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他是摄影界王家卫,在照片上写段子,影响了《盗梦空间》和今敏!

 紫憂angle 2017-03-18

摄影艺术家杜安·迈克斯40岁生日时扮成魔鬼的自拍

摄影艺术家杜安·迈克斯(Duane Michals)是20世纪摄影界的先驱之一。他的作品以多幅带有叙事感的连续性画面、重复曝光等为特色,但大众却对他知之甚少。而实际上,他的创作影响很广,魅力无穷。


杜安·迈克斯被称作说故事的人、哲学家和造梦者。他的作品很容易识别:小、暗、粗糙的照片序列,加上文字和签名,基本上就是他的风格。在用图片讲故事方面,他独具一格,甚至在视觉上开创了“连环嵌套” 式叙述。

诡异的事》(Things are Queer)GIF效果,1973年。他的照片形成了一个无限循环的时空连续体,镜头和观众都在被向后不断拉扯却永远无法走出画外。

杜安·迈克斯《诡异的事》原图,它针对了摄影的一些短处进行叙述。这个故事从第一幅来解读,讲述了人们无法确定照片中所呈现的真实尺寸。


这种观念最早由法国小说家安德烈·纪德(André Gide)在1893年提出。后来,按照欧文斯的说法,在文学批评的词汇中,“嵌套”被用来描述将任何文本片段,整体复制在文本的微型结构中,或者甚至定义了一面内在的镜子,反映包括其在内的作品总体。

科幻悬疑短片《8号房间》与杜安·迈克斯的作品相同,在其中设置了一个无限循环的时空,同样的设置也同样运用于《盗梦空间》《源代码》等经典电影,使得剧情扑朔迷离、结局开放。


如今,据此发展而来的嵌套式摄影依然是许多摄影师热衷表现的主题。


因此,与其说将“嵌套观念影像化的杜安·迈克斯是个摄影师,不如说他就是一个掌控叙事奥秘的天才!


先驱之路


1932年,杜安·迈克斯出生于宾夕法尼亚州一个炼钢工人的家庭。他少年时就表现出对艺术极大的兴趣,在匹兹堡一所专科学校上了水彩课后,他开始相信艺术是进入更广阔世界的门票。


获得学位并在短暂服役结束后,他又去纽约帕森斯学设计。一次苏联之旅偶然让没有摄影知识的他拿着从朋友那儿借来的相机,给遇到的水兵、儿童、杂技表演者之类的人拍肖像。 凭借自学,他10年内成为一个非凡的商业摄影师。 

杜安·迈克斯当时的时尚摄影作品,直到今天他仍然在为世界顶级时尚杂志拍摄。


很快,杜安·迈克斯开始给一些杂志做商业摄影。1968年,他利用这些报酬在纽约联合广场附近购买一处通风且充满阳光的公寓,这间公寓成了他的摄影舞台。


60年代,他初露锋芒,当时才30岁的他就为著名的艺术家们拍摄一系列经典肖像,以其怪诞的风格和象征的意味引起了摄影界的注意。

杜安·迈克斯拍摄的雷内·玛格丽特

杜安·迈克斯拍摄的约瑟夫·康奈尔

杜安·迈克斯拍摄的安迪·沃霍尔

杜安·迈克斯拍摄的巴尔蒂斯与其爱妻出田节子

杜安·迈克斯拍摄的德·库宁。由于与诸多艺术大师交好,他的作品中也在不断地出现他们若隐若现的影子。


面对已经声名显赫的艺术家们,初出茅庐的迈克斯依然能够将各种挪移、镜面、双重曝光肆意玩转。后来,他开始追求“无中生有”,不经意地创造出摄影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影像表达手法——“摄影串连”。

杜安·迈克斯《人类状态》,1969年

杜安·迈克斯《人类状态》GIF效果,1969年。杜安·迈克斯有很多作品都源于他想要战胜人与人之间的不交流所带来的失望和沮丧,以及那些从未被言说的悲剧。


所谓“摄影串连”,其实就是凭借多幅照片,叙述一个完整的意念。他使用多图像的叙事序列,有时候加上手写信息揭示主题,他常常借此提出一个没有答案的问题。


反“决定性瞬间”的叙事诗

1970年,杜安·迈克斯出版的《Sequences》在摄影界引起轰动,他受到唾弃并被视为违反了神圣的“单一”。而电影感的序列意向被认为是对摄影的一种亵渎,他的作品还被批评缺少“决定性的时刻”。

杜安·迈克斯《爷爷去天堂》部分

杜安·迈克斯《爷爷去天堂》GIF版



早年在纽约的一个摄影展上,有人把杜安·迈克斯引荐给当时极富盛名,非常权威的大师布列松,换来布列松的迷之微笑和转身走开。由此,他的作品变得更有争议。

布列松的经典作品,他崇尚抓拍,提出“决定性瞬间”的理论。


杜安·迈克斯被布列松轻视是可以理解的,他自己也毫不掩饰对当时的摄影标杆 “决定性瞬间”的反叛,他说摄影师觉得拍照能顺手改变或改善世界是一种自我欺骗,对着一个可怜人拍照,并不会改变那个人的人生”。他所感兴趣的总是事情发生之前和之后的那一刻,迈克斯一直希望摄影师去“发明”,成为一个“小说家而非报道者”。这些理论和布列松的“关怀摄影” 完全相悖。

杜安·迈克斯《海森堡博士的不确定性魔术镜》,1998年


杜安·迈克斯表现的主题都是些隐喻和形而上的东西:触动记忆、偶遇契机、失去和死亡。这些都反映了他对世界的疑问而非世界本身的形象,一台便宜的Argus C3(使用重曝更方便)也得罪了不少外行人,打破了他们对好的摄影需要高级器材的理解。

无论是拍摄风格还是主题,杜安·迈克斯都绝对遵循“表达的渴望”。他总宣称自己是一个说故事的人,一个非常喜欢表达的人,因此要找到一种方式来实现这些是最自然不过的事。他还喜欢在照片边上写上文字,创作自己的小戏剧。

杜安·迈克斯《他年轻时不能想象自己会变老,老了却无法相信自己年轻过》。鉴于他喜欢在照片旁边写一些非常有诗意和哲思的段落,有人称他为拍照的王家卫。

西丽·娜沙特作品《真主的女人们》

罗伯特·弗兰克作品《向水和风致敬》,杜安·迈克斯在照片上写字的动作启发了无数后辈和诸多创作者。


杜安·迈克斯的作品里不仅有鬼魂、男女,表达关于欲望和时间流逝,这种从自身出发非常内在的视角模糊了摄影和哲学的界限。

杜安·迈克斯《堕落天使》

日本动画造梦大师今敏的《早上好》用一分钟时间,完美展现了一个人从早上睁开眼的混沌状态到最后完全清醒过来的全过程,手法上无不展现出对杜安·迈克斯的借鉴。


他的作品还经常充满神秘、模糊和半透明的物体。而“死亡”则是他经常选择的主题,以表现灵魂与肉体之间的复杂关系。此外,他还强调那些看不见的东西的重要性,一再表现无形之手的操纵力量。

杜安·迈克斯是一名同性恋,在他的作品中常常流露出独特的温情和细腻。


80年代,杜安·迈克斯继续着自己的冒险。他收起相机拿出画笔,在上世纪流行一时的锡版照相法拍摄的照片上面画画,创作了“法国著名作家”系列。然而,这其中并没有一张照片是真的法国著名作家,都是他涂画的一些19世纪匿名人像。

杜安·迈克斯在“法国著名作家”系列的照片涂画非常像毕加索、米罗、康定斯基等立体派和超现实画派的风格。


他始终坚信,自己要拍摄的不是一个在哭泣的姑娘,而是这个姑娘的悲伤。他说:“最好的部分不是看到了什么,而是感受。人们乐意相信眼睛,那是错的。这也是为什么我觉得大部分摄影师很乏味,那些无害的、迷人的照片,带来又一次日落、又一处瀑布。但是在个人经历的舞台上,那些悲伤、孤独,你要如何拍摄欲望?这关乎你是谁而不是你看见了什么。”


谁在谁的世界里?


大学时,杜安·迈克斯接触到雷内·马格里特以及其他超现实主义艺术家的作品,他们间接而引人联想的手法,最终引发了迈克斯的艺术追求,即做到“意在言外”,以揭示事物给人的感觉而非形态。

雷内·马格丽特喜欢玩遮挡游戏,他的笔记中有这么一段话:我们看到的所有一切都隐藏了另外一些东西,而我们总是想看到那些被隐藏的。

雷内·马格里特作品

杜安·迈克斯的摄影作品

动画大师今敏的经典作品《红辣椒》,常常为许多影迷津津乐道的镜头充满了杜安·迈克斯的影子。


如今,杜安·迈克斯已经进入耄耋之年,而他的表达欲望反而更加强烈。他还在尝试着进行一些革新。比如,将照片的形状从固有的长方形中解放出来,拍摄了扇形相片并在照片上题字。


扇面带来了宽泛的关联,那些见惯不怪的色彩和场景一下子变得梦幻十足。他的作品被美国、以色列等多地的博物馆收藏,他也成为了20世纪摄影界的先驱之一。

杜安·迈克斯的自拍

杜安·迈克斯的专辑


在他身上,我们可以发现:任何艺术的媒介和形式,我们既可以被它界定,也可以去界定它。




精彩回顾:

引爆BBC收视的100件文物,来到北京再掀博物馆界狂潮!

她们是靠爱情起家的艺术圈坏女孩儿!

《月光男孩》让你想起了哪些同性恋艺术家?





[编辑、文/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