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写唐楷很死板?不妨这样试试……

 家有学子 2017-03-08

晚清民国以来,练习楷书的弊病,一是喜用羊毫生宣;二是过度讲解单个笔画的写法;三是过度强调楷书的基础作用,片面地把楷书学习当作练功,致使机械理解笔法,不讲点画之间的关系。


日常学书则以一种简单的用笔形式临写历代名作,或认为楷书笔法就是断开的,不能稍有行书笔意,以致楷书用笔与行书用笔脱节。



写楷书者一辈子只写楷书,基本不涉猎行草,而写行草者也只将楷书作为打基础的工具,练过几个月就不练了。这在书法学习中是极不正常的,或者说只有现当代才有的现象。



楷书,特别是唐楷,为书法确立了一整套规范,也可以说是游戏规则,掌握了这套规则才谈得上进入传统。



书法不是无节制的情绪宣泄,而是情绪的有节制有节律地表达,她是有边界的,没边界也就无所谓书法。



历代人的书写只有其中极少数能作为学习范本,能称其为书法或法书,而现当代书法的边界已大大拓宽了,但宽并不代表深度,有深度与广度的作品依然是经典法书,这是必须明确的。



欧阳询《九成宫碑》,为唐楷极则,是他对魏晋笔法总结整理的结果,欧楷不是石头里蹦出来的。



很多人认为唐楷过于完美难于创造,转而学魏晋碑刻,然而欧阳询此作正是他学习魏晋笔法整理的一整套易于学习的规范,今人盲目学魏晋碑刻极易流于肤浅,只会更加粗糙机械。



学习唐楷是书法学习的捷径,而不是所谓的束缚个性或成为书奴,宋四家都学颜而各具面目,你能说他们是书奴吗?



目前,楷书学习的最大误区在于只重点画而不重笔势,只重点画则形成描头画尾的恶习,而重笔势则会注意点画之间的关系、用笔的顺逆转化及以此形成的节奏。



描写点画对学书者来说有百害而无一利,其结果只能是如柴棍之相叠加,了无生气。



而重笔势,则会关注笔的弹性的有效生发以此形成节奏,而此种节奏又能合于古人的生命节律,这才是书法学习真正的意义所在。如何才能做到这一点呢?



就需要对历代毛笔的性能、用笔的特点、前后的传承都要作细致的考查,做精准的临摹,用行书笔意写楷书,用楷书笔意写行书,如此循环往复,才有效果!



不同书体间的笔法是相互支撑的,如果一个书家只会写楷书,那他的楷书就没必要看了,最多是美术字,同样一个书家只会写行草书,那也不用看了,无非是简单用笔节奏的简单重复,如此而已。



学欧的人大多不涉猎欧的行书,这也是很奇怪的!



总之,道理很简单,个人的想法很复杂,要学好书法,首先正心诚意而已!欢迎大家批评指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