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汉末魏晋六朝诗的人本精神

 古典文学我最爱 2017-03-08

在长达300多年的时间里,几乎没有过多少安宁的时候,征伐和分裂成了汉末及魏晋六朝这一历史时期的主要特征。汉魏六朝的诗人认真“查问和审视他的生存状态”,并以其滚烫的躯体拥抱冰冷的现实,为寻求人生的价值和幸福而不停的拷问他们生存的时代和社会;而且还推己及人,心系天下。于是在他们的创作中充满了丰富的生命内涵,如对生命不常的痛惜、对挥霍践踏生命的谴责、对生活陷阱和生命危机的忧惧、对生命价值无法实现的愤懑、对弱小生命和民生疾苦的同情、对享受生命自由和乐趣的欣喜等,在“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这一汉魏六朝特定的时代背景上,凸显出强烈的人本精神。


  一、“遨游快心意,保己终百年”——汉末六朝诗的人本精神首先表现在对生命本身的珍惜和热爱上。

  汉末魏晋之际,“天下多故,名士少有全者”:杜预、挚虞、刘琨、卢谌等稀里糊涂地死于战乱之中,孔融、杨修、嵇康、陆机、谢灵运、王融等则莫名其妙地卷入了政治斗争而惨遭杀戮。诗人们在经受苦难和折磨、特别是面临死神的威胁时,诚如海德格尔所认为的那样,就会倍感生命的短暂与可贵,以超乎寻常的敏感和迫切去探究死与生的奥秘,去追索生命的有限与无限。正因为如此,叹惋生命的脆弱、珍惜短暂人生自然也就成了从汉末到晋宋这一历史时期诗歌创作中突出的共同主题。汉末魏晋时期的动荡和战争彻底摧毁了中国封建士人本应该具有的修齐治平的传统理想,使得几代知识分子从儒家提倡的“内圣外王”的人生价值观念的束缚下解脱了出来,开始注意个人生存的意义和价值。它与后世效颦者的醉死梦生有着质的区别:“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的无奈感喟声里,回荡的是“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老骥长嘶。这是一种怎样的生命悲歌!也就是在这样的生命悲歌中,凸露出了强烈的人本精神。


  二、“愿得展功勤,输力于明君”——汉末六朝诗的人本精神其次表现对生命永恒的探索与追求。

  汉末剧变,人命如蚁。“生命无期度,朝夕有不虞”,整个社会陷入了极度的生命忧惧之中。为了消释这浓烈的生命悲愁,以“三曹”等为代表的建安诗人,既不主张及时行乐,也不认同服药求仙,而是选择了一种独特的、积极的方式来表达他们对生命的珍爱,这种方式就是积极探寻生命的意义,希图在有限的时光里建立无限的功业,从而被后人永远歌颂、纪念,以实现对死亡的超越,获得生命的永恒。

  渴求建功立业其实是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传统理想和追求,但在建安之前,这一传统的儒家理想明显带有一种强烈的政治伦理和功利色彩,也就是说中国古代的知识分子之所以渴求建功立业,主要是缘于个体对社会的强烈责任,而不是出于其他的什么目的如个体的生命主体意识等。屈原的“岂余身之惮殃兮,恐皇舆之败绩”便是明证。而曹操、曹丕、曹植等一生念念不忘要“戮力上国,流惠下民,建永世之业,流金石之功”,则主要是缘于对短暂生命的珍惜和热爱,带有一种明显的个性特点和人本特征。


  三、“抗身青云中,纲罗孰能制”——汉末六朝诗的人本精神还表现为对生命自由的渴望与向往。

  几千年的中国封建社会一直是以儒家伦理道德为治世原则的。深受儒家人文思想熏陶的中国古代知识分子,一方面是自强不息,渴望建功立业,令人肃然起敬;但同时另一方面,他们为了实现“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理想,自觉地依附于政治,终身克己、恭、忍、敬、俭,甚至还把人身外的名节看得比生命还重要,一点也不敢放纵自己,丧失了人本应该具有的主体意识,又让人感到非常的可悲。所幸的是这种非常重视人的社会性、带有强烈政治伦理色彩的儒家学说,在牢牢禁锢人们思想多年以后,终于在魏晋之际彻底地暴露出了它的虚伪欺骗性,遭到了以阮籍和嵇康等为代表的有识之士的猛烈攻击。阮籍和嵇康继承了先秦庄子重人的自然本性、关怀个体的人的生命及精神的本体论学说,将自然之性视作人的本性,并认为正是那些所谓的圣人建立起来的社会秩序和礼法制度,破坏了人类社会那种“不虑不营”的自然和谐,扭曲了人的本性,践踏了人的尊严。为此,他们“越名教而任自然”:一方面“非汤武而薄周孔”,对束缚、削割、打压人性的社会存在和儒家学说进行批判和揭露;另一方面又自觉地拒绝外在名利和内在嗜欲的诱惑,以一种淡泊宁静、少私寡欲的心境去追求人生的真谛、生命的自由和人格的完全独立。纵观阮、嵇的诗作,我们不难发现其表达的主要内容就是追求自然、高蹈独立、厌弃功名富贵,即所谓的“任自然”。


  四、“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对百姓命运的关怀与同情,也是汉末六朝诗歌人本精神的又一重要内容。

  生活于汉末魏晋之际的不少诗人,在目睹了兵连祸结之下民不聊生、哀鸿遍野的惨痛社会现实后,“喟然伤心肝”,自觉继承了汉乐府“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现实主义传统,在其诗歌创作中真实地记录下了一幕幕令人惨不忍睹的情境:“洛阳何寂寞,宫室尽烧焚。垣墙皆顿擗,荆棘上参天。不见旧耆老,但睹新少年。侧足无行径,荒畴不复田。游子久不归,不识陌与阡。中野何萧条,千里无人烟”;“猎野围城邑,所向悉破亡。斩截无孑遗,尸骸相撑拒。马边悬男头,马后载妇女。长驱西入关,迥路险且阻。还顾邈冥冥,肝脾为烂腐”;并对老百姓遭受的灾难和痛苦表示了深切的关怀与同情。曹操的《蒿里行》被人们视为这一方面的代表作。钟惺说是“汉末实录,真史诗也”。在揭露军阀祸国殃民的同时,作者还表现出了对人民的无限同情和对国事的深切关注:“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悲怆愤懑之情,充溢于字里行间,让人怦然心动。

 ——————————————

本文转自20041230《文艺报》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