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去他的“决定性瞬间”,我在乎的是之前和之后的那一刻| 杜安·迈克尔斯

 hlj61 2016-10-03



不平庸的叙事作品之摄影先驱 




1

《Chance Meeting》

(偶遇)1970




Duane Michals,于1932年出生,美国摄影师。被称为诗人、说故事的人、哲学家、造梦者。或许是因为他早年喜欢绘画和诗歌的原因,之后便成为了自由摄影家。他的作品很容易区分,因为他的基本风格就是小、黑暗、粗糙的照片序列,再配上文字和签名,因为如此带有叙事性和重复曝光的feel,在当时也没有第二个人了。他的作品被美国、以色列等多地的博物馆收藏,他也成为了20世纪摄影界的先驱之一。



他在拍摄的《Chance meeting》中,所表现的是两个相似的人。就好像是一个人如同另一个人的分身,从而过着完全不同的两种人生。这种表现手法和表达的思想感情的确非常有意思。



2

《Grandpa Goes to Heaven》

(爷爷去天堂)1989年





他渴望表达那些其他人想不到的,不愿意去想的。

他成为摄影师是一个偶然,26岁旅游时借了一架相机,那是他深刻的意识到他的这辈子就做这件事了。他从来没有什么摄影工作室,也不曾有过摄影助手,他总是在单枪匹马地做着自己的事。起初迈克尔斯从事肖像摄影,但是那些无声的肖像作品带给他一种深深的挫败感:因为他没有办法诉说表达背后更多的信息。后来他就按照自己的需求对摄影进行了改造。



看完这组《Grandpa Goes to Heaven》照片,有些喜感、有些可爱,也莫名有些伤感。爷爷背着一双翅膀向小男孩挥手再见,便朝着窗户的方向不见了。仅仅几个镜头,就把摄影师的叙事性及特有的风格展现的非常细腻、别致。




3

《The Human Condition》

(人的境况)1969




当布列松的“决定性瞬间”,被当成摄影的正确的定义之时我所感兴趣的,却是之前与之后的那一刻。——杜安·迈克尔斯



一个男人在地铁站里变成一个银河系。有些天马行空的想法......或许有很多人认为他是个极端的人。



4

《The Spirit Leaves the Body》 

灵魂离开身体)1968




有些像小说或一些影视里面的灵魂出鞘。灵魂离开身体,等做完了自己想做的事然后再回去。(此处可自行脑补)不可否认的是,摄影师出色的处理手法和他颠覆、打破、拓展传统的纪实摄影和纯艺术的独特性,令人赞叹。



5

《The Fallen Angel》

(堕落天使)1968年




其实,在摄影师的照片叙述当中,存在着不寻常的亲热以及人性隐藏的秘密。表现了关于死亡、欲望和时间流逝,也反应出了他对世界的疑问。这让我想到了米兰昆德拉的《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里面关于轻与重问题的阐述,同样抛出了一个问题,一个没有答案或者每个人都有不同答案的问题,而这有着相似性的疑问,无疑是最神秘、最模糊的。




6

《Sad Farewell》

(悲伤告别)拍摄于1968年




对于这个作品,亲吻离开,挥手告别。相信大多数女性都能在脑海中自动脑补一本言情小说。



7

《Things are Queer》

 ( 诡异的事 )1973





利用几张照片,出现的这个动图,镜头和观众都被向后拉扯,形成了一个循环的时空。非常的奇妙。与其说这是摄影,不如说是摄影师掌控了整个叙述节奏,这种非同寻常的节奏,也出现在了那些写满字和诗的照片上。



8

《Christ in New York》

  (耶稣在纽约)1981




又是一种诙谐和暗喻的手法,揭露了人性。无论你做了什么,耶稣都在你身边。



9

《Dr. Heisenberg’s Magic Mirror of Uncertainty》

1998年





“最好的部分不是看到了什么,而是感受。人们乐意相信眼睛,那是错的,这也是为什么我觉得大部分摄影师很乏味,这些无害的、迷人的照片,带来又一次日落、又一处瀑布。但是在个人经历的舞台上,那些悲伤、孤独、种种,你要如何拍摄欲望?这关乎你是谁而不是你看见了什么。”——Duane Michals







▲Magritte at His Easel,1965


迈克尔斯最被人熟知的地方,可能就是他豪不掩饰的对于当时摄影标杆 “ 决定性瞬间”的反叛。这也正是我欣赏他的地方,他自己做自己摄影的标杆:“我已经说了很多别人不愿去说的事,还有其他人想不到的主题。我也没有想产生特别的影响,或者改变什么。”

无论是拍摄的风格还是拍摄的主题,他都是绝对遵循一个“表达的渴望”。他总说自己是一个说故事的人,一个非常喜欢表达的人,因此找到一种方式来实现这些是最自然不过的事。他受到阿杰特的影响,也会在照片边上写上文字,创作出自己的小戏剧。



▲Magritte with Hat,1965


在他开始摄影的时代,注定要以安塞尔·亚当斯这样的人物为榜样,但是这时候他却在摄影中引入新主题,例如梦境,例如感觉,一切可见不可见的,拍摄了很多穿梭于现实与梦幻之间的作品,怪诞而不可捉摸,一度成为他的标签。他受到的影响反都是来自于超现实阵营的。他要拍摄的不是一个在哭泣的姑娘,而是这个姑娘的悲伤。



当他年轻的时候,无法想象自己变老,现在他老了,却无法相信自己年轻过。




▲Who is Sidney Sherman? 






在80年代,他用幽默感继续冒险。伴侣Fred Gorree坐上了轮椅,从那时候起,他开始创作“法国著名作家”系列,并且用他惯有的style。



▲Summer,1980



▲Primavera,1984



▲如此可爱又滑稽的造型,是他在西雅图,参加一次研讨会的时候,其中有个摄影师(young lady)送了一对翅膀给他,只见他欢快地扑腾着摆造型,一副很享受的样子,好像真的成了天使。



▲这是在2015年,已经83岁的他红鼻子的肖像。年龄虽大,但却依旧不失可爱。







现在的他进入耄耋之年,表达的欲望却更加强烈。他又进行了一项巨大的革新:将照片的形状从固有的长方形中解脱出来,拍摄扇形了相片,并在照片上题字。


扇面带来了宽泛的关联,从浪漫色彩、妖艳迷人、优雅简洁到华丽甚至怪异。



在他身上,我们可以发现:摄影这个媒介形式,我们既可以被她界定,那么我们也可以界定它。

迈克尔斯:对于摄影起步阶段的朋友,别想着做一个艺术家,甚至忘记艺术这件事。你必须找到身上的原动力——你是否有话要说,找到你的激情,思想深处最需要触动的部分。


- End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