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 “ 中风 ” 保健歌解析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康复医学科主任医师 张宏 (流行版是这样的) 中风老年易发病,时时防护保健康; 莫生气来莫着急,口眼歪斜兔子洗。 手臂不举敲大肠,一二三四合谷穴; 二二三四手三里,三二三四曲池穴。 四二三四敲肩髃,腿脚不灵敲胃经, 一二三四往下敲,二二三四足三里。 三二三四丰隆穴,肝经胆经敲一敲; 手臂下垂敲风市,顺经直下取阳陵。 这首歌诀行文流畅,读来琅琅上口,便于记忆,也具有一定的科学道理,所以在群众中广为流传。但仔细分析,个别地方也有不妥之处。 “中风老年易发病,时时防护保健康”---切牢记 中医学理论认为,中风(卒中)是由于阴阳失调,气血逆乱,使风火痰瘀痹阻脑脉或血溢脑脉之外。发病后常突然昏倒、口眼歪斜、言语不利、肢体抽搐或软瘫,当日或数日后出现一侧或双侧肢体瘫痪等。 老年人身体各方面的功能下降,血管萎缩、血黏度增高,在寒冷、干燥或者是气温变化大的时节,尤其容易在某种诱因下发生脑中风。特别是已经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动脉硬化的老人,更容易突发脑中风。 正如歌诀中所讲,老年人要时刻做脑中风的预防,保持乐观情绪避免激动。除此之外,老年人还需定期检测血压、注意饮食、避免劳累、防止便秘、维持体内充足的水分、注意保暖、适量运动等,如果无诱因的剧烈头痛、头晕,突感肢体麻木、乏力或一时性失语、语言交流困难等,应及时就医、检查治疗。 “莫生气来莫着急,口眼歪斜兔子洗。”---要注意 一旦发生中风,可以借助按摩辅助治疗和促进康复。按摩具有疏通经络、调和气血、提高机体免疫力的作用。现代研究证明,按摩能使局部毛细血管扩张,血流丰富,皮肤温度升高,促进汗腺分泌,增加皮肤弹性,还具有调节神经功能的作用。 中风后偏瘫患者口眼歪斜、偏身瘫软或关节僵硬、行动迟钝等常见体征,在偏瘫侧实施按摩,疏通经络,促进局部血流,防止肌肉萎缩,也可松解粘连,滑利关节,增加关节活动度,预防关节挛缩。在中风瘫痪的肢体上按摩,还可以使神经系统的兴奋与抑制处于相对平衡的状态,对于肌张力高的患者,按摩可放松肌肉,长期坚持,有助于缓解痉挛。 歌诀中“口眼歪斜兔子洗”由于无法查询到原始出处,只能推测其中的含义,“兔子洗”可能是作兔子洗脸的动作,类似于按摩治疗口眼歪斜的干洗脸动作,但兔子洗脸是从脸颊推向口角,而干洗脸动作要从口角推向脸颊,所以要注意操作的方向。
“手臂不举敲大肠,腿脚不灵敲胃经”---有道理 这两句话非常符合中医基础理论。《黄帝内经》就提出“治痿独取阳明”理论。痿症多由阳明气血亏虚,筋脉失养所致,而阳明经为多气多血之经,治疗时选用阳明经上的穴位,可以补益气血,使气血充足、筋脉得养,痿证则缓。大肠经和胃经均是阳明经。 歌诀里提到的合谷、手三里、曲池和肩髃穴,均是手阳明大肠经的穴位;足三里、丰隆是足阳明胃经的穴位。两条经脉的穴位配合起来按摩,可以改善中风后偏瘫肢体的功能恢复。
按摩足少阳胆经、足厥阴肝经,可以促进肝胆生理功能的正常发挥,起到疏肝利胆、通调气机的作用,减少各种情志病证(如胁肋胀痛、胸闷不适等)的发生。歌诀中选穴是对的,但要针对中风患者的不同病情,及同一患者的不同病证时期,选穴不能一概而论。如对于足下垂内翻的患者,应该避免刺激肝经上的穴位,否则会加重足内翻畸形。 关于手法 歌诀中“敲”的手法是指用手握空拳叩击穴位,穴位按摩还可以使用点、按、揉法等,激发人的经络之气,以达到通经活络、调整人的机能、祛邪扶正的目的。 关于时机 歌诀中没有对按摩的时机、疗程进行解释。实际上,中风患者一般病情稳定后就可以进行按摩,效果因人而异。根据患者的不同病症,给予按摩的穴位和刺激强度也不同。一般每次20分钟,一天两次,10天为一疗程。一疗程结束后,休息3~5天,然后进入下一疗程,如此重复2~3个疗程。 中风的早期是软瘫期,根据歌诀讲的方法进行治疗应该是非常有效的,一般2~4周会有较好的效果。但是,如果病程时间较长,患者出现了各种常见的功能障碍和畸形时,歌诀的方法就不一定适合了,要针对患者的功能评估,再选取相应的治疗方法。 中风保健康复歌 (靠谱改编版) 中风老年易发病,早期按摩效果灵; 口眼歪斜干洗脸,由口至颊方向清。 手臂不举敲大肠,一二三四按合谷; 二二三四手三里,三二三四揉曲池。 四二三四点肩髃,腿脚不灵敲胃经, 一二三四往下敲,二二三四足三里。 三二三四压丰隆,肝经胆经通气机; 手臂下垂敲风市,足下垂者免肝经。 发病日久有畸形,此法效微需他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