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终极揭秘“一从二令三人木”

 风临酒把2 2017-03-11
         网友“一云”,最近给我发来文件,谈自己对《红楼梦》中王熙凤判词的看法和解读,对于其他几个反面,都及时给与回复,只是“一从二令三人木”问题,有必要跟更多网友交流一下。

         其实这个问题,自清朝以来,就是热门话题,通行本流行的时代,清人也看出“人木”是“休”字的暗示,批语本中,这里有的批本就直接带着批语提示,例如甲戌本、戚序本等,都有批语“拆字法”。一个“休”字的拆解,令人佩服之至,于是很多人就以此得趣,继续拆解“一从”与“二令”,千奇百怪,的说法都是自以为是,自得其乐。
     
        以前很多场合或机会,我都强调,《红楼梦》的创作手段是灵活多变的,任何一种方法都可能是正确的,但这种方法一用到底去解读文本或者整个小说,就会走上不归之路,得出荒唐的结论。“拆字法”发挥到了极致,那么也就是走火入魔到了不可救药的程度。
     
        《红楼梦》的最大创作有两个特色,一是“一喉二歌一击两鸣”,一是“以小喻大以家语国”,前者我有专门的博文介绍,对解读“一从二令三人木”亦非直接关联,这里就不多说。关于“以小喻大以家喻国”,这个比较复杂,但也可以简单初步认识,意思是《红楼梦》的故事设置,总是成对出现的,先写一个小故事,那么后文必然有一个类似的大情节,先写一个小人物,那么对应就有大人物相当的故事,这个小人物大家都比较认可了,也就是常说某为某副的说法,例如袭为钗副,晴为黛副,类似分身术,去塑造一个整个人物。
     
        比如作者想写崇祯的死丧,如果用黛玉去写,由于最终家族败落到无法收拾程度,就不能实现清人又厚葬崇祯的场面和事实,那么作者就采用分身术,在另外一个人物身上实现这样宏大场面的铺设,因此秦可卿之丧,就得以发挥到极致,折射清人重葬崇祯情境,如果用秦可卿来写崇祯之死,在小说的环境,属于贾府繁荣昌盛时期,就无法安排崇祯走投无路的情节,因此作者采用分身术,用黛玉之死暗写崇祯自挂罪槐的悲惨一幕,用秦可卿之丧体现崇祯得以清人厚葬的恢弘场面。

         再如先写袭人劝宝玉,是小人物小情节,埋伏的后文就是“薛宝钗借词含讽谏”,前面的故事,是小人物对话,后面的故事是主角薛宝钗用诗词来劝谏贾宝玉,又先写了平儿软语旧贾琏,后面埋伏的是“王熙凤知名强英雄”,前面写了小小危机,平儿为贾琏掩护,而后文,则是王熙凤以魂魄为贾府报仇,对应的也是宏达的场面,再如如前面有袭人与宝玉偷试雨云之鲜,后面其实就埋伏了贾宝玉与薛宝钗,在没有父母做主或者媒人中介的情况下,共赴阳台,这就是以小喻大的特色,不能单一理解“喻”就是比喻,而表达或者类比。
     
        在“以小喻大”的创作过程,作者往往写一些东西作为可见的文字,而一些话,并非写出,例如写送宫花一回,贾琏出差回来,王熙凤与贾琏的夫妻生活,并非直接写出,但读者一看就知其意,这些被称为“不写之写”,作者一直用“不写之写”和“以小喻大”的创作,最终是让读者明白他的终极手法:“以家喻国”,整个小说原来是“家亡血史(贾王薛史),原应叹息(元迎探惜)”悼明骂清,控诉流寇亡国的大书。
     
        说了这么多,我们再回到“一从二令三人木”上。

        理解这句判词,首先要对小说的故事情节整体上有比较熟悉的基础,尤其是王熙凤整个人物,很多人对王熙凤的故事,留意在了巧设相思局之类的故事情节上了,一些真正属于王熙凤生活细节的反而模糊起来,比如得知尤二姐之事,王熙凤大哭大闹,不仅为难贾琏,甚至借机去打击宁府的势力,对尤氏也是趁机排挤,这个情节以王熙凤大哭为背景,实写大闹宁荣两府,逼得贾琏抄剑要戳死这个女人,而王熙凤就此有说自己不如勒死算了,这就是“一哭二闹三上吊”的情节,作者小试牛刀而已,最后对应大的情节,看过《吴氏石头记增删试评本》的读者都清楚看到了,这正是王熙凤“一哭二闹三上吊”的悲催结局。
     
       值得一提的是,在《吴氏石头记增删试评本》中,关于“一从二令三人木”的判词后,有批语云“与一哭二闹三上吊是一对也,伏凤姐后文自缢”,批语一针见血,力透纸背,读此批语,所以争论与探讨就此观止。
    
        “一从二令三人木”原来就是王熙凤发结局写照,当然还有另外两层意义,随后的博文会跟大家完整交流。
     
        下面附录是“一云”网友提供的文件整理

附录:关于王熙凤身份字谜的设计以及成书时间【节选】(作者:一云)

 

吴老师,我昨天玩成语游戏,发现一个很重要的事情,是关于王熙凤的字谜设计,她有隐藏的身份。

首先随便看一个猜成语的例子:

终极揭秘“一从二令三人木”

这个谜底是一塌糊涂

 

再看王熙凤的判词:
凡鸟偏从末世来,都知爱慕此生才。一从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哀。
一从二令三人木是关键线索。这句话既有谜底也有谜面,但是背后真正隐藏的谜底要从谜面上重新发掘。

终极揭秘“一从二令三人木”

假如按照猜谜的方式设计谜面如上。一二三三组字,上面的人都是一样的,那就证明可以省略掉,就看下面,只剩下“人之木”。

终极揭秘“一从二令三人木”

命,从口从令。命、令很多时候可以互换。(朱骏声按:“在事为令,在言为命,散文则通,对文则别。令当训使也,命当训发号也。”)。用互换,便得到如下谜面:

终极揭秘“一从二令三人木”

剩下的是人叩木
人要是叩木的话,那个木头大概就是排位和墓碑之类的吧,然后如果是人之木的话,显然就是木头上面有人的名字,那不就还是排位和墓碑之类的。
先不说具体的人,联系上文凡鸟偏从末世来,至少从字面上的意思得到的就是映射一个末代王朝的守墓者,也是有资格进家庙的???由此可见,太监是不可能的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