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之声听力专家提醒您:耳鸣针灸穴位的选取对耳鸣治疗的意义重大,如果耳鸣针灸穴位选择不准确的话。那么,在耳鸣针灸治疗过程中,就会影响施针者“取穴”。针灸所谓的“一个点”,就对应耳鸣穴位的“一个点”。穴位的选择可以说是,“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对耳鸣患者而言,对疾病最后的治疗效果上有十分那巨大的差距。 耳鸣针灸穴位选择正确,治疗要是对症的话,治疗效果还是很明显的。从中国历史文献中来看,中医对耳鸣治疗有着独特的认识。在《黄帝内经》中就曾记载过“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除此指出,晋代古人在《针灸甲乙经卷十二》中也曾提出“耳鸣,百会及颇厌、颅息、天窗、大陵、偏历、前谷、后溪皆主之。”“若蝉鸣,频颊鸣,听宫主之。” 耳鸣针灸穴位主要有耳门、听宫、支沟、液门、太溪、太冲、阳陵泉、内关穴,治疗目的为疏通三焦经气机,辅助交通心肾,帮助患者镇静安神。在选准耳鸣针灸穴位后应及时治疗,以免加重病情。此外在针灸治疗同时若配合病灶局部刺络放血拔罐,治疗1周左右,耳鸣患者的听力基本能回复正常。 耳鸣针灸穴位的选取对于不同患者而言也是不同的,自古中医学就有一句老话“一人一方”。这点若是用于耳鸣针灸治疗方面,同样也应是“一人一穴”。从中医临床角度来分析,耳鸣针灸穴位主要为大椎、气海等,治疗重点为“选穴”。此外,手太阳经穴、足少阴经穴等也是常见的耳鸣针灸穴位。 耳鸣针灸治疗是通过刺激穴位来加速内耳微循环,虽然耳鸣针灸治疗当时的效果很明显,但是该治疗所产生的疗效不太稳定,临床有很多患者主诉经过耳鸣针灸治疗后疗效反反复复。由于耳鸣是因内耳耳神经发生供血性障碍所导致的,专家主张以局部用药治疗为主,耳鸣针灸治疗为辅来从改善耳鸣问题。 耳鸣与血液流变学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一旦血液流变学出现异常,将会导致耳蜗局部组织血流减慢或瘀滞,从而引发耳鸣。利用耳鸣针灸穴位耳部能明显改善红细胞聚集状态,提高红细胞的变形能力,可以有效地预防局部缺血、缺氧状态。临床实践证明,采用针灸治疗耳鸣可有效改善症状,消除耳鸣给患者所造成的困扰。 耳鸣针灸穴位的取穴工作是需要根据耳鸣具体证型进行辩证进行的。中医将耳鸣分为肝火上扰型、痰火郁结型、肾精亏损型、脾胃虚弱型。治疗肝火上扰型耳鸣针灸穴位为听宫、耳门、翳风、中渚、听会、太冲、行间。治疗痰火郁结型耳鸣针灸穴位为听宫、耳门、翳风、丰隆、内庭、外关。治疗肾精亏损型耳鸣针灸穴位肾俞、肝俞,关元、三阴交、听宫、听会。脾胃虚弱型 耳鸣针灸穴位睥俞、气海、足三里、百会、听宫。 耳鸣针灸治疗时,患者应注意从针灸经络理论诸如八脉交会穴、五输穴、原络相配、俞募相配等方面进行选穴、配穴,这样才能提高疗效。耳鸣针灸局部取穴主要为耳周及头面部的经验穴,如听会、翳风、耳门、听宫、角孙、晕听区、四神聪等,体针取穴通常局限于手足少阳经及肝经、肾经,其疗效已得到患者的肯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