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去趟唐朝---观《大唐清河郡王纪功载政之颂碑》谈笔法 余喜习书法。观历代碑帖,寻其笔墨,求其理法,然美无止境,才有不同。如盏盏明灯,结识贤师益友。 今撷取一盏《大唐清河郡王纪功载政之颂碑》(俗称风动碑或封冻碑),去趟唐朝,感悟所得,书友分享,欣慰无似。 此碑甚奇,奇在“巍然高峙,俯瞰城中”,书丹清劲潇洒,都不是一般法书常见唐碑重复式类似笔法。非有剑拔弩张,犷悍之气。细看此碑用笔技术法度及原理,每一笔画是以“八字”形线路行笔,只是“八字”是横,竖,斜方向不同而已。如张怀瓘用笔十法:“点画起止,要在蹲驭”。何谓“蹲驭”?“蹲”即顿挫也;“驭”即大力逆势回锋也。书写需明其笔法,才可论其间架,后可经营章法。书法所谓如锥画沙,即起讫分明,笔笔送到,无柔弱处。领悟基本笔画如下所示: 点:图例各字点画。如《笔阵图》言:“点如高峰坠石,磕磕然实如崩也。”随各字形不同,点画似龙爪、瓜子、垂珠等,有棱角,有厚重,不同物象也。拓片可看笔画之形,直击拍摄碑片可领会笔画顿挫起伏。一阴一阳,用点画化解横竖。黄宾虹先生有“一小点有锋,有腰,有笔根,不得含糊。” 横:图例各字横画。如石楯、象简、玉案等。关键是逆势行笔,横画中间须向上微凸,即覆舟之形,非扫非托。“度”字,点、横、撇组成一匹花骢宛马,雄姿逸态。杜甫云:“岂有四蹄疾飞鸟,不与八骏俱先鸣。”“节”字,最后两笔。如汉简的化身,又似钢丝顺折,力透纸背,劲道无比。 竖:图例各字竖画。关键是点画末端回锋收笔。是圆浑、是厚重如钢浇铁铸的一截。也有如垂针和曲尺,虽是变势,但理相同也。 撇:图例各字撇画。有短有长,有直有曲。轻捷飞动,有夺物快速之感。发笔方峻浑厚,出笔极锐,实为竖画变笔。如犀角、鸟啄、飞蝶之形等等。 捺:图例各字捺画。又名金刀或波发,看易实难。王羲之书论,“每作一波,常三过折笔。”在此笔画中关键是正锋行笔,更明显的应用。《书谱》言:“真以点画为形质,使转为情性。草以点画为性情,使转为形质。”不虚啊! 以上而论,此碑笔法劲力十足,笔锋在点画内起收,顿挫,往复,使转及空际回旋,落纸之后,虽一小点,运以全身之力,绝不放松,才能有立体感,凹凸感,拗折感,才是书中有法。愈看愈赏心悦目,经千年而有持久的生命力。人们喜爱书法。当霄深夜静、寂静无哗,时见银河天汉,观此碑笔法写得何等超妙入神。书法遒劲潇洒,刻工精美,为唐苏灵芝所不及矣。(以上为本人见解,如有不到之处,望书友多多指教,亦欢迎在本人“玄阙文化”微信公众号,当面探讨。) |
|
来自: 昵称37039609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