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物 | 金沙遗址金面具背后的神秘金面王国

 木头1018 2017-03-24

作者简介: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副研究馆员、金沙遗址主要发掘人员

作为一种文化的载体,面具曾广泛存在于世界各地,成为一种纵贯古今的重要文化现象。不同地区不同时期出现的面具,其造型、功能也各不相同,在古蜀文化中,面具被赋予了独特的内涵,是古蜀先民精神世界的折射。

金沙遗址曾出土了两件三千年前的黄金面具,神秘而华贵。

在它们的背后,又蕴藏着怎样的传奇故事呢?

两件面具,先后面世

2001年2月,在成都市区西北金沙村考古工地上,一块露出金色的泥土引起了考古学家的注意,拨开泥土,原来是一件小巧玲珑的金面具,器高3.7厘米,宽4.9厘米,厚0.01-0.04厘米,重5克,圆脸圆颐,双眼、大嘴镂空,鼻梁高直,嘴形似乎还略呈笑意,富有极其神秘的色彩。小小的金片竟能雕琢成如此写实的人面像,精致的做工让人们惊叹与佩服。

2007年2月,在时隔六年之后,金沙遗址再次引起了世人的关注。在离小金面具不远的一个小圆坑内,考古学家无意中看见距去年发掘面下不足3厘米处,显露一个金光灿灿的小角。当工作人员小心翼翼把这件金器连同泥巴一起取出时,它已经揉成一块皱皱巴巴的薄面饼,无法辨识器型。

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金沙遗址博物馆馆长王毅慢慢剥离上面的泥土,经过初步延展处理后,他首先看见一双大大的眼睛……这原来是另一件金面具!金沙遗址又一件国宝级文物就此出土。

这件金面具形体较大,宽19.5厘米,高11厘米,厚0.04厘米,重46克,是目前中国发现的同时期形体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金面具。其造型与小金面具有所不同,面部呈方形,额齐平,长刀形眉凸起,大立眼,三角形鼻高挺,有两个鼻孔,阔嘴,长方形耳朵,耳垂处各有一圆孔,下颌齐平,内折,显得十分威严。两件金面具的面世,让人们对金沙遗址有了越来越多的疑问。

面具制作,工序复杂

对两件金面具进行化学成份分析表明,两件器物都是用自然砂金加工而成。地质调查证实,黄金矿藏在四川盆地西北部和盆地周缘有广泛的分布,矿石种类以砂金为主,这些地区往往有品位很好的金矿分布,这些金矿很可能是金沙遗址金器原料的来源地。

两件金面具含金量均超过80%,其制作工艺也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先用自然砂金加工、热锻成型,再整体锤揲成形,成形时应垫有模具。

具体的锤揲方法有两种可能:一种可能是以专门制作的人头像或人面像为模具,将黄金锤揲成形后,再用生漆等粘合剂将金饰件面罩粘贴在青铜的人头像上;另一种可能是直接以需要用黄金装饰的青铜人头像作为模具,将黄金皮锤打在需要装饰的人像面部,并使之附着牢固。

从金面具比较厚实、边缘有卯接痕迹等现象看,似乎采用的是第二种成形方法。金面具大体锤揲成形后,再采用剪切、雕刻、镂空等多种手法进行修饰,随后对表面进行抛光处理,以使其光亮,最后用铆接和粘贴等方法将其固定在其它器物的表面。如此精致且具象的金面具,堪称同时期金器加工工艺的经典之作。

黄金面具,通神娱神

两件金面具均出土于金沙遗址祭祀区内,这里是古蜀王国商代晚期至春秋早期(约公元前1200—前650年)一处专用的滨河祭祀场所,面积约15000平方米。在这一区域内,目前已发现了60多处与祭祀相关的遗迹,出土了6000余件制作精巧的金、玉、铜、石器等,以及数以吨计的象牙、数千枚野猪獠牙、鹿角和陶器,这些珍贵的器物都是古蜀先民用来奉献给神灵的神圣祭品。

其中,在大金面具出土的小圆坑内还发现了许多红色的泥土,为什么这些土会是红色的呢?这是因为土里面掺杂了大量的朱砂,朱砂是一种红颜色的颜料,远古时期,人们认为器物和人一样是有生命的,朱砂就是这些器物在奉献给神灵之后所流的血液,这实际上是古代血祭的另一种表现方式。因此,金面具很可能是古蜀国举行神秘宗教祭祀活动时所使用的。

经过考古学家的仔细观察,金面具表面虽打磨得十分光亮,但内壁却较为粗糙,且两件面具大小不一,因此,很可能不是用于活人佩戴的。

那么,它在祭祀活动中到底是怎样使用的呢?

考古资料显示,在四川广汉三星堆发现的两个祭祀坑中曾出土了金面具和铜人面具,除了三星堆和金沙遗址外,国内其它地区尚未发现此类型的金面具。

三星堆的金面具出土于祭祀坑内,是用生漆加黏土调和而成的粘贴剂粘贴在青铜人头像上的,这种粘贴剂在金沙遗址出土的很多器物上也广泛使用,因此,专家推测,金沙遗址出土的金面具很可能也是粘贴在青铜人像或木质人头像上的。

关于铜人头像,有学者认为是“专门从事宗教祭祀活动的巫师形象”,还有学者认为“可能是代表不同世代或不同身份的接受其祭祀的祖先形象”。

而中国古代巫师佩戴面具,主持祭祀仪式的记载在文献中早已有之,说明这可能是一种相当久远的习俗。巫师在降神过程中戴上面具,以仪式、献祭或歌舞的形式祈求神灵降临,与神灵融为一体,便能代表神灵说话。

此外,面具又是神灵降临时寄居的场所,人们可能将其陈设于宗庙或祭祀场所内,以随时迎接神灵的降临,并接受人们的朝拜。

面具在古蜀人的精神世界里,不仅是一种通神的工具,更是一种娱神的法器,以极其珍贵的黄金面具覆盖于青铜人头像上,不仅显示了其崇高的地位,更是为了让神灵欢娱,以此得到神灵的庇护。它们从一个特殊的角度,揭示了古蜀社会祭祀活动的昌盛,反映了古蜀先民独特的崇尚心理和精神世界。

造型不同,大小各异

我们仔细观察这两件黄金面具,便会发现它们不仅造型各不相同,大小差异也十分明显,而综观金沙遗址出土其他器物也是如此。

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种差异呢?

我们知道,1986年,在四川广汉三星堆发现的两个祭祀坑中曾出土了6件金面具和24件铜人面具,从造型风格上看,金沙遗址出土的大金面具与之极为相似,都显得棱角分明,带有一定夸张意味,这说明了金沙与三星堆遗址有着紧密的承袭关系,金沙大金面具与三星堆金面罩的制作时代应较为接近。

而金沙小金面具线条圆润,脸部丰满,造型与大金面具迥然不同,且具有较强的写实风格,在金沙遗址曾出土了一件青铜小立人像,人像高仅14.6厘米,小金面具的面部形态尤其是眼睛形状与之尤为相象。

此外,金沙遗址出土的其他许多青铜器、玉器等造型也都十分小巧精致,这些器物大小的差异很可能是反映了一种时代风格,说明金沙小金面具等器物的制作年代与大金面具相比相对较晚,当时的人们在对器物的大小、造型及审美的观念上已发生了一些改变,三星堆时期造型夸张、体型巨大的器物逐渐被金沙时期的小巧精致所取代,细腻写实的风格成为了时代的主流。

因此,才有了今天我们所看到的两件造型各异、大小不同的金面具。金面具作为古蜀人在祭祀活动中所使用的通神娱神的工具,随着时代的变迁,其象征意义也显得更为浓厚。

面具渊源,至今成谜

值得注意的是,金面具目前在中国先秦时期仅见于古蜀文化中,是商周时期四川盆地青铜文化具有典型性的因素之一,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古蜀文明浓郁的地域特色。有关这一文化现象的渊源还是一个谜。

我们知道,在国外,早在公元前4000-前3000年,古埃及和西亚地区就出现了大量的黄金饰品,并向地中海沿岸、中亚、南亚等地迅速传播,迈锡尼古墓(约前1500-前1400)中曾出土过一件黄金葬礼面具,古埃及图坦卡蒙王陵(约前1350)内也曾出土了一件黄金面罩。

有学者据此认为成都地区发现的金面具很可能是通过古代印度地区和中亚的途径,从古代的西南夷通道、蜀身毒道、经云南、缅甸、印度、巴基斯坦、阿富汗等地区,采借吸收了西亚近东文明的类似文化因素,由古蜀人按照自身的文化传统加以改造创新而成,它们反映了商代中国西南与南亚、中亚和西亚古代文化之间的交流关系。但是,根据现有的资料,我们尚未能证明这条通道在当时已经开通。

另一些学者则认为成都地区古蜀文明自成系统,有着自身的渊源和发展演化轨迹。在中国西北及北方地区、中原地区和西南地区,金器存在着明显的地域差别,西北及北方地区是将金作为装点身体的饰件来使用,主要器形有金耳环、金臂钏、金笄、弓形饰、金头饰等。在中原和西南地区,则是以金片和金箔为主。这一方面可解释为中国早期文明发展的不平衡性和多样性,但另一方面也应考虑黄金工艺传统不同这一因素。

目前在成都平原尚未发现采用青铜铸造工艺,用范铸法制成的金器,也没有发现用黄金制成的首饰一类的器物,成都平原金器工艺传统和器物的风格与中原地区相近而与西北及北方地区不同,表现出非常强烈的地域特色,说明成都平原的黄金制作工艺都应是在本地制作,但可能又与中原地区存在着某种联系,金面具体现了基于中原技术的地方文化因素。

那么,究竟金沙遗址出土的金面具体现的是西亚近东外来文化因素还是自成体系?这恐怕还需考古学家们作进一步的考证。

面具文化,传承至今

面具作为一种戴在面部的物品,与巫术息息相关。它作为人类内心世界的一种象征,是时代经济、文化和艺术的集中反映。

我国是面具产生最早、流行时间最长的国家之一,向上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甚至更早,向下则一直传承至今,近现代民族学、人类学的调查证实,很多少数民族至今在祭祀、祈年、节日活动中仍广泛地使用着面具。

新石器时代,面具开始大量出现,但一般造型简略,线条粗犷。在阴山、贺兰山等地史前岩画上已开始出现戴着面具的人的形象,但图像简单,多数仅有面部的五官而已,尤其注重表现眼睛。

此外,还有一些用玉、石所刻的佩戴于人身上用来辟邪或装饰的小型面饰。面具作为一种被赋予了独特文化内涵的器物,似乎已开始逐渐进入远古人们的精神世界。

商周时期,人们十分相信鬼神、重视占卜,统治阶级经常举行各种祭祀活动用于驱鬼逐疫、祈祷丰收等,在这些活动中,主持仪式的巫师往往都需要使用面具,以借助其巫术法力与天地鬼神进行沟通。我国面具文化在这一时期达到了鼎盛,这在考古发现中也得到了证实。

在陕西汉中城固县、江西新干大洋洲商墓、四川广汉三星堆祭祀坑、成都金沙遗址及北京琉璃河都出土了不同类别与造型的面具,但大部分为青铜面具,仅有三星堆和金沙遗址出土了黄金面具,面具又分人面和兽面两种。有的面具造型十分夸张,可能是人们内心对鬼神形象的一种折射。此时,巫师佩戴面具,跳着舞蹈,举行驱鬼、祭祀仪式已逐渐发展成一种习俗,会在一定时令举行,又称为“傩祭”。

汉代及以后,傩祭已成为宫廷和民间的常设礼仪。在许多汉代墓葬的壁画上都发现了与傩仪相关的图像,并出现了大傩带领十二神兽的场面,用以驱食邪魅,保护墓主人。

唐代起,每逢除夕宫廷都要举行“大傩”之礼,并十分流行面具舞,可见此时的傩仪的宗教祭祀属性已逐渐弱化,而逐渐向着娱人、戏乐的方向发展。

宋元时期,傩舞继续盛行,在这一时期,辽代契丹人面具尤其引人注目,契丹贵族或统治阶层死后,多以面具覆盖于脸上而成为一种特殊的丧葬礼俗。

明清时期,以傩仪为中心所衍生出来的傩舞、傩戏十分发达,且各地区都发展出了具有地域特色的傩文化,创造出了丰富多彩、造型各异的傩面具。

现代流行的京剧、川剧等剧中的人物脸谱,以及现代流行的化妆舞会中的面具等,都是古代面具所衍生出来的一些表现形式。

本文由金沙遗址博物馆供稿,并获得授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