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育儿】小儿厌食食疗系列(三):胃肠积食

 gztxd 2017-03-14




  很多孩子有挑食的小毛病,所谓“不知饥饱”,即见到不喜欢的食物,嘴巴动都不动一下;遇到喜欢的味道,就吃个不停。如是后者,广东的老人会语重深长地说:小心食滞啊,食滞左过两餐就咩都唔吃啦~~。没错!胃肠积食就是小儿厌食常见的一个证型 ,属于实证,与前两篇文章的证型完全不一样(前两篇是虚证)。

胃肠积食证的临床症状

  病因病机:胃主受纳,为水谷之海,其气主降;脾主运化,为生化之源,其气主升。若饮食喂养不当,偏食嗜食,暴饮暴食,或过食肥甘厚味,或贪食生冷、坚硬难化之物等,则会耗伤脾胃,导致受纳运化失职,升降失调,宿食停聚,积而不化,形成积食,影响胃纳进食。


  主要表现:不思饮食,脘腹胀满,口臭口干,手足心热,腹部灼热,眠差夜啼,大便秽臭或秘结,小便黄,舌质红,苔黄腻或厚。

TIPS:“积食”是实证,也分寒热,分别为寒积和热积,前者在小儿厌食病中较为少见,后者则为常见证,所以本文指的是后者,所谓“食积日久,郁而化热”。

       

  本证与胃阴不足症状上有些类似之处,譬如:大便干,口干,手足心热等,但本证重点在于“积食”是实证,核心区分点在于本证有“脘腹胀满,腹部灼热,大便秽臭,舌苔黄腻或厚”,胃阴不足证则没有。其实脉象中两者有大不同,但基于各位粑粑麻麻不是专业人士,不会辨别,所以没有详述。


萝卜马蹄瘦肉汤

  材料:白萝卜250g,马蹄10个,瘦肉200g,鸡内金3g,蜜枣2个。


  方法:将瘦肉洗干净后焯水,白萝卜切块,马蹄去皮,然后与其他洗净的材料放入锅内,加水约1200ml,小火慢熬60-90分钟,完后加入盐少许调味即可。


  汤解:本汤具有清热开胃,消食化滞的作用。汤中君药——白萝卜和马蹄,前者味甘,性凉,入肺胃经,能清热生津,开胃健脾;后者学术名叫“荸荠”,能清热解毒,消食除胀。臣药——鸡内金,性甘,平,入脾、胃、小肠、膀胱经,其是经过炮制的鸡胃的内壁,有健胃消食的作用。佐药——瘦肉和蜜枣,这两者就不做介绍了。


山楂谷芽蜂蜜茶

  材料:山楂5克,谷芽15克,蜂蜜约20克。


  方法:将山楂和谷芽加水500ml煮水30分钟,倒出待凉后,加入蜂蜜,拌匀便可饮用。


  茶解:本汤具有开胃消食,润肠通便的作用。君药——山楂, 酸、甘,微温,归脾、胃、肝经,具有消食健胃,行气散瘀的功效,臣药——谷芽和蜂蜜,前者消食和中,健脾开胃,后者滋养脾胃,润肠通便。三药共用,适合于大便干燥的胃肠积食型小儿厌食病。

       

  山楂偏酸,对于喜欢酸食的孩子,可以加量到10克。蜂蜜不适合1岁以下的小孩食用,可改为冰糖少许。本茶还可以有很多变化,如果小儿是以奶类为主食引起的“乳积”,可以把谷芽15g换成麦芽10g,因为麦芽消“乳积”效果更好。此外还可以去除蜂蜜后,加入木瓜、番茄,瘦肉等熬汤喝。


 结   语

  有人说:中医是易学难精,有时候确实如此。易学,主要是由于中医来自于生活,积累于经验,特别是一些药食同源的药材(食材),很多师奶都略懂一些,以至于邓医生大学期间,曾经的一位有在北方执业经历的老师感慨:在岭南广州做中医真不容易,门诊来个阿婆都能和你聊上几句关于中医的知识,然后要求如何如何开药.......难精,主要是辨证和用药细节方面,如何准确辨证还真不是一般阿婆师奶能掌握的,即使是经过严格培训的中医专业大学生研究生,都需要一定时间的积累;辩证准确后,药物的选择和克数的把握,都是保证疗效的重中之重。就以本证为例,说到小儿厌食病,家中老人可能都能在中医方面说上几句:积滞呀、脾虚呀,用谷芽、麦芽、山楂等等,但能说和有疗效还是隔了几座山的。

       

  本病中的胃阴不足和胃肠积食就有点像,辨清后用药效果就不同。此外除了简单的虚证、实证分类外,虚实夹杂也是常见的,例如小儿厌食病就有脾虚夹积这一型,既有脾胃气虚,又有胃肠积食。脾胃气虚,气虚则气弱,肠道气机推动无力,运化失常,水谷之物积而不化,引起积食,继而化热。热蕴于内,循经上行,灼伤阴津,则会引起咽喉红肿,口干上火等症状,这就是为什么有些反复咽喉发炎的小孩,中医说其是脾虚引起的病机机理(这里展开还可以讲到天亮,此处省去1万字.......)。脾虚夹积的小孩食疗方面,如是脾虚症状为主的,使用本系列(一)的食疗,如果是以积食症状为主的,可以系列(一)和(三)错开吃。

      

  中医易学难精的特点,造成了低门槛进入该专业,稍微懂点中医基础知识的,都可以都敢打着中医的旗号到处开店治疗。君不见满街的保健养生馆和美容店以火罐刮痧为卖点,江湖郎中小门诊则以中药治疗疑难杂症为卖点,其都含有中医元素在内,并重点宣传。这种现象积极的一面是中医获得了更大的推广和受众更多,但消极的一面尤为明显,低门槛进入和缺少监管惩处,导致伪中医横行,给病人的医疗安全带来风险,同时,出现很多疗效低下甚至无效的案例,更有甚者是出了医疗纠纷,此时都是中医首先受到激烈的批评,猛烈的攻击,这让中医发展越发艰难。国家政策上扶持中医为广大群众服务,路漫漫其修远兮.........


专家介绍

邓健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儿童中医科副主任医师,善于运用中医经典理论阐释疾病的病因、病机;擅长使用中医四大经典里的古方治疗儿科常见病和疑难疾病。从事中医儿科门诊工作10年余,以中医为主,西医为辅,古方新用,中西医结合诊治患儿超过10万人次,疗效显著,副作用小,获得广大家长欢迎。现任中华中医药学会健康服务工作委员会委员,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儿科和治未病专业委员会委员,广州市中医药学会儿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来源:邓健医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