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数字化环境下的读者研究

 快速发表网 2017-03-17
1 数字化同传统阅读的和与争
数字化的阅读就在我们身边 ,简单的短信、微信还有我们
平时使用的微博、博客、都是新型的数字出版物 ,而近几年推
出的电子书阅读器也越来越便宜。相比传统的印刷出版物 ,数
字出版物具有体积小、容量大、传播迅速、搜索便捷、多媒体
兼容、实时互动、自主定制等巨大优势
现代人越来越忙于应对社会的竞争 ,人们对信息的需求量
不断增大而可供阅读的时间越来越少 ,人们很少能够随身携带
书籍报刊。在对 110 人所做的调查中 ,80% 的读者阅读新闻是
选择了互联网出版物 ,其中 30 岁以下选择互联网出版物的接
近 100%,而在阅读普通休闲娱乐内容时更是有 90% 以上的人选
择互联网出版物。
另一组研究数据 ,也许会有不一样结果。据调查 ,74% 的
读者倾向于选择传统的纸质媒体阅读长篇文学作品 ,而更有
92% 的读者倾向于使用纸质出版物阅读科研学习资料 ,有 97%
的受访者认为数字出版物无法取代纸质印刷读物。就市场反应
上 ,我们看到其实传统纸质读物仍有其市场价值。而且 ,由于
市场上针对数字阅读终端所推出的阅读内容非常少 ,大部分是
移植原有印刷出版物。内容乃根本 ,数字出版物对传统出版内
容的依赖也成为其一大劣势。
2 数字化阅读的内容分析
阅读器的未来将向着便携化、集成化、廉价化发展。调
查显示 ,手机已成为受众了解新闻时事的重要的手段 ,年龄在
20-30 岁之间的受众 90% 选择手机作为其主要的新闻来源 ,手
机的便携性使得我们可以在任何时候了解来自世界各地的最新
信息 ,这一点也与新闻简练短小、时效性强的特点相吻合。
而个人电脑则更趋向于大文本阅读或混合的多媒体阅读 ,
内容多为休闲娱乐的网络期刊和报纸 ,当然浏览新闻也是重要
的阅读内容之一。同时由于强大的文本编辑功能和便捷的互联
网搜索应用 ,个人电脑成为查阅专业信息的最好工具。
自媒体时代的来临 ,意味着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有权利和
渠道发布信息并与他人分享。调查中一项“你平时最关注的数
字出版物”的单项选择题 ,有 98% 的受众选择了论坛贴吧或博
客微博、微信。在这样的虚拟社交圈内 ,人们关注感兴趣的人 ,
转发、分享、收藏他人发布的信息 ,并发布自己的见解感受。
实时互动性使其超越了简单的阅读本身 ,再加之博客、微信对
内容的限制较少 ,可长可短 ,还可以添加音频、视频、图片 ,
给人以全面的交流空间。可以说这类的新型阅读将会成为未来
人们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3 传统阅读的出路
如同文章开头所阐释的 ,传统阅读仍然有其生存空间。调
查中年龄在 40 岁以上 90% 以上受众选择固守传统的纸质媒体
阅读。阅读习惯的根深蒂固使其很难改变阅读方式。这部分的
受众是经济最为独立的阶层 ,且对较为高端的精装书籍需求量
最大 ,虽然固守的一代不会拉动长久的需求 ,但现在仍然是纸
质书籍销售的增长点之一。
当然纸质读物的生产会消耗大量的纸张 ,而纸张的生产过
程会增加环境的污染同时破坏生态环境。而较为环保的电子阅
读方式 ,必定会减少纸质版的收益。所以拼技术、拼受众、拼
销量 ,纸质读物是无法在同数字读物的竞争中取胜的。
寻求长远的发展 ,纸质媒体还需要独辟蹊径。内容的优势
将是纸质媒体的最好砝码 ,传统书籍较长的写作出版时间可以
使作品更加完善 ,所谓慢工出细活 ,适应了这种制作步伐的创
作群体在网络时代更多的仍旧活跃在传统的出版领域 ,而不会
退变为求速不求精的网络写手。所以精品图书未来仍旧是纸质
媒介的天下 ,前提是保证纸质读物内容的质量。传统的图书传
承了人类的历史和文化,其承载的价值是数字读物无法企及的。
就如同中国的毛笔 ,虽然我们已经很久不将其作为日常书写工
具来使用了 ,但却渐渐转化为一种文化的符号 ,制作精美出自
名家之手的毛笔并不比顶级的现代工具价值低。而传统书籍也
会像毛笔一样渐渐从日常生活中隐退升华为一种符号。而购买
纸质图书则更多的是一种怀旧的需要、是文化收藏的爱好、是
对历史的一种敬畏。
4 读者时代出版业的抉择
在写作论文时我感到自己所做的调查还很幼稚 ,许多方面
还不够缜密 ,也许我的一些论述的个人意志体现过分 ,但数字
阅读时代的浪潮却是每个人都能体会到的。通过和周围人的交
流我发现几乎所有的人都对数字化阅读的趋势相当看好。相对
于原来的作家时代 ,许多先进的思想都有这些群体领导 ,读者
只能作为追随者的时代,数字阅读时代可谓是进入了读者时代,
我们有权选择自己喜爱的内容、并且我们有权利在这样一个自
媒体时代独立发布信息 ,并与大家交流。出版业由思想先锋产
业转变为了文化食品制造业 ,我们不能说这是一种大规模高技
术生产化的进步 ,还是文化传承的退变。传播媒介变了 ,阅读
习惯也随之改变 ,这无可厚非。
对于不以读书、研究为业的人来说 ,“浅阅读”未尝不可 ,但对于整个社会 ,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民族素质的提升 ,深
阅读万不可废。现在的出版业不仅要维持自身的发展更要肩负
一份社会的责任 ,一份传承文化的责任。在网络写手拼命敲击
键盘制造文化快餐的同时 ,读者已经长期营养不良了 ,数字出
版更应凭借其广泛的传播力去推广文化的精髓和普世的价值
观 ,并追求百家争鸣中形成读者的独立思维 ,完成产业最为神
圣的任务。
参考文献
[1]刘津.博客传播[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172-173.
[2]郭玉锦,王欢.网络社会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
版社,2007:176.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