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探寻山东舌尖上的“非遗”,吃出文化味

 岚韵 2017-03-15

对于风靡全国的美食节目《舌尖上的中国》大家并不陌生,以往那些平平凡凡、普普通通的食品,经过导演的精心设计和拍摄,让人感觉到一种神奇的魅力,多少吃货瞬间被俘虏。但许多人还不知道,《舌尖》中出现的许多美食其实都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你知道山东有哪些“非遗”美食吗?吃货们注意了!小编今天带你吃出文化味~

济南油旋

探寻山东舌尖上的“非遗”,吃出文化味

济南最著名的地方特色小吃,外酥里嫩,葱香扑鼻,因形似螺旋,表面油润呈金黄色,故名。油旋有圆形和椭圆形两种。更有精细者,在油旋成熟后捅一空洞,磕入一个鸡蛋,再入炉烘烤一会,鸡蛋与油旋成为一体,食之更美。济南人吃油旋多是趁热吃,再配一碗“济南名饮”——甜沫,可谓物美价廉,妙不可言。2009年入选山东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德州扒鸡

探寻山东舌尖上的“非遗”,吃出文化味

德州扒鸡是一种用小火慢焖而至熟烂的禽肉制品,原产山东省德州市,又名德州五香脱骨扒鸡。其源于明代,盛于清末民初,距今已有三百余年的历史,是我国著名的风味特产之一。德州扒鸡因其独特的工艺、独到的配方、特殊的口味在德州市和山东省食品行业中占有重要地位,是中华传统美食的优秀代表之一。制作德州扒鸡的主料、配料、保鲜等均是纯天然的,无任何添加剂,用料讲究操作严谨,而这些古老的作法仍然符合现代人们对纯天然、安全、绿色放心食品的需求。因口感细腻、骨肉分离、色红味香、肉嫩可口而成为中外游客所喜爱的山东特产。2014年入选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聊城东昌府魏氏熏鸡

探寻山东舌尖上的“非遗”,吃出文化味

熏鸡是指经过气味熏陶所成的鸡。由聊城魏兆松始创于清嘉庆十五年(1810),驰名于道光二十年(1840)前后,因当年运河水陆交通便利,得以畅销省内外。据说,熏鸡曾被老舍赐名“铁公鸡”。1935年,老舍先生与肖涤非教授等人下馆子小酌,品尝到了聊城熏鸡,看着此鸡黑里泛紫,有着铁骨铮铮的气质。他想到了大明湖畔的“铁公祠”,想到了铁铉,认为熏鸡起名“铁公鸡”是再恰当不过了。经熏制的扒鸡色泽栗红,肉嫩骨酥,原汁原味,肉质梗韧,香而不腻,嚼后有余香,四季皆宜食。可保存1年不变质,堪称招待贵客、馈赠亲朋的美味佳品。现为山东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泰山驴油火烧

探寻山东舌尖上的“非遗”,吃出文化味

泰山驴油火烧的全称是泰山范镇驴油火烧。据传范镇驴油火烧源于汉武帝东封泰山时的一次庆典宴会。后来又得到唐宋帝王的青睐,不仅是庆宴的美食,还成为祭神的仙品,使其名声大振。泰山驴油火烧色香味俱佳,堪称一绝。其层次分明,外酥内软,色泽亮黄,宛如杏仁;边缘烤后酥皮尽显,入嘴既香脆可口,甚是诱人。据说正宗的驴油火烧凉后用微波炉烘烤1—2分钟即可恢复原始香味,保存5天后再加热食用仍可保持原味。2013年入选山东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菏泽单县羊肉汤

探寻山东舌尖上的“非遗”,吃出文化味

“南腿北鸭中间汤”,这“汤”指的就是菏泽单县的羊肉汤。单县羊肉汤创始于17世纪初清嘉庆年间,已有近200年的历史。单县羊肉汤独具特色,色白似奶,水脂交融,质地纯净,鲜洁爽口,开胃键力。吃在口中,鲜而不膻,烂而不糊。不仅是一道适口的美食,而且有许多药膳功能。单县羊肉汤不仅在鲁西南一带久负盛名,并被载入中华名食谱,被国人称为“中华第一汤”。羊肉汤与壮馍堪称绝配,炕得软绵绵热腾腾的充满气泡的壮馍,咬一口香喷喷,再喝一口肉汤,其美味真是难以形容。2013年单县羊肉汤入选山东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临沂糁(sá 方言)

探寻山东舌尖上的“非遗”,吃出文化味

糁,又名“肉粥”,是临沂一带的一种传统名吃。相传是古代西域回族的一种早餐食品,最初由元朝大都一对回民夫妇来临沂经营,当时叫“肉糊”,明朝时期定为“糁”。我国文献多有记载,《礼记·内则》载:“糁,取牛、羊、豕之肉,三如一,小切之,与稻米二,肉一,合一为饵,煎之”。名字看起来很复杂,用羊骨、牛骨烧制一锅羊汤、牛汤,将肉切碎备用,碗里磕一个鸡蛋打散,滚开的羊汤、牛汤往里一浇,再撒上相应的肉末,这就是“糁”。 糁汤在临沂、济宁一带十分盛行,是当地百姓的必备早餐。2013年入选山东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烟台福山大面

探寻山东舌尖上的“非遗”,吃出文化味

烟台福山拉面(又称福山大面),已有二三百年的历史,是山东传统风味名吃,与兰州拉面、北京炸酱面、山西刀削面并称为中国“四大面食”。福山大面以柔滑鲜美、品种繁多、工艺性强著称于世。它分实心面、空心面、龙须面三种,实心面又分圆形、扁形、三棱形三种20多个规格,面卤又分大卤、温卤、炸酱、三鲜、清汤、烩勺等十几个品种,条形与面卤的配制有一定的讲究,一般浓汁配粗条、清汁配细条、炸酱配扁条;空心面是将面条运用特殊工艺手法,拉出中间空心,两头透气的灯草式的面条;龙须面则是将一根面条用高超的拉面技术,拉成2048根细如发丝的面条,真可谓技艺精湛、巧夺天工。福山大面不仅在国内负有盛名,在海外也享有盛誉,至今韩国、日本、美国等中餐馆仍挂着福山大面的招牌。2013年入选山东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胶东花饽饽

探寻山东舌尖上的“非遗”,吃出文化味

胶东花饽饽,也叫面塑或者捏面花,它是胶东地区特有的一种民间传统美食。胶东花饽饽距今有三百多年历史,不仅外观好看,而且是纯天然手工制作,营养美味,健康环保,是山东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以面粉为原料,在胶东巧媳妇的手中,被捏塑成千姿百态的人物形象和活灵活现的各种动物、鲜艳美丽的花草树木。如今的胶东花饽饽不仅以食用为目的,逢年过节、婚丧嫁娶等时候,人们都要蒸制花饽饽进行祈福和纪念,成为胶东民间老百姓绚烂质朴的乡土文化。2009年,这一习俗被列入山东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淄博周村烧饼

探寻山东舌尖上的“非遗”,吃出文化味

山东省中部,素有“天下第一村”之称的淄博周村盛产一种烧饼,距今已有1800余年的历史。据《资治通鉴》记载,汉恒帝延熹三年,就有贩胡饼者流落山东境内,世代相传,风靡各郡县。“胡饼”就是芝麻烧饼,在口手相传的过程中,品种逐渐多起来。清朝末期,周村出现烧饼作坊,几经改进,才使真正意义的周村烧饼脱颖而出。周村烧饼有着“薄、香、酥、脆”的特色,堪称“饼中一绝”。有人形容到:“形似满月,薄如秋叶;落地洙散玉碎,入口回味无穷”。2008年周村烧饼制作技艺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潍坊朝天锅

探寻山东舌尖上的“非遗”,吃出文化味

相传,朝天锅据说是郑板桥所创。清朝乾隆年间,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担任潍县(今山东省潍坊市)县令时,某年腊月,他微服赶集以了解民情,见当时潍县赶集的农民吃不上热饭,便命人在集市上架起大铁锅,为路人煮菜热饭,锅内煮着鸡肉、猪的肚与肠、肉丸子等各色肉品和豆腐干等。汤沸肉烂,顾客围锅而坐,由掌锅师傅舀上热汤,加点香菜和酱油,就着薄面饼,吃的不亦乐乎。因锅无盖,人们便称之为“朝天锅”。朝天锅以“逢二排七大集间,白浪河畔人如山。寒流雪翻火正红,下水香锅面朝天”闻名,肉肥而不腻,汤清淡而不浑浊,加以薄饼卷食,其味无穷。经过不断改进,于2013年入选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