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中,鬼谷子讲述了引人、服人的“飞箝术”。“飞”者,指使人敞开心扉,自由言论的方法;“箝”者,本意指夹住,引申为“控制”,指使人不能自由活动的方法。 飞箝之术,即先用动听诱人的话套住对方,从其言谈中察知真实意图,最后使对方为我所用或制服对方。古往今来,任何人要成就大业,都必须有人才辅佐。选用人才的关键,就在于能准确权衡人的智能、才干和气质,并坚持正确的用人方法。 凡度权量能,所以征远来近。立势而制事,必先察同异之党,别是非之语,见内外之辞,知有无之数;决安危之计,定亲疏之事;然后乃权量之。其有隐括,乃可征、乃可求、乃可用。 只要善于揣度人之权谋和考量人之才能,就能吸引远近人才为我所用。为统帅者,要造成一种声势,制订事业目标,这是网罗人才的前提。在“立势而制事”的前提下,考察此人与哪些人意见相同,与哪些人意见不一;考察此人对是与非的判断;考察此人对内对外的言辞有什么差别。通过这些可以得知此人的虚实有无。还可以令此人决定事关安危的计谋,考察其设谋决断的能力;还可以问此人与谁亲近和与谁疏远,考察其处理人事关系的能力。 最后,把以上情况综合起来加以衡量,就可对此人的综合素质进行大致的判断。最值得重视的,是那些具有“可塑性”的人才。对于可塑之才,可以征召,可以聘请,可以使用。 鬼谷子 ID ggzyjy1 春秋时期,楚国人卞和为国献宝玉,楚厉王与楚武王有眼无珠,卞和一献失左足,再献失右足。幸好贤明的楚文王即位后,主动召卞和进宫,并慧眼识玉,这块宝玉才没有被埋没。楚文王为表彰卞和几次冒死献宝,就将这块宝玉命名为“和氏璧”。 真正有才能潜质的人,往往就像那块“和氏璧”一样,一眼看上去平淡无奇,只有通过有识之士的发现、举荐和精心培养,才能展现出真正的才华和价值。 人们常说,“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说明伯乐难找,其实伯乐也难当。如果祁黄羊不从社稷利益出发,他就很难做到唯才是举了。因此,当好伯乐,必须先做品德高尚的人。 人才问题关系到国家兴衰之大事,墨子云:“国有贤良之士众,则国家之治厚。贤良之士寡,则国家之治薄。”可见人才的重要性。人才是一种资源,更是一种财富。 古代杰出的政治家大都是善于用人的高手,唐太宗李世民就深谙此道。唐太宗认为“致安之本,惟在得人”,所以他很重视选官用人。他求贤若渴,为了改善吏治,争取各地主集团的支持,他选拔任用了许多有才能的人担任中央要职。这些人出身不同,代表了各种地主势力,有原秦王府的臣僚,有追随李建成反对他的政敌,有关中军事贵族和南北士族,也有出身低微的寒门人士。 由于唐太宗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拔人物不私于党”,以才取人,甚至破格用人,所以贞观时期人才济济,出现了一批对国家的治理有杰出贡献的著名将相,如房玄龄、杜如晦、魏征、李靖、李等。这些谋臣猛将为李唐王朝发挥了自己的聪明才智,保证了唐朝的政治稳定和各种政策的施行。这与“贞观之治”局面的形成是密切相关的。 晚清的曾国藩统帅湘军,战功卓越。他之所以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功,最重要的便是对人才的重视。曾国藩认为“国家之强,以得人为强”,并说:善于审视国运的人,“观贤者在位,则卜其将兴;见冗员浮杂,则知其将替。” 他将人才问题提到了关系国家兴衰的高度,把选拔、培养人才作为挽救晚清王朝统治危机的重要措施。像李鸿章、左宗棠、李善兰、华蘅芳、徐寿等许多影响近代中国历史的人物都是得到曾国藩的提拔和赏识而得以发挥才能的。 历史上,有过很多用人不当导致事业失败的教训。如北宋杰出的政治家王安石,在宋神宗的支持下开始变法。一场轰轰烈烈的变法运动,最终却归于失败。失败的原因,除了深刻的社会、政治原因外,与王安石本身也有很大的关系。 王安石自身很有才华,但过于自信,以至于到了自大的地步;他识人不准,在实施变法的用人方面多有失误。当时,由于得不到朝中重臣的支持,王安石只好找那些急于上进的新人,且把他们都想象成像他一样为国分忧、为民请命的清官。然而,这些人不仅缺乏实际操作经验,而且都把变法作为晋身之阶,参与变法动机不纯。 王安石的重要支持者与助手,如吕惠卿、章敦、曾布、蔡卞、吕嘉向、蔡京、李定、邓绾等,都属于人品不正者,甚至大多数后来都进了《宋史》的奸臣传中。用一些人品不好、胸怀私心的人进行变法,再好的设想也是得不到正确实施的。 鬼谷子 ID ggzyjy1 人们都知道“滥竽充数”这个典故。南郭先生滥竽充数的伎俩之所以能够得逞,其最大的责任不在南郭,而在齐宣王。身为一国之君的齐宣王被南郭的花言巧语所蒙骗,犯了失察的大过。还好南郭先生只是一个在乐队里混饭吃的市井无赖,要是在一个集体里面,所谓的“人才”都像南郭这样,其后果将不堪设想。 鬼谷子 ID ggzyjy1 无论一个国家还是一个企业,若要取得进步和发展,都要善于发掘和运用各种人才。作为领导者、统帅,要想取得成功,都必须善于发现人才,网罗人才,礼待人才,并且大胆使用,因才授职,尽其所长。如果不善用才,即使人才多如过江之鲫,对国家和企业也是起不到作用的。 为统帅者,必须得到人才的辅佐,才可能成就大业。要得人才,首先要识人才,这就需要有鉴人之术,正如鬼谷子所言,“凡度权量能,所以征远来近”。为统帅者若不能鉴人识人,便是身边人才济济,也会视而不见。 鬼谷子 ID ggzyjy1 如果您对鬼谷子智慧和他的徒弟们感兴趣;想了解更过关于鬼谷门的智慧应用和分享;您可以搜索关注,微信公众号:ggzyjy1 和 鬼谷先师;每天会有视频分享和文字分享;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解读和对鬼谷子智慧的解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