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金强:我就是个能把菜做好吃的厨师

 曹雪南 2017-03-20


金强在北京名厨圈里一直是个隐藏很深的异类。

采访他的过程,需要跟随他的两套语境游走。一套用于常规采访,他直言:因为大家都喜欢听这些(冠冕堂皇)的东西。另一套,他会悄悄告诉你一些(真实想法、真相),然后又话锋一转:这个就不用写了啊。

近年来厨师一行愈发受关注和推崇,不少厨师被奉为大师。金强也在其中之列,长安壹号开业14年,至今都是酒店餐饮前排翘楚级别,金师傅功不可没。可无论他听了多少排场话,从心底深处,他一直有个姿态很低的自我认知:我就是一个能把菜做好吃的厨师。

菜,怎么才算好吃?

在金师傅的标准里,就是家常菜的质朴和踏实。一切花里胡哨的招式,都有可能是昙花一现。惟有实实在在,才能走的更远。但他个人的实实在在,并非不谙世事的原始本分,而是洞悉了一切规则后的自信、自律和敞亮。所以不难理解为什么他身上总会有一种不怒自威的江湖大佬气质——后厨房,就是他“自治下”的江山。

“北方菜”的版图,幅员辽阔

长安壹号的定位为北方菜,早期因主打烤鸭太过知名,以及金师傅的京籍,一度被认为是京味菜。其实,长安壹号除了粤菜,其他地方菜系长久以来均有涉猎。

在金师傅这个位置上,一般都是把行业文化往高深里剖析,但他有个特别接地气的金句:“我一直都不在意什么菜系,菜做好吃了,比是什么菜系更重要。”

打破界定,各菜系精华皆可拿来所用

14年前,金师傅曾专注了12年粤菜。出身大三元,先走社会餐饮,后进了北京饭店。一直以来他最熟悉的就是高端餐饮路线的粤菜。可北京东方君悦长安壹号开业,请金师傅来坐镇,却要求他“做除了粤菜以外的中国菜”(酒店另有专门粤菜餐厅)。这种取舍一般没几个厨师能接受,因为这意味着要放下12年的经验和积累,重新开始的代价太大了。但金师傅转念想到,这未尝不是一个好机会,拓展其他菜系领域也是自己的兴趣所在,因此他反倒觉得可以施展的天地更宽了。

从此长安壹号就走上了一条“条条大路通罗马”的康庄路线。金师傅每年外出固定采风,走到哪,就采集一些当地菜式,挪移回北京,根据酒店餐饮定位,加一些简洁利落的摆盘,就“轻轻松松卖出去了”。他的菜品风格统一:质朴、民间、家常,看着活色生香有食欲,吃着踏踏实实有滋味。事实证明,这种路线大有市场。自开业,长安壹号就积攒了一大票可持续的粉丝。

在金师傅的价值观里,他自有一番成熟考量。

中国生活方式的时代革命其实才不过又重启了二十年,刚开始,大家进行酒店餐饮消费一般皆因商务需求,但他们自己未必会真的爱上那些精致华美的食物。金师傅的做菜哲学,就是对味道的追求可以不断提升至更高层次,但形式要以一种亲民的态度来呈现,让食客们除了宴请,平日也会来用餐。

餐饮业的至理箴言里永远有一条:味道,才是真正的王道。

舌尖密码,味觉记忆最本真

金师傅的做菜哲学套用了“少就是多”理念。在创意菜风生水起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他不是跟风向前盲目探索,而是反其道回归朴素和本真。

至于什么是本真之味,金师傅说,我曾扪心自问,味觉深处,最想念的味道是什么?答案是:童年,妈妈做菜的味道。这一点人人一样,14岁之前的味觉记忆是永恒的——一个人出生在哪,就会自动携带当地味蕾基因。可金师傅是正宗北京人,他怎么能做好一道让山东人惦记的鲁菜,四川人惦记的川菜,或者湖南人惦记的湘菜呢?他并不了解对方的味觉记忆深处到底是什么,怎么能做到临摹对方的味觉记忆呢?

将菜肴融入家的味道

长安壹号有几道招牌名菜,并不新奇,一道是宫保鸡丁,一道是松鼠桂鱼,一道是芝麻菠菜。从菜名上看,前两个都是中华名菜,第三个似曾相识。求问金师傅,他说:他本人是这道可能已被抄袭、借鉴了不知多少次的菜的原创本尊。

他还有个如雷贯耳的首创:烤鸭皮蘸白糖。

他的菜暴露了他“还原”地方味觉记忆的秘密——主要还在于做菜手法上的接地气,经验成就出品,火候、调料、酱汁的应用对中餐很重要,懂什么叫接地气,就懂怎么做出接地气的味道。

一道菜,没什么对错,好吃就是“对了”。我也不太在意什么八大菜系,做到“好吃”就是最大的成功。

金师傅戏称:我常说我自己是“折箩”(zhé luó)派的,北京话,意思是把酒席后的所有剩菜都炖到一块,酱汁浓郁,酸甜苦辣咸五味俱全,好吃,有烟火气。我做菜就是这么个丰富、多味、好吃的风格。

宫保鸡丁,最日常不过的川菜,但到了金师傅这里,他为这道宫保鸡丁添加了四种来自不同辣域的辣椒,传统宫保鸡丁都是四川盆地特产的干辣椒,而金师傅的四种辣椒给宫保鸡丁增添了层次多元的复合味觉。要说是四川人的味觉记忆,绝对对不上号。可金师傅的本领正在于此——他的改良,其实是追溯本源:一百多年前的宫保鸡丁就是咸鲜味的,可谓还原了古法。食材过硬,调料巧思——不过分华丽,不过分寡淡,正因为有一种大无畏的“不拘泥于菜系”的强大自信,他才能为这道宫保鸡丁从从容容加上一些面目朴素的味觉体验。

宫保鸡丁

这种朴素,有个统一的说法叫:好吃。

而松鼠桂鱼这道中华横菜,金师傅的杀手锏是浇汁儿。一个老司机级别的大厨,就是有能力把各种水果融合炮制的浇汁提炼出了质朴自然的味道,原汁原味是伪命题,因为一千个厨师,一千种味道。但功力老道,就可以恰到好处地利用调料融合学把任何菜做出家常菜的深邃美感。那种把控很微妙,不可言说。正如金师傅所称:中餐在温度上的特殊性,我把菜谱详细写给你,你都不能做出跟我一样的味道。火候的影响力太大了,食材、调料的标准化只能解决一小部分问题。

松鼠桂鱼

而芝麻菠菜,是来自他小时候记忆的一道居家妈妈菜的改良。当年物质匮乏,吃芹菜,一般叶子都不扔,还能再做一道。这是道接地气至极的凉菜——金妈将芹菜叶焯一焯,拌上芝麻酱、黄芥末、香油、蒜茸、醋,表面再撒上一层厚厚的白芝麻增香,即成。金师傅仅仅将芹菜叶换成了菠菜,但家常菜的味蕾根基,亘古不变。

芝麻菠菜

这道菜拥趸甚多,基本上每桌必点。成了所有菜中负责调剂味蕾的那个质朴的背景,不喧宾夺主,但也有存在感地滋生出一丝“缺它不可”的意思。金师傅对此,很满意。

管理,别吝啬动用“真感情”

金师傅的不怒自威来自骨子里天然携带的威严。这种威严是“教父”式的,他坐在那里,从从容容运筹帷幄的淡定气场里,就会有种让人肃然起敬与生畏的东西。

这种气质的好处太多了。作为领导者,长成这样,他已经成功了三分之一。

他刚在香港和德国摄影师合作拍了一组“型男大片”,成片很MAN,铿锵的男人味,强大的气场,都成了金师傅“大佬”标签的例证。

令人信服的“大佬”范儿

但长得颇有威严的金师傅的管理哲学里,最重要的方式,还是谈感情。

人性化,换位思考,才会达成真正平衡的管理。一方面,要达成酒店的管理要求,另一方面,也要保障团队的集体士气。我的角色,就是一个承上启下的中间人。

这个角色很重要,也很微妙。金师傅举了个例子:你今天早上迟到了十分钟,我会要求你加班一小时。你下次还会迟到吗?你一定会慢慢做到尽量不迟到。

他又举了个例子:假如你迟到了十分钟,我扣了你钱。你带着情绪,明天不小心又迟到了,我又扣了你钱,你会高兴吗?集团不高兴,你个人也不高兴,我做了坏人也不高兴。一个没有人会高兴的管理方法没必要去执行。金师傅补充——谁还没个私人状况,需要晚来早退,所以,我理解你的需求,不扣钱,但请你付出更多时间回报给餐厅。

这样,就能达成三方的心理平衡。

事实证明这样挺管用的。金师傅自豪的说:长安壹号的人员流动在业内算很小的。正是因为他的平衡与动用了感情的管理方法,大家相处的都不错。

为师之道:倾囊相授

金师傅还是位在专业技能上不会藏着掖着的大格局领导者。

徒弟柴鑫师傅曾表示,师父让他受益最深的是:不会在厨艺上对徒弟们留一手。你想学,我就教给你。想学多少,教多少。这对金师傅同龄的一部分传统厨师来说,恰恰是相对比较危险的事。厨师行里流传了太多师父们伤心的故事——所以更导致许多大师傅不敢无所保留。但大气如金师傅,完全不在话下。

在他的价值取向里,师父交给徒弟技能理所应当。

作为师父,切勿自大,而要一直保持精进和学习。你永远在学习,永远有新技能,永远有东西教给徒弟。另一方面,也感染着徒弟。这是双赢的事情,独乐乐远不如众乐乐。

长安壹号的成功,体现在下午2点仍然人头攒动。金师傅在这里呆了14年,每天早十点上班,晚十点下班,按部就班,看似没什么特别。但他是个特别的人,用他的特别沉着把控着整个团队的磨合和出品。采访最后,“名厨”问他近期有什么目标,他特别坦白的答:没有。因为“对我来说,保持住当下,以不变应对万变,就是最好”。

餐饮IP @ 金强

传授不必存私心

做厨师这一行,尤其在以前有句老话是“教会徒弟,饿死师傅”,但我不这么看,难道你的价值就这么一点吗?教给徒弟,自己就再没其他本事了。我觉着只有拥有不断创新的能力,才是一个人的真正价值之所在。不论你是学是抄,我永远都有新的东西在前面等着你。

将心比心的管理

我喜欢用随和的态度去管人,所有管理上的事情,对我来说,都可以用朴素又实际的“谈感情”来解决。用人之道,对大部分中国式集体来说,最重要的一环也在于此。感情到位了,一切才能到位。

突破菜系烹好味

现在我的脑子里没有菜系的概念,只要是适合的食材、适合的烹饪方法,都可以为我所用。比如宫保鸡丁我研究了20多个版本,选用全国各地的辣椒,四川的朝天椒、二荆条、上海的甜椒、甘肃的甘谷辣椒,有的取其香,有的取其色,有的取其辣。但前提是只有脚踏实地的去琢磨去研究,把那些地方特色研究透了,运用起来才能得心应手。

把握机遇的逆转

做了12年粤菜,平时也很喜欢吃粤菜。当我面对新的选择,放下一切重新开始时,也曾有过不舍,但我知道这是一个机遇,虽有难度有挑战,可只有放手去干,才知道究竟值不值。毅然决然投身其中,我的思维疆界反而被打开,“眼中无菜系”成为了现在的烹饪理念。非常庆幸自己把握住了这次难得的机会。

名厨招牌菜




-end-

编辑:刘睿
摄影:于振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