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道医学堂丨 道医五行的“行”与“生克制化”...

 为什么73 2017-03-01

编辑/中国道医研究院



道医学把五行学说应用于医学领域,以系统结构观点来观察人体,阐述人体局部与局部、局部与整体之间的有机联系,以及人体与外界环境的统一,加强了道医学整体观念的论证,使道医学所采用的整体系统方法进一步系统化,对道医学特有的理论体系的形成,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成为道医学理论体系的哲学基础之一和重要组成部分。随着道医学的发展,道医学的五行学说与哲学上的五行学说日趋分离,着重用五行互藏理论说明自然界多维、多层次无限可分的物质结构和属性,以及脏腑的相互关系,特别是人体五脏之中各兼五脏,即五脏互藏规律,揭示机体内部与外界环境的动态平衡的调节机制,阐明健康与疾病、疾病的诊断和防治的规律。



传统道医学的五行,是中国古代哲学五行范畴与道医学相结合的产物,是道医学认知世界和生命运动的世界观和方法沦。传统中医学对五行概念赋予了阴阳的含义,认为“金、木、水、火、土,乃至世界的各种事物都是阴阳的矛盾运动所产生的”。阴阳的运动变化可以通过天之风、热、温、燥、湿、寒六气和在地之木、火、土、金、水五行反映出来。道医学的五行不仅仅是指五类事物及其属性,更重要的是它包含了五类事物内部的阴阳矛盾运动。以宇宙全息思想应用在五种物质的变化之中,最终才可实现人身机体的自行和谐,实现人体“通则不病”的健康状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