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追迹寻根觅“东湖”

 宜昌石头书屋 2017-03-05
    宜昌县的前名叫“东湖县”,从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一直沿用到民国元年(1912年),共176年。比“宜昌县”使用时间(从民国元年到2001年)计89年,要长几近一倍。以湖泊定县名,是因为宜昌确有一个偌大的东湖。这个东湖曾影响着古宜昌人的生活与习俗,被历代文人雅士吟诵。在近现代,它逐渐淤积隐退,最后消失在道路纵横、高楼林立之中了,而今我们只能从方志史籍中,去寻觅它在不同的年代,呈现的不同的状貌。
    以“东湖”冠县名
    清代立东湖县,将宜昌府治设在东湖县,也使东湖的声名远播。从清代到民初,凡进出长江三峡来到宜昌的达官贵人、州县士族题咏东湖的诗文,如《东湖八景》、《东湖竹枝词》、《东湖歌谣》、《东湖杂谣》等被收录《宜昌府志》、《东湖县志》的不少。不过这些诗文里出现的东湖,多是作为县名在使用,记写的都是县境内的景况。据《东湖县志》,县境内有:东湖、南湖、樵湖、范家湖等湖泊。对“东湖”词条的注释为:“在东门外,去城三里”。“南湖”的注释则是:“在南门外,去城三里”。显然,古人对东、南二湖,是以宜昌古城为中心按方位定名的,位于城东门外的为东湖,南门外的为南湖。两湖相距不出两里,都是城郊湖泊。
    人们根据上世纪八十年代在宜昌市区所见,认为宜昌商场、国贸大厦基建时填埋的一个湖塘,就是东湖,并将之标志在地图上。1982年,市文化局罗世能参与编辑《宜昌市地名志》时,曾探究过东湖遗址。他撰文指出东湖的位置比上述说法范围大得多。罗文指出,东湖是沿镇境山、东山与石子岭、樵湖岭、珍珠岭、桃花岭之间,由古代长江的一个河汊形成的湖泊。这两种说法并不矛盾,它反映着东湖的面积在不断的变化。罗文所说的是遗址范围,是古代东湖曾有过的盛状。
据宜昌老人们回忆,五六十年代,从镇境山到石板溪,再到现国贸、商场处,最后到现中心医院门诊部处是一块连一块的水田和堰塘。这些水田、堰塘的前身,便是东湖。老人们的回忆与罗文所说大体一致。商场、国贸是填湖建造起来的。现正在建设的均瑶国际广场,在向地下深挖15米的基建现场,笔者从挖开的剖面看到,地下2—3米处有一层3米多厚、呈浅灰色的淤泥层,由湖塘淤泥形成的土壤层。它足以证明夷陵广场(原铁路坝一带)早先也曾是湖水一片。据估算,东湖最盛时面积应在680公顷以上。直到五十年代初,仍有总计约120公顷的水面。
    我们从古代宜昌人题咏东山风景的诗文里,可以感受到古城郊外至东山脚下,有大片湖水、湖田的存在。如:“暂远尘氛梦,来眠佛子居。一篙新雨后,万亩插秧初。”(朱风翥《东山寺避暑》)“茅屋几家山稻熟,陂塘十里藕花香。雁涵疏影横秋水,蝉咽残声送夕阳。”(赵汝扬《新秋出郭游东山寺》)“夷陵七夕灯满城,高竿插户荷叶明,荷花瓣瓣灯光碧,前衢后肆唱歌声。”(林有彬《七夕灯词》)“偶坐林泉何所契,月明湖上一僧还。”(余文斌《东山图画》)“屏影翠围三峡里,画图辉映两湖间。”(张玉《集饮东山寺》)“年丰茅屋润,秋至荻芦华。”“归路香风渡,马蹄踏藕花。”(林有彬《早秋游东山》)
    东湖民俗风情
    东湖作为城郊的一大湖泊,不仅是连天碧荷、荷香十里的景色也影响着古代宜昌人的生活和习俗。据《东湖县志》,东湖县水产、渔业富足,盛产芦、荻、茅、蒲、莲,还有红莲藕、荸荠、菱、莲蓬(藕实)、芡实等特产。据民国22年《鄂西政治丛刊》统计,宜昌县以种水稻和养渔农户居多,“旱田仅十分之二而弱,水田占十分之七而强。农产以稻之产最丰,麦次之。”全县养猪5.4万头,养鸭8.1万只。东湖的湖民们靠湖吃湖,以湖田为生。
    古往今来,宜昌民间逢年过节有划采莲船、打莲花闹、踩高跷、玩花鼓子灯、虾子灯、蚌壳精等,这些湖边乡民喜爱的娱乐习俗。欧阳修对古宜昌有首《荷叶》诗:“池面风来波潋潋,波间露下叶田田,谁与水上张青蓝,罩却红妆唱采莲。”宜昌人用地道的宜昌土语唱采莲船歌从古至今——“采莲船口罗哟哟,来得忙哟呀嗬嗨……”采莲演唱的乡音土语,听来格外亲切,为宜昌所独特,不是模仿的外地演唱。宜昌民间歌谣里还有《送恭喜》、《道谢歌》等都是唱采莲——“采莲船儿采莲花,叫声先生听根芽。一则天气不早哒,船儿又要转走哒。”在长工歌谣里,也有在湖田里农作的反映——“三月里来三月中,搭起犁耙到田中,耕了一湾搭一土旁 ,还说长工没得用。”更远的年代,宜昌人还有点荷叶灯的习俗。每年七月七,更是家家点荷叶灯,以至全城“万点荷灯万点青,移将灯影照双星。”这一习俗一直沿袭到解放初期,由此可见宜昌城郊湖田之阔。
    东湖地名溯源
    东湖始名应是在古城建立之后。宜昌古城墙始筑于明洪武十二年,查阅明代史籍方志,最早出现使用“东湖”一词,则是在明代王篆(俗称王天官)的一篇《东山寺记》里:“峡口水溢,不辨牛马,流入东湖,灌注稻田,如开绿池,水落磊磊,怪古蹲岩如狮吼。江下流入郡城不见,惟见白练至郡城南楼复出,一泻烟收……”在这篇优美的写景文章里,作者站在东山寺凭栏俯视东湖,眺望南湖,水天一色,湖面上“鹬凫旅雁,灵鹊布鸽,翩翩出没于沙渚。”与王篆同一时期的夷陵进士雷思霈,在《荆州方舆书》中写到:“夷陵州倚东山为屏……城东南有二湖(东湖、南湖),东北有二宫官池,可溉千亩。”王篆撰文时间是在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由此可见,东湖作为湖名,在明万历年间已被广泛使用。
    明弘治九年(1496年)编纂的《夷陵州志》,对全县山川地貌都有简要记述,然未见有“东湖”词条,也未见有诗文题咏东湖。通读全书,发现该州志上有“二公堤”词条,值得探究。词条所写地段“城东门外三里”,应是在东湖,当年在此是一片沼泽湿地。明成化年间,宜昌古城近郊的东湖之水泓漫成灾,夷陵知州周肃、判官王敕率民众在东湖湖田中,修筑“长八里,阔二丈,高三尺,往来便之”的土堤,成为“东北通荆襄,西通巴蜀,陆路之冲也”。可以想见当时东湖 湖水泓漫之广。
    查阅比弘治《夷陵州志》更早的史籍志书,以及在唐宋时期到过夷陵的杜甫、欧阳修的诗文里,也都未见有“东湖”一词。由此可以推断,“东湖”始名于明弘治至万历年间(1496—1597年),距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它与我省另一大湖“洪湖”成名同一朝代。“洪湖”一名初始于明成化至正德年间(1465—1521年),因江堤溃口,洪水潴积而成,故名。(据《湖北省志·地理》)明代的洪湖分上洪湖、下江湖,中间尚有十余里地的民垸,面积仅为现在的1/5,到了清代,洪湖才不断的扩大。而这时的东湖却是“水涨万顷浪,水退满湖荒”,面积在不断缩小,并且大部分淤为水田。
    东湖系河床遗存
    10年前,人们见到的东湖只是一口小堰塘。近年来,对东湖只见其名,不见其湖,甚至会把它从记忆中抹去。然而,只要细读方志史籍,不难发现它的存在,并且还可从地质学家的研究成果中找到东湖形成的原因。
    在清人所绘东湖县城外地貌里,可以看到清代的东湖已有很大一片沼泽湿地,有的湖面已成湖田一片。如果把东湖、樵湖、大南湖、小南湖以及后来的八合塘(相传是八个堰塘合并而成,故名),用线条相连,它们恰是一条由西向东,在东山脚下蜿蜒西折流入长江的河道。因此,有人推论,宜昌古城外的数个湖塘相连形成的流域,是远古长江的一条小河汊,抑或是长江干流。那么东湖极有可能是河流遗迹湖。
    作为河流遗迹湖的特点,它具备:1.有源于长江,又流入长江的记载。王篆《东山寺记》称:“峡口水溢,不辨牛马,流入东湖。”这就写明了东湖之源是长江。东湖与古城郊外的数个湖塘毗邻相连。后由八合塘经天官桥流入长江,是它的流出处。2、东湖湖面在镇境山至石板溪再至现中心医院门前一带多呈窄长形,而且湖岸平直,湖水浅。这些都说明东湖是受河流作用形成的产物。也可以说,这一线是远古长江的干流,长江之水出三峡南津关后,顺水到镇境山麓直流而下,由于泥沙淤积,河道变化,逐步西移至今沿翠福山、孝子岩、磨基山石崖山体成“之”字形拐弯东去。因此,泥沙阻塞河床是东湖成湖的主要原因。
    这一结论,从地质学家的研究成果中也得以证实。著名地质学家、宜昌地质地矿研究所唐贵智先生运用地质力学理论与方法,多年潜心研究长江三峡地貌,从他的《南津关附近红层中的地应力场示意图》中,可见古往今来,长江三峡在峡口宜昌地段是在不断西移。大江、二江和三江的位置也随之变化。古代的三江曾经从樵湖岭与东山之间流过。三江后来西移至现在的西坝与镇川门之间,而古代三江的河床仍在,正是这条弯曲的河床遗迹,逐渐演变成若干个大小不等的湖塘,东湖是其中最大的一个。
    上述结论的成立,对我们解读古人记写宜昌山水的诗文有帮助。换言之,如果当年宜昌古城周围山水如同21世纪的今日,古人也写不出下列这样的诗文。如清代《宜昌府志》收录的,李鹄《游东山寺》:“东山枕大江,迂曲抱城郭。”乾隆年间林有席《重游东山望县治形胜》:“双溪环抱夹夷陵,城枕东山几再登。”宋代范成大《峡州至喜亭》:“断崖卧水口,连罔抱城楼。”清同治年间杨毓秀《萦清楼记》:“夷陵有双溪交汇以达于江者,山隆然夹两水而峙,山麓旧有庐溪环其前。江流回折数遭,始入江流。”“然当盛夏江涨,阻遇溪流,潴成大湖,弥漫数里,行舟入之,蜿蜒循乎深流。”
    文化名人咏东湖
    东山脚下有东湖,东湖附近多溪流。北宋景三年(1036年)欧阳修任夷陵县令时,对夷陵山川景物题有《夷陵九咏》。他对东山脚下的溪流记写题咏不少。如《冬至后三日陪丁元珍游东山寺》:“寒山带廓穿松路,瘦马寻春踏雪泥,翠藓苍崖森古木,绿萝盘石暗深溪。”此诗后两句,800多年后清人编《东湖县志》时,还将之列为“东山之景物也”。可见北宋时期,东山脚下溪流丰富。直至清代,人们登东山咏东湖,诗中总提到绿萝溪。如喻大寿《东湖杂咏》:“妾家旧在绿萝溪,溪上花飞草色低。偶向南湖闲荡桨,鸳鸯惊起藕塘西。”再如马毓桂《东山寺步壁上诸公原韵》:“滩影萦回青草外,溪光隐现绿萝间。访僧湖引东南去,留客竹邀左右攀。”绿萝溪,据《东湖县志》载:“在城东门外二里,发源于东山寺右,经庞家溪、沙溪入江。”又载:“庞家溪在城北五里……与绿萝溪、沙溪同一溪也。”欧阳修诗文里还提到有黄溪、龙溪等,说明古城郊溪流多,潴成大湖的条件俱备。所以说,东山脚下,溪流纵横,古城郊外水域宽广,应视为北宋时代东湖流域的水貌特征。
    唐代大诗人杜甫在大历三年(距今1200余年,比欧阳修早200多年)来到峡州(宜昌古称),此前他在夔府(奉节)久住,到峡州见“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令诗人诗兴大发。自此杜诗中专写湖的诗文明显增多。诗题中有“湖”字的,其中3首与峡州有关。这位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把峡州城被水环绕的特点,描写十分详尽。如:“峡内多云雨,秋来尚郁蒸。远山朝白帝,深水谒夷陵……江湖多白鸟,天地有青蝇。”(《寄刘峡州伯华使君四十韵》)“杖藜登水榭,挥翰宿春天。”(《春夜峡州田侍御长史津亭留宴》)“更深不假烛,月朗自明船……皓首江湖客,钩帘独未眠。”(《舟月对驿近寺》)“夷陵春色起,渐拟放扁舟。”(《白帝城楼》)“新作湖边宅,远闻宾客过。自须开竹径,谁道避云萝?……舍舟应转地,邻接意如何?”(《秋日寄题郑监湖上亭》)“海内文章伯,湖边意绪多……春日繁鱼鸟,江天足芰荷。”(《暮春陪李尚书、李中丞过郑监湖亭泛舟》)
    杜甫另一首题为《大历三年春白帝城放船出瞿塘峡,久居夔府,将适江陵,漂泊有诗凡四十韵》,诗中有一段写出峡,见到豁然开阔的平川的描写:“不有平川决,焉知众壑趋。乾坤霾涨海,雨露洗春芜。鸥鸟牵丝飓,骊龙濯锦纡。落霞沉绿绮,残月坏金枢。泥苞初荻,沙茸出小浦。雁儿争水马,燕子逐樯乌。绝岛容烟雾,环洲纳晓晡。前闻辨陶牧,转眄拂宜都。”这是一幅美丽和谐的江湖风光图,作者所写的是乘舟所见的峡州的江湖风景。回望那峡州城,在一片吞吐日夜的茫茫水域环抱之中。杜甫的这几首诗词,不仅写峡州的山水,也写了峡州湖边景物,让我们领悟了1200多年前峡州城外大江与湖水的风貌。
    今天,我们虽不能幻想如果东湖依然存在的话,宜昌更有独特的湖光山色之美,但我们不会忘记它曾滋润宜昌的良田,调节城市的空气,哺育宜昌人民好几个世纪。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