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梁带村遗址春秋芮国芮姜墓(M26)出土玉器

 天宇楼33 2017-03-20

    陕西韩城梁带村遗址,经2005年4月勘探,共发现两周墓葬103座,车马坑17座,占地面积约33万平方米。从2005年10月开始,到2006年5月结束,对M26墓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初步判断为春秋早期芮国芮公夫人——芮姜墓。芮姜墓出土玉器数量较多,分为礼器和佩饰两大类,另有残碎玉器和制玉残料。

礼 

    玉戈2件。标本M26:28,置于外棺顶板。青玉,豆青色,有棕黄色斑纹或灰白色斑点,通体抛光,玉质细腻,微透。直内曲援,等腰三角形锋,援上有脊和边刃,脊线由锋通至内。内中部有单面钻的两个穿孔,大小不一。长32厘米。

梁带村遗址春秋芮国芮姜墓(M26)出土玉器

图一  玉戚M26:651

  玉戚1件。标本M26:651(图一),置于墓主腰腹左侧。青玉,豆青色,有棕黄色斑纹,微透明。素面,通体抛光。器身为圆形,两侧各凸出四道扉牙。缘面上有对称刻文“小臣奚□”。外径11.9、内径6.5、厚0.5厘米。

梁带村遗址春秋芮国芮姜墓(M26)出土玉器

图二  玉璜M26:661

  七璜联珠由1件圆形玉佩、7件玉璜和727件玛瑙珠组成,出土时佩戴在墓主胸前。璜身呈弧形或半圆形,两端分别对穿三孔,即由三排玛瑙珠通过各璜两端的穿孔穿联而成。其中最上端的璜,标本M26:656,因受沁而呈牙黄色,半圆形,单面雕琢,中央为线条流畅的“臣”字眼,两旁琢有龙体和龙尾,龙体用羽纹装饰。长16.5、宽3.7、厚0.3厘米。下端两璜是七磺中最精美的,成形对开,标本M26:661(图二),白玉,沁有黄斑,单面刻,上下各有首尾相向的龙纹,龙身琢有羽纹及龙鳞。长11.3、宽2.5、厚0.2厘米。

梁带村遗址春秋芮国芮姜墓(M26)出土玉器

图三  梯形牌组佩

    梯形牌组佩(图三),作为项链佩戴于墓主胸前,复原长度为103厘米。梯形牌,标本M26:587,呈等腰梯形。单面饰纹,正面为多条简体龙纹组成1兽面图案,上端对穿9个牛鼻孔与玉珠、玉龟、玛瑙管(珠)、料珠(管)、玉方管、圆形玉牌依次相间,穿联成封闭状,佩戴于颈部;其下端对穿11个牛鼻孔与玻璃管、料珠(管)、玉珠、玉龟、玉方管、玛瑙管(珠)相间穿联成放射状。高8.2、厚0.9厘米。

梁带村遗址春秋芮国芮姜墓(M26)出土玉器

图四  玉猪龙M26:162

    玉猪龙1件,标本M26:162(图四)。出土于内棺东北角。帕岩玉,含有大量的石英晶体,土褐色,有黄色斑点。整体呈C字形,头部硕大,双耳呈圆弧状竖起,大眼圆睁,口微张,面部有多道阴线皱褶纹,首尾以一条缺而不断的口相隔,明显为陀具所为,器身中央有一大圆孔,背部近颈际有一小圆穿,两面对穿而成,通体抛光。宽10.8、高13.5厘米。

 

佩 饰

    有组玉佩和佩玉两种。组玉佩有项饰、手握、牌饰、蚕、贝等。佩玉有人物形佩、动物形佩、几何形佩、工具等。

    1、组玉佩

    玉项饰2组,出土于墓主颈部。其中1组由14件束形牌和72件玛瑙珠穿联而成(图五)。束形牌,标本M26:688,青玉,呈灰白色,玉质细腻,微透明,长方形扁平体,中部略束腰,正面饰只组束绢纹,背面平齐,两端分别对钻两个穿孔长3.9、宽2.3、厚0.5厘米。

梁带村遗址春秋芮国芮姜墓(M26)出土玉器

图五  玉项饰

    玉手握。左手玉握和右手玉握各一组,由方柱状手握与其他组件构成,组件的数量不同。右手玉握,标本M26:267(图六),白色,表面有杂质,素面。两端分别有9个牛鼻孔与玉兽面、玉贝、玉蚕、玉龟、玉珠、玛瑙珠和料珠相互穿联成8条闭合的玉珠链,其中2条握于墓主手心,6条覆盖于墓主手背。长10.2、宽2.5、厚1.5厘米。

梁带村遗址春秋芮国芮姜墓(M26)出土玉器

图六  右手玉握M26:267

    玉牌饰1件,标本M26:270,青玉,有灰白色沁斑,玉质细腻,微透,器身近方形,正面为兽首形,圆目凸起,眉羽绕目仁翘,鼻凸卷,面部用双阴线勾出兽角,顶端中部有一凹槽,背面平齐,正中有一牛鼻穿孔边长约1.6、厚0.6厘米。

    玉蚕1件,标本M26:300。青玉,因受沁呈浅土黄色平头,直身,尖尾,口部与下领底凹槽处有一穿孔。长3.5厘米。

    玉贝1件,标本M26:272。青玉,因受沁略呈黄色,通体抛光。上端稍尖平齐,下端稍圆,正面鼓起,两侧有乳丁状凸饰,背呈弧形,中部纵刻一凹槽至尾部,上端对穿一圆孔长2.2厘米。

  2、佩玉

    玉立人1件,标本M26:186(图七)。出土于墓主腰腹右侧。青白玉,因受沁略泛黄色。圆雕,站立状,面部、发束、服饰均用阴线刻出,其中发束最为细密,采用游丝刻技法,每毫米有5根发丝,每根不交错。头上雕有两辫束,竖直向上对折垂于肩部,足部琢成台状,在台的中部对穿一圆孔。宽3.5、高5.7厘米。

梁带村遗址春秋芮国芮姜墓(M26)出土玉器

图七  玉立人M26:186

  玉虎1件,标本M26:195。青玉,因受沁呈土黄色,扁平体,呈伏卧状,头部残,前爪着地,腰臀翘起,尾部垂地而向上卷翘。两面均有阴线刻纹。残长5.0、宽2.0、厚0.2厘米。

    玉熊1件,标本M26:253。已残缺。青玉,因受沁呈土黄色,通体抛光。圆雕,圆眼昂首,蹲踞状,头至尾有对钻穿孔。长3.8、宽2.3厘米。

    长尾玉凤鸟1件,标本M26:171(图八)。因受沁呈黄褐色、两面雕琢出凤鸟勾咏、高冠、圆眼,阴线刻出羽毛。整个鸟身呈回首收翅展尾状,尾部有穿孔长6.5、宽2.5、厚0.4厘米。

梁带村遗址春秋芮国芮姜墓(M26)出土玉器

图八  长尾玉凤鸟M26:171

    玉鸟形佩5件,标本M26:641(图九)。青白玉,因受沁略泛黄。圆雕。整个鸟身肥大呈蹲踞状,大弯钩喙,鸟首高昂,翅膀卷收,尾部分叉,鸟足雕成台状,台中央“十”字形交叉对穿两孔。高2.7厘米。

梁带村遗址春秋芮国芮姜墓(M26)出土玉器

图九  玉鸟形佩M26:641

    双凤首花蕾玉佩1件,标本M26:653(图十)。青玉,豆青色。双面雕琢,纹样相同。花蕾居于中央,两侧各伸出一鸟首,两首相背,共用一身。鸟身下雕一环形纽,以便系佩。高5.1厘米。

梁带村遗址春秋芮国芮姜墓(M26)出土玉器

图十  双凤首花蕾玉佩M26:653

    玉蝉1件,标本M26:240。青玉,豆青色,有棕黄色以及灰白色斑纹,半透明。圆雕,呈伏卧状,圆目,尖翘鼻,背面阴刻两道横线勾出蝉颈,背腹部略凹,用弧线琢出浮雕蝉翼,足部雕成台状,中部略凹,蝉身中部有纵向对钻穿孔。长2.7、宽I.5厘米。

梁带村遗址春秋芮国芮姜墓(M26)出土玉器

图十一  玉玦M26:174

    玉玦8件,成对出土。标本M26:174(图十一),出土于墓主耳部。青玉,豆青色,局部因受沁泛黄色,玉质细腻,微透明。正面外缘斜削,弧面,背面平齐。正面雕琢双人龙合体纹,龙头、人首相对人首圆眼大耳,头顶阴线刻出发丝;龙角上卷,椭圆形目,卷鼻张口,躯体呈缠尾状。外径5.9、内径2.4、厚0.3厘米。

梁带村遗址春秋芮国芮姜墓(M26)出土玉器

图十二  龙形玉觽M26:665

    龙形玉觽4件,成对出土于墓主的腹部。标本M26:665(图十二),青玉,浅豆青色,有棕黄色斑纹。龙身为弧形,平头尖尾一面阴线刻出龙眼、眉间、龙鼻、龙角、龙麟,背部凸出两燕尾状齿棱,另一面的龙纹略有简省,长7.6、宽2.1、厚0.2厘米。

梁带村遗址春秋芮国芮姜墓(M26)出土玉器

图十三  玉耳勺M26:198

    玉耳勺2件。标本M26:198(图十三),青玉,因受沁泛黄色。长条形,耳勺部分残,另一端稍细且有穿孔,用于系带。柄部一面为龙鳞纹,另一面为对称的龙纹。残长6.9厘米。

 

残碎玉器和制玉残料

    大量散置于骨架右股骨外侧至腹部外侧,其中有改制后的残玉料、玉器半成品及残损的小玉器。另外,在这些散碎玉器分布范围内还有漆皮和朽木的痕迹,推测这些残碎玉器和制玉残料是盛装于木匣内随葬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