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明月峡古栈道,古蜀道咽喉中的咽喉

 读书万卷笔通神 2017-03-20

原创 蜀杨

明月峡古栈道,古蜀道咽喉中的咽喉

明月峡古栈道,古蜀道咽喉中的咽喉

著名的古蜀道“明月峡”古栈道遗址,位于四川省广元市北30公里朝天镇的嘉陵江上,峡谷全长约4公里,宽约100米,两岸石崖壁立,其东是有名的朝天岭,谷深约2公里,是嘉陵江冲破山脉而形成的峡谷。明月峡可称其为古蜀道咽喉中的咽喉,是出川连接南北的唯一通道,地势险峻,得天独厚,数千年来,人们为了打通蜀道,流传了很多感人肺腑的故事与传说。

明月峡古栈道,古蜀道咽喉中的咽喉

明月峡古栈道,古蜀道咽喉中的咽喉

进入明月峡,跳入眼帘的是“明月峡”三个大字牌匾悬挂在仿古建筑中,立柱左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银灰色金属牌上书:剑门蜀道--朝天峡古栈道遗址。到底是“明月峡”还是“朝天峡”?有点稀里糊涂了。

沿古栈道长廊北上,嘉陵江水穿峡而过,漫步古栈道,环顾四周隐约可见远古时候山民们走出的羊肠小道。先秦时,官府倡导在峡壁建立栈道,冥冥中似乎略现马车跑动情景,嘉陵江水川流不息从峡谷中流淌,耳伴风声夹杂船工号子声,船工们光着身子,沿着嘉陵江上纤夫道拉纤逆流而上,电瓶旅游车行使在民国时期修建的川陕公路上拉客,川陕公路对面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修建的复线宝成铁路,一辆辆客、货列车鸣笛穿梭隧道,峡谷天空飞机时不时划出一条弧线,好一幅壮丽的图画,恰似跨时空千年的立体电影,几乎在同一地理环境中上映。

明月峡古栈道,古蜀道咽喉中的咽喉

明月峡古栈道,古蜀道咽喉中的咽喉

俯瞰纤夫道,仰望先秦栈道,想象战国中期的金牛驿道等各个不同时期的道路交通遗迹,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开山凿路形成的川陕汽车道,夹江并行的国家铁路动脉宝成复线和国道川陕108线高等级公路。水、陆、空的交通线路尽收眼底,一览无余,身临其景明月峡谷中,令人强烈感受到上千年的中国古蜀道、水道,近百年的川陕公路、宝成铁路、航空交通在明月峡这地方,体现最集中,时间跨度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当之无愧的“中国古今道路博物馆'。

明月峡古栈道,古蜀道咽喉中的咽喉

明月峡古栈道,古蜀道咽喉中的咽喉

在黄金瀑布段古栈道中,见栈道中放置了几面“蜀”字旗幡,便把玩舞动起来,顿时感觉烈烈风中豪气冲天般的激情,很快便溶入到古代历朝历代栈道发生的历史故事当中。民间古话说:“少不入川,老不出蜀”,明月峡古蜀栈道它给这片灵山异水和这条崎岖古道增添了无数的传奇色彩,旗幡舞动中仿佛感觉到“则天出蜀”对于大唐帝国来说,冥冥之中有着“剪不断、理还乱”的缘份。

明月峡古栈道,古蜀道咽喉中的咽喉

传说公元624年(唐高祖武德七年)的春夏之交,大唐利州都督武士彟携夫人于利州城西的嘉陵江潭上作泛舟之游时近中午,晴明的天空忽然乌云密布,雷鸣电闪,江上大雾弥漫,巨浪滔天伴随着一道刹那间划破天空的闪电,一条乌龙跃出云端,直扑武都督的官船……几分钟之后,云消雾散,雨过天晴当人们回过神来,却发现都督夫人杨氏晕倒在船舱中,回去不久夫人即怀上身孕,十月后生下一女婴,即是后来掌管大唐天下的则天皇帝。

明月峡古栈道,古蜀道咽喉中的咽喉

晚唐诗人李商隐入蜀时,曾于利州城滞留,专门慕名游览了利州江潭,并写下了一首题为《利州江潭作》的诗以记其事,其诗云:

神剑飞来不易销,碧潭珍重驻兰桡,

自携明月移灯疾,欲就行云散锦遥,

河伯轩窗通贝阙,水宫帷箔卷冰绡,

此时燕脯无人寄,雨满空城蕙叶雕 。

明月峡古栈道,古蜀道咽喉中的咽喉

李商隐诗以浪漫细腻的笔法,描绘了这一段神人相交的精彩故事。明人胡震亨所著之《唐音癸签》中,曾引《蜀志》文句:“则天父士彟,泊州江潭,后母感龙交,娠后”可见武则天由“乌龙感孕”之说,早已在士大夫间流传,不独民间传说耳。

明月峡古栈道,古蜀道咽喉中的咽喉

则天出蜀,驿道留香传千古,明月峡静静等了我上千年,面容依旧容颜未改。此次慕名漫游明月峡,跨越时间和空间上千年,与古人女皇相伴,何时再与今生佳人,相约再游明月峡喃

明月峡古栈道,古蜀道咽喉中的咽喉

作者简介:蜀杨,本名杨正保,男,生于1964年10月,四川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四川省摄影家协会会员。

秦巴美好江山,携手与您共创美好生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