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国演义》中的十大地理错误之七:曹操刺杀董卓后出逃

 金色年华554 2017-03-14

摘要:《三国演义》是一部经典的名著,但罗贯中在创作时并没有详细考察地理资料,出现了一些地理硬伤,本文讲述《曹操刺杀董卓后出逃》篇。

《三国演义》中的十大地理错误之七:曹操刺杀董卓后出逃


三国演义版本

三国早期,曹操还是对朝廷充满期盼,想做忠臣,于是就有了曹操单枪匹马刺杀当时位高权重的董卓,失败后,曹操使计骗过董卓,连夜纵马赶往老家谯郡,准备假诏集诸侯,商谋讨逆董卓之计。从洛阳出来到中牟后不小心被陈宫擒住,后曹操感召陈宫,陈宫弃官与曹操一起逃跑,然后两人一起从中牟逃到成皋,在这个地方,出现了一个叫吕伯奢的人,他让曹操发出了“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永驻史册的豪言,然后陈宫因此也背叛了曹操。

《三国演义》中的十大地理错误之七:曹操刺杀董卓后出逃


与真实的矛盾

曹操从洛阳逃往谯郡,正常的线路应该是洛阳-中牟-谯郡,可实际上曹操的逃跑路线是洛阳——中牟——成皋——谯郡,但成皋与谯郡是两个相反方向,也不知道曹操和陈宫怎么糊涂了,作为三国演义中两个聪明绝顶的人,居然南辕北辙。

《三国演义》中的十大地理错误之七:曹操刺杀董卓后出逃


错误结果分析

出现这么大的纰漏,有三个原因。

1.罗贯中老先生不知道地理,犯错了。

2.曹操和陈宫两位智者当时可能真的糊涂了。

3.这段故事凸显了曹操的个性,罗公为了修饰曹操不得不让他多绕弯路。


如果你喜欢,可关注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