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红楼梦中人的“西堂故事”

 风临酒把2 2017-03-04
         《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红楼梦》)第二十八回“蒋玉菡情赠茜香罗   薛宝钗羞笼红麝串”甲戌本与庚辰本都提到了“西堂”,在【宝玉笑道:“听我说来:如此滥饮,易醉而无味。我先喝一大海,发一新令,有不遵者,连罚十大海,逐出席外与人斟酒。”】,甲戌本为侧批“谁曾经过?叹叹!西堂故事。”,庚辰本为眉批“大海饮酒,西堂产九台灵芝日也,批书至此,宁不悲乎?壬午重阳日

         书影示意如下图:
红楼梦中人的“西堂故事”
    
        这里“西堂”批语内容,是一条记事批语,因此对研究作者信息,有着一定影响.主流红学几乎一致认为“西堂”与曹寅有关,据说曹寅有号“西堂扫花行者”,因本人厌恶红学的"碰瓷"套路,不论什么事都往曹家扯,所以也不会去挖曹寅祖宗八代的东西,并未证实曹寅是不是真有这雅号,网络搜索一下,翻了几十页,无不互相抄袭,其源头一直未见。
    
        本人早期研究,掌握材料狭隘,一度把新近的一些研究暂时吸收,可笑地把号称“西堂老人”的尤侗,当做畸笏叟,至今“吴雪松三批《石头记》”一书,还保留包括尤侗这一条在内的多出错判,例如还把严绳孙当做润色人,现在逐渐调整修正中,却为“西堂”二字困惑。
    
         反复阅读甲戌本与庚辰本批语,忽然觉察,这“西堂”二字,实乃整个红学思维的错误,“西堂”既不是曹寅,也不是尤侗,因为“西堂产灵芝”,这是有着“产地”标志的地名,误做人的号去理解,就缘木求鱼了。
    
         这条信息其实很丰富,批语人看到《红楼梦》贾宝玉行酒令时用夸张的酒具喝酒,想起曾经在西堂的一次聚会,也是非杯非盏而用大海,触景伤怀,顺手记事一笔。
    
        “大海饮酒,西堂产九台灵芝日也,批书至此,宁不悲乎?壬午重阳日”这里回忆的“西堂故事”一定很悲惨,似乎乐极生悲时刻,这就与甲戌本第二回一文一答批语形成了有效关联。甲戌本第二回其一批语云【“后”字何不直用“西”字】,另外的批语是回应:【恐先生堕泪,故不敢用“西”字。
     
        通过全文畸笏叟的批语语气,结合这几条批语,可以判断出,《石头记》组织润色的就是畸笏叟,润色人把“西园”写作“后园”,或许目睹当日大海饮酒的乐极生悲的“西堂故事”而故意用“后”,避免勾起伤怀之事。
  
         “西堂产九台灵芝”,这就放大了信息含量,首先“九台灵芝”事件,当是惊动朝野的祥瑞之事,宫廷档案必有记载,然而查崇祯、顺治、康熙三朝,并未见有记述,当然存在的可能是,即使西堂村产九台灵芝,因为如果排斥统治者,也可能并不会报奏圣上。因此,明清的笔记杂文,是剩下最有可能记载下事件的主要排查文献。
    
        从润色人“沙麓芹溪居士”看,当属于河北燕京一代,因此锁定目标,是明清时期北京西郊的“西堂村”,因以往看过清初笔记,记得与此对应的名字,还有南堂村和北堂村,无法一时记得出自何书,只好从北京比较直接的资料开始寻找,从康熙的《宛平县志》并未为查到更多有用信息,而在崇祯年间刊刻的《帝京景物略》中,也只是记载北京温泉时提到,其文曰;【西堂村而北,曰画眉山。产石,墨色,浮质而腻理,入金宫为眉石,亦曰黛石也。山北十里,平畴良苗,温泉出焉。泉如汤未至沸时,甃而为池,以待浴者。泉虽温乎,其出,能藻,能虫鱼,禾黍早成,早于他之秋再旬。林后凋,草色久驻,晚于他之秋再旬。资泉之民,无苦疡躄。泉前数武,有碧霞殿,单楹板扉。泉而东六十里,大汤山,又一温泉。再东三里,小汤山,又一温泉。】
红楼梦中人的“西堂故事”
     
        就在最近一直专注“西堂”村的时候,《吴氏石头记增删试评本》的持有人者何莉莉,并不知我从未言及的思路时,透露一条未经核实的信息:润色人是一老者,途经北京时,有周姓富豪安排在西堂村组织润色了此书。是何莉莉个人猜测还是《吴氏石头记增删试评本》序中所言,尚需要时间沟通和证实,比较清晰一点的信息是该书由明确的作者——吴伟业。
    
         希望“西堂”能给读者带来新的启发或者探索方向,也许就在这个“西堂”上,找到打开《石头记》(《红楼梦》)润色集团之谜的钥匙。
    
         朋友们,同学们,努力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