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漫谈中西绘画|“外师造化,中得心源”

 Zhanggx 2017-03-22

中国画这门学问有如北禅宗,要苦修经律论,面壁9年的功夫,平常人对9年面壁有误解,认为不吃不喝面壁修9年。所谓壁观,是比喻修持,使人心如墙壁、不偏不倚,实际是要除去人的思维认识。认识作用对客观事物不起分别和执着,即“去伪存真,凝住壁观,无自无他,凡圣等一,坚住不一,不随他教”。与画家“澄怀观道”、“物我两忘”相似。

画画这件事,前人到后人都磨砺终身,有人悟到了其中妙谛,有的人直到老死也未达悟境,兼之前人遗留的作品真伪互见,著述繁多,今人各取所需,各自解释。画画执遗的人有,瞎子牵瞎子的人有,不学无术的人也有。画画此道,必须研究经、律、论才能生慧,才能够大彻大悟。

漫谈中西绘画|“外师造化,中得心源”

宋 徐崇矩 《红寥水禽图》

中国画“外师造化,中得心源”重要的是得源,外因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才能明心见性。中国画论说:“行万里路,读完卷书”,这是内因外因的互补。从美学方面讲“行万里路”、“师造化”,是向大自然学习,源于生活,从哲学方面看就是创造客观条件。“读万卷书”、“得心源”是强化主观条件,内因是动力,才可能提高悟性。老生常谈,外因是条件,内因是动力,外因内因关系互补,达到主客观继往开来圆满。师承也叫主客观关系,但不是互补,是常和变的关系。能入能出的交替是常,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转化是变,有的人能入不能出,有的人既不能入就不可能出,也有人老死不化,终生不能悟到真谛。画者化也,需要升华到另一个境界,有的人虽然有成就,或者说能入,但只如蚕茧那样,自然有了转换,自己在自己做的壳里,不能自由自在,如果化成了蛾飞出去,脱胎换骨了,完全不同过去的自我,自由自在才是达到理想境界。

画家达到这种境界是要靠修持,需要因缘具足。佛家说因缘有三种:正因、因缘、了因。用哲学解释:一主观因素,二客观因素,三苦心经营豁然贯通,到此因缘具足,物我交融,天人合一,成为心物一元的境界。所谓景由心造,是主客观因缘融合而成的。心造是中国画的妙谛,违心不成画,粗心画不灵,不期而然得大,自然就圆满了。

从另一方面说,心诚则神具(专一),心散则墨聚(心中无数),做到无物心、无我心,别具道心。画是道心的体现,道心是物我的升华。文与可画竹如此说:“朝与竹乎为游,暮与竹科为朋,包含乎竹音,偃息乎竹阴,观竹之变化也多矣。始之予见而悦之。今也悦之而不自知也,忽乎忘笔之在手,与纸之在前。勃然而兴,而修竹森然。虽天造之无朕,亦何以异于前焉。”这就是物我交融升华的结果。不深入生活(造化)不能得心源,照着对象画,或勉强作画,达不到心与神会,虽然在作画,有似梦里摘桃,等到清醒,没有真正的桃子。

漫谈中西绘画|“外师造化,中得心源”

宋 文同 《墨竹图》

《黄庭经》说:“积功成练非自然,是由精诚亦由专,内守坚固真之真,虚中恬淡子至神”。道家说的精相近佛家所谓心,道所谈的神相近佛家所谓性,画家的修炼和道家的修炼有相似之处,要专一,把持自己的心境,苦心经营,还要淡薄人生,养成虚怀空灵的心境,或者说练笔重在练心,或者说画家的精神气质要如此经过培养。精神一词出自庄子,他把人的心称为精,将心的妙用称为神。常说练笔重在练心,画乃心技也。如果心思不若人想画过人,古今没有的事。《黄帝内经》这样解释心:“所以任物者谓之心,心有所忆谓之意,意于所知的事物常在人脑中反映而有记忆,意之所存谓之志。”心的活动接触事物产生知觉,鉴于所知的事物常在人的脑中反映而有记忆,当记忆着不在眼前的事物而在脑中印象,这便是意象,意象进一步为现实志愿而确定目标,就是志向。有了只想对客观事物的特点和内在联系进行综合、反复形成思维方式,通过思维活动称为心智。这种心智画家创作就是我说的心技。所谓佛在心中就是这个道理。我说心,是意识与生理作用结合一元的意思,相当于中医医理,是本体之心,是一个名词,是佛家所说的无明、无始,是一种代号,与西方的“唯心论”不能混为一谈。

笔性墨性皆以其人之性情,画贵在“情”、贵在“神韵”,妙在“化”。画学如佛学,要有识之士才能同禅理,获得真谛。

中国画包括哲理画理、技法理论,但中国画不是笔画、色彩、形式、形象——抽象或具象,皴、擦、点、染这类技法理论完善,它的内涵无可言状,有如到家说的神,基督教说的上帝,佛说的如来。

漫谈中西绘画|“外师造化,中得心源”

宋 赵佶 《柳鸦图》

西方杰出的画家梵高、马蒂斯对此都有过反思。他们说:“我的灵感来自东方的艺术”。梵高还说:“我的风格,是受塞尚和东方影响而形成的。东方的线画显示出一种广阔的空间,而且是一种真实的的空间。”他还强调:“中国画的线,不仅是表现形体必须手段,更表现精神,表现生命运动。”我们常说“吴带当风,曹衣出水”,这种线的运动,不仅是艺术形式,还有时空。一般说,中国画的特点是线的运动,不仅是艺术形式,还有时空。一般说,中国画的特点是线的作用。十八描,体现宇宙物象众生生命,一波三折,是生命不息奋发激励。不齐而齐,齐而不齐是宇宙的自然现象。

黄宾虹说:“自然之妙,在于有断续连绵处处有情,节节回顾,若影若现,不即不离”。中国画一组线有虚实相生,一根线也有虚实,这是自然物化。伸、缩、转、折是宇宙的妙有,无往不复,无垂不缩,蚕尾、蛇尾、笔根、花须,这种种笔势既是形又体现神,形神兼备。若论它只是渍墨的一根线,不够言状也不够言情,这些都是造化转化的物象,再看看线的表现极致:“悬针垂露之异,奔雷队石之奇,鸿飞兽骇之姿,鸾舞蛇惊之态,绝岩颓峰之势,临危据稿之形。或重若奔云,或轻如蝉翼。纤纤乎似初月之出天涯,落落乎犹众星之列河汉,自然之妙,非力运之能成,翰不虚动,下必有由。”这就是线同宇宙向契合产生妙有。然而西方印象派大师尽管佩服中国画艺术的线,也可能“莫知要领,徒见成功之美,不悟所至之由。”线包含的禅意和玄奥,在西方艺术家眼里如梅、兰、竹、菊这类线的意蕴,恐怕不能如我们自己体会之妙了。

这是庄学,又是禅学的理入。禅学入行要求甘心受苦,不计较客观外界环境和个人遭遇。从修持方面谈画家需要经过这种苦行才能深化。苦心经营是大师的起点,吹牛拍马是失败的起点。中国画的修持功夫不亚于佛学,在某种程度上画家也是殉道精神的时间者,只识某类画、某家画、某人画,对中国画史、画学、中国画哲理等不知其所以然,不能觉悟中国画的妙谛,不算能学好画,更不能画好画。中国画画家不应该轻视前人所讲的这类道理和修持经验,这种智慧积淀有千百年了,无论今天的人多么聪明,如果没有前人的智慧,今人不可能有更多的智慧。一部《芥子园画谱》两百年间不知印了多少册,以近年印数之多,再版次数之多,销售之多,是史无前例的,《芥子园画谱》的经验对培养中国画家的贡献是不可否认的。

漫谈中西绘画|“外师造化,中得心源”

宋 徐禹功《雪中梅竹图》

《历代名画记》谈:“今之画,纵得形似,若气韵不周,笔力未遒,空善赋彩,谓非妙也。今之画人,粗善写貌,得其形似,则失其笔法,岂曰画也。”前人指着后人的鼻子在说,其道理还是有现实意义的,不要把中国画的哲理,画理、技法理论都视为废话。

佛家谈染,哲学谈影响,传统的学问只要深入研究,一定会产生良好影响的。有的中国画画家崇拜印象派,模仿印象派画风,这类画家是否认真研究过印象派和熟悉他们的艺术生涯?印象派画家在选择合乎自己气质的自然门类,旨在着眼于外形和彩色多一些。认识对象,选择对象如果说是主动的、自治的,没有什么限制和约束,有一些自由,同时也存在被事物关注并在一定范围有拘谨和牵制,可以说,还不是如中国画画家那样完全自由,他们是画家被对象捉住了,而不是画家捉住了对象并创造出新的对象,而是改造对象,创造新的物象。

谈中国画过时了,要向西画靠拢,这是缺乏做学问和不下苦功夫的人的见识,西方印象派的作品还不能与中国画等而视之,印象派只是对物体轮廓的刻画不那么细致,不像文艺复兴时期拉斐尔、米开朗琪罗那类作品——有如雕塑,素描轮廓有很明显的立体感而叩之有声。印象派是以色彩的层次明暗和笔触运动不拘执素描去拼造形体,在一个团块中不是纤毫毕露画出轮廓,不过多考虑技巧。

中国画创作重在精神特征,传达事物意蕴,比如梅花不是刻画它茂密或疏淡和周围环境的关系,而是给人疏影横斜那一瞬间的精神反射与共鸣,人又赋予它铁骨冰心的气质,联想到高尚的人格借景喻人。

印象派把主题周围的东西配置色彩,通过明暗处理环境,一切在同等基础上进行,达到表现自己最初感受到的第一印象的目的为止,唯一的大师是自然。除了这个大师之外,没有第二个可照着学的东西。中国画在表现主题的时候把周围的一切都抛弃了,不需要背景,而是一片空白。凡是画上去的都重要,在同等位置上被重视,小到山水画的苔点,花鸟画蕊这种细部,都不闲抛乱洒或满纸涂鸦。同时,中国画妙就妙在不画上去的同样重要,空即是色,不是玩空,而是妙有。相对说来,中国画没有空白,画也就不存在了。中国传统文化所说的阴阳互补关系也在中国画中体现,如有笔墨处为阳,空白处为阴,孤阴则不长,独阳则不生,所以画家很重视白的处理。画面即是这种阴长阳消,阳长阴消的结果,这种互利互用始终平衡的运动,不及或太过都要出毛病。“空故纳万物”,老子讲无的道理同样在中国画中体现玄机。中国画在创造对象是,不仅抛去周围的东西,画家自己的形骸也忘记了,忘乎所以,不知笔之在手,纸之在前,这又是印象派画家难以理解的妙谛了。若把中国画的章法与规律抛弃,妄图以印象派绘画这个错误的形式来代替,画家在一生中总有一天自己要负责任的,尤其是自命不凡投机取巧的画家免不了要接受这个教训。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这两句话对中国画画家的创作说得最透彻圆满了。中国画画家着眼对象是:“摄景于烟霞之表,发性于溪山之颠”,这是画家个人的发现,也是在创造新的自然生命。这新的生命,潜伏在画家自己的生命之中,为自己生命要求得以凭借而升华精神境界,由客观的艺术性而体现充实,启发主观的艺术理想,达到主客观合一,即天人合一。

来源|《文史杂志》2000年6期

整理|中国美网

更多资讯请关注中国美网公众号:cnmeiw66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