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湿症解惑

 龙周伯通 2017-03-09

主题

南方夏季人们喜吃辣,因气候湿热,脾胃为湿热所困,食欲降低,辣椒辛散化湿,湿祛热自消,可增强食欲,与中药的芳香化湿治疗方法相同。北方冬季气候寒冷,天寒地冻,易患风寒湿痹症,常用五加皮、老山参等药酒,辛散疏通筋骨关节。前者是天之湿,为湿热,伤在气分,芳香化湿;后者是地之湿气,为寒湿,伤在身形,祛风寒湿通络。


一、什么是湿?

生活中,临床上,常常听到这样的提法,脾有湿浊,痰湿阻肺,湿热郁滞,风寒湿痹等中医诊断术语,治疗方面有芳香化湿,淡渗利湿,温阳祛湿,清热燥湿等不同,这些概念都牵扯到的一个症‘湿’。

湿本是自然界中的一种气候或地候现象,湿原本是地之气,正常时居地中,当热加于湿时,湿即转化为湿气,上升于天,成天之湿气;当寒加于湿中,湿即转化为水,下降于地,成地中水泉。天之湿气偏热,地下水泉偏寒。与湿相对的另一气候是燥,当热加于地之湿时,湿气升于天,则地气燥;当寒加于地之湿时,水湿渗于地下,则天气燥。地气燥偏热,天气燥偏凉。

湿的阴阳属性:湿与燥互为阴阳,湿的阴阳属性居中,阴阳相对平衡。

湿的五行属性:木之气为风,火之气为热,土之气为湿,金之气为燥,水之气为寒。湿的六气属性:湿气在天,为六气之一,即风热暑湿燥寒;在地为地之主气;在人为太阴湿土。

二、天之湿气

上节讲了,湿是中土之气,阴阳属性相对平衡,居于地中,阳热加入湿中则生天之湿气,如南方夏季,在有河流经过的地区,空气中湿气很重,是由于夏季炎热,太阳光热蒸腾地上水湿而转化为天之湿气。《内经》在讨论五运六气时,介绍了一年中的主气时间顺序安排,即1-3月应厥阴风木,3-5月应少阴君火,5-7月应少阳相火,7-9月应太阴湿土,9-11月应阳明燥金,11-1月应太阳寒水。其中湿气对应阳历的7月到9月,而燥气对应阳历的9月到11月,湿与燥相比较,湿为阳,燥为阴。这似乎与一般认识不同,是因为天之湿气因热而得,好比南方长夏季节的暑湿气候,夏季之阳热将地上水湿蒸腾为水汽,而形成天的湿热之气,直到秋季,天气凉爽时,天之湿热气候才能结束。天气因凉而燥,而在地的情况与天相反,夏季燥热,秋季河水盈满。记得有一次夏天去杭州旅游,洗好的衣服挂在窗外,一周后还是湿的,后来放在空调的房间里,两小时就干了,这是天之湿气与燥气相互转换的原因。当天气湿时,地气燥,当地气湿时,天气燥,水湿的总量不变。


三、地上的水湿

天有六淫之邪(六气太过为六淫),地也有六淫,例如冰、泽、露、泥、水、雪等,是寒湿之邪,侵袭人体下肢关节,皮毛筋骨,《阴阳应象大论》说:“地之湿气,感则害皮肉筋脉。”治疗以温阳祛湿。湿为中土之气,寒加于湿则生水湿之邪,经文说“火就燥”,是指离火近的地方为燥,即地之燥。正常的土之气,湿气不能太过,但也不能不及,太过则寒湿,不及则土燥。


四、生活中如何祛湿?

南方夏季,水多的地方,气候湿热,如四川、湖南等,人们自古养成吃辣习惯,是因为湿热郁阻中焦脾胃,湿热郁滞肺卫之气,人们为了增加食欲,解除卫表郁滞,食用具有辛温发散作用的食物,并且身处于炎热的环境中,身上冒着大汗,吃着辛辣的食物,不但开胃,而且还开散表气,人们会感觉到身体气机通畅,并且很舒适,湿去热自退。

北方冬季,在水多的地区,寒冷加入水湿,形成地的寒湿之气,侵袭人体筋骨关节,人们在长期与自然相协调的过程中,发现酒可以缓解寒湿对关节的侵袭,可以起到活血通络的作用,为了防止关节炎的发生,多用中药泡酒喝,酒能温阳散寒,多用于舒筋活络,强健筋骨,这也是为什么北方人爱喝白酒。 


五、体内湿症

临床上由于某种原因造成身体水湿代谢失调,可以形成湿症,治疗时候,要辨别湿的属性,如果是湿热,则多郁滞中上焦气机,应天之湿热,如果是寒湿,多侵袭人体筋骨,应地之寒湿。

湿热郁滞中上焦气机,表现为脾胃气机郁滞,胸闷,食欲减低,乏力,困倦,但有可能心烦,失眠等病症。治疗以芳香化湿为主要方法,如成方有藿朴夏苓汤,三仁汤,藿香正气散等,药物有砂仁,白豆蔻,草豆蔻,草果,苍术,厚朴,藿香,佩兰等。

如果是寒湿郁滞筋骨,则多用温阳散寒祛湿的方法,常用药物包括附子、干姜、乌头等,以及补肾阳之品都可用,成方常用桂枝芍药知母汤治疗风湿痹症。

临床上还有一种治疗方法是祛湿的,清热燥湿,也是主要针对脏腑湿热郁滞的,典型的药物有黄连、黄芩、黄柏等,由于脏腑多寒湿,少湿热,如脾多寒湿,少有湿热等症,因此这些药物临床不常用,可以作为芳香化湿的辅助药物,而且用量要少。  

例如湿疹病人,我在临床上常常辨证为天之湿热,以芳香化湿祛湿方法,治疗效果好。


 作者简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