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楹联创作知识】对联写作基础(第四章、对联修辞)

 拜书为师 2017-03-02

第四章、对联修辞

“修辞”的本义即修饰言论,也就是在使用语言的过程中,利用多种语言手段以收到尽可能好的表达效果的一种语言活动。狭义上的修辞就指语文字修辞,广义上则包括了文章的谋篇布局,遣词造句的全过程。汉语的特点是非常容易组合成音节数目相同而结构上平行的语句,通常被称为对偶。所以汉语修辞以整齐、对称为主,以参差错落为辅。从本质上来说,对偶属于修辞学的范畴,古人在长期的对偶实践中已经归纳出大量对偶方面的修辞格,这些辞格中既有对偶上最基本的“词性对”,也有声律方面最基本的“平仄对”,从这个意义上讲,对联的形式要求只是个修辞学命题,所有的对联格律问题都可以作为对偶修辞问题在修辞学的范围内得到解决。

对联的创作离不开修辞,除了最基本的对偶修辞方面的各种辞格外,对联的创作过程,自始至终伴随着从字到词再到句子和篇章各个层次上的修辞活动。通过修辞,使对联的语言精炼,简明、准确、形象、生动地“达意传神”,以动人心弦的艺术魅力启迪和感动读者。几乎所有的修辞方法均可以在对联文体中得到应用,对联修辞的手段和方法异常生动丰富、灵活多变、新奇巧妙、多趣多姿。

第一节:文字修辞

文字是组词造句的基本元素,形、音、义三位一体是汉字不同于拼音文字的主要特征。文字修辞,即利好方块文字的字形、字音、字义特点进行楹联创作,使本不具情趣的文字,经过艺术构思、巧妙组合后,产生巧、奇、趣。从而增强联语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析字

析字属于字形修辞,就是将某些汉字的形体结构进行分析肢解,利用文字离合的方法或拆或合而表示一定的意义。这种析字联往往翻出新意,妙趣横生。析字可分为拆字、合字、离合。

梁章钜《巧对录》有一联:

鸿是江边鸟,

蚕为天下虫。

将“鸿”拆成“江”、“鸟”二字,“蚕”拆成“天”、“虫”二字,巧缀成联,拆字自然,语意天成。

明代杨一清考场应对:

冻雨洒窗,东二点,西三点;

切瓜分瓣,横七刀,竖八刀。

上联“冻”字拆开是“东”字加两点水,“洒”字拆开是“西”字加三点水,正象冻雨洒在窗户上“东二点,西三点”;下联“切”字左右(横)拆开是“七”、“刀”二字,“分”字上下(竖)拆开是“八”、“刀”两字,故“切瓜分瓣”恰好是“横七刀,竖八刀”。切合事理,生动有趣。

有一析字联流传很广:

此木为柴山山出,

因火成烟夕夕多。

上联“此木”合为“柴”,“山山”合为“出”,除荒山秃岭外,几乎山山出产木柴;下联“因火”合成“烟”,“夕夕”合成“多”,夕阳西下,每见村舍中升腾缕缕炊烟,上下联遣词造句均恰当合理。

 

偏旁

偏旁属于字形修辞,对就是利用汉字字形中相同的偏旁部首字组成的对联。这种联因具有整齐的形式美而引起人们的特殊兴趣。偏旁对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上下联字的偏旁完全相同,即全联用同一个偏旁的字组成对联。如

宠宰宿寒家,穷窗寂寞;

客官寓宦宅,富室宽宏。

上下联所有字都是“宝盖”。

二、上下联各用一个偏旁。如:

峰峦崇岱岳;

江海涌潮流。

上联为山字旁,下联为水字旁。

三、特定偏旁,如五行偏旁对:

烟锁池塘柳,

炮镇海城楼。

除上述情况外,相此相类的还有同部首或相同的局部结构的字构成的巧对,如有人曾出句:“呆和尚吃杏,上一口,下一口,左一口,右一口,中一口。”

 

对称

    对称属于字形修辞,是运用某些左右两边形体结构相互对称的字撰成对联,因正反看字均一样,故又称玻璃对。这种运用笔划左右均衡的字撰成的对联,正反一致,不论从正面还是从反面看都有一种别具风味的对称美。如丁戊君在江西进贤时为友作玻璃篆字联:

幽兰空谷,

大木崇山。

清代吴山尊题“幽兰小宝”联:

金简玉册自上古,

青山白云同素心。

    中华世纪坛2004年春节曾以“甲申吉幸春来早”为出句征联即属于玻璃对,获奖作品为天津张树贤的:“中土昌兴业共荣”

 

缺隐

缺隐,即有意不说出要说的全部,只说前一部分,而把后一部分隐藏起来,让读者去体悟。缺隐联包括缺字联、隐字联、藏字联。

一、缺字:故意把字缺起来,让读者去品味,它无需补,或无法补好。因为缺字意义不确指或所指甚多。旧时,一知府和一童子对句,下联最后一字童子未说出来:

童子六七人,毋如你狡;

太守二千石,莫若尔□

所缺何字?“廉”乎?“贪”乎?

二、隐字:隐字在联外,所隐之字正是撰联的本意所在,因多隐于句尾处,故又称歇后对。如有一庸医叫“吉生”者,医术实在不高明,经他诊治的病人多不能医好。有人故赠联讽之:

未必逢凶化□,

何曾起死回□。

将庸医姓名嵌入联而不露文字,利用“逢凶化吉”、“起死回生”前三字,将“吉”、“生”隐去,便是一副隐字讽刺妙联。

三、藏字:字藏在字里行间,毋须补出。如乾隆年间,岳麓书院主讲王文清贺百岁老人寿联:

人生不满公今满,

世上难逢我竟逢。

上联藏“百岁”,下联藏“百岁人”。形藏实露,妙趣横生。

 

置换

置换就是将一合体字拆开后的独体字与别的独体字组合成新的合成字,并表示新的意思。如邱国相巧联:

鳥翔風里,食虫化鳳;

人到峪边,辟谷成仙。

“鳥”飞进“風”里,吃掉“虫”即化为“鳳”;“人”到“峪”边,除去“谷”与“山”结合则成了“仙”。构思巧妙,对仗工稳,平仄和谐,无懈可击。

或入園中,拖出老袁还我國;

余行道上,不堪回首问前途。

此趣联斥责袁世凯,上联传为维新派人物梁启超所出,时在袁窃取辛亥革命果实之际,久未成对。袁死后,曾为袁之羽翼后转向革命的杨度,因一度感到前途渺茫,于彷徨之际对出了下联。上联让“或”字进入“園”中,同时把“袁”拖出便成“國”字。下联说,余(我)走在迷茫道上,“不堪回首问前途”,“道”字去“首”添“余”便成“途”字。上下联均构思奇特,置换巧妙,令人击掌叹绝。

 

重字

重字又称复辞、复字。一字或几字在楹联中有规律地反复出现。上下联重复的字数,次数不限,但须同位对应。

一、一字反复

当阳玉泉山关帝庙联:

赤面秉赤心,骑赤兔追风,驰驱时未忘赤帝;

青灯观青史,仗青龙偃月,隐微处不愧青天。

“赤”、“青”二字分别四次反复出现。

二、多字反复:

还是关帝庙联:

兄玄德,弟翼德,德兄德弟;

友子龙,师卧龙,龙友龙师。

“兄”、“德”、“弟”、“友”、“龙”、“师”六字反复出现。名曰关公庙,却只字未提关公;但从人物的称谓中可知,句句说的是关公。构思奇巧,妙不可言。

 

顶针

顶针又名顶真、联珠、连环、连锁。是重字技巧的一个特例,即上一分句的尾字与下一分句的首字相重,使相邻句子首尾相连,上递下接,环环相扣,以突出事物的因果与事物的衔接关系。主要分三种情况:

一、单顶,即下句首一字顶上句尾一字。如吴邦泰应宗师对:

蚕结茧,茧抽丝,丝织绫罗绸缎;

狼生毫,毫扎笔,笔写锦绣文章。

二、复顶,即上一分句尾多字与下一分句首多字重复。如聂必荣联上下联各有一双音节顶针:

切忌空谈,空谈误国;

务须实干,实干兴邦。

明代解缙八岁时游南京金水河,文人胡子琪出对,解缙对句:

金水河边金线柳,金线柳穿金鱼口;

玉栏杆外玉簪花,玉簪花插玉人头。

上下联各以三音节词“金线柳”和“玉簪花”顶针。

三、混顶,即在上下联中既有单顶,又有复顶。如:

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虾吃泥,泥干水尽;

朝廷刮州府,州府刮县,县刮民,民困国危。

上下联中的顶针为复顶——单顶——单顶形式。

 

嵌字

嵌字联也叫嵌名联。就是将人名、地名、事物名或有特定含义的字嵌入联中,使其暗寓褒贬,主题显明。

嵌字联用途很广,名胜园林、婚寿贺赠、商业店堂都经常使用嵌字嵌名这种技巧。在现代社会人际交往中,嵌字联用途日益广泛,倍受青睐。

嵌字联的难度在于:将有关名字按照联格嵌入相应的位置,而且做到镶嵌自然,文通意畅,不露痕迹;还要根据不同的用途和目的,使所嵌之联切人、切事、切时、切情、切景,不牵强附会。

嵌字联的形式可分为整嵌和分嵌。

一、整嵌:将要嵌入的名词完整地嵌入联中。如岳阳楼联:

后乐先忧,范希文庶几知道;

昔闻今上,杜少陵始可言诗。

二、散嵌:将要嵌入的词语拆开分嵌在上联或下联中,所嵌的字可以是顺序,也可以是倒序,按顺序嵌称顺嵌,按倒序嵌称倒嵌。

如飞来峰冷泉亭联:

泉自几时冷起?

峰从何处飞来?

上下联倒嵌“飞来峰”和“冷泉”。

三、分嵌:将两个字分别嵌入上联和下联的固定位置,一般为相对应的位置。如郭沫若题桂湖公园联:

桂蕊飘香,美哉乐土;

湖光增色,换了人间。

首字分别嵌入“桂湖”二字。

诗钟是一种特殊的对联形式,一般为七字句,其嵌字格分类很细,不下五十多种。常见的嵌入第一个字到第七个字,都有一个形象化的名称。

凤顶格:也称鹤顶格、凤头格、虎头格、藏头格。是将两字分别嵌于上、下联第一字位置。

燕颔格:又称凫颈格、叶底格。将两字嵌入上、下联第二字位置。

凫肩格:别称鹿颈格。将两字分嵌于上、下联第三字位置。

蜂腰格:将两字分嵌于上、下联第四字位置上。

鹤膝格:将两字分嵌于上、下联第五字位置上。

雁翎格:别称凫胫格、长凫格。将两字分嵌于上、下联第六字位置上。

雁足格:别称凤尾格、并蒂格、藏尾格。将两字分嵌于上、下联第七字位置上。

以上七种格式为正格,另外还有多种多样的别格。

魁斗格:将两字分嵌于上联第一字和下联第七字位置上。

蝉联格:将两字分嵌于上联之末和下联之首的位置。

云泥格:将两字分嵌于上联第二字和下联第六字位置,寓云为天之下、泥为地之上之意。

辘轳格:将两字分嵌于上联第一位,下联第二位;或上联第二位,下联第三位……以此类推。也可以分嵌于下联第一位,上联第二位;或下联第二位,上联第三位……以此类推。若辘轳汲水,由上而下,由下而上,顺序可见。

卷帘格:将两字分嵌于上、下联中,其位置,上联的字总比下联的字低一位。即如上七下六,上六下五,上五下四……以此类推。若竹帘由下而上卷起。

鸿爪格:将三字分嵌上下联中,一个嵌于上联中央,两个嵌于下联首尾;或一个嵌于下联中央,两个嵌于上联首尾。

鼎峙格:将三字分嵌于上下联,一个嵌在上联正中,两个分嵌在下联正中之上下;或一个嵌在下联正中,两个分嵌在上联正中之上下。

双钩格:将四字分别嵌于上下联首尾。

碎锦格:又称杂锦格、碎流格。将若干字分别嵌于上、下联中,其位置、顺序不限。

 

谐音

谐音属于字音修辞,即运用字词的同音或近音的条件来构成双关意义。联中某些字、词表达一个意思而与这个字、词的读音相同或相近的字、词表达的又是另一个意思,含蓄委婉,幽默诙谐,耐人寻味。如

两舟并行,橹速不如帆快;

八音齐奏,笛清难比箫和。

从字面看,摇橹的船速不如帆船快,笛子的声清难比箫音婉转平和。但“橹速”谐音东吴都督鲁肃,“帆快”谐音西汉大将樊哙,“笛清”谐音北宋大将狄青,“箫和”谐音西汉相国萧何。实际上借助谐音评论历史人物:三国的鲁肃不如汉初的樊哙;北宋的狄青难比汉代的萧何。上联说文不如武,下联说武难比文。

因荷而得藕,

有杏不须梅。

这是明代文学家程敏政早年与其岳父李贤属对时的一副趣联。“荷”谐音何,“藕”谐音偶,“杏”谐音幸,“梅”谐音媒。宰相李贤爱其才华,欲招为婿,借桌上之物即兴出句,语意双关:荷为藕之花,藕为花之实,两字皆为草字头,以此难句试程的才智,又明借谐音暗探程的心理。而程的即兴对句同样语意双关:杏、梅二字都含木字,同属草木类,与对句巧合天然。且借谐音示意:有幸(杏)蒙大人厚爱,以女相许,小生愿为婿,无须托媒(梅)说亲。上下联珠联璧合,妙趣横生。

光绪年间,民不聊生。合肥人李鸿章权倾朝野,相当于宰相;翁同和为常熟人,任户部尚书,相当于古代大司农。时人作联讽之:

宰相合肥天下瘦,

司农常熟世间荒。

巧借二人的籍贯做文章,而玄外之音:瘦了天下肥了宰相,荒了世间熟了司农。“肥”与“瘦”,“熟”与“荒”借音同义不同形成鲜明对比,有力讽刺了清政府的腐败统治。

 

同音

运用汉字同音不同字的特点进行构词造句,造成读音混淆,表达奇趣巧意,别有情趣。

李调元应湖南侯补道对:

李打鲤,鲤沉底,李沉鲤浮;

风吹蜂,蜂扑地,风息蜂飞。

上下联中,分别交叉地运用两个单音同音字,读来绕口咬舌,别有风味。

除上述单音字同音技巧外,还有一种双音词(或词组)的同音技巧。

如解缙联:

闲人免进贤人进,

盗者莫来道者来。

“闲人”和“贤人”是双音词,“闲”和“贤”是同音异字,“人”是同字。下联亦然。

张灵应唐寅对:

贾岛醉来非假倒,

刘伶饮尽不留零。

上下联的“贾岛”和“假倒”,“刘伶”和“留零”分别为双音词同音。贾岛,唐代著名苦吟诗人;刘伶,魏晋间“竹林七贤”之一,以嗜酒著称。此联妙在同音转义,形象生动,栩栩如生。

 

异音变读

运用汉语一字多音,同音异字的特点制作对联,使联中几个字,字同音不同,音同义不同。耐人寻思体味。

北京故宫太和殿联:

乐乐乐乐乐乐乐,

朝朝朝朝朝朝朝。

上联一、三、五、六之“乐”读音乐之“乐”,二、四、七之“乐”读欢乐之“乐”。下联一、三、五、六之“朝”读今朝(zhāo)之“朝”,二、四、七之“朝”读朝廷之“朝”(cháo)。

一卖豆芽者题联:

长长长长长长长,

长长长长长长长。

全联十四字全为“长”字组成,意为希望豆芽不断地长,不断地长得很长。上联一、三、五、六之“长”读chánɡ,二、四、七之“长”读zhǎnɡ;下联一、三、五、六之“长”读zhǎnɡ,二、四、七之“长”读chánɡ。

变读多用于口头对句。如乾隆与纪晓岚出游,乾隆出句:

二碟豆,

纪晓岚即时对出:

一瓯油。

乾隆遂改口说:我说的不是吃的豆子,而是飞的蝴蝶:

两蝶斗,

纪晓岚从容地说:我讲的也不是吃的油,而是水上游的水鸥:

一鸥游。

运用了“碟”与“蝶”,“瓯”与“鸥”,“豆”与“斗”,“油”与“游”同音异字的变化,而进行了另外的解释。

 

叠韵双声

叠韵指韵母相同的双音词,双声指声母相同的双音词,一般特别指拆开来即无意义的联绵词。叠韵联以叠韵双音词入联。如:

放荡千般意,

逍遥一个心。

又如颐和园养云轩联:

天外是银河,烟波宛转;

云中开翠幄,香雨霏微。

上下联的“宛转”和“霏微”为叠韵双音词相对仗,十分工整和谐。

有时候,叠韵双音词和双声词结合起来组联。如扬州云山阁联:

宛转通幽处,

玲珑得旷观。

上联中的“宛转”为叠韵,而下联中的“玲珑”为双声,二者相互对仗,工稳贴切。

又如昆明西山飞云阁联:

半壁起危楼,岭如屏,海如镜,舟如叶,城郭村落如画;况四时风月,朝暮晴阴,试问古今游人,谁领略万千气象?

九秋临绝顶,洞有云,崖有泉,松有涛,花鸟林壑有情;忆八载星霜,关河奔走,难得栖迟故里,来啸傲金碧湖山。

上联的双声词“领略”和下联的叠韵词“啸傲”相对仗,和谐上口。

 

押韵

楹联不要求押韵,也很难押韵,因为按联律要求,上下联尾字分别是仄声字、平声字,这本身就无法全联通押平声韵或仄声韵,但为了增强楹联的声律美,创作中也出现了押韵联。楹联的押韵主要是上下联分别押韵,上联押仄声韵,下联押平声韵。

南宋朱熹有一副赠人联,可视作最早的押韵联。

东墙倒,西墙倒,窥见室家之好;

前巷深,后巷深,不闻车马之音。

上联分句句脚分别是“倒”、“倒”、“好”,押了脚韵。下联分句句脚分别是“深”、“深”、“音”,也押了脚韵。

梁章钜退休后曾为家园池上草堂题联:

客来醉,客去睡,老无所事吁可愧;

论学粗,论政疏,诗不成家聊自娱。

上联分句句脚分别是“倒”、“倒”、“好”,押了脚韵。下联分句句脚分别是“深”、“深”、“音”,也押了脚韵。

《尧山堂外纪》载,明代文人施槃幼时对张都宪句:

新月如弓,残月如弓,上弦弓,下弦弓;

朝霞似锦,晚霞似锦,东川锦,西川锦。

上下联四个分句句脚各用一个相同的字“弓”和“锦”。分别押同字脚韵。

 

摹声

摹声即利用象声词摹拟人或物体的声音制联,给人如身临其境,如闻其声的感觉。

某书生与客于酒楼对饮,书生一味劝酒,并无上汤结束宴度的意思,劝酒中书生见酒楼门悬挂一方灯,四面各书“酒”字,乃出句请客对,对不出还要罚酒:

一盏灯,四个字,酒酒酒酒;

客正思对句,适闻更夫打锣,对句遂出:

三更鼓,两面锣,汤汤汤汤。

以汤对酒,同为食品,颇为得体,且汤系摹锣之声,又含催促上汤之意,更为巧妙。

刘师亮联:

普天同庆,当庆,当庆,当当庆。

举国若狂,且狂,且狂,且且狂。

上联摹锣钹声,下联摹钹锣声,构思巧妙,音韵和谐,烘托出欢快气氛。

摹绘联可以摹声音、摹形态、摹味道,还可以摹语气。杭州岳飞墓前有秦桧夫妇跪像,有人摹拟秦桧与其妻王氏互相埋怨的语气,制成一联:

咳!仆本丧心,有贤妻何至若是?

啐!妇虽长舌,非老贼不到今朝!

上联摹秦桧,下联摹王氏,其语调口吻,刻画入微,活灵活现,令人捧腹。

 

绕口

绕口联是把同音或谐音字放在一起,使其反复交错,读起来造成拗口难读的特殊效果。

异字同音交错排列:

妈妈骑马马慢妈妈骂马,

妞妞轰牛牛宁妞妞拧牛。

异字同音连续排列:

移椅倚桐同赏月,

等灯登阁各攻书。

绕口联多以异字同音交错排列,以同韵字连续排列,以四声不同的字连续排列,造成绕口难读的特殊效果,极有风趣。

 

双关

双关属于字义修辞,即联文意义有两重层次,字面是一层意思,而内在隐藏更深一层的意思,这种含蓄委婉的语义双关修辞,往往使楹联内涵厚实,耐人寻味。如诸秀才按照惯例,给县学官吴文广送节礼,学官嫌少,出对寓意,诸秀才亦委婉以对:

竹笋出墙,一节须高一节;

梅花逊雪,三分只是三分。

“节”既指竹笋之节,又暗指节日,“分”既指程度,又暗指份量。

又如周璜应塾师对:

眼珠子,鼻孔子,珠子高于孔子?

眉先生,胡后生,后生长过先生。

上下联各四个“子”,四个“生”,造成音趣。上联后半部之“珠子”即指眼之珠子,又暗指“朱子”(即宋朝朱熹),“珠”为“朱”的谐音;“孔子”既指鼻之孔子,又暗指孔子(即孔丘)。下联后半联之“后生”既指后所生者,并暗指青年人;“先生”既指先所生者,暗指老师之称。全联意韵和谐,情趣盎然。

 

 

第二节:词汇修辞

词是最小的有意义的能独立运用的语言单位。我国汉语语言词汇极其丰富多采,是文学创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也为楹联词汇修辞准备了得天独厚的条件。词汇修辞是运用词汇多样的形式、丰富的含义等特征来进行的,其手段千变万化,巧妙神奇。修辞手段的运用多不是单一的,往往是各种修辞手段的综合运用,即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修辞手法,在一副楹联中同时出现。

 

迭词

迭词又称连珠、迭字、迭音,即将上下联相应位置的部分或全部音节相同的字或词重迭起来使用,以增加状写物的形象立体感和声律的紧凑和谐感,还可以表达不同的语气程度,渲染不同的感情色彩。

迭字联所重迭的字的词性,有名词、动词、形容词、形容词后缀等。

迭字联有全部迭字和部分迭字。所重迭的字数有一字的、两字的、三字的、多字的。其重迭的次数有两次的、三次的、四次的、多次的。

苏州网狮园联:

风风雨雨,暖暖寒寒,处处寻寻觅觅;

燕燕莺莺,花花叶叶,卿卿暮暮朝朝。

全副楹联所有音节全用了迭字,从时间、空间上渲染了网狮园的美景,倒读还是一副很好的回文联。

民国初军阀混战,时人作联:

南南北北,文文武武,斗斗争争,时时杀杀砍砍,搜搜刮刮,看看干干净净;

户户家家,女女男男,孤孤寡寡,处处惊惊慌慌,哭哭啼啼,真真惨惨凄凄。

通过全迭联,将军阀混战、兵荒马乱、民不聊生的生活情景描摹得生动真切,如闻其声,如临其境。

迭字联有时只在联中部分音节迭字。如俞樾题杭州龙井九溪亭:

重重叠叠山,曲曲环环路;

高高下下树,叮叮咚咚泉。

 

回文

回文又称回环,即利用语序的回环往复来表达事物之间的有机联系。回文联可顺读,也可倒读,多具情趣。

一、本句回文:指上下联本身都可各自倒读,语序一致。如桂林斗鸡山联:

斗鸡山上山鸡斗,

龙隐岩中岩隐龙。

二、倒换回文:上下联倒读后互换成新联:如武汉龟山联:

迢迢绿树江天晓,

霭霭红霞海日晴。

上下联颠倒后倒读成为:

晴日海霞红霭霭,

晓天江树绿迢迢。

三、谐音回文:顺读倒读只同音不同字,不能构成完整明确的意义。如李调元对唐伯虎联:

画上荷花和尚画,

书临汉字翰林书。

“尚”谐“上”,“和”谐“荷”;“林”谐“临”,“翰”谐“汉”。上下联顺读倒读声调相同,听起来一样,但倒读文理不通。

四、变序回文:即将联中词、句顺序变换。如挽闻一多烈士联:

一个人倒下去,千万人站起来;

千万人站起来,一个人倒下去。

上联“倒下去”指闻一多牺牲,下联“倒下去”指独裁者灭亡。

五、部分回文:部分字或部分词回环。如杭州西泠印社联:

面面有情,环水抱山山抱水;

心心相印,因人传地地传人。

 

串组

串组就是把几个本来没有逻辑关系的同类事物名称串组成为有意义的联语。串组时可以加组连词,也可以不加组连词。串组联须以同类事物名称相对,并具有特定意义。可串组的事物名称很广,常见的有人名、地名、戏剧名、词牌名、药名等。

一、以人名串组:

碧野田间牛得草;

金山林里马识途。

上联串组三人:碧野、田间、牛得草;下联串组三人:金山、林里、马识途。上联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中央电视台全国征联的出句,下联为最佳对联。全联串组的六人均为当代文艺界名人。

二、以地名串组:

串组四川巴县地名联:

拿铜罐,煨鸡心,馋滴猫儿涎;

提金剑,斩龙脑,惊飞虾子魂。

铜罐驿、龙脑山、鸡心石、虾子石、金剑山、猫儿山皆巴县地名。

三、以药名串组:

桃仁、杏仁、柏子仁,仁心济世;

天仙、凤仙、威灵仙,仙术救人。

上下联串组六种药名。

四、以花名串组:

清广州按察使许宾衢作乞巧节联:

帝女合欢,水仙含笑,

牵牛迎辇,翠雀凌霄。

上下联串组八种花名。

五、以词牌串组:

苏小妹应苏东坡串组词牌联:

水仙子持碧玉簪,风前吹出声声慢;

虞美人穿红绣鞋,月下引来步步娇。

 

用典

把历史典故巧化入联称为用典。用典贴切,可使作品典雅庄重、凝炼警策、含蓄隽永、耐人寻味。

有的明用典,从字面上可以看出。如康有为挽戊戌变法死难六君子联:

殷干酷刑,宋岳枉戮,臣本无恨,君亦何忧,当效正学先生,启口问成王安在?

汉室党锢,晋代清淡,振古无斯,于今为烈,恰如子胥相国,悬镜看越寇飞来。

此联多处用典,殷干酷刑:比干被商纣王剜心。宋岳枉戮:岳飞被秦桧陷害。正学先生:明朝的方孝儒,明初燕王朱棣起兵扫北,方问:“成王何在?”朱棣说:“彼自焚死。”方问:“何不立成王之子?”朱大怒,将方孝儒车裂,一同处死者八百余人。汉室党锢:指东汉李膺等二百余人抨击宦官被捕解职。晋代空谈:魏晋文人因避司马氏降祸而空谈玄理。子胥相国:吴相国伍员子胥谏吴王不听,被吴王逼死,临死时说:“以吾目悬于东门,以见越人,吴之亡也”。

有的暗用典故,从联中的字面上看不出用典,经分析会意方能明白典在其中。如:有朱、项二姓同里而居,朱姓欲炫耀家世,作一祠堂联:

曾是两朝天子,

又为一代圣人。

上联指朱温、朱元璋,下联指朱熹。项姓不甘示弱,亦作一祠堂联:

曾烹天子父,

又作圣人师。

上联指项羽欲烹刘邦父,下联指项棠,为孔子之师。各引经典,诙谐幽默,妙趣横生。

 

数字

以数字入联,用数字来表现事物和景物,既能艺术地表示客观事物的数量,又能增强楹联的表现力,使联语更加生动活泼,凭添妙趣。如青岛崂山太清池钓鱼台联:

一蓑一笠一髯翁,一支长芉一寸钩;

一山一水一明月,一人独钓一海秋。

全联“一”字十次嵌入,构成一幅精美的渔翁垂钓图。

有时在以数字入联的同时,还再加了数字的计算,即以加减乘除法组成语句成联,这种运用数学作联,使联意含蓄深邃,形式多变,避免重复。如:

北斗七星,天上水中十四点;

南山孤雁,花前月下一双飞。

上下联均用乘法。

彭元瑞应乾隆对:

窃比于我老彭,十分已得一分;

曰若稽古帝舜,八旬还有三旬。

乾隆八十寿,自制上联,命彭元瑞对,彭叩首曰:“陛下万岁,臣岂敢妄论。”乾隆笑曰:“万岁不过形容而已,人生能百岁则不易了。”彭即答下联。上联“窃比于我老彭”语出《四书》。下联“曰若稽古帝舜”语出《五经》。联中“老彭”,姓篯名铿,舜时生于彭城,故称“老彭”,传说寿八百岁。“舜”姓姚名重华,传说寿一百一十岁。上联用除法,下联用减法。

 

方位

在撰联中,突出地运用方位词,使联语结构严整,活脱灵动,饶有风趣。如袁枚《随园诗话》卷十二载:观察使鲁之裕,性粗豪而屋陋,署门曰:

两间东倒西歪屋,

一个南腔北调人。

明徐渭《青藤书屋图》中亦有此联,只有“两”与“几”一字之别。

某小姐出句招婿,一书生对出佳句,结成良缘。出句对句是:

东启明,西长庚,南箕北斗,谁是摘星手?

春芍药,夏芙蓉,秋菊冬梅,我是探花郎。

上联巧嵌四个方位词和四种星宿,尾句“谁是摘星手”语意双关:明觅“摘星手”,暗寻如意郎;下联“我是探花郎”亦语意双关。

 

颜色

以一系列颜色词入联,可以形成鲜明的色彩对比和工整的对仗,给人以美的情趣。如染坊店联: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采受以白,青出于蓝。

联中不仅嵌入颜色词,以宣传染坊生意,而且通过颜色对比推出哲理,以昭世人。

一九二七年黄安起义成功,参加起义的吴兰阶为庆祝黄安县劳动政府成立题联:

痛恨绿林兵,假称白日青天,黑暗沉沉埋赤子;

克复黄安县,试看碧云紫气,苍生济济拥红军。

运用颜色的渲染,突出增强了联文的爱憎效果。

嘉禾媪应李宗昉对:

省曰黔省,江曰乌江,神曰黑神,缘何地近南天,却占了北方正气;

崖称红崖,水称赤水,寨称丹寨,只因人怀古国,就留为今代佳名。

联中地名均在贵州。上联“黔、乌、黑”均表黑色。据五行学说,北方属水,色则黑;下联中“红、赤、丹”都表红色。上下联各只有一种颜色,这种各用一种颜色词上下入联的成联法称“一色法”。

 

助词

助词是独立性最差、意义最不实在的一种特殊虚词。助词入联,若匠心独运,可收到别开生面的效果。历来联家很重视助词,尤其是语助词的巧妙运用。如一家酒楼联:

入座三杯醉者也,

出门一拱歪之乎。

把常用的“之、乎、者、也”全用于联中,巧妙地发挥了虚字的表述功能,把酒客酒后神态描绘得栩栩如生,虚字不虚,生动有趣。

王士桢应祖叔王象咸对:

醉爱羲之迹,

狂吟白也诗。

“白也”出杜甫诗“白也诗无敌”,用以对“羲之”,自生妙趣。

再如苏轼题广州真武庙联:

逞披发仗剑威风,仙佛焉尔矣;

有降龙伏虎手段,龟蛇云乎哉。

上下联句尾各连用三个助词,拉长了语气,渲染了气氛,强化了感情色彩。

 

 

第三节:语法修辞

语法修辞是按照语法本身的特点,运用各种手段加以修辞。辞格是在语言运用的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种类很多,分类方法各异,但无论哪种修辞手段都是为了强化主题,加强表现力,故强化修辞中的种种辞格也归入语法修辞中。

 

设问

设问就是以疑问的方式代替直接的陈述,即无疑而问,明知故问,目的在于引起人们的注意,加深印象。设问联一般有问有答:或他人问,自己答;或自己问,他人答;或他人问,他人答;还有只问而不答。

一、有问无答:

有的上下联全设问而不作答,其实也无须回答。如江苏一关帝庙联:

此吴地焉,试问孙郎有庙否?

今帝号矣,何须曹相封侯乎?

二、有问有答:一联发问,一联作答。如海南倒坐观音庙联:

问大士缘何倒坐?

恨凡夫不肯回头。

三、前问后答:上下联中,分别前句设问,后句作答。如一酒馆兼营伞铺,有人为之撰联:

问生意如何?打得开,收得拢;

看世情怎样?醒的少,醉的多。

上联言雨伞功能,下联言酒馆兴隆,并劝谕世人,幽默诙谐。

 

反诘

反诘即反问,是不需回答的无疑而问,明知故问,其答案本身包含在反问的句子中。这种反问修辞能突出主题,加强语气,增强说服力。

一、肯定句反问:这种形式表达否定的内容。如明末大臣洪承畴自命“忠节”,堂上悬有自题联:“君恩深似海,臣节重如山”。后兵败被俘降清,有人在他的上下联末分别加“矣”、“乎”二字,成了反问联:

君恩深似海矣!

臣节重如山乎?

明知故问,实际上对他的“臣节重如山”作了否定。

二、否定句反问:这种形式表达肯定的内容。如吴作人题蒲松龄故居联:

岂有真鬼狐?前贤形此箴世;

安得装妖冶?后代剥它画皮。

上联的反问,说明世上没有真鬼狐,作者的用意在于醒世;下联的反问是警告:玩弄心术者,任其如何乔装,画皮终会被剥掉。

 

排比

排比就是把结构相同或相似、意义相关、节奏一致的平行短句排列在一起,表达相似或相关联意的修辞手法。排比可起到增强语势、加深情感、强调事理的作用。排比联中的排比相数至少有三相,其形式整齐,结构严谨,联意贯连,节奏鲜明,有一气呵成之势。排比联的形式有前段排比、中段排比、后段排比和全联排比。

一、前段排比:如挽周恩来联:

有德才,有伟略,有奇勋,洵为有德;

无后裔,无偏心,无享受,真正无私。

二、中段排比:如昆明西山飞云阁联:

半壁起危楼,岭如屏,海如镜,舟如叶,城郭村落如画,况四时风雨,朝暮晴阴,试问古今游人,谁领略万千气象;

九秋临绝顶,洞有云,崖有泉,松有涛,花鸟林壑有情,忆八载星霜,关河奔走,难得栖迟故里,来啸傲金碧湖山。

三、后段排比:如福建邵武县熙春山憩亭联:

放开眼孔,看晓日才上,夜月正圆,山雨欲来,溪云初起;

洗净耳根,听林鸟争啼,寺钟答响,渔歌唱晚,牧笛催归。

四、全部排比:如

小饮却愁,少思却梦,种花却俗,焚香却秽,容人却侮,谨身却病;

静坐补劳,独宿补虚,省用补贪,为善补过,寡言补烦,息忿补心。

制作排比联语,要注意各相排列顺序,可按时空顺序、年龄顺序或事件发展顺序排列,要有层次和规律;在排比联中领字可总搅部分或全局,要充分发挥其总揽的功能。

 

反复

反复就是为强调某种感情,突出某种意思,故意连续或间隔重复某个词语或句子。在楹联中运用反复的修辞,可进一步深化主题,表达强烈的感情,增强联语的层次性和节奏感,常见的有连续反复和间隔反复。

一、连续反复:同一字、词或句子紧紧连接反复出现。如大连庄河仙人洞联:

仙乘黄鹤去,知否?知否?

客伴春风来,乐哉!乐哉!

湖南邵阳南天门酒楼联:

来吧!来吧!都道是此间乐;

轻点!轻点!莫惊了天上人。

二、间隔反复:相同的词或句子相隔出现,即有其他词或句子在他们中间隔开。如湖北汉阳古琴台联:

一曲高山,一曲流水,千载传佳话;

几分明月,几分清风,四时邀游人。

 

层递

层递联是把三个以上的结构相似、具有逻辑关系的语句,按照语意轻重、程度深浅、范围大小、时间先后、数量多少的顺序依次排列,以客观事物的层递性,层层推进,以揭示事物的内在联系,使人们的认识层层深化,从而突出重点,加深印象,增强效果。如阮元联:

坐,请坐,请上坐;

茶,泡茶,泡好茶。

近人易宗夔《新世说·宠礼》载,清代学者阮元游平山堂,方丈初不识阮元,冷笑说声“坐”,又吩咐下人:“茶”;及至交谈,见阮元出语不凡,便改腔调:“请坐!”再嘱下人:“泡茶!”当知来人是大学士阮元时,立改口气:“请上坐”,“泡好茶”,并请赐墨宝,阮元即兴书此联,活脱脱刻画出方丈势利之徒前倨后恭的丑态。

四川灌县青城山天师洞石刻联:

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此联既是顶针又是层递,依数量多少顺序依次排列,使内容层层深化。再如明代徐渭联:

一叶扁舟,坐二三个墨客,启用四桨五帆,经过六滩七湾,历尽八颠九簸,可叹十分来迟;

十年寒窗,进九八家书院,抛却七情六欲,苦读五经四书,考完三番两次,今年一定要中。

上联递升,下联递降。

 

对比

把两种事物或者一事物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进行比较,从而使事物的特征、状态、性质等更加突出,这种对比的方法运用到楹联制作中,往往使语言色彩更加显明,给人的印象更加深刻。

一、两物对比:把相反、相对两事物放在一起进行比较。如臧克家格言联:

凌霄羽毛原无力,

坠地金石自有声。

警示人们,要做坠地有声的金石,而不做飘浮无力的羽毛,两物相对比,容易鉴别客观事物的真伪高下。

二、一物两面相比:将一事物相对、相反的两个方面进行对比。如曹复坤挽何老太联:

忆生前,儿孙满室,缺衣少食,常哭常哀成疾病,冷冷清清,生不如死好;

看死后,戚友盈门,车水马龙,大操大办讲排场,热热闹闹,死总比生强。

将一个人的生、死作强烈对比,得出了“死总比生强”的超乎寻常的结论,鞭挞了弃养老人的不孝者!

 

断句

联中的文字因不同断句而产生不同的意思。断句不同可产生歧义。如祝枝山为某酒家撰联:

养猪只只大老鼠头头死,

酿酒缸缸好造醋盆盆酸。

可断句为:

养猪只只大老鼠,头头死;

酿酒缸缸好造醋,盆盆酸。

也可断句为:

养猪只只大,老鼠头头死;

酿酒缸缸好,造醋盆盆酸。

 

比喻

比喻就是利用两种事物的类似处加以比较说明,用具体比抽象,用浅显比深奥,用熟悉比陌生,从而使事物更生动、更具体,给人的印象更显明、更深刻。比喻中被比较的对象叫本体,用来打比方的对象叫喻体,本体和喻体之间的联词叫喻词。

一、明喻:又称直喻,因设喻比较明显。联中本体和喻体都出现,喻词常用如、似、若、犹、像、比等。如贵州黄果树观瀑亭联:

白水如棉,不用弓弹花自散;

红霞似锦,何须梭织天生成。

二、暗喻:也称隐喻,直接指出本体就是喻体。构成方式是本体和喻体直接连接而省去喻词,或用“是”、“乃”、“作”等喻词连接。如:

云归大海龙千丈,

雪满长空鹤一群。

这是广润灵雨祠联,本体和喻体之间省去了喻词而直接连接。

三、借喻:借喻中本体和喻体关系密切,把本体省去,只说喻体,也不用喻词,实际上把喻体直接当成本体来说。如小凤仙挽蔡锷联:

不幸周郎竟短命,

早知李靖是英雄。

以“周郎”、“李靖”代蔡锷。

 

总分

总分,也称分总。根据联意表达的需要,在结构上总述和分述。可先总后分,也可先分后总,总述部分常用数字来概括。

一、先总后分:如:

孔门传道诸贤:曾子、子思、孟子;

周室开基列圣:太王、王季、文王。

二、先分后总:如北京一道士羽化,有人作联:

吃的是老子,穿的是老子,一生到老全靠老子;

唤不灵天尊,拜不灵天尊,两足朝天莫怪天尊。

 

比拟

在想象中把人当物,或把物为人,或把此物当彼物的修辞手法称为比拟。在楹联创作中正确运用比拟,可使读者开扩思路,增强联语的艺术感染力。

一、以物拟人:即以无生物拟人化。如沈义甫幼时应塾师对:

绿水本无忧,因风皱面;

青山原不老,为雪白头。

二、以人拟物。如北大教师联:

甘当教授因传道,

愿化春泥犹护花。

三、以物拟物:以甲物当乙物来写。

兽云吞落日,

弓月弹流星。

以云拟兽,以月拟弓。

四、人、物混拟:拟人、拟物两种修辞兼用。

苍松翠竹为三友,

月地云阶漫一尊。

上联拟人,下联拟物。

 

夸张

夸张就是有意将主客观事物的局部特征夸大或者缩小,以鲜明地突出其本质特征,增强表达的效果和艺术的感染力。

一、扩大夸张:将所写对象的特征、性质、作用、程度,尽量往大处、深处、重处、好处加以扩大。如徐悲鸿言志联:

直上青天揽日月,

欲倾东海洗乾坤。

为了表达自己的意志使用了十分夸张的手法,事实上人不可能上天“揽日月”、倾海“洗乾坤”的。

二、缩小夸张:把事物的形象、性质、特征、作用、程度尽量往小处、少处、弱处、浅处、轻处加以缩小。如峨眉山顶宫殿灶房联:

一粒米中藏世界,

半边锅内煮乾坤。

大千世界藏于一粒米中,巍巍乾坤置于半边锅内。这种缩小的夸张,意在说“米”、“锅”之大。

三、一扩一缩:如华山陈希夷庙联:

天下太平无一事,

山中高卧有千秋。

上联缩小夸张,下联扩大夸张。

运用夸张手法要尽量把握分寸,不可无限扩大或缩小,应当以客观事实为基础,以具体环境为依托,令人感到夸张得体,真实自然。

 

衬托

衬托即“烘云托月”的映衬法,为突出主体,用类似的、相关的或相反的事作陪衬。被陪衬的为主体,陪衬的是陪体。衬托在楹联中的运用,常见的有正衬、反衬,也有正反衬并用的。

一、正衬:以类似或相关的衬体来衬托主体。如浙江上虞虞姬庙联:

今尚祀虞,东汉已无高后庙;

斯真霸越,西施羞上范家船。

上下联分别以吕后、西施衬托虞姬的悲壮义举。

二、反衬:以与主体相反或迥异的事物作陪衬。如一副意在说明人情淡薄、世事坎坷的哲理联:

看透人情知纸厚,

经多世路觉山平。

纸虽薄,但与人情相比却显得厚;山路本来不平,但与世路相比却显得很平坦,这一反衬,突出表现了对人世的感叹。

 

借代

借代就是不说出事物的原名而借用跟它有关联事物的名称来代替它,也就是换个说法,故借代也称换名。原事物称作本体,用来代替本体的事物称借体。运用借代的修辞,可使楹联的语言富有变化,造成鲜明生动的形象特征,以引起人们广泛的联想。借代的手法主要有如下几种:

一、以具体代抽象:

黑发不知勤学早,

白头方悔读书迟。

借“黑发”代替本体——青年,借“白头”代替本体——老年。

二、以抽象代具体:如于谦幼时折花藏于袖,为塾师所窥,出对,于应答:

小孩子暗藏春色,

老大人明察秋毫。

以“春色”借代花。

三、以全体代部分:如张居正与顾璘之赏菊,见一折菊者,二人对答:

赏菊客来,两手劈残彭泽景;

卖花人去,一肩挑尽洛阳春。

以“彭泽景”借代菊,“洛阳春”借代花。

四、以部分代全体:如三闾大夫祠联:

何处招魂,香草还生三户地;

当年呵壁,湖流应识九歌心。

“三户”语出《史记·项羽本纪》:“楚虽三户,亡秦必楚。”“三户”犹言几户人家,此借指楚国。九歌为屈原《楚辞》篇名,此借指屈原。

五、以特殊代一般:

皆替红颜添俏丽,

顿教巾帼显风流。

借“红颜”、“巾帼”代妇女。

六、以一般代特殊:如苏州白居易祠联:

唐代论诗人,李杜以还,唯有几篇新乐府;

苏州怀刺史,湖山之曲,尚留三亩旧祠堂。

历代苏州诸多刺史,此处刺史专代指白居易。

七、以事物特征代事物:如清末鸦片战争时,时人撰联讽清朝官员:

头上有情飘翠羽,

胸中无策退红毛。

“翠羽”即清朝官员之蓝翎顶戴,此代指清朝官员;“红毛”代指英国侵略军。

 

呼应

联文中前后句的字词各在对应位置上重复出现,相互呼应。

一、明呼应:前后对应的字词明显出现在对应位置上。如明代吏部尚书杨一清幼时应某尚书对:

手挈两盅文武酒,饮文呼?饮武乎?

胸藏万卷圣贤书,希圣也,希贤也。

“文武”、“圣贤”四字前后呼应。

二、暗呼应:前后呼应的字词不同,但意义相联。暗里呼应即联句中的词与该词的别称、借称或同属概念前后暗相呼应,内容浑然一体。

朝登箕子峰,危如累卵;

夜宿丈人馆,安若泰山。

箕子为山名,谐音鸡子(鸡蛋),与卵相呼应;丈人与泰山均为岳父的别称,互相呼应。

鹊噪鸦啼,并立枝头谈福祸;

燕来雁往,相逢路上话春秋。

鹊报吉祥,与福相呼应;鸦啼凶兆,与祸呼应;燕来为春时,雁往正秋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