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重磅干货-掌握了它,学习任何东西不再是问题

 笑迎寒风 2017-03-15

一直挺喜欢学习的。


不是装B。


的确从学习里面尝到甜头了,顺便赚点钱,一举多得。


我一直有个观点:


人真正到什么时候才会自动学下去?赚到钱的时候。


的确是有点俗。


但是,从身边人的观察来看,就是这么回事。


废话不多说了,直接上干货。


什么时候领悟学习的精髓的?  从学了300遍孔子学琴以后。


孔子史称孔圣人,肯定有他的过人之处,从习惯到做事风格,都是值得学习的。



孔子学琴全过程翻译成白话是这样的:



孔子学琴


孔子向师襄子学琴,学十天仍没有学新曲子。


这师襄子就说了:“行了,可以增加学习内容啦。”


孔子就回答:“我熟悉了乐曲的形式,但还没有掌握方法。”


过了几天,师襄子又说:“行了,你学会弹奏技巧了,可以增加学习内容啦。”


孔子又说:“我还没领会曲子的意境。”


又过了几天,师襄子又说“行了,你已经领会曲子意境了,可以增加曲子内容喽


。”


孔子又回答:“我还不了解作者。”


又过了一段时间,孔子神情俨然,仿佛进入新的境界,时而庄重穆然,若有所思,时而怡然高望,意志深远。


最后孔子说:“我知道他是谁了!那人体形硕长,眼光明亮远大,像个统治四方诸侯的王者。若不是周文王,还有谁能撰作这首乐曲呢?”


师襄子听到后,赶紧起身拜服,“我的老师也认为这的确是文王操。”




孔子学琴这个故事,全文只有316个字。


但是里面的精髓,确实是学习任何知识的方法,或者叫套路。


掌握了以后,学习就是那么回事。


我们逐一分析。


全文分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初次接触,十天熟悉过程。仅仅只是熟悉了乐曲的形式。


第二部分:再学几天,掌握了弹奏技巧。


第三部分:在学几天,掌握了曲子的艺境。


第四部分:在学几天,进入新的境界,领悟了曲子的精髓,听出了背后的作者。


这是表面的。


从开始到悟透,一直是在弹奏这一首曲子。


初略估算一下,如果把第二,三,四部分的几天加上一个具体的时间。


几天的含义有点大概,超过 3个或者3个意思按几来说,超过10个就是十几了。


平均一下,后面三个部分就按 5天来算,一共练了 15天。 加上熟悉的10天一共练习了25天。


每天八个小时弹奏,一共弹奏了 200个小时。




根据网上的音乐查找来看,一遍是8分多钟,我们按10分钟来算。


那么,理论上是一个小时6遍,200个小时弹了200*6=1200遍。


取个整,就算1000遍。


从匡算结果来看,孔子把这首曲子弹了1000遍,最终悟透了。


我想,再让孔子学其他曲子,那就是很容易的事情了。


孔子啊孔子,大圣人啊大圣人。


他都要学1000遍,何况我们凡人呢。


我记得当时学这个案例的时候,自己录的音频,大概平稳的念完也就是三分钟。


是听了300遍的时候,我悟出了学习所有知识的方法。


一共是900分钟,合计 15个小时,卧槽,还算比较快。


每天听完10遍以后,顺便写个总结。


自从悟透这个以后,不管学什么东西,都是一样的套路,没有巧,就是周而复始的学,上百遍的学,学没学透,凭感觉就知道了。


这个感觉还无法用语言来描述。


如果用一个形象化的比喻的话,就类似于吹气球吧。


每一次的重复,就是一次吹气的过程,直到气球再也撑不住的时候,      


砰~                    爆了。



爆了的那个瞬间,就是学透了的感觉。


在孔子无数次的模拟文王操的过程中,他的思想,他的行为 都和周文王高度统一。


在气球爆了的那一瞬间,他明白了,他在扮演周文王。


这就是曲子的灵魂,是周文王在谱曲的那一刻赋予给它的灵魂。


那么,我们给整个过程升华一下。


如果要运用到所有的领域的话,分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别人教你,说给你听,或者你看到,这个是 知道。


第二阶段:熟练运用,还能耍个巧。  这个是做到。


第三阶段:随着次数的增加,能够领悟到。这是悟到。


第四阶段:继续精进,能够达到传授者的水平,这是灵到。


第五阶段:给别人去分享,把一些不太好说的东西想办法描述出来,这是得道


这几个阶段都是实战中慢慢得来的,如果只是去想,天天去想,仅仅

能够知道。


那么,我们如何去训练这个能力呢?


从一个小的容易做的案例做起。


比如:学这个316字的案例,可能有的人快一些,有的人慢一些,这些

次数的积累,就是量变。


由量变引发质变,就是吹气球吹爆了。


看完这些,你懂了吗?


不过,别看短短几分钟,在重复的过程中,会遗失掉一大批人,真正坚持到最后的就寥寥无几了。


只要你找到这个感觉,学习一个东西,透没透能觉察得出来吗?


我们拿这个去分析一万小时天才定律,是不是就是这么回事。


当然,遗失掉的那部分人不是没有机会。


可以把时间拉长啊,别人学一个月,你学一年,不是一样能学透么。


还是用一个比喻结束今天的话题。


二斤牛肉怎么吃?


一口吃下去,会被撑死。


我们需要一把刀,切成很多很多小块。


然后一次吃一小块,每块肉咀嚼20下,慢慢享受这个过程吧。


当你咀嚼几百次的时候,发现盘子里没肉了。



PS:欢迎加我微信交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