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盆腔炎灌肠疗法

 过客bn2akq269w 2017-03-03

                      


  红藤汤、活络汤新承汤、三味汤、慢盆汤 


概述

   盆腔炎是指女性内生殖器官及其周围结缔组织、盆腔腹膜发生的炎症,盆腔炎有急性和慢性之分。急性盆腔炎继续发展可引起弥漫性腹膜炎、败血症、感染性休克,严重者可危及生命。若在急性期未能得到彻底治愈,则可转为慢性盆腔炎,往往日久不愈并可反复发作。盆腔的炎症可局限于一个部位,也可同时累及几个部位。最常见的是输卵管炎及输卵管卵巢炎,单纯的子宫内膜炎或卵巢炎较少见。盆腔炎是生育期妇女的常见病.本病属中医学“痛经”,“带下病”、“癥瘕”、“不孕”等范畴。        

诊断要点

(一)   急性盆腔炎      

1.  病史

近期有经行、产后、流产后、妇产科手术、不洁性生活史等。    

2.  症状

主要表现为下腹部疼痛与身热,若病情严重者可伴有寒战、高热、头痛,食欲不振。月经期发病常出现经量增多、经期延长,非月经期则有白带增多。因炎症轻重及病变范围部位不同,病人可分别伴有尿痛、尿频、腹胀、腹泻、恶心、呕吐,甚至排尿排便困难、里急后重等。患者呈急性病容,面部潮红,辗转不安,体温升高,心率加快。    

(二)   慢性盆腔炎:  

1.  病史

既往有急性盆腔炎、阴道炎、节育及妇产科手术感染史,或不洁性生活史。    

2.  症状

下腹部疼痛不适,痛连腰骶,可伴有低热起伏,易疲劳,劳则复发,带下增多,月经不调,经量增多,不孕。甚至出现神经衰弱症状,如精神不振、疲乏无力、周身不适、失眠。有关症状常在劳累、性交后及月经前后加重。    

灌肠疗法

1.  红藤汤     

(1)     处方:赤芍、桃仁各9g,红藤、蒲公英、败酱草各30 9    

(2)     方法:以上方药加水煎为100 ml浓液,38℃为宜。治疗时患者側卧位,保留灌肠,每日1次,14次为1个疗程。   


2.  活络汤     

(1) 处方:地龙15 g,丹参、忍冬藤、土茯苓各30 g,穿山甲、王不留行,三棱、莪术各10 g,制乳香、制没药各6g   

(2) 方法:以上方药加水500 600 ml,浸泡30分钟,然后煎至150200 ml,药液温度冷却至30℃左右。治疗时排空二便,避开经期,用15号导管缓慢灌人,保留4小时以上。每日1次,以晚上临睡前为宜,1个月经周期为1个疗程,需2个疗程。        


3.新承汤      

(1) 处方:实热型用大黄、厚朴、黄柏、赤芍、皂刺各15 g,蒲公英30 g;气滞血瘀型用大黄、厚朴、赤芍、皂刺、乳香、没药各15 g,蒲公英30 g    

(2) 方法:以上方药每日1剂,浓煎100 ml,水温3940℃,保留灌肠。10天为1个疗程,连用2个疗程,经期停角。   


4三味汤     

(1) 处方:赤芍10 g,蒲公英15 g,败酱草20 g。肝郁气滞者加郁金;下腹冷痛者加乌药、肉桂;有硬条块者加乳香、没药、莪术、三棱:。      

(2) 方法:以上方药2次共煎取汁100150ml,为1次灌肠    用。每日1次,15次为1疗程,最多用2个疗程。月经期暂停。灌肠时药液加温到舒适感为宜,用注射器、小漏斗或眼药瓶通过导尿管插入肛门约18 cm,将药液徐徐灌入,约3分钟灌毕,将管拔     出,侧卧510分钟即可起床活动,以便后灌肠最好,可保留近24小时。有腹泻习惯或灌后不能保留4小时以上者,不宜用。      

  

5.慢盆汤      

(1) 处方:败酱草、赤芍、夏枯草、丹参各30 g,细辛6 g,红藤、桂枝、三棱、莪术各20 g,柴胡10 g。腹痛加白芍20 g,甘草10 g     有包块加水蛭10 g;白带多加土茯苓10 g

(2)方法:以上方药水煎,每晚1次保留灌肠,每次100 ml。经期暂停,每30天为1疗程,  


案例

1.【吉林中医药,2005(12)38】报道运用中药保留灌肠加灸疗神阙穴治疗慢性盆腔炎64例。

①处方:党参、生地各25 g,黄芪30 g,白术、当归、陈皮、郁金、延胡索各15 g,土鳖虫10 g,蜈蚣20条。有  包块者加三棱、莪术各15 g;湿热瘀结者加桃仁、大黄各10 g,薏苡仁、败酱草各25 g,金银花50 g;寒凝气滞者加桂枝、香附各15 g 

②方法:将上药加水500 ml,煎煮浓缩至100 ml,用5号导尿管插     人肛门14 cm以上,,将药液温热后缓慢注入直肠内,要求在30 钟内灌注完毕,灌完后至少卧床30分钟,并在此期间以神灯照射神阙穴,以利药液的充分吸收。每日1,10天为1个疗程,月经 净后开始.若1个疗程未能治愈,下个月经周期重复使用。

③结果,显效24例,有效36   

 

2.【浙江中医杂志,2006;】报道运用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102例。

①处方:败酱草、蒲公英、白鲜皮、赤芍各     30 g,黄柏15 g,黄芩20 g

②方法:每剂水煎2次,取得药液400 ml。保留灌肠,每日上午、晚上各1次,每71疗程,每月行经后治疗,连续3个疗程。为了取得良好的效果,保留灌肠操作时,尚须注意下列事项:使用一次性灌肠袋,避免交叉感染;病人取左侧卧位,臀部垫高10 cm,使药液不会溢出;润滑肛管前端轻轻插入肛管1015 cm,液面距肛门距离小于30 cm,灌入速度缓慢,以使药液保留,待药液全部灌入,抬高肛管末端,使管内溶液全部灌人,整理床铺、用物,嘱病人保留药液半小时以上,时间越长越好,在灌人药液后左侧卧位约10分钟,右侧卧位约10分钟,俯卧位约10         分种,尽量延长药液滞留时间并且要变化卧位。

③结果:68例治愈,27例好转    





注:本文仅供参考,请在正规医师指导下用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