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子宫颈TBS报告系统》读书体会(16)——第二章 非肿瘤性所见(总结之二)

 TLPC5668 2017-03-07

         接前一篇继续总结如下:


        第2点:新版TBS书中改变较大的一个章节,我个人觉得就是在第二章“非肿瘤性所见”部分,例如:增加了正常上皮细胞形态的描述;化生与修复细胞的详细特征,萎缩改变及角化性改变的意义及判读标准,新增CMV术语,等等。大部分内容我在工作室前面的文章有叙述,这里想谈谈对于角化细胞的理解。


        宫颈口上皮从组织学上来说被覆的是非角化性鳞状上皮,指的就是最表层的鳞状上皮细胞成熟至最终脱落仍然具有细胞核(固缩核),而不是像手掌或者足底的皮肤那样,由无核的鳞状上皮形成厚厚的角质层。宫颈细胞学片子中见到胞浆红染的表层鳞状上皮细胞,只说明是鳞状上皮来源,是否有角化性改变或病变,需要评估核的形态及细胞的异型。 



        背景中几乎都是表层的鳞状上皮细胞,箭头所示的这个是最按照自然规律生长的,老了以后,核也完全固缩,胞浆内开始出现一些红染的颗粒状物质,就好比开始长“老年斑”,即使没有被刷下来,用不了多久这样的细胞也会从机体自然脱落,走完他的一生。细胞的大小,核的形态,胞浆的染色这几方面完全一致的时候,细胞肯定就是没问题的,相反,如果出现了不一致的情况,就是角化性改变,提示一些常见的病变。



        箭头所示的这个细胞,我想问问你:“为何别人老了都红了,就你黄了呢?”,这种橘黄胞浆的细胞可以称之为典型的角化不全,常见于炎性刺激及HPV病毒感染所致。在核没有异型的时候,依然属于NILM范畴。



        箭头所示为角化不全表现的细胞,核还有一定的增大,异型,在不足以明确判读为鳞状上皮内病变的时候,ASC-US是一个合适的报告术语。



       满视野的角化细胞,不同颜色代表的意义不同:红色箭头所示胞浆更加红染一些,核无异型,理解为角化的细胞改变;绿色箭头所示胞浆角化的细胞,体积小,核无异型,是细胞的凋亡现象,常见于老年人;黄色箭头所示胞浆为橘黄色,核无异型,常见于炎性刺激或HPV感染;蓝色箭头所示角化细胞核有增大,本该固缩的核与细胞大小形态不一致,核周出现小裂隙,常见于炎性反应性改变。综合以上分析,这些角化细胞都不足以直接报告上皮内病变,判读结果为NILM,随访有老年性阴道脱垂病史。


        第3点:NILM的意思并不代表着是一点问题没有。很多时候报告单描述总的分类是:正常抹片(NILM),底下的判读意见是:滴虫感染。病人拿到结果后经常产生质疑:明明报告有滴虫,怎么又说我是正常的。是不是搞错了?这时需要跟病人耐心解释:“细胞学检查主要目的是查有没有癌细胞(癌前病变或者上皮内病变估计听不懂,用癌细胞泛指即可),您的检查没有发现,所以报告内容描述叫正常。在查癌细胞的同时,我们也能顺便看看其它不是肿瘤性的病变,您这个我们发现了滴虫,所以也就报告出来了”,这样的解释会使病人有种“赚了”的感觉,怒气冲冲立马转为如沐春风。当然,还是建议有这种情况的医院可以把“正常抹片”的描述改为'非肿瘤性所见'或“未见上皮内病变及恶性病变”。


        第4点:滴虫与念珠菌是否并存的问题,我已经从以前的“不会并存”改口为“极少并存”了,文章中的经验是为了对日常工作带来些帮助,文章推送之后,有老师给我发来两者并框的图片,我在这里贴出来,以示感谢。



        红色箭头所示为念珠菌,绿色箭头为同一视野下的滴虫,下面那只有褪变,虫体显得大了些。


        (感谢迪安医学检验中心 李意 提供念珠菌与滴虫的结婚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