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道医学堂丨《周易》的思想与道家传统医学!...

 为什么73 2017-03-12


中国道医


《周易》的思想与道家传统医学
编辑/中国道医研究院



道家符咒



《周易》的基本思想是阴阳转化与天人感应。阴阳的对立统一是宁宙的一般规律,同时也是生命运动的规律,作为万物灵长的人类同样也不例外。现代科学研究表明,太阳、地球及其形成的气象变化,都能在生物体内引起反应。受自然界周期节律的影响,人类发现了生物钟、发现了药物在不同季节的药性,形成了独特的中医理论:医易同源。人体也由阴阳组成。阳为动,阴为静;阳主生,阴主死;阳为升,阴为降。扶阳抑阴是中医的基本手段。“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脏;清阳实四肢,浊阴归六腑”;“升降出入贵常守,反常则灾害至。”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已,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天人同构”是通过天人相应来体现的。


1“天人同构”理论的科学性


自然大律即是宇宙自然基本规律,符合天地人以及自然万物的生、长、壮、老,循环往复、生生不息。传统理论认为,天体是大宇宙,人体是小宇宙,大宇宙与小宇宙存在着对应关系,具有相近的构造。现代科学也承认“天人同构”的存在。美国人类学家沃森在《生命潮流》一书中指出,每个人体内的液体是古代海洋的完美再现,我们血液中的钠、钾、镁和原始海洋里的是相同的。妇女月经期大多数与月亮的节律同步,即行经期较多集中在月消期前后,排卵期较多靠近月满期。美国罗斯马瑞斯教授也提出类似理沦,指出满月的新月期间,人的血管比其他时间容易破裂,心脏病的发作频率增高,谋杀案件也较平时多,这说明天人相应的理论是有科学依据的。


2中医药的自然属性


中药取材有植物、动物、矿物三大部分,受各种不同自然环境的条件影响,药物形成四气五味。天为阳,气生于天,故亦为阳,随季节气候变化,药物有了寒热温凉之分;地为阴,味生于地,故亦为阴,随地气五行及方位所属,于是药物有了酸苦甘咸淡。五运六气有一定的周期性变化,古代医家不失时机地根据当年的司天之气储备相应的药物,这种药材得专气,效力专注。现代药理实验证明,五月开花前采摘的臭梧桐叶,降压作用强,开花后作用弱,八月左右有效成分含量最高。一日之内,中药的有效成分亦有不同。以水仙为例,有效成分最低的时间是上午十点及晚上十点,含量最高的时间是清晨六点及下午十四点。


因此医中高手按季节掐着点采药是得道医至理的,地域有东西南北中之分,由于每个地区的特定条件,五味亦随之偏属,所以古代医家讲究“道地药材”,这一点亦为当代研究所证明。如当归挥发油含量甘肃岷县出产的含0. 4%,四川汶县出产的含0. 7%。用药取象比类是医易互通的另一个要点。凡药各有形、性、气、质其入诸经有因形相类者,如连翘似心而人心,荔枝核似睾丸而入肾;有因性相从者,如润者走血分,燥者入气分,本乎天者亲上,本乎地者亲下;有因气相求者,如香气入脾,气焦入心;有因质相同者,如头入头、干入身、枝入肢,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吃哪儿补哪儿,又如红花、苏木汁似血而入血等等。


3中药性能的整体观


老子认为,下是上之基,后为前之依;认为自然而然存在的,都是合理的,关键在于我们如何应用。


宇宙遵从整体观,人也要遵从整体观,故“形神兼俱”。中医药也如此,以全息思想衡量,萃取是不可取的。每味中药,虽有特定的性能功效,即得一气之偏,但用易经理论看,它仍是一个阴阳复合体。一味中药本身,往往就是一个小复方,具有多种功能。如丹参,有扩张冠状动脉,增加血流量,减慢心率,增强收缩力,缩短心肌缺血的持续时间,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明显的镇静作用。一味中药,在用水煎煮时,一些有效和看似无用的无效成分都能溶解到汤液中,往往无效成分对有效成分的活性有重要意义。还有的药物本身同时具备有毒和解毒两种有效成分互相和解、互为利用,少了谁都不合适。这就是道医的对立统一。因此,现代很多药厂将中药材中的所谓有效成分析出,认为可浓缩加强药效,其实这种方法并不可取,是一种没有完全弄懂中医药理论的做法。


有的中药材还运用河图洛书、后天八卦之数和卦象来解释其性味功效,如人参,三五叶,阳数,离卦中之阴也,属坎水;阿胶、生地以水济火,正是以坎填离。


“生死反掌,千里毫厘”,“人命至重,贵于千金”。“察隐、回天、通变、万全”是传统医学发展的立身之本,“穷理尽性、格物致知”是传统医学所应秉持。只有“上晓天文,下知地理”,方能“中悉人事”。延年治病的目的及原则就是调和阴阳。张景岳说:“医道虽繁,一言以蔽之,曰阴阳而已”。唐代孙思邈说:“不知易,不足以言太医。”“医易相通,理无二致。”明代著名医家张介宾在他的《类经图翼·医易》中说:“医者,易也,具阴阳动静之妙;医者,意也,合阴阳消长之机。……天人一理者,一此阴阳也;医易同源者,同此变化也。”莱布尼兹说:“易是科学之祖。”易学阐述事物阴阳动静变化的道理,中医学研究、阐明人体阴阳盛衰消长的机制,两者在认识论和方法论上有共通之处,所以“易具医之理,医得易之用”,两者同源于对事物阴阳变化的认识。医易同源不仅是祖国传统医学的骄傲,更是人类医学前进的方向,光明的道路,奋斗的指针。


4《黄帝内经》的“天人合一”观


传统养生学主张“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可以长久”。这里明确把天文、地理、人事作为—个整体看待。人既是自然界的人,又是社会的人,人生活在自然界,又生存在人事社会之中,不能离开社会群体而存在。影响健康和疾病的因素,既有自然环境因素,还有社会层面以及心理方面的因素。这是自古以来人们已经感觉到了的客观事实。中医养生从“天人相”和“七情六欲”等致病因素出发,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中去理解和认识人体的健康和疾病,十分重视自然环境和心理因素的作用,并贯穿在病因考查、诊断治疗以及保健预防的的各个环节中。如强调养生要“顺四时而适寒暑”。


中医古典医著《黄帝内经》中就提出“不治已病治未病”的观点,暗示人们从生命开始就要注意养生,才能保健防衰和防病于未然:《淮南子》云:“良医者,常治无病之病,故无病;圣人者,常治无患之患,故无患也。”金元时期朱丹溪亦说:“与其治疗于有病之后,不如摄养于先病之前。”人的生命不可能永恒,但却可以通过养生达到防止未老先衰、延长生命长度、提高生命品质。这种预防为主的养牛思想告诉人们,必须自幼注意养生,将养生融人生活之中,尤其在生理年龄转折阶段尤为关键,更要高度重视。如能持之以恒,既可防衰抗老,也能有效抑制老年病、常见病、多发病的产生。


这种防病抗衰思想与中国文化中的忧患意识是一脉相承的。《周易·系辞下》中云:“安不忘危,存不忘亡。”这种注意矛盾转化、防微杜渐的辩证哲学思想是中国古哲学的精华。


同时,《黄帝内经》还从“天人一体”论、“天人合一”论出发,不仅深刻揭示了人体生理变异与自然宇宙变化的一致性、相符性、合谐性,而且提出了人为天地之所贵的命题,把人提到了一个比天地更为重要的特殊位置。《素问·宝命全形论》言:“天覆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人之所以贵,就在于人能参与天地自然的变化,成就天地自然的生生之大德。《素问·六微旨大论》言:“言天者求之本,言地者求之位,言人者求之气交。”因而,“天枢以上,天气主之;天枢之下,地气主之;气交之分,人气从之,万物由之。”(《素问·气交变大论》)正因为如此,《黄帝内经·素问·气交变大论》言:“位天者,天文也;位地者,地理也;通于人气之变化者,人事也。”从而把人从自然界中区别了出来,给人的存在赋予了一种特殊的价值使命,摆止了天与人的相互关系。


5《黄帝内经》的整体观


传统养生文化在其历史长河中,逐渐形成了一套独具特色的思想原则,这些原则充分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的背景。中国传统哲学十分强调自然界是一个普通联系着的整体,提出天人相应、天人交感等思想,认为天地万物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之问都是相互影响、相瓦作用、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着的,传统养生文化中也体现出了这个原则。


《黄帝内经》是中国古代中医学的理论宝库,其藏象、经络、病因、病机、诊断、治疗、针灸等医学理论,运用阴阳学说、通变学说、天人学说,系统论述了因时、因地、因人而宜的辨证施治原理,充分体现了人体生理病理及其变异与外部环境相统一的整体观念,对中国古代中医理论的发展及其临床施治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通过以上简要分析,不难看出,《黄帝内经》中体现着浓厚的易学思想,它以易理推论人体生理病理的变异及其施治原则,推动了易学向医学科学领域的渗透,在中国易学哲学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6医、易养生与长生不老思想


1
道医的女7、男8理论


先天卦,艮位(少男)为7;后天卦,艮位(少男)为8。在河图中显现:“天3生木、地8成之”,故有男子八岁之前地成,属为阴,待到二八一十六岁才属为阳。“地2生火、天7成之”,故有女子七岁之前天成,属为阳,待到二七一十四岁才属为阴,自此演化了中医理论中所论述的“女七、男八”理论。在生活中我们不难发现,小孩子在七八岁之前往往难以从体貌特征来判断其性别,在7岁之前,女孩子往往比男孩子长得壮并且有力气。


2
“返老还童”的长寿观


《周易参同契》号称“万古丹经王”,是东汉后期魏伯阳所著。此书是以易经卦理、黄老思想阐译道家丹学的,是道家养生理论的早期著作。《周易参同契》的实质是使得每个卦爻变成阳之爻,使人体成为全阳之体。即“乾坤对位、山泽通气、雷风相薄、水火不相射”。两两相对,都变成阳爻,使人体回到女7男8之时,故有“返老还童”一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