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平郗氏兴衰鉴(十四)

 希善堂 2017-03-21
十四、枋头之败与废海西公的真相

 东晋之北伐,不是为了收复失地,而是为了清除异己,借刀杀人,既然怀此目的,那么只有北伐失败才能达到目的,故东晋北伐,小胜即骄,继而大败,直到桓温北伐之前,往往如此。

 桓温三次北伐,目的则不再是仅仅清除异己这么单纯了,还有树立威望,扩充实力的目的,因此失败才不是北伐的最终目的,所以才从理论上取得了胜利的可能性。桓温的前两次北伐,都取得了一定程度的成功,而第三次北伐,却在枋头惨败给了慕容垂,然战役之胜败,却不由军事力量的对比所决定,实为东晋政治格局使然。

 按照战前的军事部署,北伐以大司马桓温为首,江州刺史桓冲,豫州刺史袁真,徐兖二州刺史郗愔为副手,这其中包括三股军事力量,荆州、荆州是桓氏的地盘,豫州是陈郡谢氏的地盘,徐州是高平郗氏的地盘。桓温北伐的初衷,能成功当然最好,即使不能成功,也可以削弱其他两股力量,借机夺取徐州和豫州。

 但是北伐前却出了一个意外,借刀杀人之计被郗愔识破,愔与世子嘉宾巧使换笺计,再加上两个士族结盟之故,最后以资产置换的形式予以解决,郗愔交出徐兖二州的北府军,桓温以浙东五郡(会稽、临海、永嘉、东阳、新安)的军权作为对价。对于郗愔以疾解职,史载桓温的态度却截然相反,《晋书》说桓温大喜,而《晋中兴书》则说桓温并不高兴,责备郗愔不跟随北伐,考虑到《晋中兴书》成书较早,而作者又是高平郗氏的郗绍[i],真实的可能性要更大些。

 战前分别两路,桓温统帅本部和北府军作为主力,从徐州出发,进攻兖州,伺机渡过黄河,袁真作为偏师,从豫州出发,进攻豫州故地和司州,经略黄河以南。战略部署和谢万郗昙北伐一模一样,只不过主力和偏师调换了一下,本该让主力进攻的,却让偏师去做,谢万想让郗昙送死的目的昭然若揭。

 战争初期进展顺利,桓温节节胜利,一直打到了高平金乡,值得注意的是,上次郗昙也是最终进军到这里,最后战役发生了转折,这次也不例外。郗愔虽然没有北伐,但是世子郗超随同桓温出征,此时“谏以道远,汴水又浅,运道不通”,因此应该见好就收,及时退兵,言外之意就是防止背后捣鬼,断绝粮道的威胁不仅可能来自前燕慕容氏,更有可能的是来自后方政敌。

 此时桓温在朝中已是独大,料定谢安、王坦之不敢捣鬼,于是决定继续进攻,这时郗超又提出三种策略。[ii]

 上策是:渡河全力进攻前燕的首都邺城,前燕有可能做出三种对应可能,退守幽州,出城决战,坚守邺城。其中最有可能的是第一种可能,那时我军可不战而屈人之兵;如果前燕出城和我军决战,胜败也很快见分晓;及时前燕采取最顽强的固守邺城,仓促之间,也难以彻底坚壁清野,我军可以劫掠敌方的战略物质,易水以南的汉人势力,到时也会起兵响应我们,总之胜算很大。

中策是:沿着黄河和济水布防,与前燕打持久战,虽然耗时费力,以此时敌我双方的力量对比来看,最终也会取得胜利。

下策是:不直驱邺城,却渡河去攻占外围,等到冬天,不断运河粮道难通,而且各种战略物质都会缺乏,撤退都存在危险。

而最终的结果是桓温采取下策,结果也按照郗超预测的结果发生了,桓温在枋头被慕容垂所败,在撤军的途中又中伏,军队损失过半。假设一下,如果按照上策而行,前燕会怎么做的》事实上,即使是采取下策,前燕也准备逃跑了[iii],如果采取了上策,也许慕容垂就没有争取一战的机会了。

 问题是桓温为什么会采取下策呢,他的依据何在?桓温当然不知道绝粮的威胁,但他认为袁真的偏师有能力打通粮道,而事实上却没有。[iv]既然桓温北伐的目的之一是借刀杀人,削弱袁真的军队,那么又怎么能指望袁真打通粮道呢?非但不能对袁真保有任何希望,还要防备在背后做手脚甚至临阵倒戈[v],自己做小人,却寄希望别人做君子,不是很荒谬吗?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论韩信,以市井之志利其身,而以君子之心望人。桓温也是如此。

 中策是桓温肯定不会采取的,因为桓温的北伐目的有三个,一次是借机占领豫州和徐州(徐州战前已经获得),树立个人威望,最后才是收复失地,而一旦打起持久战,最终可能实现的目的只有最后一个了。本来郗超也不会提出这种作战方案的,但此时北府军既然已经不属于高平郗氏了,他愿意承受风险的程度也相应提高了,反正战胜最好,高平郗氏也从中得利,战败也关系不大,高平郗氏的势力已经转移到了后方安全之地。

 桓温之所以没采用上策,在笔者看来,完全是因为郗愔没有随军北伐,战前又进行资产置换,高平郗氏有空手套白狼之嫌疑。高平郗氏虽然已与桓温结盟,但郗愔却始终没有明确表明态度,形式上仍然是支持晋王室的。对于谯国桓氏对抗陈郡谢氏和太原王氏,高平郗氏是支持的,而对于桓温与晋王室的矛盾,高平郗氏则采取中立的态度,可以接受的底线是可以废立皇帝,但却不能取而代之,这就是为什么郗超向桓温建议废海西公,立简文帝,却又向简文帝保证,不会再有废立之事的原因。

 这样一来,直驱邺城与前燕决战,符合高平郗氏的利益,也符合东晋王朝的整体利益,但是却不符合桓温的利益。因为高平郗氏已经对政治风险进行了有效的对冲,只要东晋王朝不破产,政治对冲就会产生套期保值的作用,所有风险都被锁定在一个范围内,是可以接受的。但是谯国桓氏却不同,决战的损失是毁灭性的,无论这个风险多么小,无论胜利的概率多大,只要有风险存在,基于谨慎性的考虑,都是不能接受的,而非决战失败的风险却是可以接受的,不会对谯国桓氏的利益造成实质损害,况且桓温率领的五万人马有相当一部分是刚刚置换过来的北府军。

 桓温之败于慕容垂,非战之罪也,实因东晋的政治格局使然。而晋室之所以得以保全,固然是因为太原王氏和陈郡谢氏的努力,也在于高平郗氏与桓温的内部分歧。桓温希望的是代替晋室,退而求其次,才是行废立之事;高平郗氏希望废掉海西公,改立对自己更为有利的皇帝;陈郡谢氏和太原王氏则希望维持现状,因为他们是现状的最大受益者,即使立新皇帝,也不是不能接受的,在这三种力量的作用下,简文帝意外的做了皇帝。

 简文帝与高平郗氏的渊源颇深。郗愔服阕后出来做官,就是简文帝的举荐[vi],郗愔在地方任职最长的地方是会稽郡,而会稽同时也是简文帝任琅琊王时的封国和食邑所在地,郗愔长期担任会稽内史,内史既是郡的最高长官太守,同时也是琅琊王封国的相国,两人极有可能交情不错,简文帝害怕被废,向郗超询问时,也提到了与郗愔的交情。郗超本人担任的第一份官职,就是时任抚军将军的简文帝的椽,郗昙在此时担任抚军将军的司马。

 简文帝的太子孝武帝对高平郗氏则更为信任。孝武帝太元元年(亲政的第一年),以领军将军郗愔为镇军大将军,太元六年冬十一月己亥,又以镇军大将军郗愔为司空。郗昙的长子俭之曾为太子率令更,次子恢曾领太子右卫率,孝武帝深器之,以为有籓伯之望,在淝水之战后,擢恢为梁秦雍司荆扬并等州诸军事、建威将军、雍州刺史、假节,镇襄阳。由此看来,高平郗氏在废海西公立简文帝中受益不小;而桓温却并未从中得益,只是承担了废立的恶名而已,简文帝死前,不但没有禅位给桓温,反而遗诏桓温依诸葛亮、王导故事,事实上桓温的权力反而在名义上被限制了。


[i] 一说《晋中兴书》的作者是何法盛

[ii] 《晋书?郗超传》:“太和中,温将伐慕容氏于临漳,超谏以道远,汴水又浅,运道不通。温不从,遂引军自济入河,超又进策于温曰:‘清水入河,无通运理。若寇不战,运道又难,因资无所,实为深虑也。今盛夏,悉力径造鄴城,彼伏公威略,必望阵而走,退还幽朔矣。若能决战,呼吸可定。设欲城鄴,难为功力。百姓布野,尽为官有。易水以南,必交臂请命。但恐此计轻决,公必务其持重耳。若此计不从,便当顿兵河济,控引粮运,令资储充备,足及来夏,虽如赊迟,终亦济克。若舍此二策而连军西进,进不速决,退必愆乏,贼因此势,日月相引,僶俛秋冬,船道涩滞,且北土早寒,三军裘褐者少,恐不可以涉冬。此大限阂,非惟无食而已。’温不从,果有枋头之败,温深惭之。”

[iii] 《晋书?慕容暐载记》:“晋大司马桓温、江州刺史桓冲、豫州刺史袁真率众五万伐暐,前兖州刺史孙元起兵应之。温部将檀玄攻胡陆,执暐宁东慕容忠。暐遣其将慕容厉与温战于黄墟,厉师大败,单马奔还。高平太守徐翻以郡归顺。温前锋朱序又破暐将傅颜于林渚,温军大振,次于枋头。暐惧,谋奔和龙。慕容垂曰:‘不然。臣请击之,若战不捷,走未晚也。’乃以垂为使持节、南讨大都督,慕容德为征南将军,率众五万距温,使其散骑侍郎乐嵩乞师于苻坚。

[iv]《晋书?桓温传》:先使袁真伐谯梁,开石门以通运。真讨谯梁皆平之,而不能开石门,军粮竭尽。

[v] 战后桓温把失败的责任推给袁真,袁真果然叛变,数月之后,桓温取得寿春之捷,斩杀袁真之子(袁真其时病死)。这也是借刀杀人的一种方式,把豫州短期寄存在前燕那里,数月之后再收回,可是产权却易主了,豫州由陈郡谢氏改姓桓氏了。

[vi]简文帝辅政,与尚书仆射江胪等荐愔,以为执德存正,识怀沈敏,而辞职遗荣,有不拔之操,成务须才,岂得遂其独善,宜见征引,以参政术。于是征为光禄大夫,加散骑常侍。既到,更除太常,固让不拜。深抱冲退,乐补远郡,从之,出为辅国将军、会稽内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