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说说桂枝汤

 秦楚古方 2023-08-30 发布于陕西
秦山楚水古方中医 点击“秦楚古方”关注公众号
说说桂枝汤/ 中南山    
这是秦楚古方262篇原创文章

桂枝汤大家都知道,最常用的治疗中风感冒的。但单纯用治感冒来说,桂枝汤远远被低估了。因为桂枝汤着眼的是全身气的通调,并不是局限于外感中风。

在伤寒论体系里,桂枝汤对于中风的描述是这样的邪正相搏于肌表,故见头痛、发热、脉浮;营卫不和,卫阳不能外固,则肌表疏松而恶风,营阴不能内守,故汗自出,脉缓;肺主气,外合皮毛,鼻为肺窍,风寒束于肌表,肺气因而不利,故鼻鸣。肺胃之气以下行为顺,肺气上逆,胃气亦因之上逆,故干呕。

现在我们从具体的字句跳出来看,其实桂枝汤的作用,就是通过振奋心阳来加快血液循环的,桂枝入心入营,其实是刺激血脉扩张,增加流速的。白芍的作用是柔顺筋脉的,不至于因为血的温度升高而导致筋脉紧张,从而让血管更流畅,这个用倪海厦的说法,就是疏通静脉血管,促使血液从身体各个末梢回归心脑血管系统。

诸药配伍,发中有补,散中有收,共收解肌发表,调和营卫之功。服药后再配合喝热稀粥以资汗源,而使遍身微似汗出,邪退病愈,此汗为“药汗”,原来自汗出乃为“病汗”,系营弱卫强所致。今营卫调和则原自汗出乃止。

方主治风寒外束、营卫不和所致发热头痛、汗出恶风,鼻鸣干呕,脉浮缓或脉弱等症。以及杂病、病后、产后等因营卫不和,以致时而微寒,时而微热,汗出,脉缓等症。古人认为本方“外证得之为解肌和营卫;内证得之为化气和阴阳”。

本方重用桂枝,再加片姜黄、细辛、威灵仙能通痹止痛、祛风除湿,可治风寒湿痹痛。

使用需要注意,风温病初起,但发热不恶寒,有汗而渴,咽红肿痛,舌红苔黄,脉数者禁用。古人有“桂枝下咽,阳盛则毙”之训。

桂枝汤加附子名桂枝加附子汤,能温经助阳,固表止汗。主治发汗太过,汗出不止,恶风,小便难,四肢难以屈伸者。

本方加重桂枝剂量,以助心阳而降冲逆。主治因寒而发奔豚,气从少腹上至心、腹痛者。本方加厚朴、杏仁名桂枝加厚朴杏子汤,增加降气平喘,消痰导滞功效,主治素有喘证又有桂枝汤证者。

本方芍药加倍名桂枝加芍药汤,加强活血和络缓急止痛之效,主治肝脾不和腹部挛痛等证。夹热者可用赤芍、生草。

本方倍芍药,加小剂量大黄名桂枝加大黄汤,增加通结破滞,活血止痛之功,具解表攻里之效,主治桂枝汤证兼大便燥结不通,腹部满痛者。按芍药之用有三:①和阴。②缓急。③利水。

本方少加芍药、生姜、并重用人参名为桂枝加芍药生姜人参汤,有和营养血、宣通阳气、益气和营之效,扶正祛邪并用,是为正扶主为之方。主治发汗太过,伤及气营,桂枝汤证仍在,但脉见沉迟者。

本方加龙骨牡蛎名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增加潜镇固摄之效,主治阴阳失调,症见遗精、梦交、少腹弦急,下部觉冷,目眩发落,脉极虚芤迟或诸芤动微紧者。

本方加麻黄、葛根名葛根汤,加强解表发汗之效,主治项脊强痛,无汗者。

本方去甘草,倍生姜加黄芪名黄芪桂枝五物汤,具有温经通痹,固卫和营之效,主治营卫气血不足,邪入血分之血痹证,肌肤麻木不仁,或痹痛,脉微而紧涩者。

本方加黄芪名桂枝加黄芪汤,有解肌调和营卫、走表逐湿之效,主治黄汗,腰以上或腋下出汗,汗出沾衣,色如黄柏汁,两胫冷,身体重痛者。

本方去芍药、生姜、大枣名桂枝甘草汤,为补益心阳之主方,并有通阳利水效果,主治发汗过多,心下悸,喜按,肢倦乏力者。

本方若专力于通阳故去芍药,加附子,名桂枝附子汤。主治表阳虚风湿相搏,身体烦疼,不呕不渴,脉浮虚而涩者。因属湿邪故去芍药,加附子温经助阳以祛风寒湿邪。

本方去桂枝,加茯苓白术名桂枝去桂加苓术汤。具有利水通阳之效。主治服桂枝汤,或下之,仍头项强痛,翕翕发热无汗,心下满微痛,小便不利者。

本方去芍药之阴柔,生姜之辛散,以免牵制,重用茯苓,名苓桂甘枣汤,主治发汗后,脐下悸,欲作奔豚者。全方具通阳降逆,培土制水之效。

本方倍芍药加饴糖名小建中汤,具温中补虚,缓急止痛之效。主治虚寒腹痛证:腹中时痛喜温喜按,按之则痛减;或虚劳心中悸动,虚烦不宁,面色无华,苔白,脉弦细弱;或阳虚发热,此方为理阳气之主方。如再加黄芪,名黄芪建中汤。主治小建中汤证兼有纳少时寒时热,气虚自汗,短气困倦,消瘦,脉虚无力不数及有操劳过度史,无阴虚里热者。如小建中汤加当归,名当归建中汤。主治产后虚羸不足,腹中疼痛不止;或少腹拘急,痛引腰背,不能饮食等营血内虚证。

本方加瓜蒌根(即天花粉),名瓜蒌桂枝汤。主治桂枝汤证,兼见项背强几几,脉反沉迟。用瓜蒌根清热生津,滋养筋脉,合桂枝汤调和营卫,以解外邪。

本方去大枣,加白术、附子、麻黄、防风、知母,名桂枝芍药知母汤,主治风寒湿邪,郁而化热,关节红肿疼痛,但仍有风寒湿邪未尽者。全方具有祛风除湿、温经散寒、滋阴清热之效。

本方与麻黄汤1:1用量合方,名桂麻各半汤,为辛温轻剂,小发其汗。主治太阳证如疟状,发热恶寒,热多寒少,面红、身痒者。

本方二份合麻黄汤一份,名桂二麻一汤。主治太阳病已大汗,形如疟,日再发者,此为辛温轻剂微发其汗之方。

本方二份合越婢汤一份名桂二越一汤。治太阳病发热恶寒,热多寒少,脉微弱者。此为微发其汗,兼清里热之方。

综上所述,桂枝汤方加减甚多,最重要的有四个加减法既:寒加附子,热加黄芩,虚加人参,实加大黄。虽只加一味药,但已属变法。

总之,桂枝汤的作用,是以心气摄血的一个方剂,所有需要外散的,需要增心气营气的,桂枝汤效果都很好。

而发展到外治法,芍药大枣都是不再需要的,而是单纯用一味桂枝用酒浸泡,然后在身体上涂抹就可以了,可见桂枝汤的本质,其实是离不开桂枝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