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
荔城无处不荔枝,金覆平畴碧复堤。 围海作田三季熟,堵溪成库四时宜。 梅妃生里传犹在,夹漈藏书有孑遗。 漫道江南风景好,此乡鱼米亦如之。 这是郭沫若先生在1962年途次莆田写下的名篇。千古以来无论是莆邑诗人,还是外地文豪均对壶山兰水、荔林海韵发出礼赞,留下众多脍炙人口的莆田赞美诗文。今天,荔城致公转载15首历代古诗文,为美丽莆田建设喝彩。 唐代 凤凰山 书堂 □郑露 附凤凰翼,与木石居。 和乐兄弟,游玩诗书。 郑露(740-818),“开莆来学”南湖三先生之一,有文献可考的首位福建诗人。这首诗描述其创立的湖山书堂在凤凰山麓,就像依附在展翅高飞的凤凰羽翼上。山上树木葱茏,奇石耸立,景色优美。 壶公山顶 壶山 □翁承赞 井邑斜连北,蓬瀛直倚东。 秋高岩溜白,日上海波红。 翁承赞(859-932),莆田历史上首个出任宰相之职的能臣。该诗描写站立壶公山巅俯视莆田县城及近观壶公山上的奇岩和岩上泉流,远眺东海日出的壮丽景象。 绶溪 游绶溪 □徐寅 轻舟数点千峰碧,水接云山四望遥。 晴日海霞红蔼蔼,晓天江树绿迢迢。 清波石眼泉当槛,小径松门寺对桥。 明月钓舟渔浦远,倾山雪浪暗随潮。 徐寅(生卒不详)唐末进士,授秘省书正事。这首诗描绘了延绶溪富有流动感的动态画面。他后来归隐绶溪垂钓,钓鱼处被称为“徐潭。”“绶溪钓艇”也成为莆田二十四景之一。 宋代 囊山寺 宿囊山寺 □朱熹 晓发渔溪驿,暮宿囊山寺。 云海近苍茫,溪山拥深翠。 行役倦修程,投闲聊一憩。 不学塔中仙,前途定何事。 朱熹(1130-1200),著名理学家、教育家。这是其24岁赴泉州同安主簿,途经囊山时留宿,写下诗作,描绘出囊山景致优美清幽,林木高大茂密。当时还在寺后半山崖题刻“与造物游”四字。 夹漈草堂 题夹漈草堂 □郑樵 堂后拖柴堂上烧,柴门终日似无聊。 蓼虫不解知辛苦,松鹤何能慰寂寥。 述作还惊心力尽,吟哦早觉鬓毛凋。 布衣蔬食随天性,休讶巢由不见尧。 郑樵(1104-1162),杰出史学家。其在夹漈山建草堂三间,作为毕生读书著作之所。草堂长溪百里,远离尘嚣,环境清幽。1159年春,56岁的他奋笔写下《题夹漈草堂》二首并序,为晚年抒怀明志之作。 妈祖 白湖庙二十韵(节选) □刘克庄 灵妃一女子,瓣香起湄洲。 巨浸虽稽天,旗盖俨中流。 驾风樯浪舶,翻筋斗千秋。 既而大神通,血食羊万头。 封爵遂綦贵,青圭蔽珠旒。 轮奂拟宫省,盥荐皆公侯。 始盛自全闽,俄遍于齐州。 刘克庄(1187 -1269),南宋著名辛派诗人。该诗描写了妈祖的英勇和胆识、灵验和福佑,生动地刻画了宋代妈祖信仰的现象,总结了妈祖在北宋短短100多年间由人而神的历史。尤其首句为妈祖诗歌千年绝唱! 蔡襄 兴化军曹殿丞寄荔支 □蔡襄 厚叶先枝新绛囊,使君分寄驿人忙。 彩毫封处曾留意,筠笼开时不见香。 风色甚豪应少损,路程差近得分尝。 闽州纵有千千树,未抵家园气味长。 蔡襄(1012 -1067),北宋端明殿学士,宋代四大书家之一。本诗抒写其收到友人寄赠的莆田荔枝喜悦之情,诗中描绘了荔枝枝叶和果实特有的形状和色泽。 元代 木兰陂 木兰陂 □朱德善 万顷狂澜越壑低,中流砥柱卧龙栖。 二神共飨东西庙,一水平分南北溪。 雨过木兰瑶草长,秋深松柏翠云齐。 仁波千载犹滂沛,到处春田足一犁。 朱德善(生卒不详),元至正年间布衣。写出了木兰陂工程浩大、坚不可摧,像中流砥柱、巨龙卧波,挡住了滚滚海潮。 明代 广化寺石塔 灵岩广化寺 □林文 郁郁长松护石关,巍巍双塔倚云端。 瀑声落涧千寻险,山色当门几许宽。 风度花香飘客袖,雨余鹤迹印仙坛。 留题古壁皆珠玉,自扫尘埃仔细观。 林文(1390-1476),明代探花,授翰林编修。“南山松柏”为莆田二十四景之一,该诗写出南山遍植青松,树木青翠茂盛。描绘了东西两塔的风貌及寺里花香宜人。并以蒙尘的墙上名人珍贵的题诗衬托广化寺名声之大,历史悠久。 白塘湖 游白塘 □陈效 天上归来五亩宫,湖头亭子恰相容。 门迎兰水三千丈,兴入壶山几百里。 花径落红时雨霁,竹林分翠晚烟浓。 个中便是神仙乐,肯放高怀到赤松。 陈效(生卒不详),明代兴化知府。该诗赞美宛若天宫的浮屿宫及周围亭子等建筑,白塘湖水充沛,表明白塘湖是一块神仙乐土。 乌石松涛 □柯潜 乌石山高不可跻,梵王楼阁苍云迷。 长松落落数千丈,短松亦与悬崖齐。 山中一夜西风作,怒卷涛声泻秋壑。 梦回误听蛰龙飞,便欲乘之上寥廓。 柯潜(1427-1477),明景泰二年状元,官文华殿大学士。诗中描写到莆田城内最高点的乌石山的高峻,松涛阵阵,以及山上峙势凌空的佛寺建筑。 九鲤湖 游九鲤湖日记(节选) □徐霞客 ……出五漈,山势渐开。涧右危嶂屏列,左则飞凤峰回翔对之,乱流绕其下,或为澄潭,或为倒峡。若六漈之五星,七漈之飞凤,八漈之棋盘石,九漈之将军岩,皆次第得名矣。然一带云蒸霞蔚,得趣故在山水中,岂必刻迹而求乎?盖水乘峡展,既得自恣,其旁崩崖颓石,斜插为岩,横架为室,层叠成楼,屈曲成洞;悬则瀑,环则流,潴则泉;皆可坐可卧,可倚可濯,荫竹木而弄云烟。数里之间,目不能移,足不能前者竟日。每下一处,见有别穴,必穿岩通隙而入,曲达旁疏,不可一境穷也!若水之或悬或渟,或翼飞叠注,即匡庐三叠、雁宕龙湫,各以一长擅胜,未若此山微体皆具也。 徐霞客(1586-1641),明地理学家、旅行家和文学家,主要记录九鲤湖九处瀑布,也即“九漈”。此篇为徐霞客描写瀑布最为集中的一篇游记,对水势、水态、崖石深潭、颓波突浪之特色掌握准确,既有逼肖的描写,又有想象的发挥,让人读文如临其境,如感其魄。 清代 古谯楼 登谯楼 □陈池养 岑楼作镇仰巍峨,百里莆阳竟若何! 郑白渠开原野沃,崔卢族聚故家多。 青山有日回佳气,绿水终年障巨波。 此会登临聊极目,能无长啸发高歌! 陈池养(1788-1859),清代进士。古谯楼历来被视为“文献名邦”历史文化名城的象征。诗作写出谯楼巍峨,蔚为壮观,不愧为“壶兰重镇”,登上谯楼眺望,荔城美景锦绣等。 湄屿潮音 湄屿潮音 □方元俞 湄屿风涛海岸深,中流砥柱激波心。 岂因文子吹羌笛,疑是舒姑奏乐音。 暴涨飞声鸣漱玉,文澜接溜叶调琴。 渔歌唱出曾酬韵,惹动神龙水底吟。 方元俞(生卒不详),清顺治年间岁贡。该诗写出湄洲岛高高耸立在波涛滚滚的湄洲湾上,像中流砥柱抵挡着激荡的洪波巨浪。惊涛拍岸,溅起的浪花像琼玉泻地,悦耳铿锵的壮观场景。 近代 智泉瀑布 题智泉观瀑图 □张琴 绝壑悬泉听响雷,石门疑是五丁开。 一宵仙灶飞铅汞,半匹天衣费剪裁。 浊世几人肠可洗?狂澜无柱障难回。 画师本领谁能料,洗甲银河手挽来。 张琴(1876-1952),莆田最后一名进士,授翰林院编修。诗作绘声绘色地写出了智泉瀑布的雄伟壮观。 来源:湄洲日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