于龙门"早在4000年前大禹治水就从这里开始,现在禹王峡里还留存着禹王洞、禹王足印、禹王宝座、祭祀台等遗迹。看着这些遗迹,禹王栉风沐雨率领部众艰辛导河的情景如在眼前。那硕大的足印里仿佛留有神人的气息,坐在禹王宝座上隐隐能感受到巨人的体温,仿佛他小憩后拿着治水工具刚刚匆忙离去;祭祀台上的神秘符号是星图,还是祷告河神是祝词?我们不得而知。

  禹王治水的故事源远流长,他的英雄事迹全国各地比比皆是,而官厅的喇家遗址,是早期黄河洪灾的最好见证。当时大地震之后,引发的大洪水、泥石流完整的封存了这一灾难瞬间。在4000多年之后重见天日,十几具遗骸中,母亲们俯身护佑着孩子,惊骇不已,痛苦万状,而那母性的无私大爱令我们潸然泪下。当年挖掘出土的玉刀、黄河磬王等器物据专家推测只有王者才能拥有的国之大器,故此推断三川是大禹故里。姑且不论大禹故里一事,可以肯定禹王治水开始于此。因为当时地震造成积石峡、寺沟峡大面积山石塌方,形成巨大的堰塞湖,给当地先民生活带来不便,给下游黎民带来极大的威胁,所以大禹“导河积石”救民于水火,这是可信的,从黄河的上游治理水患这也是合情合理的。

  英雄的故事在三川大地时代流传,鼓舞着勤劳勇敢的土族儿女,崇尚读书,走出山乡,奔向全国各地乃至世界各国,创业生活、展示风采。

  新近开发的禹王峡旅游风景区,峡上树林阴翳,道路畅通;景点介绍,公共设施,一应俱全;峡里游艇踏浪飞驰,两岸风景如画,一峰胜似一峰美,峰回湾转,游人惊叹不绝。景区内的广场上伫立着高大的禹王雕塑,俯瞰着滚滚东流的黄河,欣慰地笑看着后代子孙们上演的一幕幕动人的活剧。上游的积石峡水电站、下游的炳灵寺水电站演绎着今人“高峡出平湖”的新神话。黄河上游“小三峡”旅游风景区正在三川地区初步形成,相信几年内凭着三川人的聪明智慧一定形成规模,给这片英雄踏过的热土带来无限生机。流连忘返间赋诗记之杨柳依依黄河岸,麦苗青青五月天。开山导河为禹王,煨槡诵经是铧尖。山燃丹霞似火红,烟笼翠绿賽江南。福田秀水育人杰,无限风光在三川。

彭吉明 ,中学高级教师,  青海省作协会员,民和作家协会常务副主席,海东市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中诗网编辑,笔名河湟浪。出版诗集《河湟涛声》。作品散见于《中国诗歌》、《星星》、《河湟》、《青海湖》、cctv教育频道、《桃花源》、《海东时报》、《高大陆》、《爱在极地门户》《审美与批评》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