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宋晓赟:师法自然,造物随心

 h0ping 2017-03-07

一杯清茶,一缕淡香,一曲轻音,一纸画韵,宋晓赟的这间画室,在喧嚣的城市中,名曰“浅草堂”。

这个午后,他和平日一样,稍得空闲就来到这里。他推开门,转身把门关好,热闹的城市就此消失,这扇不起眼的门,此刻仿佛成了时光的渡口。

宋晓赟:师法自然,造物随心

宋晓赟 《僧娑洛》 68x136cm 2013

他的画室被布置得错落有致,墙上挂着几幅作品,有他自己的,也有他父亲的,它们和周围的布景一起映入眼帘,显得非常和谐。柜子上、画案边零星的放着几件古董,有秦汉时期的,也有明清时期的。“我喜欢玩玩收藏,收藏一些石头,还有一些手工艺品!”

宋晓赟:师法自然,造物随心

宋晓赟 《暮雨潇烟》 180X145cm

宋晓赟出生于杭州,日日见西湖,夜夜读山水,这座城市令他拥有满满的幸福感。儿时,父亲时常一边抱着他,一边作画,与生俱来的天赋和后天培养似乎就是为了成就他画画。到现在,他依然清晰地记得考大学时我和父亲一起创作到深夜的情景。山水有情,往事如昨,在书画的道路上,父亲常常陪伴他,时时指点他。

宋晓赟:师法自然,造物随心

宋晓赟 《月夜天光》 170cmX146cm

而立之年,宋晓赟于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系硕士毕业,主攻山水。选择山水,自然是因为他喜欢山水,钟情山水。多年的绘画生涯,为他打下了扎实的基本功,历览四方的阅历,让他对绘画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渐渐地,他走出了属于自己的绘画风格。“我认为一幅好的作品,需要体现出一个画家的思想。”他想要创造属于他自己的技法和表现手法,突破一贯的形式,用画笔展现他对中国画的新理解、新思想。

宋晓赟:师法自然,造物随心

宋晓赟 《山水小品》

宋晓赟的作品非常具有时代感,体现了他对人生、对生活的感悟。他喜欢体验生活,34岁的他,足迹遍布各大洲。“我喜欢旅行,喜欢感受各个国家的文明差异和独特的历史文化,更喜欢带着画材开着车,看到好的风景便停下来,用画笔记录。”宋晓赟善于将生活中的美景和所思所想融入到绘画中,并通过扎实的绘画功底渲染于纸上。

宋晓赟:师法自然,造物随心

宋晓赟 《雨》

看宋晓赟画画是一种享受。

他散散地跟你谈着话,聊着天,手里的画笔好像自己在纸上游走似的,不一会儿,一棵树有了,虬枝盘曲,似有千年。不一会儿,一座山有了,重峦叠嶂,连绵起伏。笔者只觉得惊奇,他却说自己不过是一个熟练的木匠,追求的是“山水有道”的境界。“绘画其实没有那么玄,但我们所追求的应远远超过绘画本身。”

宋晓赟:师法自然,造物随心

宋晓赟《失落的文明》 400X180cm

对于自己创作的每一幅画,宋晓赟都是无比珍惜的。都说每一个创作家都是“精神病”,激情来时,宋晓赟会拿着画笔一直画,直到激情退去。找不到灵感时,他就拼命想,无数次在脑袋里勾勒他想画的东西,以至于他的好几幅画作都是梦里的场景。半夜里突然有一丝灵感出现,他也会立刻起床,拿起笔作画。“每一件好的作品,都是无数张画废了的画慢慢沉淀起来的,一个画家能画出好的画,是画家的福气!”这大概就是宋晓赟对画画最真情的告白。

宋晓赟:师法自然,造物随心

宋晓赟 《归隐》

师法自然,造物随心。宋晓赟说,艺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他之所以喜欢旅行,是因为于他而言,很多地方不仅仅是景物带来的感受,更是人文气息带来的感受。“中国画与西画的理念不同,中国画讲究的不是视觉上的冲击力,而是道家、儒家和佛学三者美学思想的体现,对于中国画而言,气韵、意境、笔墨、精神才是精髓所在。”

宋晓赟:师法自然,造物随心

宋晓赟《美好》

我们经常用相机来记录美景,然而镜头里的山水,是光影里的山水,笔墨中的山水,才是心中的山水。

宋晓赟:师法自然,造物随心

宋晓赟 《佛在路上》

宋晓赟:师法自然,造物随心

宋晓赟 《期待》

宋晓赟:师法自然,造物随心

宋晓赟 《修仙》

宋晓赟:师法自然,造物随心

宋晓赟 《雪景》

将门出虎子。宋柏松之子宋晓赟,天资聪慧,在父亲身边自幼即好涂涂抹抹。稍长,在其父引导下,握笔涉艺,孩童时画山画水已有模有样,一幅涂鸦之作在全国少儿书画展竟然喜获优秀奖。由此而一发不可收拾并认真踏上艺途而子承父业。他临遍了宋元明清大家的墨迹,相继完成了大学本科艺术专业和山水画硕士研究生课程,在理论和技法上打下了扎实的基础。在家中,其父更是对其耳提面命,再传授技法的同时,更加重视对儿子传道解惑,是宋晓赟逐渐明白了“德为艺先”、“艺贵创造”、“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文化积淀和学识修养是笔端艺术的真正养分”等等道理,并努力践行。道之正,步必顺。这些年晓赟艺事渐进,作品以其苍润古朴、深厚大气的特点,正在引起艺术界师友和书画爱好者的广泛关注。作品不时出现在各种高档艺术展示中,还时有获奖。但宋晓赟头脑十分清醒明白,他自己的笔墨语言受其父影响较多,有的作品中留有较多其父的风格痕迹。他决心从中跳出来努力探索开创完全属于自己的风格面貌来。艺术圈里子承父业不乏其例,有成功的,也有不尽人意的。区别的真正原因就在于继承者的创造精神的高下。我们从宋晓赟屡次展示的作品中,感悟到这是一位有自省精神和敏感善悟心智的年轻画家,较多的作品已有自己的面貌。相信他在勤奋探索中渐行渐进,必然会不断超越自我。诚望若干年后,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顾汉昌

宋晓赟:师法自然,造物随心

宋晓赟 《朦胧》

宋晓赟:师法自然,造物随心

宋晓赟 《窗外之景》

宋晓赟:师法自然,造物随心

宋晓赟 《儿时记忆》

宋晓赟:师法自然,造物随心

宋晓赟

浙江杭州人。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并获硕士学位;现为中国画家协会理事;中国艺术市场联盟艺术委员;中国文化部文化遗产国画院画师;浙江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江南书画院副秘书长;浙江省政协诗书画之友社理事;浙江画院研究员;钱塘书画社副秘书长;浙江省青年国画创作委员会副主任;武林书画院副秘书长,杭州市下城政协常委。

我们经常用相机来记录美景,然而镜头里的山水,是光影里的山水,笔墨中的山水,才是心中的山水。

◎关注我们

想了解更多艺术

请搜索微信公众号“艺库”

登录艺库网,邂逅艺术的美好

www.eku.com.cn

艺库APP新版上线!

IOS下载链接:https://itunes.apple.com/us/app/yi-ku/id1042565625?l=zh&ls=1&mt=8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