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作文审题的三个角度

 昵称21189171 2017-03-22

         作文审题的三个角度

 

                       王玉强

 

       最近,很多学生在作文审题上,载了跟头,我结合《作文有道》谈谈如何审题。希望学生好好看看《作文有道》的辩证审题部分。

  

   如何审题是大问题,现在很多学生好跑题,原因就是不会抄核心词语,不会问“为什么”这样。我觉得要注意以下几点:

审题要诀:

一是要抄核心词语啊。最近一个作文题是这样的:

   南锣鼓巷以保存完好的胡同、四合院以及闲适优雅的老北京生活而闻名。后来这里成了景区,成群的游人来了,狭窄的胡同转个身都困难。有的游客乱扔垃圾;有的游客随意乱闯,擅入民宅......闲适与优雅荡然无存,老北京味道也变成了人挤人的汗味儿。面对此境况,居民们深感困惑,他们经过思考,一致同意宁可不要丰厚的旅游收入,也要恢复老街往日的宁静。近日,北京南锣鼓巷主动申请取消国家3A级景区资质。

  很明显,“一致同意宁可不要丰厚的旅游收入,也要恢复老街往日的宁静”是这个作文题的核心语句啊。那么抽取核心词语就是金钱还是要宁静啊,换一个词语不就是要“功利”还是“宁静”吗?我们不是说了吗?现在的作文命题都是辩证性与比较的命题吗?这两者不正是矛盾的辩证关系吗?至少你要抄上“宁静”啊。

    这个题目的核心就是——不要功利,要宁静生活,或者不要眼前的利益喧嚣,要长远的宁静与诗意生活。而有一些学生却写成了保护自然环境,就有一些偏离主题了。

   二是从分支角度确定观点。就是一个材料明显有两个角度,可以从一个角度确定观点。

   如《咬文嚼字》给名家挑错,名家感谢挑错。就是两个角度,一个是敢于挑错,敢于挑战大家;二是感谢挑错,感谢提意见。

   三是从整体看,问个“为什么”,从文字背后提炼思想、心态、精神、价值等等。一个材料尽管是两个方面的材料,但又密不可分,只有整体看了,就是问“为什么这样”。

   如山东卷“人生的行囊,有的很快用到了,有的临时用不上,有的会伴我们走的很远”等等,就得从“有用与无用”“实用与虚用”“短用与长用”“物质与精神”的关系考虑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