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年审查五千份合同的秘密都在这里 | iCourt

 法学小笨笨 2017-03-06





Alpha

用技术与有效工具

塑造客户交易的理想状态


申请体验Alpha

扫描二维码联系诺诺多



作       者:姚一纯

微  信  号:yycyycyyc

工作单位:北京观韬中茂(苏州)律师事务所 

                   iCourt合同审查课程老师

 

合同审查,是律师的常规高频业务,很多律师往往要花工作总时间的一半甚至更多在这上面,却不一定能创造与工作时间相匹配的价值,也往往无法获得相匹配的酬劳。我问了一些身边的同仁,让他们给合同审查业务贴几个标签,得到的回复包括“不挣钱”“繁琐”“强迫症的最后一根稻草”。这似乎是一个被视为鸡肋的业务。

 

在iCourt合同审查课上,我会用一天时间和大家分享如何用清单思维融入到合同审查业务中。我不敢说这样就能够让鸡肋变成凤爪,但至少能够让原本的工作更加有章法有体系,也有了更多的成就感。


年前不幸染上高发的“拖延症”,在年后才被Alpha的任务提醒功能给治愈,于是就有了这篇文章,和大家盘点一下,关于清单式合同审查的八个真相。

 

《清单革命》不在于革命 


Atul Gawande在《清单革命》中说,我们所掌握的知识的数量和复杂程度已经超过了个人正确、安全和稳定地发挥其功效的能力范围,知识的确拯救了我们,但也让我们不堪重负。



这是我听说过关于“脑子不够用”最有哲理的一种表述。在高强度的工作环境下,我们难免会有遗忘,甚至是遗忘一些最基础的东西。合同审查也同样如此,再有经验的律师,偶尔也有可能在审查合同的过程中忽略一些要点。

 

或许很多法律人和我一样,每天的工作计时都超过十小时,双休更是遥不可及的事情。即便咖啡续命,我们在高强度工作中也难免出现短路或精神不集中的状况。

 

清单可以成为一个有效的保障机制,最大限度地避免这一种非常态地遗忘。清单并不在于革命,与我们现有的合同审查技术并没有本质矛盾。清单式合同审查也从未希望颠覆大家的工作方法,而是希望能够建立一种保障机制与更高效的思维体系。


清单不止是工具


在欧美的超市里,我们经常能够看到一些老年人拿着手写的清单,根据清单上的项目进行日常生活用品的采购。而年轻人手里,则往往可能使用手机上的各种清单APP。

 

其实,相比单纯的工具而言,清单更是一种思维方式。清单思维的核心在于逻辑性与可执行性。清单思维能够将一些复杂的事情按照一定的逻辑关系进行梳理,让我们在更高的维度来审视我们所面对的问题。并且,在这样的梳理后,会分列出步骤或模块,让我们能够有计划地去执行。

  (清单式审查范例)

 

清单本身并不能替代我们的大脑去思考,纸上或者电子设备上的清单是这一种思维方式的体现。


清单帮助我们构建合同审查的标准


很多律师说,只要是发过来的合同,我都能改出一堆审查意见。老律师带新律师,老律师给新律师一个A合同要改,新律师改完形成A1,老律师在A1版上再改一遍形成A2。倘若此时抹去两个人的记忆,将这份老律师改完的A2版本再给新律师,新律师仍然能改出一个A3版,给老律师继续改出A4,以此往复至永世。我把这种现象称之为“轮回合同”。

 

我一个朋友有一次问我,你们律师是不是都有被害妄想症。我当即反驳,你这么说是什么意思?他说,字面意思。

 

在审查合同的时候,我们的“被害妄想症”更是发挥到极致,似乎感觉我们所有的交易对象的目的并不是和我们合作共赢,而是要迫害我们。甚至在不同的个人情绪下,我们对于合同的判断也会有差异。


这些现象的内因是大部分律师的合同审查业务没有标准。一个好的清单能够帮我们建立这样的标准。每一个商业合同都是服务于特定的交易(或合作),而这样的交易往往是流程化的。合同审查清单是在了解交易流程和对应的法律的基础上诞生的。合同审查清单能够帮我们把控特定类型交易的合同中的关键点。

 

一个清晰有逻辑的清单能够帮我们避免一部分的被害妄想。当我们从我们的清单上一项一项划去我们应该检查的部分,我们就没有理由再去怀疑自己是否有所遗漏。当然,这并不是说每一个交易都需要靠这个清单上的每一个点去控制,根据交易的实际情况,例如议价能力的不同等因素,我们可以选择适用或者不适用这个“大而全”的清单中的具体项目。


清单式审查  创造上帝视角


很多律场新人告诉我,有时改合同会让自己产生一种挫败感,而这种挫败感并不来自于自己对于相关法律的陌生,而是觉得自己健忘到了青年痴呆的地步,长合同看到后面就忘了前面的内容,就像是读书时候背英语单词,前几页总是背得很熟,那是因为当我们忘记我们背到哪里时,往往会选择从头开始。就像超级玛丽掉入坑里那样。

 

而有一些合同,在不同的模块创设了很多不同的规则,每一条条款拎出来都能看懂,但整体而言却是一团乱码。


(缺乏整体架构的规则)

 

我们要尝试讲记忆“点”的模式转化为记忆“块”。有时候成百上千的文字可能只是在表述某一个交易环节的规则。我在审查合同的时候会在具体条款边上标注这条款到底在表述哪个交易环节,比如【货物的验收】。这样大量的文字在你脑中可能只需要一个短语就能概括,当你看完整个条款的时候,把记录下来的环节和你的清单进行对比,就能看出来是否在哪一个环节有缺失。

 

这样记录的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当同一个交易环节分散在不同的地方时,我们也能够迅速地定位,试着将这些分散的条款做一个整体理解,再审查是否达到了控制某个环节的目标。

 

清单能够理清我们的思维,在合同审查业务上,创造一个更高纬度的视角。


清单  高效的知识管理方式

 

清单是一种知识管理,当一个律师团队确立了某一类合同的检查清单后,再有新人加入或者别的部门同事调入时,能够很快了解当前的标准,也能对于该类合同的体系有一个清楚的认知。

 

很多老律师和我说,一类合同看多了,经验都在脑袋里,根本不需要去列所谓的清单。其实这样的经验主义,是很不利于团队协作以及新人培养的。部分经验固然需要时间沉淀,但也一定会有一些可描述可表达可传授的经验。

 

不同类型合同都能够总结出一个清单,分类越细则越精确。一般来说,范围要细化到一个相对固定的“标的物类型”和确定的法律关系,例如【商业租赁合同审查清单】。如果你所在的律所专业化走到了极致,也可以去试着做【电影院租赁合同审查清单】或【餐饮店铺合同审查清单】这样更具体细化的清单。


清单需要不断升级

 

去年组织iCourt欧洲行,在一次律所参观时,看到这么一句话【Nothing in biology makes sense except in the light of evolution】。用中文理解就是:如果不用进化的眼光来看待,生物学中的一切都将毫无意义。


(如果不用进化的眼光来看待,生物学中的一切都将毫无意义)

 

我想除了在生物学中,任何的学科都应当带有进化的眼光。清单也是如此。

 

最初设立清单时,这个清单可能并不尽善尽美,我们需要在自己的 工作和团队协作中将已有的清单不断升级,我们不能让清单变成僵化的教条,就算是最简单的清单也需要不断精进。


“清单+”思维  让你的清单多功能化

 

比海洋广阔的是天空,比天空广阔的是宇宙,比宇宙广阔的是人类的脑洞。上面第三部分所展示的图片只是清单的一种基本模式,我们可以利用这一种基本模式去自定义很多基于此的新功能。就好比视频遇上了弹幕,也就给原本的视频增加了不一样的新体验。

 

在基础的清单模块后,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去自定义一些扩展模块。例如结合大数据报告,将某一类合同纠纷的大数据报告中所表明的风险点归纳到对应的该类型合同清单中去,也可以将该类合同涉及的相关法律法规等归纳总结到进去。

 

除了风险点、法条等,我们甚至可以将一些标准条款,也归纳到相应的清单中去。清单就像是一个开发平台,很多应用都能基于此进行扩展。

(Alpha合同审查模块界面)


清单思维与人工智能

 

上面说到“清单+”的自定义模式,我想其中的一些扩展模式是逐渐会被人工智能所替代的。例如“清单+标准条款”的扩展模式,我们能够在设定清单的基础上,通过关键词的匹配在海量的数据中定位到相应的标准条款。当然,这样的设想还是需要成熟的技术来实现。


目前,我们暂且还只能靠强大的人工将范本合同拆解成范本条款,并归纳于相应的合同类型清单之中。但我想这只是第一步,我们还能够走得更远。

 

(范本合同拆解成范本条款)

 

清单式的工作方法已被广泛应用到医务、航空等“复杂工种”领域,但在法律界的使用的或许还是少数。或许清单并不能解决具体的法律问题,但这一种思维、技术与工具的技能能够帮助我们更加有效地思考,也能促进我们在关键问题上的执行。



专栏编辑  |  雪梨卷     排版编辑 |  祁祁


申请体验Alpha

扫描二维码联系诺诺多

  法秀为法律人带来有价值有温度的阅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