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伤寒论》辨“食”初探

 乐山有大佛 2017-03-14

食者,物也。食物是人体维持各项生命活动的来源,食物的正常运化有赖人体元气之充足。《素问·经脉别论篇》云:“食气入胃,散精于肝,淫气于筋。食气入胃,浊气归心,淫精于脉。脉气流经,经气归于肺,肺朝百脉,输精于皮毛。毛脉合精,行气于府。府精神明,留于四脏,气归于权衡。权衡以平,气口成寸,以决死生。”这是人体正常运化食物的生理功能,食气入胃后可以滋养五脏六腑经脉皮毛,所以辨食之入口是中医辨证之关键。《伤寒论》全书“食”字共计62处。本文通过《伤寒论》有关“食”的论述,概括出仲景对“食”的辨证论治思想,以抛砖引玉。


1.辨能食与不能食


能食与不能食是中医阴阳属性的两个方面,是中医辨证论治思想的具体体现。“食气入胃”,辨“食”就是辨胃,胃属阳明经,所以辨“食”之关键就是辨阳明经。如原文190条云:“阳明病,若能食,名中风;不能食,名中寒。”风为阳邪,寒为阴邪,阳邪侵犯人体,易入里化热,热能消谷,故能食;阴邪侵犯人体,易入里化寒,寒性凝滞,阻碍水谷之运化,故不能食。


此外“能食”的有原文198条:“阳明病,但头眩,不恶寒。故能食而咳,其人咽必痛;若不咳者,咽不痛。”“能食”名中风,风邪上扰,故头眩,风为阳邪而不恶寒,阳邪上逆则咳,咽为胃所系,而出现咽痛;原文227条:“脉浮、发热、口干、鼻燥、能食者则衄。”发热、口干鼻燥为热邪亢盛,“能食”名中风,风邪助热,迫血妄行则衄;原文270条:“伤寒三日,三阳为尽,三阴当受邪。其人反能食而不呕,此为三阴不受邪也。”能食而不呕说明里气和,邪不传阴。“不能食”的有原文191、194、226条,此三条“不能食”皆由胃中虚冷而来;


原文98、129、209三条是由于医生误用吐、下后致胃气虚,不能食;原文228、355条“饥不能食”均为病在胸中。故一般而言,“能食”属阳,为热,热能消谷;“不能食”属阴,为寒,寒不能化谷。正如122条云:“病患脉数。数为热,当消谷引食。而反吐者,此以发汗,令阳气微,膈气虚,脉乃数也。数为客热,不能消谷;以胃中虚冷,故吐也。”此条文指出:一般而言,脉数属热,热能消谷,当能食之辨,反出现呕吐,为胃中谷物不消,这是寒凉的性质,故云胃中虚冷。


能食与不能食不仅能用来辨别阴阳之不同属性,而且能用来辨别程度,如原文215条:“阳明病,谵语、有潮热、反不能食者,胃中必有燥屎五六枚也;若能食者,但硬耳。宜大承气汤下之。”谵语、潮热是阳明实热的证候,这里反不能食与后者能食相对应,如果能食,大便只是硬而已;如果不能食,说明胃肠有燥屎,而大便硬的加重,说明热的程度加重了,所以辨能食与不能食从侧面反应了大便硬结的程度,也即阳明实热的程度。


原文251条:“得病二三日,脉弱,无太阳柴胡证,烦躁、心下硬;至四五日,虽能食,以小承气汤,少少与,微和之,令小安;至六日,与承气汤一升。若不大便六七日,小便少者,虽不受食,但初头硬,后必溏,未定成硬,攻之必溏;须小便利,屎定硬,乃可攻之,宜大承气汤。”此条仲景告诉我们“不能食”虽然是“能食”热结加重的表现,但是不可一概而论,还应从整体辨证,这也是中医辨证论治的灵魂。须待小便自利,大便燥结已成,乃可攻之。“不能食”的条文还有185条太阳病不解转属阳明;266条太阳病不解转属少阳,均为疾病加重的表现。


能食与不能食之辨还可用来判断疾病的预后。如原文384条:“下利后,当便硬,硬则能食者愈。今反不能食,到后经中,颇能食,复过一经能食,过之一日当愈;不愈者,不属阳明也。”下利后,邪去正盛,大便转硬,若能食者,为胃气和,当自愈,若不能食者,当再传经中,到胃气和时,过一日当自愈。若不愈,就不是阳明胃气所主,而是暴热使之能食。又如原文175条后服法云:“初服得微汗则解;能食、汗止复烦者,将服五合;恐一升多者,宜服六七合为始。”服药以后出现“能食”之转机,药量减为原来的一半,说明疾病向愈的趋势。原文332条:“凡厥利者,当不能食;今反能食者,恐为除中。”厥冷和下利为阴寒气盛,当不能食,反能食,恐为危重病候出现的回光返照,名除中,此为疾病恶化的趋势。


2.辨欲食与不欲食


欲食与不欲食与肝的疏泄、脾的健运功能密切相关。欲食与能食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能食是食物可以正常进入胃肠道而没有阻碍,欲食是食物可以进入胃肠道并且有进食的欲望,不欲食就是食物可以进入胃肠道但没有进食的欲望。“欲食”的条文有原文120条:“三四日吐之者,不喜糜粥、欲食冷食、朝食暮吐,以医吐之所致也,此为小逆。”不喜糜粥,因误吐以后,破坏了胃喜润而恶燥的生理特点;欲食冷食,说明胃气尚在,表热乘虚入胃,胃中有邪热形成;朝食暮吐,因胃虚不能运化,至暮与邪气相争,致胃气上逆,出现呕吐。


原文192条:“阳明病,初欲食,小便反不利……濈然汗出而解者,此水不胜谷气,与汗共并,脉紧则愈。”初欲食说明胃气尚和,小便反不利说明膀胱失司,三焦水道不通说明有表邪存在,但未入里,宜汗出而解。原文339条:“伤寒热少微厥,指头寒,嘿嘿不欲食,烦躁,数日,小便利,色白者,此热除也,欲得食,其病为愈;若厥而呕,胸胁烦满者,其后必便血。”欲得食是相对前面不欲食而言的,说明肝气条达,胃气调和,疾病就自愈了。故“欲食”为胃气平和,疾病向愈的表现。


“不欲食”的条文有96、97条“默默不欲饮食”及148条“口不欲食”是均指肝郁乘脾,脾胃不和;原文326条中“饥而不欲食”指的是厥阴病邪热入里,热能消谷故善饥,厥阴本身还有寒邪,阻碍脾之运化,故不欲食;原文273条“食不下”高度概括了脾虚运化失职,故使“食不下”。故“不欲食”为肝失条达,脾失健运所致。


3.辨进食后反应


辨进食与否可以了解疾病的性质、发展和预后,而辨别疾病进食后的反应也同样非常重要。如157条:“伤寒,汗出解之后,胃中不和,心下痞硬,干噫食臭,胁下有水气,腹中雷鸣下利者,生姜泻心汤主之。”“干噫食臭”由于胃中消化不良出现打嗝、嗳气,是胃热气逆的表现。


195条“阳明病,脉迟,食难用饱。饱则微烦头眩,必小便难,此欲作谷瘅,虽下之,腹满如故。所以然者,脉迟故也。”迟为寒,寒不化谷,故食难用饱,寒湿停滞,上扰心神则心烦,上扰清阳则头眩,所以这里食后出现的饱是由于寒邪阻滞经络,上下不和所致。


原文243条:“食谷欲呕,属阳明也,吴茱萸汤主之。得汤反剧者,属上焦也。”“食谷欲呕”说明胃中虚寒,不能受纳。原文324条:“少阴病,饮食入口则吐;心中温温欲吐,复不能吐。始得之,手足寒、脉弦迟者,此胸中实,不可下也,当吐之;若膈上有寒饮,干呕者,不可吐也,当温之,宜四逆汤。”和359条:“伤寒本自寒下,医复吐下之,寒格,更逆吐下;若食入口即吐,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主之。”均为饮食入口即吐,324条为邪留胸中,食物不得入口即吐,《内经》云:“其高者,因而越之”,故吐之。359条为药物寒凉所致,以成格拒,故饮食入口即吐。原文326条“食则吐蚘”和338条“蚘闻食臭出”,均为厥阴病之蚘虫闻食臭而出。由此可见,辨别进食后的反应对审查疾病的病因、病位、寒热虚实等具有重要的意义。


4.辨食物在体内的停留


“宿食”为食物停积于胃肠。原文233、241、256、393条均提到“宿食”,仲景提倡以大承气汤下之,或内大黄下之,以导出宿食则愈。服药以后的饮食调理是必不可少的。为提高药物有效浓度,仲景在106条、386条中还提到“先食”。谓先服汤药,再进饮食,这样药物进入肠道的有效浓度升高,可提高其疗效,并且服药后再吃东西又可以起到保护胃气的作用。辨食物在体内的停留情况是胃肠疾病辨证准确而客观的指标,是中医辨证论治多样化、具体化的又一体现。


综上所述,辨“食”法体现了中医的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八纲辨证论治方法。通过观察人体对食物的反应,可以较准确的判断人体胃气的盛衰,从而指导医生用药。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逐渐改变了思想观念,已经从过去的单纯治疗疾病过渡到现在以积极预防为主,治疗为辅,食物是积极预防中很重要的一个因素,辨“食”法可以指导食物的运用,有效的预防疾病的发生发展。《伤寒论》中辨“食”法作为中医的一大特色,丰富了中医辨证论治的内容,提高了诊断疾病的准确性,促进了中医预防学和治疗学的发展。


你是不是自学中医多年,到现在还没进入中医大门?你是不是从医多年了,还是疗效平平?机会难逢,袁遇秋正在收中医经方学徒,适合想学好中医的爱好者和想提高临床疗效的医生,远程教学,学习时间自由,不耽误工作生活,一对一终身实战指导,包学会治病,名额有限,报名从速,想学习中医的请回复“收徒”。欢迎加我微信/QQ10092275进行私下交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