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名品赏析】黄宾虹国画作品欣赏(六)

 宅翁老李 2017-03-12

黄宾虹国画作品欣赏(六)


白岳纪游  设色纸本 1934年作

    款识:高寻白社旧词坛,径入青冥转郁盘。广乐疑从天上度,翠屏如对镜中看。归云飞拥千崖动,阴雪晴吹万壑寒。便好乘风双翮健,不劳神鼎问还丹。白岳纪游,筱岩先生属粲,甲戌,黄宾虹画。钤印:黄宾公、虹若、黄、片石居

    此幅以真实山水为宗,虽然后期黑密厚重的风格尚不典型,但用墨、用色却能突破常规。浓、淡、破、积等墨法的运用已颇见功力,“黑宾虹”的独特风格已开始显现。是年,黄宾虹撰写《画法要旨》一文,文中提出山水画创作“五笔”之说。观此白岳山水图,平、圆、留、重、变五笔齐备,又不失古人笔墨造化之功,实为画家师古出新之作。

晴峦暖翠  设色纸本 1935年作  (874万元,2013年北京匡时秋拍)

    款识:晴峦暖翠。激真先生正,黄宾虹画,乙亥初夏。钤印:烟霞散人

    《晴峦暖翠》创作于1935年黄宾虹七十二岁之际,是一件构图谨严、内容丰富、节奏明快的山水精品,基本以三段式构图法,描绘了九龙半岛的一段游历心路。画面的纵向构图延长了审美空间:远处是云雾缭绕的山体,中景处山石、树木与亭台楼阁院落井然有序,近景处则延续了山石树木,并有湍湍水流。画面体现了章法上的虚实、敏简、疏密的统一,用笔如作篆籀,遒劲有力,墨色明暗层次变化分明,使山川层层深厚,气势磅礡。

    此幅山水主峰突出,群峰簇拥,画面饱满,予人厚实苍茫之感。山石树木运笔飞动,全以笔胜,也以墨胜,密不透风,疏可走马,骨法用笔中透出生动的气韵。流泉溪涧,留有委婉曲折的空白,其势婉转流动,显得涤荡空灵。画幅满纸云烟,但不促迫,并没有滞塞之感,“计白当黑”的艺术效果得到了生动的体现。由于层层错落,并无上重下轻之弊。构图平中出奇,实处见虚,足见黄宾虹冥心玄化之匠心。此幅笔墨精炼,意境郁勃澹宕,为黄宾虹山水佳作,亦体现了其山水风格向浑厚华滋转型之探索。

    黄宾虹一生坚守文人画特有的艺术观念和形式语言的传统,并努力去自然中求索验证古人的笔墨技法。这幅作品点、线结合,密集的点增加了画面的浑厚,又使画面呈现出的一种方向感和韵律感。黄宾虹以书法用笔表现自然之美和经营画面形式,也是其最为显著的艺术特色。

西江纪游  立轴 设色纸本 乙亥(1935年)作

    由此图的款识:“龚半千师唐郑虔法,宾虹拟古”,可知这幅作品为拟古作品。款中所说的郑虔,是唐代中期的著名山水画家,朱景玄在《唐朝名画录》中称其“画山多用墨色,树枝老硬”,点出了郑虔绘画饱墨淋漓风格。龚贤是清初山水画家,在用墨上自称认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创 “积墨”法。从此图能看出黄宾虹师古人之意,画面黑亮而厚密,只留出几块有限的空白以透气。山崖高耸,渔人泛舟,树木葱茏,苍苍莽莽,兀立如翠屏。此画充分体现了黄宾虹用墨的特点,浓、淡、泼、宿墨综合运用,而浑厚的效果则来自积墨法,正如其所说:“我用积墨,意在墨中求层次,表现山川浑然之气”。

匡庐观瀑图  卷 水墨纸本 1935年作   (920万元,2012年北京卓德春拍)

    款识:乙亥年,丹林先生四十初度,属画观瀑图即希粲正,宾虹。钤印:黄宾虹(朱)

    引首:观瀑图。恭绰为丹林题。钤印:玉父(朱)、恭绰长寿(白)

    题跋:乙亥初春,散原老人陈三立,时年八十有三。钤印:陈三立(白)、散原(朱)

    此卷黄宾虹为陆丹林四十贺寿所绘,云山清晖,笔墨精妙,为细笔宾虹之作中尤难得一见者,盖陆丹林先生与黄宾公甚友契而能得此用心之绘,展卷把玩,不觉与匡庐神会。卷有谢稚柳、叶恭绰、陈三立题跋题签,陈三立先生采以七古长诗《庐山黄家坡观瀑》,计二百三十多字,字字珠矶,尤可宝也。耆彦妙墨,得聚一卷之中,观者何其幸哉。

红叶飞雁  立轴 设色纸本 丙子(1936年)作

    黄宾虹丙子年(1936)的线绛山水《红叶飞雁》,秋山霜树,下有一行飞雁,是老人七十一岁时作品。那时他笔墨已到精练之极地步,而且正处於将变未变之时,这幅山水明净清朗,淡雅中韵味不尽,与他八十以后,笔沉墨厚的面目,截然不同。然此一时期画作,世不多见,若如此幅之神气内敛,直逼恽向、程穆倩者,更是百中难得其一。

湖舍春情  手卷 设色纸本 丙子(1936年)作

墨山秀茂  立轴 水墨纸本 1938年作

    1938年是黄宾虹艺术生命里非常重要的一年。正是这一年前后,黄宾虹开始了他从“白宾虹”到“黑宾虹”的逐步过渡。此幅画作即透露了其中消息。相对于此前此后的作品而言,此幅正介乎其间,不白不黑,亦白亦黑。构图上,秉承着宾翁一贯的风格,S形的大量运用,不仅可使景深蔚然森秀,更可使气韵畅行无碍。

策杖图  立轴 庚辰(1940年)作

水村图 1940年作

松籁阁图  1940年作   (874万元,2015年北京匡时春拍)

    款识:海山销溽暑,寒翠泼衣襟。时有清风至,泠泠太古音。纫秋先生索写松籁阁图,并系小诗博粲。庚辰之夏,黄宾虹,试罗小华。钤印:潭上质印、片石居

    此幅《松籁阁图》作于庚辰(1940)年,是年黄宾虹先生七十七岁,正值其绘画风格从清逸疏朗向浑厚华滋过渡之时。此图采用横向构图,取材于常见的自然景色,树木朦胧苍翠,山石深秀意远,屋宇相叠有致,呈现出一派生机盎然的气象。几丛小树,几重山石,几间茅舍,独木桥横卧两岸,山野逸人独行其间,江水直贯画中,将画面分割开来,一叶扁舟徐徐划过,这种以情定景、以情写景的艺术处理手法,令山水意蕴的生命散发出大自然无限的活力。同时宏观此图可见宾老对于景物的剪裁,颇见手段,能在似与不似之间,营造出幽邃的境界。

    黄宾虹一生少有图卷之作,展卷细视,满幅“参差离合,大小斜正,肥瘦短长,不齐之齐”(黄宾虹语)的点和线,山水树屋几乎全是活泼的、有生命有呼吸的书法线条,这些书法线条通过浓墨、淡墨、焦墨、宿墨、渍墨、诸法的交互,组合成一幅天趣横生的宇宙图像。宾翁自题“试罗小华墨”,可谓用墨极为考究。罗小华是明嘉靖时歙派代表人物,以桐烟制墨,墨品极佳,被时人誉为:“坚如石,纹如犀,黑如漆,一螺值万钱。”罗氏制墨传世稀少,宾翁自题必是得意之作。

秋浦江上舟行  镜心 辛巳(1941年)作

漓江纪游  立轴 设色纸本 1941年作

    自1937年赴北平而羁京不得离,一至1948年举家南下,宾翁完成了自己艺术生命中最重要的蜕变:化蝶,所谓“学画者师今人不若师古人,师古人不若师造化。师今人者,食叶之时代;师古人者,化蛹之时代;师造化者,由三眠三起,成蛾飞去之时代也”。这一时期正是宾翁著作最丰、作画最多的时期,亦是其绘画艺术走向浑厚华滋、蔚然大家的时期。此幅《漓江纪游》即写于是时,系据数年前桂林之游创作。

    此幅中,宾翁藉由山水的笔墨语言把他对现实与传统的思考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苍润而雄浑的笔墨,清和而厚拙的线条,不仅是为了表达他对当时社会现实的隐忧,更是为了建立一种美学标准和原则。笔墨语言是一种精神人格的构成形式,宾翁因此构筑自己独特的艺术家人格模式,以反动于清中叶以来的疏狂放诞、江湖市井式的画风。并由此在实践上,也在理论上为中国画笔墨确立了一种可资参证的美学标准。



(未完        待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