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张绍光论诗》摘编

 老刘tdrhg 2017-03-06

《张绍光论诗》摘编 - 背時季老頭 - 季也亲的博客

意象的密集

唐代诗人马戴《灞上秋居》云:“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这两句抒发思乡情怀的诗,将“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等几个名词或名词性词组联在一起,构成凄清幽远的意境。飘泊在外的游子看到他乡的树木纷纷 落,不由想起家乡的树木又将如何?继而,又想起家乡的父老乡亲,如今在做什么呢?也许他们正牵挂客居异乡的游子吧,他们怎么会知道此刻自己正在荒凉的 上,孤零零地对着寒灯发愁呢?

  崔涂《除夜有怀》中“乱山残雪夜,孤烛异乡人”也有异曲同工之妙。用“乱山”、“残雪”、“夜”、“孤烛”、“异乡人”等一幅幅画面组合在一起,不用动词或其他关联词语,调动读者的想象去连贯画面之间的关系,从而体会到 旅之苦。《载酒园诗话》评此句说:“读之如凉雨凄风,飒然而至。”《诗家直说》则云:“ 旅萧条,寄意言表。”可见这两句深受后人赞赏。

  这就是运用意象密集的手法所产生的艺术效果。

  什么是意象?意象就是“意中之象。”换句话说,它是经过诗人主观色彩加工,渗入诗人美学理想和审美情趣的物象。古代诗论家非常重视意象的创造。司空图说:“意象欲生,造化已奇。”①意思是诗人一旦创造出情景交融的意象,便如造化一般的神奇。清代方东树也提出:“意象大小远近皆令逼真”②的见解。

  意象和物象不同。前者是“意”和“象”的结合,既带有主观性,又带有客观性。后者是纯客观存在的天地自然现象。然而,两者也有联系。物象是意象的基础,意象是经过诗人的形象思维对物象进行感染、点化之后所产生的“意化了的物象”。

  所谓意象的密集,就是一首诗,甚至一句诗由许多意象集合在一起,表现一种意境,抒发一种情怀。表面上看,这些意象之间并不相关,但实质上,彼此有着密切的联系,正如宋代诗论家范温所说“语或似无伦次,而意若贯珠。”③

  意象的密集有何作用?主要表现如下三方面。

  一是能增加诗句跳跃的力度,使诗更加概括集中。意象的密集,使诗句既具有连贯性,又具有跳跃性,省略了许多过渡的环节。如陆游的《书愤》: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州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这是陆游七律的名篇。全诗分两部分,前四句是“忆昔”,后四句是“伤今”,两部分的有机结合,抒发了壮志未酬的激愤之情。诗的三、四句将“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六个各自独立的意象并列,构成一幅幅既有空间距离,又有时间距离的多层次的艺术图景。

  宋高宗三十一年(1161年),金主完颜亮率兵南侵,一度占领了军事要地瓜州镇,并准备从此渡江。南宋将领刘 、虞允文等奋力抵抗,打败金兵的进攻,金主完颜亮也在战斗中被乱箭射死。“楼船夜雪瓜州渡,”就是歌颂这次战斗的胜利。同年秋天,金兵还侵占边防重镇大散关,也被南宋部队击溃。“铁马秋风大散关,”表现了将士们驱驰战马,挥动金戈,迎着秋风,英勇奋战大散 关的豪迈气概。这两句诗的概括力很强。从地点看,一个在东南,一个在西北;从时间看,一个在冬天,一个在秋天;从作战方式看,一个为水战,一个为马战,既记叙了南宋军队打败金兵的历史事实,又包含了诗人对当年战斗生活的回忆。

  二是能引发读者的想象,填补诗中艺术的“空白”。意象的密集,为读者拓展了自由联想的余地。如黄庭坚的《寄黄几复》:

    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传书谢不能。

    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持家但有四立壁,治病不蕲三折肱。

    想得读书头已白,隔溪猿哭瘴溪藤。

  作者原注:乙丑年德平镇作。乙丑为宋神宗元丰八年(1085年),的黄庭坚监德州德平镇。黄几复是作者少年时的好友,他们于熙宁九年(1076年)同科出身,在京师欢聚后,十载未曾见面,作者思念心切,作诗赠之。这首诗前四句写少年交游,别后怀念;后四句称赞黄几复清贫好学,有治国救民的才能,却得不到重用,并为之鸣不平。全诗用了《左传》、《史记》等好几个典故,使诗意婉转曲折,但其中最有名的要数三、四句,《王直方诗话》引张来的话,称之为“奇语”。

  其实,诗人选用的“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等名词或名词性词组都是人们熟悉的事物,称不上“奇”。但这些意象的密集,可以引发读者一连串的想象。当年,他们在京城相聚,在“桃李春风”中饮酒赋诗,高谈阔论,何等的得意;分别十年期间,彼此飘泊江湖,每当风雨之夜,面对孤灯,互相思念,夜不能寐,又是何等的凄凉!这十四个字中,欢乐和悲哀、快意和失意、欢聚和离别交织在一起,形成鲜明的对照,耐人寻味不已。

  三是能深化诗的意境,增添诗的美感。如杜苟鹤的《送友游吴越》:

    去越从吴过,吴疆与越连。

    有园多种桔,无水不生莲。

    夜市桥边火,春风寺外船。

    此中偏重客,君去必经年。

  友人到吴越游览,诗人写诗相送,并向他介绍吴越的风土人情和自然风光。诗的五、六句描画的一幅色彩鲜明的风俗画,也是采用意象并置的手法,省略了关联词语,扩大了诗歌的容量,深化了诗歌的意境。

  第五句写夜景。桥边夜市是江南水乡的一大特色,诗人独取一个“火”字,烘托出夜市的繁华、兴旺。这跳动的火光,和朦胧的夜色、桥下的流水交相辉映,多么富有诗情画意!第六句写昼景。寺庙星罗棋布又是江南一大特色。在怡人的春风中,寺外游船如织,寺内烟火缭绕,多么令人神往!

  总之,意象之间的巧妙组合,灵活变化,是古代诗人们常用的手法。温庭筠的“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商山早行》)引来多少的赞誉。梅尧臣说它“道路辛苦, 愁旅思,岂不见于言外乎”④,李东阳进一步指出“人但知其能道 愁野况于言意之表,不知二句中不用一二闲字”⑤。所谓的“不用一二闲字”,就是指全用实体性名词,一个意象接着一个意象,一个画面跟着一个画面,造成意象的密集,省略句中的连接成份,使诗更加凝炼、含蓄。宋代文学家欧阳修有意学习这种手法,在《送张至秘校归庄》中写了“鸟声梅店雨,柳色野桥春”一联,终觉得不如温庭筠的这两句诗⑥。

  翻阅古人诗集,许多脍 人口的名句都是运用这种手法。如李颀的“秋声万户竹,寒色五陵松”(《望秦川》)、顾非熊的“楼台山色里,杨柳水声中”(《经河中》)、杜甫的“日月笼中鸟,乾坤水上萍”(《衡州送李大夫七丈勉赴广州》、虞集的“杏花春雨江南”(《风入松.寄柯敬仲》)等等,都用不同的意象平置于句中,每一个意象都能使人联想起,特定的情景,每一个意象都能激发读者的情思,当这些意象互相连 ,便展现一个令人赏心悦目的艺术天地,在这艺术天地中徜徉,使读者流连忘返。

  因此,高密度的意象组合,使诗的脉胳精细,使诗的质地厚实,使诗的容量增大,并使诗的意境得以拓展。

【注释】

  ①见《诗品》;

  ②见《昭昧詹言》;

  ③转引自《中国历代诗话选》,岳麓书社,1985年版,第二册283页;

  ④《六一诗话》,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10页;

  ⑤见《怀麓堂诗话》;

  ⑥转引自《王直方诗话》,《中国历代诗话选》332页。

《张绍光论诗》摘编 - 背時季老頭 - 季也亲的博客 

王维诗的绘画美

苏东坡在《书摩诘蓝田烟雨图》中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对王维的诗画艺术给予高度的评价。

诗和画是艺术园林的姊妹花,王维深谙此道。他善于吸收绘画的技法,在线条、角度、层次、疏密、虚实、铺色等方面下功夫。

线条。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使至塞上》),这两句诗美在线条的组合变化上。“大漠”是一根横线,“孤烟”是一条直线,“长河”是二道斜线,“落日”是一个弧线圆形,它们和谐地配合在一起,构成了富于立体感的视觉形象。

角度。如“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和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宫作》),描写宫殿的宏伟和帝王的尊贵。从角度看,上句写仰角镜头,下句是俯角镜头,一仰一俯,展现了大唐帝国不可一世的威严和气派。

层次。如“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新晴野望》),写得极有层次。有远景,有中景,也有近景。这是作者在雨后极目四野所看到的景物。远处是一抹青山,淡中泛绿;稍近处,碧峰高耸,显得雄伟挺拔;再近处,有闪光的流水,整齐的田畴……

疏密。如“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汉江临泛》),前两句写众水交汇浩荡无际,可谓“密不插针”后两句写江流远去,好象一下子流到天地之外,重重迭迭的青山也时隐时现,若有若无,留下一大片空白,又可谓“疏可走马”。

虚实。如“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终南山》),上句写身在终南山中,回头一望,白支纷纷聚合;下句写远望山上青霭缭绕,走近又没有了。实中有虚,虚中有实,形象地描绘了高山大谷中云霞的变幻多姿。

铺色。如“雨中草色绿堪染,水上桃花红欲燃。”(《辋川别业》),绿草红花,形成强烈的色彩对比,以获得鲜明、醒目艺术效果。再如《鹿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虽然,字面上看不到色素,但后两句写傍晚的日光穿过密林的空隙,返射进来,照在一片青苔上,橙红翠绿,鲜艳夺目,从间接描写中透露色彩美。

王维还善于捕捉形象,刻划事物的形状和特征。如《栾家濑》:“飒飒秋雨中,浅浅石溜泻。跳波自相溅,白鹭惊复下。”此诗描写栾家濑秀丽的景色。“飒飒”写秋天雨丝的连绵和雨声的细密;“浅浅”状流水的清洌和水声的轻快。后两句摄取白鹭被石上激溅的水珠惊起而复下的镜头,别具情趣,犹如一幅工笔画,给人以美的感受。

诚然,王维的诗并不是单纯的“风景画片”。只要我们了解王维的身世,就知道诗人在宦海沉浮,历尽风波之后,隐居蓝田,返归自然,追求的是宁静的生活。因此,诗中流露出一种淡泊、闲适的感情。虽为“景语”,实为“情语”。这种“诗情”和“画意”的结合,就是情和景的结合,达到情景交融的境界。

《张绍光论诗》摘编 - 背時季老頭 - 季也亲的博客 

诗从肺腑出

苏轼《读孟郊诗》云:“诗从肺腑出,出辄愁肺腑。”意思是诗歌必定要从心底流出,只有内心流露的诗才能感动读者。苏轼用这浅显明白的诗句称赞孟郊的诗富有真情实感。

  孟郊的创作态度十分严肃认真。他的诗不论反映社会生活,还是描绘自然景物,都表达了一种真诚而执着的感情。描写游子思归的《游子吟》,千百年来引起无数读者的共鸣。此外,《归信吟》、《游子》等类似题材的诗也写得十分精彩,短小的篇幅中蕴含着丰富、深刻的内涵。如《归信吟》:

    泪墨洒为书,将寄万里亲。

    书去魂亦去,兀然空一身。

  诗人将眼泪伴着墨水挥就的书信寄给万里之外的亲人,似乎自己的魂魄也带走,剩下的仅是孑然一身。诗句不用典故,也不用比兴,以质朴的语言,真切地表达游子的思乡之情,感染力很强。再如《闻砧》:

    杜鹃声不哀,断猿啼不切。

    月下谁家砧,一声肠一绝。

    杵声不为客,客闻发自白。

    杵声不为衣,欲令游子归。

  自古以来,描写“闻砧”题材的诗作不少,这是由于凄楚而哀怨的砧声,牵动着游子思乡的离愁。特别是夜深人静之时,一声声,一阵阵,从远而近,从近到远,萦绕于游子的耳边,他们不禁热泪盈眶,彻底难眠。

  这首诗用对比手法开篇,说“杜鹃”、“断猿”的鸣声虽然令人断肠,但砧声比之更悲凉。通过对比、衬托,写出自己“闻砧”的感受。后四句多层次、多侧面地具体描写砧声。它使多少游子愁白了头,又萌发了多少思妇盼望亲人归来的思绪!

  以上例举的孟郊诗作之所以真挚动人,其根本原因是说真话,抒真情,每一字、每一句都是从心灵深处流出,都是内心感情的迸发。

  翻开唐人诗集,从肺腑流出的诗比比皆是。岑参的《逢入京使》也是用“赋”的手法直抒胸臆,犹如一泓晶莹透亮的泉水,沁人心脾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诗人奔赴边塞途中,与将要入京的使者相逢。此时此刻,心中有千言万语要倾诉,无奈骑在马上,没有纸,也没有笔,只好托这位使者给家人捎个“平安”的口信。沈德潜评论说:“人人胸臆中语,却成绝唱。”①

  高适的《除夜作》也是情意真挚的佳作: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期又一年。

  这首诗抒发除夕的感受。除夕,照理说是万家团圆的日子,而诗人此刻正远离家人,独在异乡,面对着“旅馆寒灯,”孤寂凄凉之意油然而生。诗的后两句说,故乡的亲人此时正在想念千里之外的我,不知不觉,新年已到来,自己的“霜鬓”上又添了白发!胡应麟评论这一对句说:“对结者须意尽。……高达夫‘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添著一语不得乃可。”②这里所谓的“意尽”指诗意的完整,“添著一语不得乃可”,指语言的精炼。

  古代诗人们对诗歌要抒发真情实感,不可违心而作有许多精辟的见解。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把“情深而不诡”作为文学作品的第一条基本原则③。白居易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④意谓诗歌要打动人心,首先要有真挚的感情。他还用“根情,苗言,华声,实义”⑤的比喻,形象地阐明“情”在诗中的重要地位。他认为,感情好比树的根,语言好比树的叶,声律好比树的花朵,“比兴”等六义则是树的果实。没有根,树就不能成活;没有感情,诗也失去了生命。叶燮说:“诗是心声,不可违心而出,亦不能违心而出。……心如日月,其诗如日月之光,随其光之所至,即日月见焉。”⑥他认为,诗应该是发自诗人内心的声音,决不能“违心”而作。况周颐说:“真字是词骨,情真景真,所作必佳。”⑦

  的确,凡是优秀的诗作,尽管它们的题材不同,内容不同,风格不同,但“情真景真”则是共同的特征。

  李白写诗,豪放不羁,纵横驰骋。或兴会淋漓,或嬉笑怒骂,篇篇都用火一般的激情去感染读者。试看他的《宿五松山下荀媪家》:

    我宿五松下,寂寥无所欢。

    田家秋作苦,邻女夜舂寒。

    跪进雕胡饭,月光明素盘。

    令人惭漂母,三谢不能餐。

  这首诗写自己在五松山下荀媪家投宿时的所见、所闻、所感,表达了对劳动人民的真挚感情。这里的“景”是山村月夜的实景,“情”是诗人内心的真情,不事雕琢而韵昧深长。诗的最后两句借用韩信受恩于漂母的典故,表达自己受到荀媪热情款待后的惭愧心情。李白的性格是高傲的。他不肯“摧眉折腰事权贵”⑧,又能“一醉累月轻王侯”⑨,对那些达官贵人不屑一顾,而对荀媪这位普通的山村妇女,却是这般恭敬而真诚,这是多么难能可贵。

  杜甫生活在动乱的年代。他热爱祖国,关心人民疾苦的思想感情,深刻地反映在诗歌中。他的诗体现了高度的人民性,闪烁着现实主义的艺术光辉,《春望》就是其中杰出的代表: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

  公元七五七年三月,杜甫潜居在被安史叛军攻占的长安。面对明媚的春光,诗人不由触景生情。诗的开头两句写国家破残,但山河依旧;春到人间,满城草木,仍是一片葱茏。三、四句感叹时局动荡,春花也似乎伴人落泪;怅恨与家人离别,鸟儿也好象与人一样感到心惊。五、六句写烽火四起,家书难得。最后两句写自己搔首徘徊,以致梳不成髻,别不成簪。忧国忧民之情,跃然纸上。

  “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⑩在杜诗中,反映劳动人民不幸遭遇的篇章很多。如《三吏》、《三别》、《兵车行》、《前后出塞》等等,不仅从各个角度表达人民在战乱中的痛苦呻吟,而且愤慨地揭露了贫富悬殊的社会现象。“富家厨肉臭,战地骸骨白”⑾、“高马达官厌酒肉,此辈杼轴茅茨空”⑿,这些诗句无不饱蘸着诗人爱憎分明的强烈感情。

  烟是从火中冒出的,泉是从地下涌出的。诗的感情与诗人的生活体验、思想境界密不可分。杜甫如果不经过颠沛流离的生涯,广泛接触劳动人民,也就不能写出如此“浑涵汪茫,千汇万状”⒀的诗篇,也就不能获得“诗史”的美称。

  当代诗人郭沫若说过:“诗的生成,如象自然物的生存一般,不当参以丝毫的矫揉造作。⒁这是他创作的经验之谈,也是对诗的真谛的精辟论述。情真方能诗感人,从历代诗人的创作实践中,我们不是强烈地感受到这一点吗?”矫揉造作“的诗篇,即使涂脂抹粉,乔装打扮,也掩饰不住其虚假浮浅的真面目,受到人们的唾弃。只有从肺腑里涌出的具有真情实感的诗,才是好诗,才能传诵千古。

【注释】

  ⑴《唐诗别裁集》,上海古藉出版社,1979年版,卷十九,644页。

  ⑵见《诗薮》。上海古藉出版社,1979年新一版,内编卷六,111页。

  ⑶《文心雕龙.宗经》,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北京第一版,上册,23页。

  ⑷见白居易《与元九书》。

  ⑸同上。

  ⑹见叶燮《原诗》(外篇上),引自《清诗话》,上海古藉出版社,1963年版,下册,597页。

  ⑺见《 风词话》卷三,转引自《古人论写作》吉林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147页。

  ⑻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⑼李白:《忆旧游寄谯郡元参军》。

  ⑽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⑾杜甫:《驱竖子摘苍耳》。

  ⑿杜甫:《岁晏行》。

  ⒀见宋祁《新唐书》。

  ⒁见《沫若文集》第十卷《论诗三札》。

《张绍光论诗》摘编 - 背時季老頭 - 季也亲的博客

结句当如撞钟

古人写诗,对结句极为重视。姜夔说:“一篇全在尾句,如截奔马。”①谢榛说:“结句当如撞钟,清音有余。”②两者都用比喻说明结句的重要性。前者认为,结句要有气势,象拦截奔跑的快马一样,嘎然而止。后者认为,结句要有回味,象撞击铜钟一样,余音绕梁,不绝于耳。

  诗的结句有多种形式。有“以景结”,有“以情结”,有“以理结”,也有“以问答结”。

  “以景结”是诗人们常用的手法。沈义父在《乐府指迷》中说:“结句须要放开,含有余不尽之意,以景结情最好。”这种手法的特点是,在情似尽而实未尽之时,忽然撇开“情”而写“景”。表面上看,句和句之间似乎不能衔接,仔细品味,从画面显示的“景”和诗中的“情”不但妙合无垠,而且给人以无穷的回味。如王勃的《山中》:

    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这首诗写游子思归。开头两句直抒胸臆,说自己离家已久,渴望回乡,但这个夙愿很难实现。面对奔流不已的大江,诗人感到无限的悲伤,仿佛眼前的江水也停滞不前了。接下去,诗人并没有进一步抒发思乡之情,转而描绘山中萧瑟的秋景。其实,作者写景的目的还是为了抒情。那在秋风中飘零的黄叶,不就是漂泊天涯的游子的象征吗?

  再如元稹的《西归绝句》:

  五年江上损容颜,今日春风到武关。

   两纸京书临水读,小桃花树满商山。

  元和五年(810年),诗人因得罪朝中权贵,被贬江陵。三年后徙唐州。元和十年(815年)春,被召回长安。当时,作者的好友李复言、白居易都捎来报喜的书信。他捧着“两纸京书”,临水而读,不由感慨万分,挥笔写下这首绝句。

  诗的首句写自己长期外贬的痛苦,“损容颜”三字,包含着多少辛酸和苦楚。次句说,王命召还,如沐春风。最后以商山春色作结,欢乐之情,跃然纸上。

  唐代诗人王昌龄是创作七言绝句的高手。杨慎说他的绝句“无一篇不佳”③,沈德潜称赞说:“龙标(昌龄)绝句,深情幽怨,意旨微茫,令人测之无端,玩之无尽,谓之唐人骚语可。”④他也擅长“以景结情”的手法。如: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离别情。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从军行七首》其二)这是一首边塞诗。诗的前几句说,随着琵琶声起舞,不论换上什么曲调,总牵动戍边士兵们思乡的情怀,令人心烦意乱。结句笔锋一转,出现月照长城的莽莽苍苍的画面,将这种思乡的感情推向高潮,让读者回味无穷。

  “西宫夜静百花香,欲卷珠帘春恨长。斜抱云和深见月,朦胧树色隐昭阳。”(《西宫春怨》)这是一首宫怨诗。夜深人静之际,一位宫女斜抱“云和”(一种琴瑟),遥望着朦胧树影掩映着的昭阳殿(皇帝所在之处),心中充满着期待、忧伤的感情。

  “摇曳巴陵州渚分,清江传语便风闻。山长不见秋城色,日暮蒹葭空水云。”(《巴陵送李十二》)这是一首送别诗。结句用日暮时分水天一色的景物,衬托对友人的依恋和惜别。

  以上例举的都是“以景结”较为成功的诗。

  和“以景结”不同,“以情结”用其奔放的感情使读者引起心灵的共鸣。如李白的《杨叛儿》:

    君歌《杨叛儿》,妾劝新丰酒。

    何许最关人?  乌啼白门柳。

    乌啼隐杨花,  君醉留妾家。

    博山炉中沉香火,双烟一气凌紫霞。

  这首诗描写一对青年男女的爱情生活。从唱歌写到劝酒,从劝酒写到酒醉,从酒醉写到留宿。诗的结句写沉香在博山炉(一种作重迭山形的香炉)中燃烧起熊熊火焰,火焰又化为烟雾,双双一气,腾入云霞,暗喻彼此之间的恋情之炽热。大胆率直,显示出李白独有的豪放的风格,真有“撞钟”之感。

  元稹的《春晓》的结句虽没有《杨叛儿》那样浓烈,但也给人“情不尽”的感觉:

  半欲天明半未明,醉闻花气睡闻莺。

    儿撼起钟声动,二十年前晓寺情。

  春天拂晓之时,天色微明。诗人一觉醒来,在醉意朦胧之中,似乎闻到花香,听到莺啼。此刻,他的心情安闲、平静。忽然,一只小狗无意中撼起一阵钟声,一下子搅乱他平静的心境,不由回忆起二十年前的一段旧情。到底是什么事情呢?诗中没有明说,让读者去想象。

  “以理结”偏重于议论。如白居易的讽谕诗,往往是“ 辛显其志,”用精辟的议论,概括诗歌的主旨。《观刈麦》结尾云:“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从农民的艰苦劳动而不得温饱,联想到自己尚有“三百石”的俸禄,年终还“有余粮,”不由感到惭愧。《村居苦寒》的结尾表达了同样的内疚:“念彼深可愧,自问是何人?”《轻肥》的结尾云:“是岁江南岸,衢州人食人!”奇峰突起,一针见血地鞭挞了当时社会的腐败和黑暗。

  宋诗中“以理结”的诗更多,其中不乏佳作。如陈师道的《绝句四首》其四:

  书当快意读易尽,客有可人期不来。

   世事相违每如此,好怀百岁几回开?

  诗中说,精彩的好书一读便尽,知心的朋友盼都盼不来,世上的事情常常如此,现实和愿望互相矛盾,一生中真正开怀大笑的日子能有几回?虽然讲的都是“理”,但警策动人,仍给人以启迪。

  此外,还有的诗词以问语或以答语结句。

  以“问语结”,即在诗词的结句提出疑问,让读者思索。如沈 期的《杂诗三首》其三:

    闻道黄龙戍,频年不解兵。

    可怜闺里月,长在汉家营。

    少妇今春意,良人昨夜情。

    谁能将旗鼓,一为取龙城?

  征夫思妇是古老的题材。这首诗即有翻出新意。特别是中间两联,写闺中少妇和军中征人同对一轮明月,倍增相思之情,年年如此、日日如此。最后两句说,谁能率领大军攻下敌人的龙城,使两地相隔的征夫思妇得以团圆呢?写闺怨而不作怨语,以问句作结,令人回味不已。

  以“答语结”,即在结尾处自答、自问。自问,以引起读者注意。自答,以点明作者本意。如丘为的《登润州城》:

    天末江城晚,登临客望迷。

    春潮平岛屿,残雨隔虹霓。

    鸟与孤帆远,烟和独树低。

    乡山何处是?目断广陵西。

  开头两句写登临润州城的时间及感受。中间四句,描给登临所见:春水涨潮,烟波浩淼,残雨未停,虹霓凌空,飞鸟随孤帆远去,烟雾将树木掩映,在远景,也有近景,颇为壮丽。结句一问一答,点明思乡的主题,全诗结构缜密,对使工整。

  俗语说:“编筐编篓,全在收口。”诗的结尾好坏,对整首诗影响极大。不论是“以景结”、“以情结”、“以理结”还是“以问答结”,只要弦外有音,味外有味,含蓄隽永,发人深思,都是好的结尾。

【注释】

  ①《白石诗说》,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版,33页。

  ②《四溟诗话》卷一。

  ③《升庵诗话》,转引自《唐人七绝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27页。

  ④《唐诗别裁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645页。

《张绍光论诗》摘编 - 背時季老頭 - 季也亲的博客 

读诗和解诗

读懂一首诗并非容易,读后能理解作者的本意更难。怎样才能正确领会诗的精神实质呢?孟子提出了“以意逆志”这一理解和欣赏诗歌的方法。

  “以意逆志”,见于《孟子·万章上》:“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意思是解释诗歌的人,不要拘于文字而误解词句,也不要拘于词句,而误解诗的本意,用文辞之意加上自已的体会去推测作品,这才是正确的读诗方法。孟子的“以意逆志”说不仅在当时,直至后世都产生较大的影响。

  有些作品运用比兴等手法,作者之“志”隐而不显,读者可通过“以意逆志”的方法去理解其中的含意,如唐代诗人陈子昂的《感遇三十八首》大多是托物言志之作,如其中第二首:“兰若生春夏,芊蔚何青青。幽独空林色,朱蕤冒紫茎。迟迟白日晚,袅袅秋风生。岁华尽摇落、芳意竟何成。”诗的前四句写兰花、杜若生活在空寂无人的树林里,红花紫茎,鲜艳绝俗,压倒群芳。后四句写夕阳西下,秋风袅袅,岁华摇落、芳意无成。诗人写“兰花杜若”的真正用意何在?如果结合陈子昂的生平遭遇,可以体会到诗人正是借花草的风姿比喻自己的才华,又用花草的凋零,比喻自己年华的流逝,理想的破灭。

  在鉴赏诗歌时,有人往往抓住个别字句,将它们从诗中割裂出来,断章取义地去解释,或者就词句的表面意思,曲解诗人的原意,这就不是“以意逆志”,而是“以文害辞”了。

  戴叔伦《除夜宿石头驿》云:“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这两句诗将寻常的羁旅之愁纳入“除夜”这个特定时刻,表达游子思乡的情怀,被誉为“客中除夜之绝唱”,但清人沈德潜却认为石头驿在江西新建,而作者的家乡在江苏金坛,“石城与金坛相距几何,而云万里乎?”言下之意,不应该用“万里”。这实在是一种迂腐的见解。诗歌的语言是一种特殊的语言,用日常生活的常识去估测未免可笑。诗中的“万里”不是空间上的距离,而是心理上的距离,“除夕之短”与“万里之遥”恰恰形成强烈的时空对比,更能表达欲归不得的惆怅,这何尝不可?

  白居易《长恨歌》云;“峨眉山下少人行,旌旗无光日色薄。”写唐玄宗在安史之乱中仓皇奔蜀的情景。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说:“峨嵋山在嘉州,与幸蜀路并无交涉。”意思是唐玄宗由秦入蜀,并不经过此地,因此,有人还提出将此句改为“剑门山下少人行”云云。其实,诗中“峨眉山”泛指蜀地之山,何必一定拘泥于文字,而歪曲作者之意呢?

  以上两例表明,断章取义,望文生义,只能为鉴赏诗词制造障碍。有些本来不难弄清的词句,经过评说者深文周纳,反而将意思搞糊涂了。

  因此,读诗也好,解诗也好,必须把握孟子“以意逆志”的原则,应尽量避免“以文害辞”的错误。

《张绍光论诗》摘编 - 背時季老頭 - 季也亲的博客 

诗的“起承转合”

写诗,不一定遵循固有的法则,但也不是无“法”可循。特别是律诗、绝句一类的近体诗,尤为明显。有些诗论家根据前人的创作实践,对诗的章法进行不少探讨,从中寻找规律性的东西,元代人提出的“起、承、转、合”就是对诗的结构规律的总结。

  所谓的“起”,即诗的开始;“承”,即承上;“转”是转折;“合”为收合。刘熙载说:“起承转合四字,起者,起下也,连合亦起在内;合者,合上也,连起亦合在内;中间用承用转,皆兼顾起合也。”①试看杜甫的五律《独酌成诗》:

    灯花何太喜,酒绿正相亲。

    醉里从为客,诗成觉有神。

    兵戈犹在眼,儒术岂谋身。

    苦被微官缚,低头愧野人。

  诗的开头两句说,灯花爆,对别人来说,也许是喜庆的预兆,于我却不相干;能喝上几杯绿酒,便算是喜事了。这是“起”,点明“独酌”的题意。三、四句说自己常在醉里作客他乡,醉里乘兴作诗,这是“承”,从“酒”写到“醉”,承接首联。五、六句说,战事未息,兵戈满眼,儒生岂能独善其身。这是“转”,从“独酌”引起身世的感慨。最后两句说,自己苦于被微小的官职所束缚,不能拯救百姓而低头自惭。这是“合”,抒发自己不能施展抱负的苦闷,总结全诗。

  此诗每两句为一个单位,起承转合,层次分明。诗中的“何”、“正”、“从”、“觉”、“犹”、“岂”等虚词运用恰当,为全诗严谨的结构,发挥了应有的作用。

  再如卢纶的七律《晚次鄂州》:

   云开远见汉阳城,犹是孤帆一日程。

   估客昼眠知浪静,舟人夜语觉潮生。

   三湘愁鬓逢秋色,万里归心对月明。

   旧业已随征战尽,更堪江上鼓鼙声,

  首联写舟抵鄂州,天已放晴,汉阳城虽已在望,但估计行程,尚需一天。这是“起”。三、四句写“晚次鄂州”的所见所闻。“浪静”承接“云开”,“潮生”呼应“一日程”,透露出诗人即将到达目的地的喜悦之情,这是“承”。五、六句一转,抒发“悲秋”的情怀,既有身世的感慨,又有乡思的惆怅。最后两句写自己的田园家计、功名事业都由于战乱丧失殆尽,而江上仍传来战鼓声声,将愁思又推进一步,此为“合”。全诗选择“晚次鄂州”这个特定的环境,表达复杂的、深沉的思想感情,诗味浓郁,耐人咀嚼。

  从以上列举的五律、七律看,第一联必须是“起”,以下三联,分别依次为“承”、“转”、“合”。对于绝句来说,则第一句为“起”,第二句“承”,第三句“转”,第四句“合”。先看王维的五绝《相思》: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诗的首句说,红豆生长于南方,次句借问春来又发出几枝,第三句希望友人摘取,最后说,红豆能引起人们的相思之情。四句诗,起、承、转、合,十分清楚。红豆,又名相思子。诗的题目为“相思”,既切物之名,又切诗之意,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切怀念。

  再如薛涛的七绝《筹边楼》:

   平临云鸟八窗秋,壮压西川四十州。

   诸将莫贪羌族马,最高层处见边头。

筹边楼在成都西郊,为剑南西川节度使李德裕所建。诗的首句写登临之所见,“平临云鸟”极言楼高,与云中鸟相平;“八窗秋”点明时令,兼写四际景色,这是“起”。次句对首句作补充,一个“压”字写出筹边楼的雄伟气势,这是“承”。第三句劝戒诸将不要起掠夺之心,这是“转”。末句说,若能如此,可保边头安宁,这是全诗的收合。

  并不是所有的诗人都按“起、承、转、合”的规律写诗。有些作者不主张用固定的模式,桎梏人们的手脚,从而采取较为灵活的章法。律诗如李商隐的《泪》:

   永巷长年怨绮罗,离情终日思风波。

   湘江竹上情无限,岘首碑前洒几多。

   人去紫台秋入塞,兵残楚帐夜闻歌。

   朝来灞水桥边问,未抵青袍送玉珂。

  此诗的章法较为奇特。前面六句,一句一事,分别写不同场合中不同人物的不同“眼泪”。首句写失宠宫女之泪,是“怨泪”;次句写离别情人之泪,是“思泪”。第三句至第六句都是用典。第三句写娥皇、女英死别的“悲泪”;第四句写百姓对羊祜感德的“伤泪”;第五句写昭君身陷异城的“愁泪”;第六句写项羽穷途末路的“恨泪”。最后两句结出本意,说以上的诸类伤心之事,比之贫寒之士(青袍)迎送富贵之人(玉珂),都显得逊色。只有这种忍羞含辱之泪是最伤心不过的。这首诗写得无拘无束,并没有按“起承转合”的规律写,但仍不失好诗。

  在绝句中,这种情况更多。有的绝句一句一绝,四句诗是四个独立的意境。如无名氏《四时咏》:“春水满四泽,夏云多奇峰。秋月扬明辉,冬岭秀孤松。”又如杜甫的《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都属此类。还有的绝句只有“起”、“转”、“合”,没有“承”。如刘长卿《逢雪夜宿芙蓉山主人》:“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一、二句是平列的对句,没有“起”、“承”的关系,只能说二句都是“起”。第三句是“转”,第四句为“合”。

  总之,诗的章法应该从诗的内容出发,不应一成不变。清代诗论家沈德潜说:“所谓法者,行所不得不行,止所不得不止。”②提倡自然地表达心中所要说的话。他还说:“若泥定此处应如何,彼此应如何,不以意运法,转以意从法,则死法矣。”③这种反对死守成法,主张“以意运法”的观点无疑是正确的。只有“以意运法”,作出的诗才是好诗。

【注释】

  ①见《艺概》,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177页。

  ②见《说诗 语》。转引自《清诗话》。

  ③同上。

《张绍光论诗》摘编 - 背時季老頭 - 季也亲的博客 

诗的构思

  好的诗歌必定有好的构思。

  所谓的构思,是指诗人在创作前的一系列思维活动,即对诗的思想内容、表现手法的全面设计。它包含主题的确立,题材的选择,结构的安排以及表现手法的运用等方面。历来的诗人及评论家都十分重视诗的构思,认为这是诗歌创作成败的关键。黄溥说:“作诗固在有兴,尤在构思之精耳。思之既精,则神会意得,顺理成章,不期工而工矣。”①姜白石说:“诗之不工,只是不精思耳。不思而作,虽多亦奚为?”②

诗的构思来自生活。诗人在生活中产生创作的欲望、援笔写诗时,必须对生活形象进行提炼和概括,使之成为艺术形象。构思的过程,就是生活形象到艺术形象的过程。因此,构思必须要下一番功夫,正如谢榛所说:“凡构思当于难处用工,艰涩一通,新奇迭出。”③突破了这个“难处,”才能使诗“新奇迭出,”具有艺术感染力。

  诗人对生活观察的广度以及思想的深度,直接影响诗的构思。唐代五位诗人同咏慈恩塔的故事,很能说明这个问题。

  慈恩塔又名大雁塔,在长安城东南曲江附近。天宝十一年(752年)秋天,杜甫和高适、岑参、储光羲、薛据一起登上这座古塔,眺望长安城的大好秋色。面对眼前美景,五位诗人都写了诗,除薛据的诗没有流传下来以外,其余的四首诗都保留下来。虽然,这四首诗都是写登塔所见的景色及自己的感受,但由于各人的思想。经历及心境的不同,诗的构思也不相同。

  比较高适、岑参和储光羲的三首诗作,当推岑参的《与高适、薛据同登慈恩寺浮图》一诗为胜。当时,岑参年仅三十八岁,在五人中年纪最轻,又到过边塞,诗的气魄宏大,不同凡响。他写道:

    塔势如涌出,孤高耸天宫。

    登临出世界,蹬道盘虚空。

    突兀压神州,峥嵘如鬼工。

    四角碍白日,七层摩苍穹。

    下窥指高鸟,俯听闻惊风。

    连山若波涛,奔走如朝东。

    青槐夹驰道,宫观何玲珑。

    秋色从西来,苍然满关中。

    五陵北原上,万古青蒙蒙。

    净理了可悟,胜因夙所宗。

    誓将挂冠去,觉道资无穷。

  这首诗分三个层次。开头八句用比喻、夸张的手法,淋漓尽致地描绘了慈 恩塔的高度和气势,为第一层。中间十句写登临所见、所闻。所感,为第二层。这是全诗的重点。诗人纵目四望,只见东面的群峰似波涛奔走,南面的离宫玲珑壮美,西面的秦关莽莽苍苍,北面的五陵蓊郁葱茏。最后四句以抒情作结,为第三层。由于慈恩塔是佛塔,故登临揽胜之余,忽悟“净理,”不由萌发辞官而去,皈依佛门的念头。

  杜甫的《同诸公登慈恩塔》作于岑参、高适等人之后,他从另一个角度来构思:

    高标跨苍穹,烈风无时休。

    自非旷士怀,登慈翻百忧。

    方知象教力,足可追冥搜。

    仰穿龙蛇窟,始出枝撑幽。

    七星在北户,河汉声西流。

    羲和鞭白日,少昊行清秋。

    秦山忽破碎,泾渭不可求。

    俯视但一气,焉能辨皇州?

    回首叫虞舜,苍梧云正愁。

    惜哉瑶池饮,日晏昆仑丘。

    黄鹄去不息,哀鸣何所投?

    君看随阳雁,各有稻梁谋。

  当时,唐王朝正处于安史之乱的前夕。表面上的繁荣掩盖不了危机四伏、矛盾重重的现实。为此,诗人登临古塔,极目远望,不由感慨万端。这首诗也可分为三个层次。开头八句从塔的雄伟气势下笔,写到自己并非旷达之士,登塔反而增加了无限的忧愁。接下去说,佛教之所以建筑这样的高塔,其目的要把人们的思想引到很远很远的虚无境界。最后写穿过龙蛇洞穴一般的阶梯向上攀登,到达顶点才豁然开朗。

  诗的中间八句写登临所见。北斗星在头顶高悬,银河也仿佛发出潺潺的流水声,驾驶日车的神赶着太阳奔跑,主管秋天的神随着秋风又回到人间……诗人通过一连串想象,点明登塔的时令是秋天,时间在黄昏,为下面的写景作铺垫。站在塔顶,俯瞰大地,只见秦山破碎,泾渭难辨,连皇城也是一片朦胧。这几句既是暮色苍茫时的自然景色,也是唐王朝政治昏暗、穷途末落的衰败写照,可谓景中有情,融情于景,这正是其他几位诗人不能企及的地方。

  最后八句写自己的感慨。诗人想起初唐的英明皇帝唐太宗时的开明政治已不复存在,而唐玄宗又象周穆王西巡和王母日夜欢宴于瑶池一样,沉缅酒色,不理国事。如今,贤明之人象黄鹄哀鸣着离开朝廷,趋炎附势之徒如候鸟那样,追逐着私欲,为个人谋算。

  岑参的诗旨在描写寺塔,表达了消极出世的思想。杜甫的诗则从政局动荡,忧国忧民的角度来构思,故比岑诗高出一筹,在登慈恩塔诸诗中为压卷之作。

  以上谈到构思的性质、作用,那末,怎样才能有好的构思呢?这是需要深入探讨的问题。

  首先要具有创新能力。清代叶燮说:“人未尝言之,而自我始言之,故言者与闻其言者诚可悦而永也。”④这话很有道理。如表现送别主题的诗,倘若在构思上不有所突破,很容易写成一般化的平庸之作。但李商隐的《板桥晓别》却不同:

   回望高城落晓河,长亭窗户压微波。

   水仙欲上鲤鱼去,一夜芙蓉红泪多。

  诗的后两句用“水仙乘鲤鱼离去,芙蓉竟难过得一夜流泪”的比喻,表现惜别的情怀,读来新颖别致。虽然,诗人运用神话传说及典故,但毫无艰涩难懂之感,并能激发读者美丽的 想,在送别诗中堪称具有独创性的作品。

  《红楼梦》第六十四回中,曹雪芹借宝钗之口,有一段话赞扬林黛玉的《五美吟》,并对诗的创新提出见解:

     做诗不论何题,只要善翻古人之

   意。若要随人脚踪走去,纵使字句精

   工,已落第二义,究意算不得好诗。

   厖今日林妹妹这五首诗,亦可谓命

   意新奇,别开生面了。

  林黛玉的《五美吟》,分别咏古代的五位美女。她们是西施、虞姬、明妃、绿珠和红拂。虽然,古人题咏甚多。但林诗在构思上另辟新意,给人不落俗套的感觉。如《西施》云:“一代倾城逐浪花,吴宫空自忆儿家。效颦莫笑东村女,头白溪边尚浣纱。”历代以诗歌形式评价西施大致有两种观点,一是认为西施是“亡吴”的“尤物”,一是认为西施是“救越”的“功臣”。这首诗却从西施葬身江底的悲惨结局入手,感叹红颜薄命,竟不如东村的丑女能白头浣纱,终其一生,暗寓自己身世的伤感。故宝钗说林黛玉的诗“命意新奇,别开生面”。

  其次,要具有概括能力。好的构思,必须用生动的艺术形象,对生活进行高度的概括,给读者留下回味的余地。如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

    歧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这是杜甫晚年写的一首七言绝句。当时,诗人流落在长沙,而开元年间著名的歌唱家李龟年也沦落至此。在暮春的一天,他们相逢了。抚今追昔,彼此有无限的感慨。激动之余,诗人挥笔写下这首诗。表面上看,这首诗仅说过去的经常见面的今日和忽然相逢,似乎没有什么感叹。但细细体味,便会钦佩诗人高度的概括能力。“歧王宅”、“崔九堂”如今安在?这个“寻常见”、“几度闻”的太平盛世也一去不再复返,在今天的飘泊之中,又逢“落花时节”,彼此的心中有多少的悲凉!蘅塘退士孙洙评论说:“世运之冶乱,年华之盛衰,彼此之凄凉流落,俱在其中。少陵七绝,此为压卷。”⑤

  再其次,要具备想象能力。好的构思,还必须驰骋想象,以奇制胜,以情动人。如李贺的诗,在构思上有独特的风格。严羽曾用“瑰诡”两字加以形容⑥。他的不少作品从历史、神话、传奇的题材中炼取主题,充满浪漫主义的色彩。如《老夫采玉歌》:

    采玉采玉须水碧,琢作步摇徒好色。

    老夫饥寒龙为愁,蓝溪水气无清白。

    夜雨冈头食榛子,杜鹃口血老夫泪。

    蓝溪之水厌生人,身死千年恨溪水。

    斜山柏雨风如啸,泉脚挂绳青袅袅。

    村寒白屋念娇婴,古台石磴悬肠草。

  这首诗是反映采玉工人的艰辛和痛苦的生活。当时,官府为了满足统治者荒淫奢侈的生活,驱使大量的役夫到盛产一种名曰“水碧”精品的蓝溪去采掘。役夫们不仅忍饥挨饿,而且时常受到死亡的威胁,无情的溪水曾吞噬过无数役夫的生命。对此,诗人感到无限的悲愤。诗的开头两句,单刀直入地揭露了采玉的目的是为了琢作“步摇”(古代贵妇人的一种华贵首饰),以博得统治者的欢心。一个“徒”字蕴含着诗人多少的不满之情。接下去,诗歌通过环境气氛的渲染、采玉工人的艰苦生活以及劳动场面、心理刻划的描写,将他们的悲惨命运展现在读者面前,从而激发人们对豪门贵族的憎恨。这是血的控诉,也包涵着诗人对劳动者同情的眼泪。

  比李贺稍早的唐代诗人韦应物也写过一首内容相同的诗,题为《采玉行》:

    官府征白丁,言采蓝溪玉。

    绝岭夜无家,深榛雨中宿。

    独妇饷粮还,田荒舍南哭。

  和李贺诗比较,这首诗纯用白描手法,直书其事。诗的一、二句写官府强拉百姓,蓝溪采玉,三、四句写役夫雨中夜宿,无家可依,最后两句写役妇送饭返家,痛哭田荒,既写采玉的艰辛,也写到采玉带来的严重后果。虽然,这首诗简明扼要,事实具体,但远不如李贺的诗写得鲜明、尖锐,真切动人。可见丰富的想象对诗的构思极为重要。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要使诗歌有好的构思,必须具有创新的能力、概括的能力和想象的能力。这些能力的培养,必须要在生活中认真观察、深入研究、不断思考、刻苦学习。诗的构思是一种发现,世间上每一发现都不是轻而易举的,诗的发现,同样要付出艰苦的劳动。唐代诗人白居易用“口舌成疮,手肘成胝,既壮而肤革不丰盈,未老而齿发早衰白”⑦来表达自己“苦学力文”的情况,是很有代表性。因此,不经过艰苦的劳动,就不会有好的构思,也不会写出好诗。

【注释】

  ①见《诗学权舆》卷六,转引自《古典诗论集要》,齐鲁书店,1991年版,141页;

  ②见《白石诗说》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版,28页;

  ③见《四溟诗话》;

  ④见《原诗》,转引自《清诗话》,上海古籍出版社,567页;

  ⑤见《唐诗三百首》,中华书局,1959年版,卷八,第5页;

  ⑥见《沧浪诗话》;

  ⑦见《元九书》。

《张绍光论诗》摘编 - 背時季老頭 - 季也亲的博客 

灵感的奇迹

写诗的人都有体会,有时,不管你如何冥思苦想,耗尽心血,仍写不出诗来,好象荒漠中的跋涉者,历尽艰辛,仍找不到一片绿州。有时,你的思想突然触发一种激情,茅塞顿开,左右逢源,诗句便从你的笔底涌出。

  这就是灵感的奇迹。

  古代诗人们对“灵感”深有体会。贯休说:“几处觅不得,有时还自来”,生动地叙述了诗歌创作中灵感突然降临的情景。苏轼说:“作诗火急追亡逋,清景一失后难摹”,巧妙地将写诗比喻成追捕逃犯一样,要速战速决,不然,脑海中的印象一旦消失,便再也难以描摹。杜甫曾用“词源倒倾三江水”形容灵感来到之时诗思汹涌的情景,郑板桥则说“兴到千篇未是多”。

  灵感具有几个明显的特征。

  一是创造性。可以说,灵感是诗的“催化剂”,它能使人在“山重水复疑无路”的情况下,出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奇景,思想有了飞跃,从而创造出新的意境。据说,唐代诗人钱起上京应试时,主考官命题《湘灵鼓瑟》,他写了十句,揣摩再三,找不到合适的结句。这时,一阵寒风从窗外吹来,他顿时有了灵感,挥笔写下“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这两句将全诗的意境由此拓展,从听觉上看,瑟声嘎然而止,由喧闹转为静谧,从视觉上看,笼罩诗中神话般的幻景渐渐消散,显路出江上青峰,令人赏心悦目。

  二是突发性。灵感的出现往往是突然的、闪电式的。它一下子闯进你的思想领地,倘若不及时把握,也可能一下子消失得无影无踪。《冷斋诗话》卷四记载,宋代潘大临有一次闲居而卧,听到林间风雨声,灵感突然降临,欣然在墙壁上题诗:“满城风雨近重阳……”这时催租人来到,意兴遭到破坏,灵感也消失了,再也写不下去。

  三是偶然性。灵感什么时间来,总是不确定的。“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许多时候,灵感的到来带着较大的偶然性。生活中的所见所闻,都可以突然触发神经,产生灵感,使你得到长期以来欲得而没有得到的东西,有时,甚至一个梦境也使你获取创作的灵感,如欧阳修的《梦中作》:“夜凉吹笛千山月,路暗迷人百种花。棋罢不知人换世,酒阑无奈客思家。”就是这样诞生的。

  灵感来自生活。有人说,生活是柴,灵感是点燃的火柴,诗便是火。谁的生活感受积累多,产生灵感的条件也就越多。诗人只有深入生活,勤奋写作,灵感之神便会降临到你的面前,就会叩击你心灵的门窗。

《张绍光论诗》摘编 - 背時季老頭 - 季也亲的博客

 

《张绍光论诗》摘编 - 背時季老頭 - 季也亲的博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