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7年学术中心经典学习第十九天

 为什么73 2017-03-05

黄帝内经》第七天


【原文】8

中央生湿,湿生土,土生甘,甘生脾,脾生肉,肉生肺脾主口。其在天为湿,在地为土,在体为肉,在脏为脾,在色为黄,在音为宫,在声为歌,在变动为哕,在窍为口,在味为甘,在志为思。思伤脾,怒胜思,湿伤肉,风胜湿,甘伤肉,酸胜甘。

 

【注释】

    1.中央生湿:长夏六月,土润褥暑,大雨时行,阳上薄阴,故生湿。

 

    2.温生土:土,指五行的土气。在天之湿气,化生在地的土气。张介宾注:“湿润则土气王而万物生。”

 

    3.土生甘:《尚书·洪范》:“土爱稼稿,稼稿作甘。”郑玄注云:“甘味生于百谷,是土之所生,故甘为土之味。”王冰注:“凡物之味甘者,皆土气之所生也。”

 

    4.甘生脾:甘味养脾,故甘生脾。

 

    5.脾生肉:吴蓖注:“脾之精气养肉。”

 

    6.肉生肺:肉,指脾。肉生肺,即脾生肺,是五脏之气自相资生。

 

    7.脾主口:《灵枢·脉度》篇说:“脾气通于口,脾和则口能知五谷矣。”故口为脾窍而脾主口。

 

    8.其在天为湿:阴阳五行变化,在天之六气为湿气。

 

    9.在地为土:阴阳五行变化,在地之五行则为土气。张琦注:“湿者土之气,土者湿之质。”

 

    10.在体为肉:体之有肉,犹地之有土,故张介宾说:“肉属众体之土”。

 

    11.在藏为脾:脾属五行之土,故在脏为脾。

 

    12.在色为黄:黄为土之色。王冰注:“象土之色。”

 

    13.在音为宫:宫,五音之一。王冰注:“宫谓土音,大而和也。”

 

    14.在声为歌:张志聪注:“脾志思,思而得之,则发声为歌。”

 

    15.在变动为哆:哆,呢逆。吴良注:“脾气作逆,名曰哆。”

 

    16.思伤脾,怒胜思:张介宾注:“脾土为思,过则伤脾。怒为肝木之志,故胜脾土之思,怒则不思,是其征也。”

 

    17.湿伤肉,风胜湿:王冰注:“脾主肉而恶湿,故湿胜则肉伤。风为木气,故胜土湿。”

 

    18.甘伤肉,酸胜甘:肉,《素问·天元纪大论》作“脾”。甘味太过则自伤。酸为木之味,木胜克土,故胜土之甘。

 



 版权声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