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优质资产日益匮乏炒壳并不那么美好

 熊山升牛爸 2017-03-09

  这两年,随着并购重组的剧增,市场上对壳公司的炒作也乐此不疲。也有不少人通过炒壳赚了大钱,但在监管大年的当下,炒壳似乎已不像以前那么“酸爽”。大量的公司终止重组,能达到借壳标准的好资产少,壳股多但并不便宜。

  分散炒壳薄利多销

  谈到借壳、重组,大家联想的往往是多少倍的涨幅。然而,这种爆赚的现象似乎越来越少,很多并购重组要么被终止,要么方案公布后涨幅实在不尽如人意。因而对于炒壳而言,也面临越来越多的挑战,搞不好买了一堆壳没有重组成,还要亏本出局。

  炒壳,首要的逻辑是博重组。然而,分析公开信息一般是找不到重组股的,一有风吹草动,股价早涨上去了,怎么办呢?有两种方式:第一,打探内幕消息,在“严监管”的背景下,无异于“刀尖上的舞蹈”,这对于想正当投资的人来说不是正道,而且很多人也没这个能力打探到,或是打探到了也可能是假消息;第二种就是通过公开信息和市值去推测哪些股票可能重组,成批买入做一个壳股组合,期望有一两只押中。后者是很多机构和个人炒壳的方式,不违规,但因为分散买入,想赚大钱确实也没那么容易。

  这里重点分析下通过买入一揽子壳股的方式。假如为赌重组买入10只壳股,每只股票买入1/10,以一年为周期,或许会有一只能碰上重组,这就要看运气,也有可能一只都没有。若其中成功重组的一只复牌后股价翻倍,不考虑其他持股市值变动,实际上整个组合的净值也就涨了10%。

  关于炒壳的三个问题

  投资壳股,始终绕不开以下三个问题:第一,买到重组股的概率;第二,重组股的涨幅;第三,未重组壳股的涨跌,以下一一进行分析。

  首先,重组是越来越不容易。今年9月份发布了史上最严重组新规,借壳的标准等同于IPO,一时间终止重组遍地开花。据中国基金报记者不完全统计,仅10月13日一天就有5家公司密集发布终止筹划重组公告。其中既有重组新规的影响,也有很多是交易对价谈不拢,毕竟有些壳公司等到谈及重组,才发现隐藏的包袱层出不穷。

  如果按照40亿、50亿、60亿元市值标准来寻找壳股,表面上壳股数量并不少,但能赌中的概率有多高真的不好说。截至10月14日收盘,40亿元以下市值的股票有178只, 50亿元以下市值的股票492只,60亿元以下市值股票则多达823只。当然,剔除不能借壳的创业板(0.00,0.000,-100.00%),数量会有所下降。

  其次,即使重组了,能带来多大涨幅也要考量。以前未上市资产多,各种好的资产或好的概念借壳或重组注入上市公司,随着越来越多公司上市和资产注入。未上市的优质资产不断减少,而重组股的涨幅主要与注入资产及借壳前市值有关。

  如果注入的资产质地一般或者不受市场追捧,那么重组很难有大的涨幅,同时装资产的壳股市值太大,涨幅也会受限,毕竟市场一直缺乏增量资金。由于新规要求借壳标准较高,如必须保证“连续盈利”的借壳标准,导致借壳成功的往往存在于传统行业比如说地产,而一些新兴互联网或科技类公司,虽然前景较好却做不到连续盈利。但是传统行业虽然可以借壳成功,市场却给不出高估值,于是壳股复牌之后,涨幅难免不如人意,而估值较高的新兴产业资产,受限于政策,很多根本就无法成功装进上市公司。

  当然,即使是不错的行业,达到借壳标准,涨幅也可能没那么美妙。比如圆通速递借壳大杨创世(24.78,-0.390,-1.55%),在方案出来后也就拉了5个涨停,这还是属于不错的借壳案例。这当中,与大杨创世在借壳前股价已经有所体现有关,但实际上当时大杨创世的市值也就40亿元出头。而现在很多人把50亿、60亿元市值股票,都当成壳股来炒。要消化这么大市值的壳,必然需要有质地优良且被市场看好的资产,无奈的是,实体经济的低迷,符合要求的优质资产太稀缺了。

  第三,壳股的涨跌。市场多认为壳股市值低,下跌空间不大,这有一定的道理,但细究起来也不是那么有道理。因为,当壳股股价中都包含了重组预期和大家认为不会跌的预期,一旦预期改变,那可能壳股照跌不误。如去年下半年和今年年初,很多低市值壳股价格也曾出现大幅下挫。

  而由于市场的炒作,现在市场上30亿元以下市值的公司才17只,如果剔除刚上市还在一字涨停的新股以及不能被借壳的创业板股票,实际上30亿元市值可以借壳的股票不到10只,而有的股票可能还被处罚或谴责几年内没法借壳。这就意味着,炒壳者的选择空间其实并不大,并非满地黄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