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通病 | 商品混凝土强度不合格的原因分析

 树悲风 2017-03-22

混凝土工程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材料、施工、设计、检测等单位部门的共同协作,而混凝土只是工程中材料的一部分。商品混凝土更是一个过程产品,其质量的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涉及的面也比较广。总结归纳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混凝土搅拌站恶性竞争

  • 认识问题:社会上不少人以为混凝土行业是块金砖,于是只要有钱的,不管懂不懂的均挤破头想建搅拌站。建成后,进入低价竞争,投资人看无利可图,又心疼已经投入的资金,就变着法不计后果的降低成本,自然无法保证混凝土质量。

  • 实际问题:混凝土企业数量太多,入行门槛太低,细查大部分企业人员配置没有达到要求,尤其是专业技术人员的配置不健全,企业对混凝土生产的质量控制形同虚设。对这些根本性的问题不能解决,也就无法保证混凝土质量。


原材料不符合要求 

  • 水泥品种经常变换,水泥富裕强度过高或过低,导致混凝土强度忽高忽低。

  • 砂石含泥量太高,混凝土中胶结材料的粘结力不够,导致强度低于设计值。

  • 砂、石的坚固性不符合要求,影响混凝土强度。

  • 碎石的压碎值太大,影响混凝土强度。

配合比不符合要求 

  • 配合比设计时,水灰比过大不符合设计强度要求,导致混凝土强度达不到设计强度等级。

  • 配合比设计时,水灰比过小,导致混凝土强度超过设计强度等级过多。

  • 配合比设计合理,在配合比执行过程中对砂、石的含水率扣除不合理,扣少了混凝土强度低,扣多了,混凝土塌落度变小,强度偏高。

    (1)混凝土运输前,搅拌车罐中有水未放干净,混凝土进罐后和水混在一起,混凝土的实际水灰比变大,导致强度偏低。

    (2)混凝土运输到工地,等待时间过长,和易性变差,为了便于施工,在罐中加水搅拌再施工,增大了混凝土的水灰比,改变了混凝土的配合比,强度变低。


施工过程存在诸多问题 

  • 施工单位不重视,由于混凝土的专业化,所有现场施工单位只是在形式上配合混凝土生产企业做试块,不按规范和标准要求制作和养护,这样即使做了试块也起不到原有的效果。

  • 施工单位有依赖心里和不负责的思想,试块不合格找混凝土供应单位,没有履行作为施工单位的义务。

  • 施工过程中要求混凝土坍落度越大越好,所以有地方漏振,或就没振捣。

  • 个别施工方为方便施工,打柱时直接拿水管朝混凝土上冲,严重影响混凝土强度。

  • 做试块的人员并非是专业技术人员,只是从工地上随便找工人做了就算,振捣、刮平、收面、拆模、养护,这些施工步骤根本无人问津。

  • 试块做过后,拆模无时间概念,有的试块缺棱掉角的。试模未校正,有的试块是菱形等,导致混凝土试块不合格。


养护不规范

  •  施工单位对试块标准养护认识的漠视,现场无标养室,要送标养的试块都要过几天才送到相关检测单位,殊不知早期养护对混凝土强度增长至关重要,所以导致夏天混凝土强度过高,冬天混凝土强度不够。同时还存在试块找不到的现象,采用随便找几个送去应差的办法。

  • 与施工同条件养护的试块,在工地不与构件同条件养护,因此这些试块也代表不了构件的同条件强度。


检测存在疏漏

  •  检测单位只对来样负责,每天都有上百组的试块要压,按每组试块压5min计算,一小时只能压12组,即使一天工作十小时也只能压120组,而有些检测机构为加快进度,压力机加荷速度加快,因此也造成强度偏差。

  • 检测单位太多,容易形成无序竞争,低价中标,有的可能成本也不够,但如果试块不合格就会带来新的检测项目和新的费用,何乐而不为?


其他原因 

  1. 在出现一些质量问题后,不能从根本上分析问题的真正原因,处理问题的相关单位,只是采用各打五十大板的做法,让一些施工单位有恃无恐,不再注重工程质量,都抱着出问题后责任有材料供应商承担的思想。

  2. 利益原因:混凝土强度的增长有其一定的客观规律,但受利益驱使,大部分参建的各方均不顾这个客观规律。 势利工期,所有工程都在赶工期,有三天一层;有晚上12点混凝土浇筑结束,早上6点上人弹线、吊上钢管、模板等,过早的荷载已经造成混凝土结构受损,再长的养护期也不能弥补早期的结构损伤。 势利成本,为了减少钢管、模板运转周期,柱、墙板的模板甚至不到48小时就拆除了,混凝土表面未能充分养护,表面强度偏低,碳化深度在不到28天就可达到3mm甚至更深。 势利政绩,相关的政府部门和建设单位,也只注重工程的形象进度,而不注重工程质量的进展。


当前全国各地都在推行、使用商品混凝土,但以上主要影响原因中,商品混凝土站能否提供合格产品还有待商榷。小编搜罗网络,归纳总结商品混凝土站主要存在四个方面的问题:

砂石混堆,料底污染严重,含泥量超标

很多商混站的砂石料场直接与土地相接,没有混凝土垫层,一旦下雨砂石全部和泥。有些商混站有混凝土垫层,但门口没有车辆清洗装置,进场所有车辆没有清洗车轮的程序和措施。每天数百辆车辆进出混凝土站,所携带的泥土造成料场砂石中含泥量严重超标。同时,堆料场料底每天不清理,数百辆车来回碾压使之成为土石混合料,装载机传堆时又把土石料传入大石堆。


砂石混堆现象严重。不少混凝土站砂石混堆,有些甚至没有挡墙;有些堆料高过挡墙,造成混堆;有些在挡墙外砂石卸料时已经严重混堆。进大料斗时,由于隔挡板矮使得两边料混堆;或装载机反复装不同料,斗内往往不卸净,造成又一次出现砂石混堆,有些料斗中竟有三种料。

水泥批量不清,标识不清,不等复试冒险使用

商混站水泥罐只能装一天的用量,因此进场水泥未等3天复试报告合格就投入使用,甚至有些连1天安定性复试也不等,完全是在冒险使用。有些商混站甚至没有水泥厂家的3天报告,更是在冒险。

大量散装水泥在不清罐的情况下就已装入,以致罐中不同生产日期、品种、等级、厂家的水泥成了大杂烩。有人说“都是一个厂、一个品种、一个等级的水泥,应该差别不大”,如果这个认识成立的话,是否每个厂只要对每种水泥做一次试验就可以一劳永逸了?全国试验室的工作就可大大减免也许正因如此,许多水泥罐下没有标识牌,而正确的做法是标识牌上应有厂家、品牌、品种、等级、生产日期、进站日期、代表批量、检验状态这8项标识。

不测试砂石的含水率,影响严重

关于含水率测试,许多混凝土站并不是测试而是预估。在考察中看到有些商混站的露天砂石料场,一年到头石子含水率都是0.1%,而有些标注为含水率3%的砂在料斗内竟往外流水。

如何测准含水率,必须要有相应措施。大砂堆上部的砂由于蒸发、下沉相对比较干,下部砂由于上部水下沉,往往达到超饱和状态,而装载机是从砂堆底部装料、倒入搅拌机,导致配合比中加水量容易增高,由此造成水灰比大增。

假如水灰比由0.5变成0.65,其他材料不变,混凝土28天标养强度只能达到69%。要想较准确测得砂石实际含水率,一是在搅拌机上料口测,一是将砂石料场做成向后排水的坡度,以保证前面的砂石上下部分含水率接近。

必须签订技术合同,同时做过程控制分析

商混站与施工单位不仅要签订经济合同,更要签订技术合同。例如大体积混凝土必须用水化反应慢的水泥,则合同中就要标明,禁止商混站采用普通水泥、高强早强水泥,否则会严重影响工程施工质量。又如许多工程不允许出现施工冷缝,就必须保证混凝土的连续供应,因此合同上要明确每隔多长时间(正负多少分钟内)必须供应一车混凝土,才能保证在合同确定的混凝土初凝时间内及时覆盖上一层混凝土并振捣。

为了保证混凝土的正常供应,第一车混凝土就必须带齐有关混凝土配合比和材料试验的全部资料(28天的试验结果除外),经现场核对无误方可浇捣。这些复印资料是每批次混凝土的重要依据,要纳入每次混凝土合格证之下装订成册,而不应只给现场一份28天试压的合格证了事。

如果是一层混凝土,等28天试压报告出来,现场往往已施工到第六、七层,假如一层混凝土不合格,绝不是只拆一层楼的事,而是要从六七层拆起,这种损失无论商混站、施工单位,还是开发商都担当不起。

必须要有过程控制及分析。为了避免这种大损失,商混站和施工单位都应依据积累的过程控制资料,按照“早期强度推导规范”及时发现混凝土强度增长的弊病,及早处理,以免造成巨大损失。

为了更清楚地了解商品混凝土的质量问题,应对混凝土的搅拌、运输、到场、等待、卸料、输送、浇捣全过程有详细的电脑分析。具体做法为记录每车混凝土小票上的4个时刻(出站、到场、开卸、泵完),将其输入电脑,就会自动分析,这样不论在哪个时段出现问题,都有据可查,除采取措施处理外,并可追索有关方的责任,以促使其改进工作。

商品混凝土站需提供的技术资料包括:预拌混凝土合格证;混凝土碱含量计算书(仅地下部分);混凝土配合比申请单;混凝土开盘鉴定;水泥碱含量检测报告(仅地下部分);水泥厂备案证明;水泥3d出厂质量证明书;水泥28d出厂质量证明书(后补);水泥快测复试报告;水泥3d复试报告;水泥28d复试报告(后补);砂子碱活性检测报告(仅地下部分);砂子试验报告;石子碱活性检测报告(仅地下部分);石子试验报告;混凝土掺合料碱含量检测报告(仅地下部分);掺合料试验报告;混凝土掺合料合格证;混凝土外加剂碱含量检测报告(仅地下部分);混凝土外加剂备案证明;外加剂使用及性能说明书;外加剂出厂合格证或试验报告(与国标对比表);混凝土外加剂复试报告;混凝土初凝试验报告;混凝土掺外加剂效果试验报告;混凝土搅拌站混凝土试块28d抗压试验报告及混凝土3d强度报告。

每浇筑一次混凝土所需资料随第一车混凝土同时送到现场,以便核对,数量为一式三份。其中,收商品混凝土小票分析表的工作人员必须认真核对:搅拌站厂家名称;商品混凝土强度等级及技术合同与技术内容对比;收货单位;日期及出站时间同时并认真记录到场时间、开卸时刻、浇筑完成时刻,如果发现时间超差过大,收票人要马上报告技术负责人。小票能否每车打印清楚重量比、搅拌时间、各种材料明细;能否保证现场每张小票4个时刻记清楚以便做分析,下结论。28d之后交出合格证及有关资料。


混凝土是一过程产品,只有认清混凝土的性能和发展规律,参建各方各司其职,通力合作,严格按照规程规范操作,才能有效避免混凝土工程的各类质量问题或质量事故的发生。


编后语:工程质量问题涉及方方面面,实际建设过程中更有诸多不确定因素造成不同程度的质量问题,甚至发生灾难性事故,欢迎广大读者、作者朋友发现、总结、归纳与工程建设质量息息相关的问题:案例分析有理有据、创新技术亮点突出、管理理念可行可仿、科研成果成功实践、标准规范要点解读等一系列好素材撰写文章投稿(工程质量杂志投稿方式:www.gczl.org点击在线投稿,页面示意如下图),供同行参考借鉴,并与我们一起树立质量标杆、强化质量意识、分享质量成果、鼓励质量创新!


资料来源:砼话+施工技术 小编整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