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土默热红学十论百题

 风临酒把2 2017-03-17

——秦轩  逄冠卿

土默热红学是一个由十论构成的庞大学术体系,其十五部学术专著卷帙浩繁,很难为普通读者所通读。受土默热教授委托,我们将土默热红学的基本观点加以系统梳理,综合为一百个题目作以全面简介,分《创作真相》和《作品真谛》上下两大部分,供广大红学爱好者全景式阅读参考:

 

                上部  创作真相

1.《红楼梦》晚明文化气脉的产物,是明末清初言情文学大潮中的一朵璀璨浪花,是六朝金粉、南宋歌舞、晚明香艳文学的一脉相承,是小说化的水磨腔和故事化的梅村体。

2.《红楼梦》是锦绣江南千年“昌明隆盛”、“花柳繁华”文化的反映,是“温柔富贵”、“诗礼簪缨”江南世族文化的产物,是明清改朝换代后遗民思想与情教文化交织混合的作品。

3.《红楼梦》是古都杭州三生石畔、赤霞宫下西湖文化与西溪文化交融的产物,这里是书中那些才子才女的故园。作品中虽然有对北京某些景物的借用,但基本以杭州为背景。

4.《红楼梦》前八十回即脂本《石头记》的原作者,是清初顺康年间的大剧作家、诗人洪昇,作品中的男主人公贾宝玉以及作者托名的“无材补天”石头,都是洪昇自况。

5.钱塘洪氏家族“宋代父子公侯三宰相,明季祖孙太保五尚书”,是个不折不扣的国公府和百年望族,但在明末清初已处于“末世”境况,后落得一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6.书中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生活原型,是明末清初杭州洪顾钱黄四大家族。四大家族均为历史悠久的江南世族,互相之间“连络有亲”,确实是“一损俱损、一荣俱荣”之关系。

7.书中王夫人和凤姐的生活原型是洪昇的母亲和妻子,出身黄氏家族,确为“姑做婆”的两世姻亲。洪昇的外祖父兼妻祖父黄机,是清初文华殿大学士兼吏部尚书,号称“太平良相”。

8.书中薛家寡母和子女的生活原型是古荡钱家。钱开宗因江南科场舞弊案被朝廷杀头,全家老少被发配关外,后释放回原籍。所谓“皇商”是顺治帝斥钱开宗“货殖家风”的隐写。

9.书中史家的生活原型是顾家,顾家是越王勾践七世孙摇之子顾余侯的后代,故称“小史侯”。书中贾母的生活原型,就是明末清初著名女才子“黄佛儿”顾若璞。

10.钱家寡母和子女从流放地放归后无巢可栖,依附在亲属洪家居住。洪昇母亲去世后,父亲续娶钱氏为正室。在继母和父妾的联手挑拨下,洪家发生了导致“子孙流散”的“天伦之变”。

11.洪昇与二弟洪昌因“天伦之变”逃离了富裕高贵的家庭,洪昇在北京度过二十六年国子监生生涯,夫妻二人历经艰苦磨难,前后半生生活反差巨大。二弟洪昌在漂泊中青年早亡。

12.洪昇有两个聪明美丽的庶出妹妹,在天伦之变后陆续出嫁。由于所托非偶,均年轻轻被折磨而死。妹妹叹命薄“吟柳絮”之诗作,令洪昇终生不敢作“大雷书”,并为弟妹之死终生痛苦不堪。

13.洪顾钱黄四大家族世代诗礼簪缨,家族中产生了十二个年轻女诗人,在顾若璞的引领下结成前后两期蕉园诗社。女诗人们踏青踏雪、吟诗作画,与《红楼梦》中风雅生活的描写基本相同。

14.林妹妹的生活原型是蕉园诗社中多愁善病的林以宁,其父亲林纶确实是巡盐御史。她一生多愁善感,爱竹爱陶诗,“诗怀偏与药囊亲”,曾有葬花之举,是“重建”蕉园七子社的发起人。

15.宝姐姐的生活原型是蕉园诗社中温柔敦厚的钱凤纶。书中对宝钗患“热毒症”吃“冷香丸”,不事修饰打扮经常素面朝天的描写,乃是对她因父亲惨死而产生哀怨心情的暗写。

16.史湘云的生活原型是蕉园诗社中诗才敏捷的顾启姬,她丈夫名鄂幼舆,故书中黛玉戏称其说话“爱呀厄的去”。她是顾若璞的娘家孙女,与书中湘云与贾母关系的描写完全相同。

17.书中大嫂子李纨的生活原型是蕉园诗社“祭酒”柴静仪。柴静仪丈夫沈铿青年早丧,守着独子沈用济孤苦度日,与《红楼梦》书中李纨母子孤儿寡母生活的描写一丝不差。

18.先后参加前后两期蕉园诗社活动的还有顾玉蕊、徐灿、冯又令、毛安芳、张槎云、钱静婉、朱柔则,以及洪氏姐妹、洪昇之女洪之则等,也被作者洪昇不同程度写入书中。

19.书中大观园的创作原型是明末清初西溪的一组贵族园林建筑,这里位于古都杭州的西部,总的形势是“衔山抱水”,“山水横拖”。这里是洪昇和蕉园姐妹共同的故园。

20.书中潇湘馆的原型乃是姐妹结社的蕉园,后卖给高士奇改建为“西溪山庄”接驾,康熙皇帝为这里题名“竹窗”,其突出景色为龙吟细细、凤尾森森,也正是书中所说的元妃“第一巡幸之处”。

21.书中怡红院的原型乃是洪园,就是洪氏家族建于明代的前府后园。这里在当时是西溪最豪华、最令人艳慕的贵族园林建筑,故成为书中主人公贾宝玉的居所。

22.书中蘅芜苑的原型乃是古荡钱家在西溪花坞的花木产业花圃,晚明冯梦祯日记中对此有记载,钱凤纶亦曾有诗说“万花深处是侬家”,故名蘅芜苑,并作为书中薛宝钗的居所。

23.书中稻香村的原型是柴静仪夫家沈氏的九间楼酒家,时人雅称为“杏花村”,故书中说题名杏花村“犯了正名”,改题为稻香村却仍然挂着“杏帘在望”的酒幌子。

24.书中流经大观园的沁芳溪,原型就是西溪支流流香溪,“沁芳”与“流香”同义;书中的沁芳桥、沁芳池、沁芳闸,就是流香溪上当年的御临桥、御临池、御临闸,地点在“竹窗”门前。

25.蕉园诗社结社地点沈家的蕉园,与洪氏家族洪园的一部分,后被大官僚高士奇买去建“西溪山庄”,用于接待康熙南巡。《红楼梦》“借省亲写南巡”,元妃省亲的故事素材就发生在这里。

26.书中园内往来必经的藕香桥,乃是流香溪上藕香桥,位于花坞口,至今桥名依旧。姐妹们烤鹿肉赛诗之地芦雪庵,原型乃蒹葭深处之秋雪庵,这里秋季芦花如雪,建有两浙词人祠。

27.宝玉讨“疗妒羹”的天齐庙,原型是西溪的“老东岳”,天齐庙就是东岳庙的俗称;宝玉祭金钏的水仙祠、凤姐弄权的水月庵,原型都在西溪及西湖周边。

28.贾母打醮的清虚观,原型是葛岭的抱朴道院,为晋葛洪炼丹处,宋代名冲虚观。这里就在洪昇祖居地南宋魏国公府的附近,故书中写贾府打醮的女眷队伍能排满两个大门之间。

29.南宋初期在葛岭敕建的洪皓魏国公忠宣公府,南宋晚期被皇帝赐给了另一个魏国公贾似道。书中荣宁二公及贾府之取名、贾贵妃之出处,均与宋代帝统及贾似道有文化关联。

30.三生石就在杭州灵鹫峰下天竺寺内,灵鹫峰传说是从古印度灵河岸边飞来的,这正是“西方灵河岸上三生石畔”一语的出处。黄机墓就在灵鹫峰下,故书中“绛珠草”源出这里。

31.洪昇本人取名取字号均与祖居地宝石山和孤山玛瑙坡有关,这里也正是书中贾宝玉及“通灵玉”名字的出处。宝石山上有“赤霞”刻石,玛瑙坡前石传说为女娲补天所遗弃。

32.天香楼一名来自天香书屋,当时在葛岭。这里原是洪昇姑丈翁世庸的故居,后卖给致仕后的黄机为养静之所。翁世庸是洪昇的姑丈,也是国丧聚演《长生殿》案件的参与者和受害者。

33.大观园、大观楼和太虚幻境取名均与杭州“吴山大观”及大观楼、太虚楼有关,这里是康熙南巡杭州的“内行宫”所在地,也是洪昇兄弟的少年读书处,洪昇好友吴仪一晚年也居住这里。

34.书中宝玉和姐妹们踏雪寻梅的“蓬莱仙境”指西湖孤山,是历史悠久的“孤山探梅”胜景地。这里有康熙南巡“外行宫”和玉石牌坊,也是洪昇晚年结稗畦草堂创作《红楼梦》的地方。

35.姐妹们诗中说的“双悬日月照乾坤”,其寓意出自宝石山初阳台观赏日月同升之景;贾母在酒令中说的“六桥梅花香彻骨”,其寓意出自孤山探梅必经之地苏堤上所闻西湖六桥上的梅花香风。

36.红楼东府影射清廷。贾珍穿“猞猁狲”大衣、铺狼皮褥子,都是满人风俗;贾蓉贾蔷之名暗寓“戎羌”;乌进孝进租的租单与东北皇庄的贡单基本相同,租单中的鳇鱼是清朝皇宫的特贡品。

37.宝玉在秦可卿卧房梦中与“兼美”卿卿我我并“坠入迷津”,影射洪昇沉醉于《长生殿》创作并为此断送人生。两部作品都专写钗盒情缘,“前盟”、“双星”、“风月司”等均出自《长生殿》。

38.书中浓墨重彩描写的秦可卿大出殡,影射康熙二十八年秋孝懿佟皇后大出殡,《长生殿》案件就发生在此时。书中的北静王世子暗指怂恿洪昇创作《长生殿》的庄亲王世子。

39.洪昇因《长生殿》入狱被释放后,独身悲愤地逃往京东盘山沙岭清沟峰下的清沟寺逃禅,这里就是书中作者“石兄”所居“大荒山无稽崖青埂峰”的原型,有康熙御题“户外一峰”为证。

40.洪昇的老朋友清沟寺智朴和尚又称拙道人,具有僧道二重身份,就是书中“空空道人”并改名“情僧”的原型。他曾去江南“访道求仙”,传抄评点了洪昇著作,被王渔洋称为“净金圣叹”。

41.题名《风月宝鉴》的东鲁孔梅溪是洪昇的恩师、诗坛领袖王士祯,因其任刑部尚书,与孔子同职,与宋代诗人王梅溪同姓,又是山东人,合起来就是“山东王司寇”,故为尊者讳而有此暗称。

42.题名《红楼梦》的吴玉峰是著名西昆体诗人、号称“玉峰禅老子”的吴乔。为《风月宝鉴》作序的棠村是“棠村首相”梁清标,梁清标确曾高度评价《长生殿》,见洪昇自序。

43.脂砚斋是洪昇妻子黄蕙(字兰次)的化名,畸笏叟是洪昇小妾邓氏(别号“雪儿”)的化名,批语中回忆的“三十年前事”,“三十五年前事”,均是洪昇夫妻在家难中的亲历之事。

44.洪昇原书托名“石头”创作,脂砚斋透露作者为“芹溪”。芹溪与山子野均出自南宋隐士、朱熹之表兄“芹溪处士”丘子野,康熙十年洪昇曾亲赴河北大名,以此别号校阅孙郁的《天宝曲史》。

45.《红楼梦》中宝黛象征“一块石头”、“两株枯木”的寓意,亦来自洪昇夫妇康熙三十一年返回故园时,所见家族废园中的景色,创作时有感而发,在洪昇诗集中对此有多处明确记载。

46.书中开卷所述甄士隐的一生,就是洪昇对自己生平的浓缩描写。贾雨村隐喻洪昇的老朋友高江村(即高士奇),疯僧跛道的形象出自杭州关于济颠和葛仙的传说。

47.康熙四十三年洪昇去南京织造府“畅演三日”《长生殿》,归途在乌镇运河坠水而死,随身携带之“行卷”(手稿)留在了曹寅家。六十年后由其孙曹雪芹“披阅增删”,拿出来换“南酒烧鸭”。

48.曹雪芹续写了该书后四十回,与“石头”原创的前八十回一起附骥流传。曹雪芹并未冒充原书作者,明确交代原作《石头记》是“作者自云”,自己只是写“收缘结果话头”的续书者。

49.曹雪芹还根据本书搞了一个删节本《金陵十二钗》,又名《红楼梦;该书篇幅短小、内容单一、首尾完整,但“其书未传,世鲜知者”。袁枚、永忠、明义等看过此书,留下了题咏诗。

50.后人据这部“曹氏红楼”,将原书《石头记》也改称《红楼梦》,并误认为曹雪芹是原作者。这是胡适先生误读《红楼梦》制造“曹学”的根源,也是百年红学诸多矛盾混乱学术现象的根源。

                

                下部  作品真谛

51.《红楼梦》作者是戏剧创作大师,《红楼梦》写作方法的最主要特点,就是下意识按照戏剧手法写小说,自觉遵从三一律。《红楼梦》小说的很多情节,都可以直接在舞台上演出。

52.警幻仙姑称宝玉为“天下古今第一淫人”,乃《红楼梦》作者洪昇的夫子自道。书中作者津津乐道的“意淫”,其含义实际上就是指在舞台上演出风月故事,可意会而不可实行。

53.《红楼梦》书中表现的贾宝玉“异端思想”其实并不异端,“男泥女水”女儿崇拜、反对“文死谏武死战”、“除明明德外无书”等,都是明末清初改朝换代时期江南士大夫阶层的普遍观念。

54.红楼梦三字连用的直接出处,出自抗清志士陈子龙与柳如是在嘉兴小红楼同居时所作的《春日早起》诗:独起凭栏对晓风满溪春水小桥东。始知昨夜红楼梦,身在桃花万树中”。

55. 红楼女子有大脚也有小脚。一般说来,贵族女子多为大脚,丫鬟婢女多为小脚。其原因在于顺治二年朝廷所下《禁缠令》,官宦家庭不敢不执行,平民百姓执行不好。红楼女子多出生于此时。

56. 姽婳将军林四娘的故事,在《池北偶谈》、《聊斋志异》中均有记载,是顺治二年发生在山东青州的真故事。贾政当做“新题目”要宝玉兄弟歌咏,说明了红楼故事的发生年代。

57. 脂批中出现的题“一丈红”诗“五尺墙头遮不得,尚留一半与人看”,出自《隋唐演义》作者褚人获的《坚瓠集》。“论魔道已奇”的批语,出自吕熊的《女仙外史》。洪昇曾为二人作品评点作序。

58. 脂批中出现的赵香梗《秋树根偶谈》谈及的“毁杜甫祠为己祠”的荒唐事,乃是清初山东兖州知府赵蕙芽遭遇的“少陵台”被毁事件,“香梗”是赵蕙芽的字或号。

59. 《红楼梦》写宝玉与黛玉、宝钗、湘云三者之间的爱情婚姻纠葛,很大程度上也参考了吴吴山三妇评《牡丹亭》的故事。吴吴山即吴仪一,乃洪昇的老朋友,《长生殿》的评点者,最得洪昇赏识。

60. 在林黛玉身上,除了黄慧、林以宁原型外,还有柳如是、冯小青、黄智生、叶小鸾等才女的影子。她们的故事,均与杭州西溪有千丝万缕的关系,所以洪昇能将这些故事综合一起写入书中。

61.《红楼梦》中既似尼姑又像道姑的妙玉,是以蕉园诗社骨干徐灿为原型创作的。徐灿诗中爱国主义情绪浓郁,但丈夫又是投敌变节者,晚年学佛,正所谓“欲洁何曾洁”,“终陷淖泥中”。

62.《红楼梦》中姐妹们的一组“海棠诗”,受清初王士祯与诗友“秋柳唱和诗”的影响很大,韵脚及意境均仿佛。与柳如是的“海棠诗”亦神似形亦似,见谢三宾的《一笑堂诗集》。

63.《红楼梦》中所写的贾琏、尤二姐与凤姐、秋桐之间的故事,几乎就是按照洪昇《织锦记》中窦涛、赵阳台与苏蕙、陇禽之间的故事扒下来的,与洪昇与妻妾之间的真实故事亦复相同。

64.《红楼梦》中那个“以孝治天下”、“至孝纯仁、体天格物”的皇帝,暗指的乃是“世祖体天隆运定统建极英睿钦文显武大德弘功仁纯孝章皇帝爱新觉罗·福临”。福临的陵墓亦称孝陵。

65.当今皇帝“日夜侍奉太上皇,皇太后,感到尚不能略尽孝意。”暗指多尔衮和孝庄太后。当然这是皮里阳秋的调侃说法。清初关于皇太后“下嫁”摄政王的传言很多,有张煌言诗为证。

66.《红楼梦》中黛湘联诗中有“香新荣玉桂”、“色健茂金萱”等句子,并说“不犯着替他颂圣”。“玉桂”、“金萱”等铺宣用语就出自顺治皇帝的《圣母皇太后万寿诗》。

67.元春判词“二十年来辩是非”,全词套用南明夏完淳诗“二十年来事已非”;“虎兕相逢大梦归”与吴梅村诗“前有猛虎后苍兕”有关,吴梅村诗此句指满族故乡宁古塔景色。

68.《红楼梦》作品及其脂批中提及的文人及文学作品,时代均在康熙中叶及其以前。贾府东西两府所演的大量戏剧,均为康熙中叶以前的剧种剧目,其中东府所演弋阳腔剧目均为当时的“宫廷大戏”。

69.《红楼梦》与《聊斋志异》虽有古文白话之分、长篇短篇之别,但两部小说都是重点写女人的文学作品,作品中都表达了深刻的爱情至上、女性崇拜思想。应属同一文学背景下的作品。

70.贾宝玉关于“死后化灰化烟”,以“女儿眼泪”埋葬的说法,来自《清平山堂话本》中的柳七郎。《清平山堂话本》是洪昇祖先洪楩编印的小说集,洪昇自己也有“谁吊春风柳七郎”的感慨。

71.《相思砚》是明朝末期杭州女才子梁孟昭所撰写的一部传奇剧本。《相思砚》剧情中的道具相砚和思砚,来源于女娲补天石并有蝌蚪铭文,与《红楼梦》相同,可见与“宝玉金锁”的借鉴关系。

72.金圣叹“腰斩”《西厢》及“腰斩”《水浒》对《红楼梦》创作有很大影响。“草桥惊梦”、“梁山噩梦”与“红楼幻梦”,三部以梦为结局的悲剧,存在着明显的文学影响痕迹。

73.《红楼梦》与《水浒传》均为在杭州西溪创作的小说。两部小说均使用组团式描写方法。《红楼梦》的一百零八钗“排情榜”与《水浒传》一百零八将“排座次”异曲同工,可谓《女水浒》。

74.《红楼梦》“三生石上旧精魂”、“ “元丰五年苏轼赏于秘府”、以及“木石前盟”的文学创作构思,均与苏轼文学作品有关,《红楼梦》的诞生与杭州受东坡文化长期熏染密切相关。

75.《红楼梦》创作受《牡丹亭》影响至深,不仅在于书中大量引用《牡丹亭》词曲,更在于宝黛湘三角恋爱架构及人物性格塑造,能看出评《牡丹亭》的吴吴山三妇陈同、谈则、钱宜的影子。

76.《红楼梦》与《长生殿》二者之间在创作主旨、故事题材、结构情节、作品风格、人物性格、语言文字等方面,有着密切的胎息关系,可以说《红楼梦》基本上是模仿《长生殿》创作的。

77.《红楼梦》创作受到才子佳人小说的深刻影响,但作者对才子佳人小说却持轻蔑批判态度。脂砚斋对“近时”或“近日”才子佳人小说的批判,证明《红楼梦》与清初才子佳人小说同时稍晚。

78. “西湖梦境小说”特指创作于明末清初的,以杭州西湖为故事场景的,以梦幻和现实交织手法创作的小说。从爱情题材、梦幻手法、城市文化、怀旧情结看,《红楼梦》与西湖梦境小说渊源很深。

79.《红楼梦》潇湘馆和潇湘妃子意境的构思,与“斑竹一枝千滴泪”诗句有莫大关系。这句诗原意指舜帝南巡死后湘妃九嶷山哭红斑竹,出自洪昇《黄式序出其祖母顾太君诗集见示》诗。

80.《红楼梦》与“送春苦调”及“金陵情结”的关系。“刘须溪送春苦调”,“庾子山江南情结”,均为洪昇作品中经常体现出的思想文化倾向,也是《红楼梦》作品及脂批隐约体现的倾向。

81.《红楼梦》中出现的“长安”、“金陵”都是假借的,红楼故事的发生地点、人物的生活场所,作者的风月繁华都在杭州,红学的发祥地也在杭州。《红楼梦》始终闪烁着一道靓丽的杭州风景线!

82.《红楼梦》作品中的神话故事,所铺陈的幻境均借用杭州风景和文化。三生石畔绛珠仙子和赤霞宫神瑛侍者,借用的就是“灵鹫峰”和“宝石山”,因为这里有洪昇夫妇的祖宗庐墓。

83.土默热先生赞同周汝昌、徐恭时先生关于红学发端于杭州并始盛于浙西的主张。“见诸笔墨的红学,端以杭州一带为发祥地”,“最早的有代表性的《红楼梦》题咏者,大多数是杭州人。”

84.所谓“曹雪芹书箱”应为洪昇装“行卷”的箱子,箱面画兰证明是洪昇妻子黄兰次装花样子所用,箱内悼亡诗所说“不怨糟糠怨杜康”、“续书才浅愧班娘”,指洪昇死因及夫妻间的表兄妹关系。

85.所谓“曹雪芹折扇”实为“芹溪折扇”,应为洪昇在国子监期间的同学、浙江老乡林之枚赠送给洪昇的一把折扇,扇面所题写之内容,是二人共同的恩师王渔洋作品中的文字。

86.曹雪芹究竟活了“四十年华”还是“年未五旬”?古人计算年纪的“旬”以十年为一旬,五旬指四十一到五十岁。“年未五旬”就是不到四十一岁,与“四十年华”并不矛盾。

87.关于曹雪芹卒年有甲申说、壬午说、癸未说三种说法,甲申说出自脂批,是指芹溪处士洪昇的卒年;“壬午除夕”乃是畸笏叟批语的署年,壬午说不成立;曹雪芹只能死于癸未年,享年四十。

88.红学家们对脂砚斋批语中“文忠公之嬷”的索隐均不成立,脂砚斋批语乃是用典,“文忠公”系指“苏文忠公”苏轼,“之嬷”系指其家保姆任彩莲,苏轼有《乳母任氏墓志铭》一文可证。

89.脂砚斋批语中有“有客题《红楼梦》一首”,这个“有客”并非什么“客人”,而是用典暗指作者自己。典出杜甫诗“有客有客字子美”。杜甫作此诗时哭弟妹的心境与洪昇哭弟葬妹心境完全一致。

90.脂批说《红楼梦》作者因“鹡鸰之悲、棠棣之威”方作此书。“鹡鸰之悲、棠棣之威”系指兄弟失和,家庭反目,就是暗指洪家发生的“天伦之变”。洪昇正是因“天伦之变”而创作此书的。

91.曹雪芹著书北京西山“黄叶村”一说为红学界津津乐道,其实黄叶村乃是用典,典出苏轼“家住江南黄叶村”,指黄叶萧疏之意。古人诗中所说的“著书”也并非指小说,多指诗赋创作。

92.胡适先生称“曹家极富极贵”,曹雪芹方能写出《红楼梦》的生活。其实江宁织造乃是相当于明朝太监的微贱奴才,连“平常仕宦之家”也不够,不过是五品小吏,年支俸银仅区区一百五十两。

93.红学界津津乐道“曹家接驾四次”,乃是根本不成立的牵强附会。康熙南巡四次以江宁织造府为行宫,织造府是皇家内务府的派出机构。曹家只不过是康熙南巡时恰在织造府当差而已。

94.胡适“新红学”乃是一门南辕北辙的学问,“大胆假设”实为先入为主,假设错了,越考证离真相越远。新红学的错误之源在于把康熙时代的“晚明文化气脉”,读成了雍乾时期的曹家秘史。

95.把《红楼梦》创作真相比作一座豪宅大门,红学三派之考证派找错了大门却登堂入室;索隐派找对了大门却逡巡门前不入室;探佚派是吃错了药在幻觉中感到四面八方都是门。

96.在《红楼梦》研究领域,红学家在小说作者、创作素材、思想文化、批阅评点、版本流传诸方面,围绕曹雪芹形成了一系列思维定势,陷于误区而不能自拔。这是红学进步繁荣必须推倒的藩篱。

97.红学界流行的“以贾证曹”、“曹贾互证”方法,是违反学术原则的伪科学,使用同样方法也可以证明阿Q是《红楼梦》作者;因此把曹雪芹打扮成“超前”的“天才”,是主观唯心主义闹剧。

98.土默热赞赏俞平伯的说法:“红学家说的愈多,《红楼梦》愈显其坏”。赞成刘梦溪的判断:“索隐派终结了,考证派式微了,剩下的就是一团团令人百思不得其解的谜团,滚来滚去又都变成了死结”。

99.“一切红学都是反《红楼梦》的”,“我看红学这个东西始终是上了胡适的当”!俞平伯先生的临终遗言说明,红学必须跳出在“曹家庄”“胡家店”猜笨谜泥潭,在文学领域重新构建学术体系。

100.红学获得新生的关键,在于摆脱主观唯心主义猜笨谜,摆脱“天才论”和“超前论”,摆脱阶级斗争红学的影响,在中国古典文学历史长河中,按照正确的思想文化背景去研究和诠释《红楼梦》。

  

以上一百个方面,是土默热红学的主要观点,其中上部的五十个观点是基本观点。这些观点对《红楼梦》的作者身世、创作缘起、故事素材、人物原型、地理背景、思想来源、文化传承、民俗宗教、艺术手法、评点传抄诸方面,进行了全方位的重新诠释,形成了有别于传统红学的全新的学术体系。

土默热先生曾将这一红学新体系归纳为“十论”,即晚明气脉论,洪昇著书论,蕉园素材论,西溪背景论,钗盒情缘论,遗民思想论,芹溪托名论,脂砚评点论,假语村言论,浙西发源论。这十论之间互相关联、互相支持,丝丝入扣,天衣无缝,是一个自成系统、自圆其说的学术体系。

土默热红学“十论百题”是一个完整的学术体系。今后,学界诸公不论是接受还是反对这个体系,希望都要从“体系”着眼,而不要孤立地就某一题或某句话,片面地去理解或指责。综合这个完整严谨的学术体系看,我们认为:土默热红学是文学的、理性的、缜密的,是有源之水,有本之木,具有顽强的生命力!

                              20101121日初稿

                                      20121219日修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