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京胡大师周文贵先生的两种技法

 栏外拍曲 2017-03-09



周先生是已故京剧表演艺术家李多奎先生多年的琴师。在长期的艺术生涯合作中,周先生不断研究和设计李派唱腔,经过几十年的舞台实践,摸索和总结出李派唱腔的艺术规律及风格,并在唱腔及演奏艺术手法上,日臻完善,逐步形成了周氏独树一帜、个性鲜明的李派老旦唱腔演奏艺术。业内同仁都称他为老旦专家,他也是一位当之无愧的京胡艺术大师。

 

我即是没有拜周先生的学生,也是他家里的常客。为了缅怀周先生,继承和发扬周氏琴艺,同时,也弥补京剧有史以来老旦唱腔无伴奏曲谱的空白,我将多年所学和所理解、归纳、整理、汇编成《周文贵琴谱》(即老旦唱腔伴奏专辑),并附周先生京胡艺术演奏特点、风格赏析等文章。

 

为纪念周先生逝世周年,在此我摘取其中部分唱段,也是周先生琴艺中较有代表性的拉法。由于自己所学和掌握周先生技艺还很肤浅,难免存在不当之处,望广大京胡爱好者,在与我共同分享周先生琴艺的同时,给予不吝指正。

 

多年来,周先生给我感受最深和影响最大的是“挑式”和“激进”拉法。所谓“挑式”和“激进”拉法,是我自译在操琴运用手法上的两个“术语”,不一定能准确和形象的描绘出周先生的琴艺,只为研讨而暂用。



 一、初析“挑式”拉法:

 

腔例:《打龙袍》中李后:[西皮导板、慢板、原板及流水]唱段“龙车凤撵进皇城”。



在《打龙袍》唱腔的慢板中,充分体现了周先生的“挑式”拉法,所谓“挑式”拉法,是指所拉音名和唱腔音名有所不同,在音程中常采用跳跃,却有浮动很大的一种拉法,听起来感觉棱角突出、层次鲜明颇有一种兴奋之感。从事音乐的人士曾研究周先生“挑式”拉法,称此拉法纯属无规则,而又与唱腔自然结合所产生的一种“和声”效果,这种看法不无道理。细心查看此段的唱腔和伴奏音名,时而相同,时而不同,而且又不局限于各种调式和板式。

 

举例:

[西皮]唱腔的“I”音,周先生在伴奏时常用3、5、6、6音,按音程算1—3(大3度音),1—5(纯5度音),1—6(小3度音),1—1(8度音)。唱腔中的“3”音,常用“5、6、1、7”音,按音程算3—5(小3度音),3—6(纯4度音),3—1(小6度音),3—7(纯4度音),3—6(纯5度音),唱腔中的“5”音常用7、1、2、3音,按音程算5—7(小6度音),5—1(小5度音),5—3(小3度音)

 

根据上面的[西皮]唱腔音名跟伴奏音名的对比,以及“音程”的计算,我们从中能领略到一些周先生独具匠心的特殊拉法及演奏风格。当然不止这些,其中还包括“重叠”音。“重叠”音是指唱腔或伴奏中的音名与音名的重复,特别是遇到快节奏,如[快板]、[跺板]、[流水板]等,周先生处理的相当美妙,方法就是将第一音轻奏,而强调第二音,使两个“重叠”音在强弱中区别开来。拉法是左手按弦时,先音为虚,后音为实。相对右手也是如此,但是,后实在右手腕中加力(用右手腕的内在劲儿),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爆发”音,拉出“音头”的效果。这也是众多琴师所忌讳的一种拉法,通常是绕道而行,接音而过。


 


周先生在“挑式”拉法中,左手“挂字”儿技巧。“挂子儿”有两种解释:速度快为“单打音”,速度慢为“挂字儿”(音乐界称之为装饰音)。至于快和慢的运用,要根据唱腔节奏和情绪而定。周先生形容“单打音”如同“小铃铛”,明亮悦耳,给人一种清澈之感。“挂字儿”是增强音质的厚度,给人一种圆润之感。周先生很重视这个技巧,也是他演奏的一大特色。

 

二、初析“激进”拉法

 

“激进”拉法,是指演奏曲子和唱腔时,作为一名琴师对唱腔、谱子所理解的深浅程度,同时也体现一名琴师的感觉、情绪及临场演奏的灵活多变等“即兴”手法的综合能力。



 李多奎《遇后·龙袍》 周文贵操琴 兰文云配像


腔例(一)《打龙袍》中李后的[西皮流水]唱段:一见皇儿跪埃尘。

 

这段脍炙人口的大段[流水板],是李多奎先生最具代表的[西皮流水]唱腔之一。许多年来无论是专业老旦演员还是业余爱好者,均将此段视为衡量嘴皮子功夫和气息运用的能量,而当做评量水平高低的依据和尺码。

 

的确,在“拖腔”、“保腔”、“裹腔”的基础上,周先生的演奏手法及套路,并不是一成不变,而是千变万化、不拘一格。同一唱腔,几遍的拉法和套路都有所不同,这充分体现了周先生对唱腔的熟练,“裹腔”而心中有数的程度。同时也体现了他在唱腔中的随意性和变化性,也是现代人们常说的一种“即兴”拉法。周先生常提醒我,在“托腔”、“保腔”、“裹腔”的同时一定要突出一个伴字(即唱腔为主、伴奏为辅),不要为了表现自己而喧宾夺主。否则就失去“烘云托月”的效果和意义了。

 

腔例(二):《遇皇后》中李后[二黄原板唱段:“我离别了皇宫院”。(注:因按“挑式”和“激进”浅析便利,故将《遇皇后》和《打龙袍》剧目颠倒。)

 

这段激昂流畅的[二黄原板]唱腔,在伴奏的“套路”和拉法上,也属“激进”的拉法范畴内,也有别于其他[二黄原板]。用完整的“套子”裹成段的唱腔,这在当年的伴奏手法上可以说是独一无二的创举,也是周先生多年潜心研究、精心设计以及多年舞台实践所总结出来的精华,并树起了周先生在伴奏特点和风格上的一道靓丽标志。


周文贵88岁操琴《哭灵》 吕昕演唱

周文贵与弟子吕昕


在演奏这段唱腔时周先生常嘱咐应注意的几个方面:

 

(1)拉“字儿”要清楚,音要结实丰满,出来效果要有立体感,做到“字满音圆”。不要一味的追求节奏而不顾音质,让人听起来有“连片音”之感。

 

(2)在演奏强弱、快慢、轻重对比方面,要分出层次,根据剧情和人物情绪的变化而变化。作为一名琴师应具备临场的适应性和悟性,这和了解剧情,熟悉唱腔是密不可分的。

 

(3)用“套子裹腔”时,首先,对剧情和人物的脉络及情绪,应有较深刻的了解和明确的拉法,做到心中有数,方能得体。相反为了炫耀自己,而不顾剧情和人物,这样就改变了自己所担负的责任及位置了。

 

(4)唱腔中最不好控制的“字儿”音,就是“单字儿”,没有一定的功力就撑不住,快时如同“赶火车”,慢时如同“老牛拉破车”更谈不上把握唱腔节奏和速度了。

 

(5)在拉老旦唱腔中,常遇到5、2这两个音,恰恰这两个音是[二黄]中的特色,前辈们称之为“筒音”,也是左手不加任何技巧的基本音。逢遇到这两个音时,一定要重视和强调它,特别是右手,要保持“筒音”的原汁原味。

 

(6)拉此段时,千万别“方”和过于“机械”,在节奏和轻重起伏方面,要有灵活性及柔韧性,给人一种洒脱流畅,犹如高山流水,运用自如之感。

 

(7)就此段而言,无论在节奏上还是在轻重缓急上,都是非常鲜明的,这就要求琴师在节奏和感觉方面,应采取积极主动拉法,不要“齐着”音节走,应“拱着”音节走。在运用技巧时,更应具有“提前”意识和“超前”意识,否则就被动而让演员“牵着”走了。

 

以上所述,只是我对周先生琴艺的粗略体会,仅供广大京胡爱好者参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