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关于书法执笔的五个“不传之秘”,你知道几个?

 ZGGDWWZS 2017-03-03

《书谱》指出:“执,谓深浅长短之类是也。”此孙过庭对执笔方法的概括是也。

要素一:松紧得当

古人常说执笔之法,谓之“笔正则锋正”,于是乎很多人将笔管握的死死的,突然拔出也不能,殊不知执笔过紧是很影响写字的流畅度的。执笔应当“当紧则紧,当松则松”,这句话乍一听像是废话,其实是至理也,古时书法高手完成一个字时往往执笔力度不同,有的笔画紧有的笔画松,此自然之境,非高手不能体味。

要素二 :指实掌虚

“指实”,是指手指把牢笔管。掌虚“则指在手指协力把握好笔管的时,将掌心空出来。古人常说,掌心能容得下鸽子蛋。之所以强调“指实掌虚”是因“指实”易于走笔,心与手合,意与力合。但指实掌虚不可偏废,一味刻意就会僵而不活,影响运笔,自然为上!

要素三 :执笔高低要适当

虞世南说:“笔长不过六寸,捉管不过三寸,真一、行二、草三”。梁峨在《执笔诊》中指出:“执笔低则沉着,执笔高则飘逸。”这样的说法是正确的。依据书风的不同执笔应有不同,这一点很好理解。不同书风一般所执笔高度不一,方法也各异,常写大草之人可多用二指单钩,写楷书隶书可尝试使用“鹅头法”和“扭臂法”,综合运用体会,方可领悟用笔之道。

要素四:指、腕、肘相宜

一般来讲一寸以下的字运指,写一寸以上的字,要腕指结合,拳头以上的大字,指、腕、肘甚至肩都当用到。 郑构在《衍极》中说:“寸以内,法在掌指;寸以外,法兼肘腕。掌指法之常也,肘腕法之变也。魏、晋间帖,掌指书也”。便是此理。书法中中历来有不传之秘,这里指的便是指法,此法“非手授不得其精”。迄今为止失传的笔法所在多有,这也是为什么当代人距离古人甚远的原因之一。

要素五:心正则笔正

穆宗尝问柳公权用笔之法,公权答云:用笔在心,心正则笔正。时穆宗荒纵,为之改容,悟其笔谏也。

如何才能做到心正,日本书道有写字前焚香燕坐一说,其实是为了调整心态。

作者简介:安伟波,别署彧白,号涵堂,喜读经史,好为金石,偶涉书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