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见字如面 | 你最想和哪位艺术家做笔友?

 颐颀书斋 2017-03-21

Red Grooms to Elisse and Paul Stuttman and Edward C. Flood,1968年

如果想要挖掘艺术家内心的想法或是生活中的那一点点小情绪,最好的方法莫过于查看他们的信件,千言万语都浓缩在那一张张信纸上。正如约翰·格雷厄姆所说:“信件写作可能是人际关系中最美丽的表现,事实上,它就是人们最棒的遗产。”


在这个通信越来越便捷,交心越来越困难的时代,一档读信节目——《见字如面》唤起了人们心底的一些念想。

Robert Lortac to Edward Willis Redfield,1919年


泛黄的纸张、褪色的字迹,却饱含着因时间而变得愈发沉淀的情感。当我们再次读起它们,就仿佛在和写信人交流、对话,可谓感慨良多。

Robert Lortac to Edward Willis Redfield, August 18, 1919年


在艺术圈,也有很多艺术家曾写下那些或尖锐、或柔情、或幽默的话语。他们写给亲人、朋友和伴侣,也写给广大青年们。相比较挂在博物馆墙壁上或居住在艺术家目录中的艺术品,它们紧握在收信者的手中,鲜活又充满灵性。



弗里达·卡罗


弗里达·卡罗是墨西哥最受欢迎的女画家之一,很多人都对她的“眉毛”印象深刻。在她20岁那年,与后来的丈夫里维拉初识并一见钟情。他们年龄虽然相差20岁,确是灵魂上的知己,弗里达·卡罗常将里维拉唤作自己的“大孩子”。

弗里达·卡罗和里维拉的合影


在女性艺术家还为数不多的年代,里维拉常常大肆赞美妻子在艺术上的天赋和才华,也一直给予她最大的鼓励和帮助。但是,里维拉却无法对于婚姻保持忠诚,他一次又一次地出轨,和很多女人有染。这些都慢慢侵蚀着他们二人的婚姻,最终,弗里达·卡罗和里维拉在1940年离婚。


弗里达曾说:“我的人生有两大沉痛的意外:一是被一辆有轨电车撞倒,二就是遇见了里维拉。” 即便如此,里维拉依旧在她心中占据着很重要的位置。


在他们离婚后,弗里达便写信给自己的朋友Emmy Lou Packard。这封信的内容写得感性而又脆弱,她写到:“亲吻里维拉,并告诉他,我爱他胜过爱自己的生命。”


在信的结尾处,弗里达真实地印了三枚唇印,由左至右分别是献给Emmy Lou Packard,感谢她作为前夫的助理而帮忙照料他和儿子;献给里维拉,他的前夫;以及献给她的儿子。在这封信寄出去不久,二人便复婚了。



马塞尔·杜尚


杜尚是达达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曾有人说,了解杜尚是了解西方现代艺术的关键。由此可见,他在现代艺术史上的重要地位。

艺术家杜尚


在杜尚所处的那个年代,他无疑是个异类。否定和戏谑传统、改变艺术创作的手法和观念。他的作品常常具有讽刺性,他的书信也是如此,只不过文字表述得还要直接一些。


1928年11月15日,杜尚给好友德莱厄写了一封信来表达自己对于一些艺术家沉迷于名利的风气所感到的愤怒。


越是和艺术家生活在一起,我越是确信,一旦稍有名气,他们就开始招摇撞骗。那些如犬马一般围绕在艺术家身边的商人们也无不如此。假如您看到协会落到这些骗子和伪君子手中,您怎么能够还存有一丝信任呢?


不必给我举出什么特例来证明这只是整个艺术圈里的一点小把戏罢了,这观点过于温和。到最后,仅仅因为价格高,人们就会纷纷承认这是一幅好画。它甚至还可能被博物馆珍藏,以便后世观赏。


拜托了,回到现实中来吧。如果您欣赏一些艺术家,喜欢他们的画,那就止步于观赏即可,切莫枉费心思,企图把骗子变回老实人,让伪君子做苦行僧。(节选)



安迪·沃霍尔


安迪·沃霍尔是波普艺术的倡导者和领袖,被誉为20世纪艺术界最有名的人物之一。可是,他也有过一段迷惘的岁月。

艺术家安迪·沃霍尔


他在1949年给美国艺术史学家、摄影师、作家罗素·林内斯的信中这样写道:“以我现在的生活条件,我甚至无法填写一张一美分的明信片。我从卡内基理工学院毕了业,现在住在纽约。可以说是从一个满是蟑螂出没的公寓搬到了另一个。”


安迪·沃霍尔的信中,充满了冷幽默和对自己的嘲讽,为此他还配上了很酷的涂鸦。从这封信可以看出,当时的他对自己的现况十分不满,也有点不知道自己在社会中的作用。估计他也想不到,日后的自己会在艺术上有如此高的成就。


索尔·勒维特


美国艺术家索尔·勒维特是极简艺术与概念艺术的创始人之一,他在1965年4月14日写给伊娃·海瑟的那封信,推心置腹且影响深远。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在英国读信节目《Letters Live》上,也曾声情并茂地朗读它。

索尔·勒维特《横向发展6号》,1991年


伊娃·海瑟被誉为艺术史上十大颠覆性女艺术家之一,但复杂、不幸的人生让她的内心总感到深深的焦虑与悲观。她在创作的时候,常常会自我怀疑。所以,索尔·勒维特在信中连用50个词,来劝导伊娃·海瑟去打消不安。


亲爱的伊娃:距你上次给我写信快有一个月了,你可能已经忘记了自己当时的心境(尽管我觉得应该没有)。你看上去一如往常,而且就是那个每分每秒都在憎恨“往常”的自己。别这样!学着时不时地对这个世界说“滚蛋”吧!你完全有权这么做。只要停下思考、担心、回头张望、怀疑、害怕、伤心、寻求捷径、挣扎......把自己磨得棱角全无。


别担心酷不酷,创造你自己的“不酷”。创造属于你的,你自己的世界。停下来,只要去做就好!(节选)



伊娃·海瑟《重复19 III》,1968年


在信的结尾,一个大写的“DO”十分引人注目!这封信虽是写给伊娃·海瑟,但是对每一个迷茫的人都有着启迪作用。



曼·雷


曼·雷是美国著名达达和超现实主义艺术家,一个擅长绘画、电影、雕刻和摄影的艺术大师。他的作品鲜活有趣,富有创新和前卫的气息,焕发着恒久的魅力。

曼·雷作品


他曾说:“与其拍摄一个东西,不如拍摄一个意念;与其拍摄一个意念,不如拍摄一个幻梦。 ”长期生活在法国的曼·雷,散发着浪漫的气息。

曼·雷作品


浪漫这一点,在曼·雷的信里也可以明显地感受到。1929年,曼·雷坐在巴黎的一间酒吧里,给他的朋友朱利安·埃德温·列维写下了这样一句话:“蓝色的光芒在街上掠过,蒙帕尔纳斯和麻雀啁啾着等待树上落下的果实。”


可以说,这些信件描绘了艺术家们周围世界的各种小插曲,成功、沮丧、爱和渴望。信件的年代虽久远,但内容却丝毫不会过时,只会变得更加经典。



精彩回顾:

巴塞尔是秀场?是卖场?还是VIP的乐园?

成就了奈良美智、基弗等大师的艺术学院,是怎样的?!

没灵感了?这是一篇创作套路攻略!





[编辑、文/李佳祺][鸣谢/部分内容源于Liza Kirwin《More than Words》]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