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感音神经性耳聋案

 老刘tdrhg 2017-03-14

感音神经性耳聋案

(2017-02-11 04:09:13)

初诊 2016年11月1日。

管某,女,60岁,家务。于一周前不明原因出现右侧耳鸣,声如蝉鸣连续不断,听力急剧下降,查双耳A型图及电测听诊断为右侧感音神经性耳聋,曾服维生素B1、复方丹参片等,疗效不明显。特来就诊。

查其面色虚浮微黄,语声略低,右侧耳鸣耳聋,夜眠差,夜晚十二时左右自觉恐惧不安,诊其脉双关浮起,苔白腻。诊断为右侧感音神经性耳聋

针灸治疗:针丘墟、神门,均取右侧。

药方:温胆汤加菖蒲,姜半夏12克,枳实10克,陈皮15克,炙甘草5克,茯苓12克,远志,菖蒲,竹茹各10克,生姜3片,大枣1枚。共针刺10次,中药6剂。听力恢复,偶有轻微鸣响。

按 胆为邪扰,则胆怯易惊、心烦不眠、夜多异梦、惊悸不安;胆胃不和、胃失和降,则上扰清空,出现耳鸣耳聋,治宜理气化痰、和胃利胆。方中半夏辛温,燥湿化痰,和胃止呕,为君药;臣以竹茹,取其甘而微寒,清热化痰、除烦止呕;半夏与竹茹相伍,一温一凉,化痰和胃、止呕除烦之功强;陈皮辛苦温,理气行滞、燥湿化痰;枳实辛苦微寒,降气导滞、消痰除痞。陈皮与枳实相合,亦为一温一凉,而理气化痰之力增。佐以茯苓,健脾渗湿,以杜生痰之源;煎加生姜、大枣,调和脾胃,且生姜降制半夏毒性;加菖蒲通窍除痰、醒神健脑、去湿开胃;以甘草为使,调和诸药。同时针取丘墟、神门,以清代李梴《医学入门》之五脏別通理论,取心于胆通之义,针药并用,共奏安神清胆之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