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风吹不去心中的古典--诗歌的历程(五---八)

 老刘tdrhg 2017-03-23

风吹不去心中的古典--诗歌的历程(五---八)

(2006-10-22 01:22:45)
转载
分类: 百花齐放(诗词律联)
建安风骨之三曹七子(上)

  "风骨"是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的一个重要的概念,自南朝至唐,它一直是文学品评的主要标准,建安时代以五言诗为主的文学以风骨遒劲而著称,被后来人尊为典范,这既是文学史上经常提到的"建安风骨"。
  风骨一词最早大量运用于魏、晋、南朝时的人物评论,大体上"风"偏重指精神气质, "骨"偏重于指骨格形态,二者密不可分,合而为一为风骨。后来也沿用到了书画理论中。
  至于文学评论中的风骨论,当以《文心雕龙》中讲述的较为详尽。风,就是文章的生命力,是一种内在的、能感染人的精神力量,有了风,文章才能鲜明而生动,当然,"风"始终比较虚化,它与作品的内容和情感有关,但并非指内容和情感自身。
  而骨是指文章的表现力,也就是说文章应该表现的刚健有力,"骨"是一个比较实的概念,直接体现在语言的运用上;语言准确、简练、明晰,文章就能表现得有力。风骨这一概念很强调完整性,它们可以从不同的侧面去理解,但是不能分成两个概念来看。
  建安风骨所指的文学风貌主要是内容充实、感情丰富的特点。建安时代的作家,摆脱了儒学的束缚,注意作品的抒情性,再加之处在战乱的年代,思想感情更常常是表现的慷慨激昂。还有就是建安诗文所具有的明朗刚健的风格。
  建安诗歌是从汉乐府和"古诗"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虽也讲究用辞和文采,但仍保持了乐府民歌的本色,不象后来某些文人诗那般过分追求辞藻。此外,刘勰也强调:辞藻修饰与风骨良好的结合,才是文章中的精品。
  如像曹植的诗,既有一定的华美,又不至于伤害风骨,因此人们在提倡建安风骨时,不仅肯定了它的风骨,也肯定了它风骨和藻饰结合的一面。所以,从南朝到唐,提倡建安风骨的人尽管各自的着眼点不同,但基本上都是针对当时文坛上的一些不足,象辞藻过于华丽,用字过于艰深,风格软靡无力,内容或空洞或繁杂,感情昧暗等,而要求作品有生气,内容充实,感情充沛,风格明朗刚健等,这在文学史上起到了有益的作用。

  汉献帝最后的一个年号叫作"建安",当时实际掌握政权的是曹操,建安年代及在这稍前和稍后一段时期内的文学,一般统称为"建安文学"。
  这是文学史上的一个辉煌的时代,当然也是诗歌史辉煌的时代,从这个时候起,当时的人开始认识到文学有它自身的价值,独立的地位。鲁迅先生说:这是"文学的自觉时代"。在这个时代里,诗歌、辞赋以及散文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尤其的诗歌,兴起了中国文学史上第一次文人诗的高潮,从此奠定了文人诗的主导地位,给后世留下极深远的影响。
  建安文学的主要作家群--就是三曹:曹操、曹丕、曹植,还有"建安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幹、应瑒、阮瑀、刘桢七人。三曹是其时文坛的领袖人物,成就最高。
  曹操的诗情绪悲凉但不低沉,表现出向上的精神,代表作:《短歌行》、《蒿里行》、《苦寒行》、《步出夏门行》、《却东西门行》,这些作品的文体都是乐府歌辞。
  曹丕是曹操的次子,曹丕的《典论。论文》是现存最早的文学批评论文,对文学创作和批评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也是建安时代文学自觉的标志。代表作有《燕歌行》两首和《杂诗》两首。曹丕的诗与其父有明显的不同,作者创作时追求艺术美,在自然的风格中流露出清丽,感情婉转细腻,音调流转和谐。
  曹植是曹丕的同母兄弟,以曹操的辞世为分界,曹植的创作可以分成前后两个时期。曹操死之后,他受曹丕的猜忌和排挤,诗风趋于深沉,感情强烈,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建安诗人中,他留下的诗数量最多,历来受到推崇,他的作品讲究艺术形式,刻画细致,辞藻华美,注意对仗的运用和炼句,明显的改变了古典诗歌的面貌,后世文人多把他当作杜甫以前诗界的最高典范。
  曹植也重视吸取乐府民歌的优点,故所作大多有充实的内容和深厚的感情。曹植的《洛神赋》是千古名篇,以精炼的语言及浓厚的感情,描绘出洛神的绝世之美及纯洁的形象,中间寄托了作者的某种追求。

风吹不去心中的古典--诗歌的历程(六)

建安风骨之三曹七子(下)

  建安七子一称,最早见于曹丕的《典论。论文》,他在书中列举了七子人名之后写到:斯七子者,于学无所遗,于辞无所假,咸以自骋骥騄于千里,仰齐足而并驰。
  其中王粲被《文心雕龙》的作者刘勰称为:七子之冠冕。他擅长诗赋,以感情的深沉真挚见长,突出作品有《七哀诗》两首。在诗歌语言趋向精美的特点上,他可以说是曹植的先驱。还有《登楼赋》,赋中多用骈句但明白流畅,用词锤炼,感情至深。
  陈琳和阮瑀都以章表书记见长,诗保存下来的很少,陈琳有《饮马长城窟行》,阮瑀有《驾出北郭门行》,都是以质朴的语言叙述普通百姓的生活,风格特点上属于学习汉乐府民歌。
  刘桢与王粲齐名,亦以诗歌见长,作品存世十多首,以《赠从弟》三首为代表,语言简练,有刚劲之风。徐幹较好的作品有《室思诗》六章,应瑒较成功的作品有《别诗》两首。
  孔融和其他六人情况不同,他既不隶属于曹操的政治集团,也没有参加以曹氏兄弟问核心的文学活动,但是曹丕对他很景仰,把他列为七子之首,但没有诗流传下来。
  建安七子的作品大都失传已久,但这是个文学兴旺的时代,标志着我国文学开始进入自觉与独立发展的阶段,在文学和诗歌史上占有显著的地位。

  阮瑀之子阮籍在诗歌方面也有成就,他是著名的"竹林七贤"之一,作品有82首五言的和13首四言的《咏怀诗》,其中多用比兴、象征的手法,诗意比较曲折隐晦。这主要和当时斗争比较残酷的政治背景有关。阮籍在他的诗中揭露了那个时代政治的黑暗,还有抨击了社会上的种种丑恶行径。"忧生"是《咏怀诗》的另一主题,诗人在诗中表达了他对局面的痛心疾首,心灵上的苦闷,心情孤寂忧伤。
  为了摆脱痛苦,他只能到老庄哲学中去寻求精神寄托,这在诗中也有所反映。这使阮籍一生陷入了深刻的矛盾之中,他的《咏怀诗》既有积极的批判,也有消极的遁世思想。
  《咏怀诗》继承了"小雅"及"楚辞"的传统,主要受后者影响为大,遂开创了一种言近旨远、委婉含蓄抒情风格,不过也有词意隐晦的缺陷。它采用随感式的写法,形式比较自由,给后世受压迫而欲抒胸臆的文人提供了一种抒情言志的方式,以致后来的陶渊明、陈子昂、李白等,多写有这种咏怀组诗,尤其以陈子昂的《感遇》和李白的《古风》最为有名。

风吹不去心中的古典--诗歌的历程(七)

两晋文坛的诗人诗歌(上)

  晋朝按时间分为西晋和东晋两部分,西晋时比较著名的诗人有:陆机、潘岳、左思。其中陆机和潘岳被合成为"陆海潘江"。这一叫法南朝梁的锺嵘在其著作《诗品》中使用过,锺嵘在前人的评论基础上得出这一结论,概括了陆潘两人的特点,被公认为定论,这个提法自此也就沿用下来。
  陆机的祖父陆逊和父亲陆抗都是三国时代东吴的名将,陆机二十岁时,东吴亡于西晋,陆机的两位兄长战死,他闭门读书十年,后来与弟弟陆云同赴洛阳,受到赏识而名声大振。陆机的作品数量丰富,颇显才力,且形式华丽,辞藻繁美,从这个意义上讲,因此被称之为 "海"。在西晋作家中,陆机留下的作品最多,达104首。
  他作诗力求古奥典雅,遣词造句讲究对偶,有时在一首诗中,常大部分是对偶句,但诗中的对偶句往往前后表达的只是同一个意思,这也就带来芜杂的缺点,所以在评论陆机的诗时,评论家们一方面叹服其丰富的知识,驾驭语言的技巧,但同时也指出其作品辞累意复,故"陆海"也包含两方面的意思。
  当时很赏识陆机的司空张华,曾谓之陆机曰:人之作文,患于不才,至子为文,乃患太多也。陆机的这一作风,开了六朝文学偏重艺术形式,讲究辞藻对偶的风气。
  潘岳,字安仁,才名早享,但仕途并不得意,他的作品也一样辞藻华美,但比之陆机显得清丽疏畅,抒情意味较浓。《晋书》云:机文喻海,韫蓬山而育芜;岳藻如江,濯美锦而增绚。潘岳善于写哀文,以三首《悼亡诗》最为著名,诗中有状物,有写景,有比兴,情景交融,没有陆机那般浓重的藻饰、整齐的句式;称其为"江",主要是说其作品明净如江,感情悠长。
  "陆海潘江"这一比喻,除了艺术上的风格外,也包括对二人思想内容上的评价。《世说新语》所记载的孙兴公语:潘文浅而净,陆文深而芜。陆机的文辞繁复是为了充分表达其思想内容,作为东吴名将之后,他对故国有着深厚的感情,吴亡后离别故土求官出仕,心情上也是很复杂矛盾的,他的诗比较深刻的反映了改朝换代之际这一批文士心中的苦痛。
  从陆机的作品中人们能看到他真实的人格和性情,相比较而言,潘岳的作品就没有这么深刻,反倒与他的人格多有不符,《晋书》上说他:"性轻燥,趋势力,... ";后人元好问在《论诗绝句》中讽刺道:心画心声总失真,文章宁复见为人,高情千古《闲居赋》,争信安仁拜路尘。
  左思,字太冲,生活在西晋武帝、惠帝时期,是当时成就最高的诗人。左思与陆、潘是同时代的人,他的诗流传到今天的有十五首,其中《咏史》八首和《娇女诗》,是经常被人所称道的名作,他的诗与其时著名的两陆(陆机、陆云)、两潘(潘岳、潘尼)、三张(张载、张协、张亢,也都是当时有名的文人)相比,有三个比较显著的特点:
  1、抒情写志,气概豪迈,抨击士族,情辞激切。看他的《咏史》八首,不光有献身于祖国大业的理想,还兼抨击了腐朽黑暗的士族制度,这种慷慨激昂的情志,陆机、潘岳有所不及。
  2、题材广泛,不避俚俗。左思的诗中除了咏史、悼离、归隐等题材外,还有以描写儿童生活为主题的。如他的《娇女诗》,通过细致入微的观察,刻画出天真生动的儿童形象,反映出他对女儿的关心体贴。这样的作品,在两陆、两潘、三张中是没有的。而《娇女诗》中的语言不重排偶,不避俚俗,一反那时追求排偶的时尚,显示出作者勇于突破世俗偏见的创作决心。
  3、匠心独创,别具一格。左思和张协都写《咏史》诗,但张协沿袭的是班固《咏史》的旧路,而左思则在建安咏史诗的基础上进一步开拓,创立出一种新的咏史诗体格,他摈弃了一味囊括史传本事的写法,吟咏史事,主要是为抒发作者的怀抱服务。此格一立,影响悠远,从鲍照到李白以至清代,很多文人的咏史诗多采用此体格,陈祚明在《采菽堂古诗选》中评左思的咏史为:创成一体,垂式千古。
  故此,严羽在《沧浪诗话》中所说的:"左太冲高出一时";的确当之无愧。

风吹不去心中的古典--诗歌的历程(八)

两晋文坛的诗人诗歌(下)

  在文学史上,一般习惯将陶渊明划归东晋。陶渊明是一位真正的隐士,在长期的隐居生活中,写下了许多动人的诗篇。他的诗现存120多首,大多作于中年之后,以隐居躬耕为题材。诗中描绘了优美的田园乡村风光,以及饮酒抚琴、读书赋诗、访问邻农,闲话麻桑的情趣和生活。表达了对这种宁静闲适生活的热爱,体现了豁达乐观、冲淡平和的人格。
  在陶渊明之前,还没有人象他一样,把吟咏隐逸的题材写的这么多样生动,因此锺嵘在《诗品》中称陶渊明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当然诗人的隐居也是迫不得已的,诗人生活的东晋后期,政治局势动荡险恶,他只能躲避到田园中去,虽然比较清苦,但得到了心灵上的相对自由。
  他把归隐看作是生命的归宿与寄托,由此才能把田园生活写的这般平静、淳朴、和谐。不过归隐以后,少年时的壮志已成泡影,诗人也不禁常感到悲凉,内心的的苦闷和孤独在作品中多有表现,如组诗《饮酒》,《杂诗》等。诗人也并没有完全忘却政治,其中《述酒》就是首寄托了晋宋易代之悲的作品。
  陶渊明虽然归隐了,但并不可能全然脱离开现实生活,他的作品和思想仍受到时代以及社会的制约。鲁迅先生在他的《题未定草》中说的好:陶渊明"并非整天整夜的飘飘然"; "陶渊明正因为并非''浑身是静穆'',所以他伟大"。
  陶渊明诗的价值,在其生前和身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并未被充分的认识到,南朝文坛的风气是注重文辞的声色之美,而陶渊明的诗却朴素质实,在时人的眼中,他比不上陆机、潘岳、谢灵运等人。
  到了唐代以后,人们对陶渊明诗的理解比较深入,对他的诗的评价也比南朝时要高,白居易曾说:"常爱淘彭泽,文思何高玄。"还说自己对陶渊明"俯仰愧高山"。
  宋代对陶渊明的诗的评价还要高的多,众多文人认为他是六朝最伟大的诗人,苏轼还曾说过李白杜甫也不及陶渊明的言论;他酷爱陶诗,曾作《和陶诗》一百多首,对陶诗的艺术风格深有体会,还用"质而实绮,癯而实腴"来加以总结。南宋的真德秀将陶渊明的作品与《诗经》《楚辞》并举,认为"为诗之根本准则"。
  从南宋时起,一些评论者将陶诗勉强联系时政;还有就是认为陶渊明忠于晋室,不事刘宋的说法流行起来。这对陶渊明的地位被提高不无关系,只不过显得有些穿凿附会。
  元代直至明清对陶渊明的诗大都推崇备至,有的称陶诗是;宇宙间第一等好诗,还有的赞许为:千秋之诗,谓惟陶与杜可也。(杜是指杜甫)总之,陶渊明确实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流的人物,朱自清先生在他的《陶渊明的深度》中也说到"田园诗才是陶渊明的独创,他到底还是"隐逸诗人之宗",锺嵘的评语没有错。"

分享: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